文峰塔,大覺寺和灤州古城遊歷記。

文峰塔位於灤州市城南約5裡巖山頂上。

文峰塔,大覺寺和灤州古城遊歷記。

此塔最初建於遼代(公元947一951年)。巖山,位於城南5裡地的灤河西岸,山不高,南北走向,山下灤河水自北向南流過。是灤州第一名山。

巖山文峰塔在清朝時被灤州知州下令強拆,後又復建。1976年唐山市大地震時塔倒塌,2010年政府又組織人重建,使它恢復了以前的容貌。

巖山文峰塔現在是灤州市旅遊景點之一,名揚全國。在塔的西面不遠處山上建有一座碧霞元君祠,南面建有滑雪場。上山巡塔,下河觀魚,進碧霞元君祠上香還願,到滑雪場滑雪玩,是最吸引遊人的。每年旅遊旺季,遊客紛紛前來,好不熱鬧。

文峰塔,大覺寺和灤州古城遊歷記。


文峰塔,大覺寺和灤州古城遊歷記。


文峰塔,大覺寺和灤州古城遊歷記。

從巖山上下來,來到了灤河母親廣場。

文峰塔,大覺寺和灤州古城遊歷記。

看到了一位母親雕塑坐落在廣場上。母親懷抱孩子,孩子吸吮著手指,整個雕塑此較生動。雕塑背後是灤河,前面是灤州古城。

這座母親雕像原型是遼國的肖太后。肖太后原名瀟綽,字燕燕。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是位政治家。她攝政遼國期間,把國家治理的國泰民安,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灤州市把肖太后的雕像立在灤河邊上,是紀念她的歷史功績,也是告訴人們灤州有悠久的歷史,而且出過歷史名人。

參觀完母親廣場,來到了灤州古城。裡面古色古香的建築很多,有明清的四合院,有古代的小橋,灤河水環繞古城從小橋下流過。

古城佔地二千畝,是近幾年新建的。裡面環境優美,景點很多,鐘鼓樓,東城門等。店鋪很多,各色小吃不少,烤肉,烤魚,燒羊肉串,臭豆腐,糖炒板栗籌等。很適宜人們吃,住,玩和旅遊,是居家和度假的好地方。

灤州古城是灤州市的一張名片,提起灤州市也許有人不知道,提起灤州古城人們都聽說過。

文峰塔,大覺寺和灤州古城遊歷記。


遊歷了古城後又來到了橫山大覺寺。太覺寺位於灤州古城北邊橫山上,是灤州市又一個旅遊景點。這裡曾是著名將領張學良"東北易幟"的地方。

文峰塔,大覺寺和灤州古城遊歷記。

1928年6月4號,東北軍閥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同年6月6號,張學良來到灤州,住在橫山大覺寺。在這裡他住了十二天,經過幾天認真考慮,作出了"東北撤下五色旗換上青天白日旗",服從國民政府領導的重大決定,歷史上稱為"東北易幟"。張學良的這一決定即維護了尊嚴,也促進了當時國家的統一。

現在的大覺寺也是最近幾年復建的,聽說是張學良將軍孫女出資。

文峰塔,大覺寺和灤州古城遊歷記。


文峰塔,大覺寺和灤州古城遊歷記。


文峰塔,大覺寺和灤州古城遊歷記。


文峰塔,大覺寺和灤州古城遊歷記。


文峰塔,大覺寺和灤州古城遊歷記。


文峰塔,大覺寺和灤州古城遊歷記。


文峰塔,大覺寺和灤州古城遊歷記。

參觀完了橫山大覺寺,又驅車來到灤州衙署。灤州衙署位於古城南約二百多米的老城內,也是灤州市旅遊景點之一。

文峰塔,大覺寺和灤州古城遊歷記。

這個地方現在也是聞名全國,著名的楊三姐告狀就發生在這裡,楊三姐告狀時來的縣衙就是灤州衙署。楊三姐那個時候是灤州人,現在屬於是灤南縣人。當時的灤州管轄地盤比現在大,包括了現在灤南等地方。

灤州旅遊到此就結束了。從南面巖山到北邊橫山,古城正好處在兩山當中。此地不錯,值得到此一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