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後,是自己帶好,還是工作好?

騎單車踏水稻


個人建議最好是自己帶,畢竟是親生的,自己帶孩子會增加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使孩子對你產生更大的信任感,更好的培養孩子成長,也可以更好的讓你體會到為人母的那種艱辛,以後會更加敬愛自己的父母

自己帶孩子也可以抽出空餘時間來在家做做兼職,這樣就會增加收入,帶孩子跟工作兩不誤

希望寶媽們生活美滿,家庭幸福,每天開開心心


Jim攬勝越野


作為一個二胎媽媽,自己也帶過,也去上班過!親身經驗分享,畢竟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同,僅供參考!

15年,大寶出生,整個孕期都是在堅持上班,熬過了初期巨大的妊娠反應,後面的幾個月也還好酸輕鬆度過!每天坐網約車去上班,公司裡面基本也沒有太多的事兒,吃吃水果聊聊天,一天的時間就過去了。老公有的時候下班來接,有的時候直接回去做飯。孕晚期腰疼的很厲害,小腿和腳也腫的厲害,還是很煎熬的。就這樣熬到了寶寶出生!

四個月的產假,因為第一次帶寶寶沒有經驗,導致腰疼肩痛。這裡奉勸一下各位寶媽,產後的三個月一定要和家人好好溝通交流,讓家人多幫忙帶一下,自己不要好強逞能,不要讓身體繼續透支下去。這個階段留下的損傷是一輩子的!

產假結束,回到公司工作,逢人就說怎麼像沒生過孩子一樣。可能很多人都會被這樣說,大家判斷的依據是狀態和身形,但是很快,因為晚上帶寶寶睡覺休息不好,導致白天上班精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再加上背奶媽媽要花費很多時間去擠奶,所以一天下來,不僅做不了什麼事情,還會頻繁出錯!

好不容易捱到週末休息,想睡個懶覺想好好休息一下,可是帶了一週孩子的老人也等著這個週末呢,大家都想好好放個假,家庭矛盾重重,不是爭吵就是冷戰,整整一年都是這樣身心俱備著度過的!

二寶從懷孕之初就辭職在家了,一邊帶大寶一邊養胎,有老人幫忙做飯,日子就在這樣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到了小寶出生的時間!現在寶寶八個月了,期間的苦累就不多說了,但是也是在雞飛狗跳的日子裡還算是安逸的過著。說說心裡的感受。

安逸真的會毀掉一個人,雖然很累,但是每天和寶寶一起起床,不用擔心三餐,固定時間帶寶寶去曬太陽,和一群老太太聊著言不由衷的八卦,沒有了自己的小圈子,每天圍著兩個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自己的時間被撕成一個一個的碎片,心情常常遊走在崩潰的邊緣,不敢看鏡子裡面目猙獰的自己了!

所以如果有一份不錯的小事業做做,那就堅持下去吧,孩子是我們的血肉,也是我們堅持的動力。為了孩子失去了自我,我相信孩子成年以後也不會希望有一個犧牲了自我內心不快樂的媽媽!




老巴


其實真的很想自己帶寶寶,十八線小城市,有房有車無貸款,父母都有退休工作,暫時不用我們照顧我,基本每天都去婆婆家吃飯,水果,我們夫妻真正日常生活開銷很小,我們的消費基本用於寶寶,先生體制內的單位工作較清閒,我在銀行工作,工作忙,時間不固定,下班了還總開會,作為媽媽,寶寶四個月了,產假到期,面臨著即將上班的問題,真的太有感觸了,我31歲屬於高齡產婦,又有腰間盤突出的毛病,孕期只上了四個月班,產假六個月,孕期基本每月工資3000左右,產假6個月無工資,生育保險報銷26966.00元,拋婦產,婆婆照顧月子,孩子從來沒生過病,純母乳,但是寶寶尿片,用品,玩具,寶寶游泳,寶寶的營養品,還不包括以後的早教,過段時間還要添加輔食……很多家庭在面臨是否做全職媽媽的問題時經濟方面就有一定壓力,想陪著寶寶應該是每個媽媽的願望,但是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這樣的經濟能力,我也很想陪著我的寶寶長大,但是工作不允許,所以我覺得與其問生完孩子後你是想陪著寶寶長大,還是去工作這樣的問題,不如我們來投票呼籲一下,產假延長假期,帶薪產假,以及提議了很久都不見面的育兒假,真的這樣的問題對媽媽來講很殘忍,你不知道每個媽媽離開孩子時候的痛苦,你不知道每個媽媽聽到孩子哭時候的揪心,你不知道……也許已為人母的我們享受不到這樣的待遇,但是真心希望大家可以重視起來,讓以後的媽媽可以陪著孩子長大。


家有小小6


我是三個孩子的媽媽,我特別理解你的擔憂,好不容易熬過去的孕期,以為生完就解放,其實不是.擔心母乳身材走樣,擔心哺乳期不能減肥,其實現在奶粉的營養很好,你可以選擇哺乳三個月,這段時間確實是孩子靠母乳增強抵抗力最關鍵的時期,我喝過母乳的大姑娘明顯就是比後面的沒有喝過母乳的體質要好很多~可以選擇三個月之後再讓孩子喝奶粉~保養乳房的難題一直都是個世界難題,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堅持做運動,穿著合適的內衣~

至於工作,我是建議看自己家裡的條件來去做調整,如果家庭條件一般,你可以選擇白天工作,請父母公婆照看,晚上回來多陪陪孩子,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婆媳問題…你需要跟他們溝通,請他們理解你~相互體諒,一定要把問題擺到檯面上解決~特別你的老公這個時候一定要起到調和劑的作用!

如果家庭條件還不錯的,我建議你是自己帶寶寶,第一增進和寶寶的感情,自己帶出來的寶寶,一定是會感情更深厚的,第二教育觀念肯定會比上一輩帶出來會好一些,但是這段期間,你一定不能忘記提升自己,塑形,學習,等到孩子上學,你可以重新開始工作的時候,不會茫然失措,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這是我的一點個人意見,能幫到你的話我很高興


雲兒4619


生完孩子後,當然是自己帶好了,就拿我來說吧,我懷孕5⃣️個月就辭職在家了,然後孕婦學校裡有課的時候就去聽聽,到孩子出生,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帶,雖然辛苦,但是我能看到寶寶的成長,每天的變化,總感覺到自己帶的娃文靜,比較好相處,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家做早教。有時候只提到一次娃就能記住,並且時常給我帶來驚喜。

當然這樣對老公來說經濟壓力山大啦……


晶晶


關於生完孩子後是自己帶好還是工作好這個問題,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家庭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拿起工作陪不了你,放下工作養不起你。但我想說,一個家庭的健全不等於健全的教育,很多社會問題都源於個人問題,而人的問題是歸結於早年的教育。為了自己的生存,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了更有錢,但可能我們奮鬥了一生髮現到頭來卻一無所有。我想說的是家庭撫養不僅僅是物質的,更重要的是親自陪伴,不是丟給保姆或老人來帶,專家建議在6歲前都自己帶,尤其是一週歲的寶寶,應該保證有一兩個固定的有血緣關係的撫養人,這是為了建立幼兒對撫養人心理上的依戀關係,這種心理依戀會使孩子自覺自願的接受你的管教方式和觀念方面的影響,畢竟在管教和觀念上老人與我們不同,都說隔代如隔世,所以頭一年再怎麼辛苦都堅持自己帶,更不要離開孩子而選擇出遠門掙錢去,我們一旦隔絕了孩子對自己心理上的依戀,孩子失去了心理上的依戀孩子早期就容易出現性格孤僻冷漠無情,甚至膽小如鼠等。長大了我們發現孩子說不聽,打罵也沒用,那時你再來管,晚了,已經錯過了孩子最好的陪伴和心理教育的最佳時間 。最後總結一句,孩子的早期教育不在你掙得多少,而是你陪伴了孩子多少。一起加油吧!爸爸媽媽們!


Jo阿嬌


生完孩子後選擇上班還是全職帶娃?這是兩種不同的生活,太真實

生完孩子後選擇上班還是全職帶娃?這是兩種不同的生活,太真實,相信對於很多寶媽來說,生孩子時人生面臨變化的一個重要時刻。很多寶媽都會在生完孩子後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是產假結束後迅速回歸工作還是選擇在家全職帶娃呢?每一種選擇對於女人來說都不容易,不是當事人根本就不知道別人為何做出這樣的選擇。今天就來客觀地分析下,生完孩子後選擇上班還是全職帶娃,過得可是完全不同的生活,太真實。

1.上班的日子比較充實輕鬆,不上班在家帶娃的日子比較瑣碎無聊

毫無疑問,上班的八個小時是非常充實的,白天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還可以與同事溝通交流,下班回到家就會抓緊時間陪伴孩子,珍惜與孩子在一起的睡前親子時光。每天雖然忙,但是時間緊湊,能夠帶來滿滿的充實感,既能享受到工作的樂趣,又能有陪伴孩子的幸福。最主要的是上班的時候會讓你覺得很輕鬆,因為每天的工作就那麼點,是固定的。

但是如果在家帶孩子就不一樣了,每天孩子一睜眼你就得醒,每天接觸的都是孩子的屎尿屁,還有家裡一些瑣碎的事,每天都做著相同的工作。常常會覺得這樣的生活很無聊很無趣,寶媽每天都圈在那一塊,寶媽的脾氣也會變得很暴躁,而且人的意志和精氣神都會消磨掉了,覺得是在虛度光陰。

2.上班的日子更有安全感,不上班在家帶娃的日子總有一種惶恐感

一個女人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無論收入有多少,那麼這個女人也是有底氣和依靠的,經濟獨立能夠給自己帶來足夠的安全感。安全感足的寶媽就會比較有自信、獨立,這樣的寶媽也能更好地經營家庭關係,還能正確對自己家庭和婚姻的把控。就算有一天生活過得不如意,自己還有條後路。

但是不上班的寶媽,整天都是在家帶孩子,除了孩子周圍就沒人能跟自己說話。難免就會胡思亂想,總是會擔心老公在外面有沒有做對不起自己的事,以後等孩子上學了,自己還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心中的惶恐多了,人也就會變得焦慮,脾氣就會變得暴躁,不自覺地就會與老公發生爭執,這樣的家庭是無法和諧的。

3.上班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在家帶娃可以給孩子更好的陪伴

但是生活總是會有現實的一面,那些上班的寶媽雖然看著生活得更自信,但


蒲公英媽媽的愛


這個問題要根據媽媽的工作性質與家庭的經濟條件來考慮哦!

其一,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允許,寶寶當然是自己帶好了。 1-3歲的孩子處於發育的飛速期與關鍵期。 她所習得的所有都是向她身邊最親近的人模仿學習的。 而陪伴她時間最多的那個人就是她認為的最親近,也最權威的人。

孩子的第一概念是什麼,你再去糾正,是很費勁的,效果也不好。 比如2歲孩子奶奶教了方言,你再想教普通話;或者這個音發錯了,你再想改過來,這個太難了。

其二,如果媽媽是單位職工,生完孩子,如果有產假,等媽媽去上班了寶寶也應該有5-6個月了。條件允許的話,儘量把孩子帶在身邊。

總之呢,我覺得帶孩子與上班不是得只能二選一,是可以自己帶,也可以上班的。 孩子儘量自己帶,也應該有自己的工作。 孩子的教育主要要抓住關鍵期。畢竟現在女性還是弱勢群體,長時間不工作,會與社會脫節,家庭裡的婚姻關係有時可能也會受影響。

還是得根據自己家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寶媽筱筱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認為生完孩子自己帶比較好。

兒童的成長經歷只有一次,特別是他一歲到三歲的一個啟蒙階段,他特別需要你的關懷關心。關注他的每一個動作,他都在看你怎麼樣回應給他。他的性格長成在這個時候影響還是相對比較大的。家長對的關心會讓他感覺家庭的溫馨。生活越溫馨的家庭,孩子的生活滿意度相對比較高,他的成長經歷相對比較好,對他的未來,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對小孩的照顧更為周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種年齡段對孩子的照顧可能會比較傳統保守,甚至過於寵溺,但是並不能照顧周全。父母的照顧會相對比較輕鬆簡單並且比較周全。跟時代比較接近,能第一時間給孩子最好,並且最容易讓他們喜歡。跟現在的社會會比較好融入一點。而且父母的思想會相對年輕化一點,對孩子的教育也會比較先進比較好一點。

工作

關於工作的話,我認為很多時候工作室能掙錢才是工作,不能掙錢,其實也不算工作,假如你的收入相對比較低又不至於維持一個家庭的收入,那麼我認為你這個時候最好還是以照顧孩子為主。當然有一個獨立的,收入會更好。現在不是一般都鼓勵母親有一個獨立的工作收入嗎?全職帶孩子也會相對脫離社會。跟社會脫軌。因此我建議你可以學習做一些兼職。例如開始學習經營電商。或者一些其他網上。從簡單易露手的先開始。也可以學習拍一些視頻,例如西瓜視頻,抖音等等。這些都能斷斷續續的為你做一些積累。也可以在學習中不斷的進步,不至於跟社會脫軌。並且能積累到最後會有一些收入。

結語

以上是我對你的一個建議,生完孩子以後可以自己帶的話,儘量自己帶工作的話,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做的。


知否知否應是青山綠水


首先呢!非常的敬佩您提出這個問題,這代表您非常的有智慧,只是迫於現實一些情況所以感到困惑。我的觀點是強烈建議自己親自帶孩子。

為什麼呢?因為嬰兒經過十月懷胎,然後從舒適的子宮降生到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以前通過臍帶輸送的豐富營養現在完全中斷,羊水中的自由自在被一種鉛一樣沉重的感覺代替。所有這些變化都是劇烈的,而能夠讓孩子感覺舒適,沒有人可以替代親生母親的照顧。

  除了生理母乳餵養營養的滿足,還有心理營養同等重要,而這樣的營養是影響孩子一輩子的,這並不是那麼顯而易見。這個時期嬰兒的心理營養主要有兩種:其一,被無條件的接納;其二,被看成最重要的。而這些也只有親生母親才能夠做的更好。

如果孩子在“無條件接納”和“重要感”兩個方面得不到滿足,孩子的安全感就會出現問題,佔有慾強,愛妒嫉,長大後就會特別“粘人”,幼兒園、小學粘老師,中學談戀愛,總之,會不斷尋覓,找到一個在他面前自己最重要、最被接納的人。

自己帶即可以讓孩子健康成長,又可以為將來培養良好的親自關係。

由此可知,孩子務必要自己帶哦!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