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不想吃飯怎麼辦?

中醫腫瘤專家張明zm


其他人是理解不了癌症病人不想吃飯,中國是美食的國度,看看《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中國》都要多吃幾碗飯,病人咋就沒食慾、不想吃東西呢?營養攝入不足是病人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免疫力、情緒、治療的依從性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腫瘤本身某些代謝物質刺激中樞神經影響病人食慾,比如5-羥色胺、多巴胺、NK-1等介質產生過多;疾病本身造成胃腸功能障礙,比如腸梗阻、腸蠕動緩慢;還有一些治療也會影響病人食慾,比如手術、放化療等;當然心情不好也會影響到病人不想吃東西。那麼,食慾差該怎麼辦呢?

有沒有飲食觀念的問題?

吃什麼、如何吃是病人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生怕吃得不對,惹發腫瘤復發轉移,而飲食方面的謠言也很多。

“發物”不能吃,雖然說過很多遍,但還是有很多病人在問辣椒、蒜、雞肉能吃嗎?食物之中沒有致癌物,為什麼不能吃呢?比如辣椒不能過於辛辣,刺激胃腸道不舒服,而不是“發”了癌細胞,因此,沒必要顧忌“發物”的事情。有人說發物是中醫上的概念,民國時期人均壽命是35歲,老祖先的壽命更低,腫瘤的事情接觸很少吧?

吃素、餓死腫瘤、吃保健品等想法,會造成偏食、營養攝入不足,也可能不符合病人口味,不想吃。

手術對機體的創傷很大,手術前多會把病人的營養狀態調整到最好,經過麻醉、手術創傷後病人不想吃東西、食慾差的情況也常見。

又要提到放化療的毒副反應,藥物對中樞系統的直接損傷以及胃腸道粘膜損傷,是病人不想吃飯常見的情況,甚至有噁心、嘔吐發生,除了從飲食上調整,可能還需要以藥物處理,現在止吐預處理、處理也都不斷地在發展、更新,比如口服新型止吐藥物應用臨床。

少量多餐、增加營養

我們經常會說到飲食上少量多餐,每日5、6頓飯,每次吃個半飽,這樣病人胃腸系統易於接受、消化,不至於病人可能出現難受。病人飲食量小,但機體還得運轉,這就需要增加一些高能量的物質,比如肉、蛋、奶要適當多一些。

還有結合病人以前的口味,比如很多人喜歡辣麻,現在一味地清淡也提不起病人的食慾,可以適當地有些辣、有些麻,先讓病人吃起來麼。

調整情緒、活動鍛鍊

癌症病人思想壓力很大,抑鬱、焦慮等不良情緒也都會影響到食慾,釋放壓力、自我調整,同親人朋友聊聊天、聽聽音樂轉移注意力,還有可以看看美食節目也不錯。

大病要靜養在很多人意識中根深蒂固,然而這與疾病恢復、食慾增加都是相背的,建議在體力狀態允許的情況下多活動活動。

飲食在抗癌過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首要的是病人能吃、要吃,才考慮吃得健康、吃得合理,必要時可考慮用些促進食慾的藥物,比如激素、孕激素等。我是 ,感謝您的閱讀!


劉永毅醫生


癌症患者不想吃飯,這個是非常值得大家注意的問題,其實大部分人真正死亡並不是癌症侵犯了人體致命的器官,導致死亡的,很多是因為營養不良而死亡的。因此,如何讓患者進食良好,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況,不但直接關係腫瘤治療效果,並且是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的核心問題。

手術創作、化療、放療及腫瘤本身進展,都會導致患者不想吃飯,如何解決呢?

1、對手術患者來說,我們應該在手術的同時,進行靜脈營養支持治療,等患者手術後胃腸恢復功能慢慢恢復正常,患者進食情況就會逐漸好轉。也就能夠恢復正常的飲食了。

2、化療在殺死腫瘤細胞的時候,也在毒害正常的組織細胞,造成人體消化功能障礙,導致病人不想吃飯。針對化療的患者,我們的經驗是在進行化療的前三天開始就用中藥治療,具體方劑根據患者病情進行調整,用藥原則基本上減輕化療的毒副作用並促進胃腸功能。中藥治療一直堅持到病人化療結束後5-7天,基本上讓患者沒有明顯化療副反應,進食比較正常才出院。這樣病人出院後吃飯就比較好了。並且,如果化療反應比較嚴重,影響營養的話,還在化療的同時做靜脈營養治療,減少化療對人體帶來人傷害。

3、放療既能殺腫瘤,但它的放射性損傷是比較難以恢復的,所以目前的放療都是靶向放療,儘管如此,放療損傷對人體的影響還很大的,因此,除按上述化療的方法,中藥治療與營養治療適當要延長,並且要注意放化療導致的骨髓 制,及時處理,避免胃腸道的進一步損傷。

4、腫瘤本身導致的不想吃飯,常見於晚期癌症病人,如果是實體瘤的病人,可用創傷小的射頻消融或微波消融治療,也可用超聲聚焦治療減輕腫瘤負荷。通過這些有效控制腫瘤 的方法,可明顯改善病人的進食情況。當然,癌症治療的核心是保證營養,必要時通過靜脈或腸道營養來改善病人營養狀況,讓病人得到更好生存時間。

總之,人是鐵,飯是鋼。營養治療直接關係到癌症的治療與患者的生存時間,中藥治療是改善患者進食好的輔助治療方法。患者進食不足時,靜脈營養或腸道營養是很好的營養支持手段。


普外科李家大夫


患者常常會有各種迷茫,瘦了累了疼了吃飯不香

正所謂“人是鐵,飯是鋼”,對於腫瘤病人來說,要打贏抗癌的“攻堅戰”,營養必須要跟上。道理誰都懂,可現實總是喜歡給人潑冷水:

“今天咱吃點小米粥吧?”

“哎,不想吃,沒胃口。”

“已經兩天沒有好好吃東西了,這可怎麼行?”

每天為了吃喝的那點事,患者和家屬們可謂是用盡渾身解數,可依舊收效甚微。其實,飲食問題是癌症發展和治療過程中比較常見的,比如,食慾不振、難以進食、體重變動、患者營養。今天,我們將為您支招,幫您應對癌症病人的3大飲食難題。

17條建議:

1. 從“頭”開始改變:你得意識到食物是治療的一個必要部分;

2. 不妨和你的主治醫生討論一下自己食慾不振的原因;

3. 佛系一點:能吃多少吃多少,別勉強;

4. 起床頭等大事:吃早餐;

5. 少吃多餐,吃自己喜歡的食物;

6. 嘗試易食的高卡路里食物(比如布丁、明膠、冰琪淋、酸奶或奶昔);

7. 在食物中加入黃油,食用油,糖漿和牛奶以增加卡路里。不要吃低脂肪的食品,除非脂肪會給你帶來燒心或其他不適;

8. 往肉里加上湯汁調料,把肉切成小塊,以方便呑咽;

9. 重口味一點,多加點調味料也無妨;

10. 口氣清新,食慾更好:硬糖,薄荷糖或姜味汽水都可能幫你去除嘴裡的異味;

11. 喝水要挑時候:不要在吃飯時喝水,而是在兩餐之間喝水(吃飯時喝水會把你灌飽);

12. 運動開胃:試試在一小時飯前做一點運動;

13. 如果醫生同意,飯前也可以喝一杯啤酒或葡萄酒;

14. 睡覺前吃點零食;

15. 換個花樣:不想吃飯就試試流食,比如加了味的營養素。如有需要,可以用吸管喝;

16. 舒適的就餐環境:輕柔的音樂、貼心的交談和其他分神的方法或許能讓你吃得更好;

17. 愛與飲食同在:和親愛的家人一起吃飯;

家屬可以這樣幫助患者

1. 每天給患者準備6至8份小食和小吃;

2. 提供澱粉類食物,如麵包、馬鈴薯,以及高蛋白食物,如魚,雞肉,肉類,雞蛋,奶酪,牛奶,豆腐,堅果,花生醬,酸奶,豌豆和豆類;

3. 患者可及範圍內開個“水吧”:冷飲和果汁管夠;

4. 水果冰沙,奶昔或液體食物管夠;

5. 如果食物的氣味困擾病人,請在低溫或室溫下食用氣味淡的食物;

6. 如果病人受到苦味或金屬味的困擾,請嘗試用塑料餐具代替金屬;

7. 不要責怪自己,如果患者拒絕食物或不能吃東西;

8. 鼓勵,但不要嘮叨或爭吵;

9. 愛與飲食同在:和你愛的他/她一起吃飯;

10. 陪伴:如果病人不能進食,陪伴就好,給他們讀讀報紙,做做按摩也不錯。

是時候讓醫生出馬了

1. 感覺噁心,超過一天不能吃東西;

2. 體重掉了5磅(約4.5斤)以上(現在可不是減肥的好時機);

3. 進食時感到疼痛;

4. 一整天不排尿或超過2天不排便;

5. 小便次數減少,但到小便時,量少、色深、氣味濃;

6. 嘔吐超過24小時;

7. 無法飲用液體或脫水;

8. 無法控制的痛苦,止痛藥上。


癌症生存者需要補充營養來保持健康、抑制腫瘤及其治療的長期副作用,如骨質流失和心臟病等。

注意補充這三種營養:Omega-3脂肪酸、亞麻籽和鐵元素,對身體有很大的幫助。


美中嘉和腫瘤顧問


癌症患者不想吃飯怎麼辦?這個問題先要弄清楚原因,不想吃飯,指的是沒有食慾,而不是吃不下飯,咽不下,如果是因為消化道梗阻而咽不下飯,當然要去解除梗阻。當然這個問題中說的是不想吃飯,其實也仍要去分析原因,而不是一上來就是說吃什麼藥可以解決不想吃飯的問題,包括各種所謂的中藥西藥。醫學上的一條基本原則,出現什麼問題,除非緊急情況,否則要先去分析原因,儘可能去針對病因處理,而後才是對症處理。

癌症患者不想吃飯,有的是因為癌症本身病情發展導致的,如果癌症沒有得到控制,這種不想吃飯的狀態是較難緩解的,所以,如果可以,要儘可能去治療腫瘤,不控制腫瘤的發展,其他方法儘管會部分有效,暫時有點效果,但終不是辦法。當然,如果他得的這個癌症已經沒有有效的抗腫瘤治療,現在只能對症處理,那就只能對症用點增強食慾的藥物,比如,甲地孕酮,當然中藥也不完全排除,可以試用,但要找正規的中醫,有資質的。

有的是因抗腫瘤治療導致的,比如化療,靶向藥物治療等都可能會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的不良反應,特別是有的化療藥和化療方案。這種情況下的食慾不振通常是暫時的,比如化療後的一週左右,通常一週以後食慾就慢慢恢復了,而如果是有明顯的噁心嘔吐,則要積極進行處理,而更重要的是要在化療前進行預防。

有的是由於出現其他併發症或伴發病導致的,當然就要去針對這些併發症或伴發病進行處理。


腫瘤專科醫生


癌症患者不想吃飯怎麼辦?

已明確癌症病者不想吃飯,這就表明病者脾胃對米穀生源引起厭惡,造成消化不和,脾胃溼重,肺氣弱而運化受阻,面對這樣的病者,食療上應根據其自身喜飲食方法進行特殊調理,多以除胃溼為主,由於病者的特殊,所應用的也較為特殊,相對來講用中草藥較為實際,這裡推薦二種:土茵陳,野生桑黃,分別燉湯,其功效主要除溼,強化提高免疫力,可有效幫助改善飲食。附圖




丘海洋


癌症患者的治療一般經過手術,放化療,這時體質相當虛弱,食慾不振,但是恢復的關鍵時刻,營養必須及時跟上。

無論健康人或是病患的營養都是通過吃食物攝取營養的。癌症病人、尤其胃腸道癌症病人,需要及時補充優質營養素——蛋白質。蛋白質是身體、器官、新細胞生長的營養,可以構建手術傷口,增強免疫力,因此建議在肉湯、魚湯、雞蛋、牛奶等食物之外加強蛋白質營養。方法是補“肽”,注意是口服肽水,而不是針劑胸腺肽。兩者相比之下,肽具有便宜、不需消化、全吸收,效果顯著等優越性。和蛋白粉比,蛋白粉分子量大,不易直接吸收,過量還損傷肝腎。不管多麼高級品牌的蛋白粉其蛋白質含量低。而肽是含有生物活性的純蛋白質。首都醫科大學腫瘤科石漢平教授說“營養不是輔助,不是支持,必須還營養為一線治療”。他用營養治病治癒了癌症。







惠風眸子


癌症患者不想吃飯脾胃欠佳:可以吃點中藥試試。中藥:麥芽,神曲,雞內金,山楂,山藥,草果各10克。小茴香少許,甘草2克。


用戶6901488720900鄭


但凡知道自已患了癌症,心理壓力遠大於患病的壓力,影響胃口。在手術後,尤其是連續的化療,患者因藥物的強烈反應,更是沒有食慾,其精神狀態極差,似“惶惶不可終日”“生不如死”!此時,患者親人的關懷很重要,完成了手術及難熬的化療僅是第一步,爾後才是抗癌治療的開始,除了遵照醫生的要求,定時定期做各項指標的檢查,吃什麼不吃什麼?對患者既要制定一個科學的飲食起居的長遠規劃,更要對患者從心理上給以安慰,緩解了恐懼的心理壓力,增強抗病的的毅力,可事半功倍!


龍華新視窗


癌症患者不想吃飯是因為通過一系列的治療如化、放療和藥物治療等等造成了沒有食慾或進食困難;另外因得了這種絕症思想壓力大精神負擔重也能造成沒有食慾。唯一解決辦法,首先要解決思想負擔消除因疾病帶來的各種壓力,患者要樹立吃飯就是配合治療,吃飯增加營養延長壽命,吃飯就是為了更好生存的思想。同時要根據患者的飲食口味和病情對飲食搭配的要求,合理的安排好適應患者每天的伙食。


一帆風順國慶節快樂願大家吃好玩


癌症患者本身就是渾身難受,再加上化療的化學反應,就是不想吃飯,吃了也想吐,不過我聽人家說吃蒸土豆,不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