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擡頭”,盼春回地暖,“疫”情消散

農曆二月初二為龍頭節,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明清時把這天稱為“龍抬頭”的日子,因正值“驚蟄”節氣前後。傳說中龍頭節最早起源於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飯,御駕親耕”。到周武王時,每年二月初二還舉行盛大儀式,號召文武百官都要親耕。


“二月二,龍抬頭”,盼春回地暖,“疫”情消散


二月二前後,春回大地,人們期望龍出鎮住“驚蟄”後的一切有害毒蟲,期望著豐收。


“二月二,龍抬頭”,盼春回地暖,“疫”情消散


而如今,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蔓延,僅一夜之間便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全國上下吹響戰“疫”集結號,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各自的力量。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們很快就能戰勝“疫”情,迎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山河無恙的明天。


“二月二,龍抬頭”,盼春回地暖,“疫”情消散


《寫在二月二》

待貴如油的春雨初晴,

翻開鬆軟的泥土,

耕作、耕作,

埋下各類種子,

看春芽破土,

雨潤青田,

收穫、收穫,

節氣不能輕錯。


“二月二,龍抬頭”,盼春回地暖,“疫”情消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