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農村農民鄰居之間最不好相處,表面是攀比,實際都想壓人一頭,對此你怎麼看?

新大風歌


(1)為什麼現在的農村鄰居之間最不好相處了?

也許你覺得“遠親不如近鄰”,在我們的若認知裡,鄰里之間總是互相幫助,互相關懷的,因為住得近,什麼事都比較方便。但在農村也恰恰是鄰居,甚至住在對門的鄰居,最見不得你過得比他們好了;也最容易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得像個仇人一樣。碰到這樣的鄰居,在外人看來,你們鄰里之間似乎和諧友好,但只有你們自己知道,你們相互之間較著勁呢,真心見不得鄰居比自己過得好。

“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也沒錯,在農村鄰里之間本來就是比較和睦的,經常會互相串門,家裡有個什麼事兒也會第一時間幫助,鄰居之間往往住得比較近,這都是親戚沒辦法比的。但有句話叫“親戚遠來香,鄰居高打牆”,也形象的說明了鄰居之間畢竟是兩家人,關係再好,大家也都是關起門來過活,最容易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鬧矛盾,這都是農村生活的真實情況。

也正是因為鄰居之間住得近,所以也最容易因為一些細微的利益、人情、面子等小問題發生矛盾,嚴重的鐵器相加,水火不容。

(2)鄰居之間表面攀比現象。

鄰居之間是最容易出現攀比的群體,小時候我們家住在一條街上的鄰居有五六戶,那時候也是村裡人丁最興旺的時候,我爸爸媽媽脾氣好,人緣也好,和鄰居之間的關係處得非常好。大家經常會互相串門,互相幫忙。

在我6歲的時候,我家買了村裡第一臺黑白電視機,從那時開始,我就感覺味道不對了。因為都是鄰居,大家也都知根知底,本來我家買電視機,每到晚上大家都搬著小板凳來我家看電視,經常一坐就是一院子街坊。但後來有兩戶人家來了兩次就不再來了,後來去他們家串門才發現他們買了臺比我家要大一點的電視。

後來我爸爸在山西挖煤攢了些錢,回到老家買了輛拖拉機,街坊鄰居都投來羨慕的眼光。可是沒多久發現住在我們對門的那戶鄰居竟然也買了輛拖拉機,要知道那時候拖拉機也不便宜,並且對門鄰居家也不會開。

這樣的事特別多,有時候我考試得了高分,鄰居家都要當街罵他們家小孩沒出息。要是延伸到蓋房子上,攀比就更嚴重了。在農村這樣的現象太普遍,就不展開來說了。

(3)鄰居間的攀比只是表面現象,想壓人一頭卻是真的。

我爸爸朋友,我叫他七爺,他們一家脾氣和藹,不與人爭,但奈何別人與他爭呢。那時候七爺家蓋新房,蓋的兩層小樓房,平時和他們關係特別好的斜對門鄰居心裡不平衡了,到處說七爺壞話,七爺家裡想著都是鄰居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而鄰居心裡的不平衡從蓋房開始越來越深,當時能蓋得起房子的家庭並不多,七爺鄰居眼看沒辦法超過,就在孩子學習上下功夫,力爭要讓孩子的學習成績壓過七爺家小孩成績。

不過好在小學中學七爺鄰居家小孩還算爭氣,成績總是好過七爺家小孩,於是那幾年兩家的關係還比較緩和。

直到孩子都讀高中之後,七爺家買了輛三馬車拉貨,他鄰居家橫豎看著不順眼,就到處借錢,自己也要買一輛更好的,壓過七爺家三馬車,誰知道錢沒借到,倒是借了一肚子火,對七爺家更是看不慣了。

不過在高中裡,七爺家孩子成績突飛猛進,竟然進入了全校前30名,七爺鄰居家小孩的成績反而出現了大的滑坡,這讓鄰居家更不舒心。直到有次七爺鄰居家的狗跑到七爺家差點把孩子咬傷,七爺上門理論,鄰居家竟然發著無名怒火,最後越說越氣,用糞叉子把七爺的頭紮了個窟窿。從此以後,兩家人再也不來往了,本來關係很好的孩子們也因為這件事,再也不來往了。

我想這種凡事都想壓人一頭的心態,就是典型的虛榮心吧,鄰居之間互相的攀比有時候反而顯得沒那麼大事,就是這份虛榮心害人害己。

(4)結語。

在農村類似的鄰居特別多,過去村裡人多,這樣的事兒經常發生,有的因為鄰居家紅白喜事辦的比自己家辦的有排場,都能懟上很久。有的因為蓋房子發生矛盾,農村鄰里之間很多房屋都是隻隔著一條縫,幾乎相連,因為蓋房子打地基發生的矛盾不在少數,有的甚至發生到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

其實諸如此類的,都是表面互相攀比,實則想壓人一頭的心思在作怪。是,在過去農村人樸實善良,可是發展到現在,我真的不能多說什麼了,各自過好自己的小家好了。


李阿冰


我是村官阿麗,這個我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明確一點,農村鄰居之間,有相處的較好的。但也有很多鄰居之間都是暗地裡較勁,處處想壓人一頭,農村人把這種叫做“眼紅、嫉妒”。



農村鄰居想過的好,需要走君子之道,而不能落井下石,想處處壓人一頭。

其實看到題主的這個問題,我就想到了我婆婆家的鄰居二奶奶。聽婆婆說,她家還和婆婆家還算一個本家,當初她家兒子出車禍了,這個二奶奶哭天喊地的攔住了做羊子生意的公公,公公心善,把一大群要賣的羊扔在半路,開車把她兒子送到了醫院。由於情況緊急,公公當時就給墊付了醫藥費3000元。

但後來的一件件事,讓婆婆家徹底心寒了。公公家2010年裝房子,因為買房同時還要裝修,所有積蓄花光了,一段時間電費錢都沒有了。婆婆去和二奶奶家借錢500元,剛開口,人家臉色就變了,說自己也可憐,也沒錢(實際上有)。婆婆又跑去大嬸家借,這個二奶奶就到處給村裡人說,婆婆家終於落魄了,連個電費也交不起,她家終於比婆婆家過的穩妥了,就差用高音大喇叭喊了。

後來婆婆家的兒女都開始工作了,收入都不錯,她又說婆婆家一家人一年收入40~50萬,相當於她們10年收入,言語之間盡顯了羨慕嫉妒與恨。前幾天婆婆家的公雞跑她們院子了,她拿著棍子,繩子追著雞打,剛好被婆婆看見了,大吵一架。公公不讓吵,說和那樣心壞的人不值得,但這樣的惡鄰居,真的是能忍過去的嗎。

這家三奶奶鄰居,讓阿麗看到了人心的黑暗,用人的時候,和孫子一樣。等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除不幫還冷嘲熱諷。這樣的鄰居真的能過的更好嗎,不會,她只能永遠低人一等,而不會高人一頭。


農村鄰居之間想“壓人一頭”可以,但需要轉化成奮鬥的動力。

其實不只農村鄰居之間,就是城市,包括人與人之間都有這種眼紅、想壓人一頭的心裡。但素質覺悟高的人,會把這種不平衡心裡轉化為奮鬥、進取的動力,通過自己的奮鬥過的更好才是正解。而心眼小、思想不開闊的人就會遇事為難,如題主所說的,鄰居很難處,總想壓人一頭。


總結:農村鄰居之間攀比是普遍現象,但處處想壓人一頭,甚至發難、落井下石,就太過了,心裡陰暗的人自己過的能有多好?如果真想過的比鄰居好,可以通過努力奮鬥去實現!講道德,友善的鄰居才是真的高人一頭!

我是村官阿麗,歡迎大家關注!

村官阿麗




有人說,現在農村農民鄰居之間最不好相處,表面上是攀比,實際上是想壓人一頭,對此你怎樣看待?對於提出的這個觀點,我覺得是片面的。農村鄰居之間,有的是好相處的,有的是不好相處的,主要還是看人吧。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遠親不如近鄰”,確實也是這樣,平時遇到什麼突發事情,一般都先是鄰居幫忙。我記得以前我鄰居一個嬸子發病了,她家裡人都不在家,那時候我剛好去摘菜回來,看到她暈倒在地,立馬去喊村裡一個有三輪車的人過來送她去醫院了。好在搶救過來了,人也沒事了。如果我不是她鄰居,或者是鄰居也好,看到了不救治,那結果就會不一樣了。其實這樣類似的事情很好,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鄰里關係還不錯,很多時候都是相互幫忙的。但是也有不好,我隔壁家另一戶就是了。



鄰里也經常為一些小事情吵架,這樣的事情很常見。我隔壁家在以前是村裡比較有錢的,人自然也高傲一些。但近幾年來,很多人的生活變好了,家裡也裝修了,車子也買了。我記得我家那個鄰居,在我家剛剛是一層樓的時候,還經常來串門,但是我家起了3層樓後又把房子裝修好了,車子也買,他們就不再和我爸媽說話了,看到我爸媽就像看到仇人一樣。我家的小孩去他家門口和他家的小孩一起玩,結果就拐著彎罵我家小孩,我聽到聲音就出來看,後面他是哭著回家再也不去了。雖說他家小孩現在經常來我家,但我爸媽並沒說,小孩還小,懂什麼呢,一起玩就一起玩,又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其實也都是因為嫉妒心、攀比心的結果,很多人並不希望你變得有錢,過得比他們家好。不過我家沒那麼多心眼,自己做好自己的就行了。



其實農村有好相處的人,也有不好相處的人,就看你遇到怎樣的人了。總之我覺得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了,至於別人是怎樣,那是他們的事情了。我覺得在我家那邊,很多人還是很好相處的,也相互幫忙,但也存在一些不好的鄰居,就看是你遇到怎樣的鄰居了。


壯鄉小美


題主說,有人說現在農村鄰里之間最不好相處,我不這樣認為,也許是自已不善於與別人溝通交流,也許你遇上了一位不太通情達理的鄰居,這些怎能說農村鄰居之間最不相處呢。

致於題主又說鄰居之間表面是攀比,實際想壓人一頭,如果你細究一下又有什麼不好呢?對此提出一點看法!

1,鄰里相互攀比,是相互競爭的關係有什麼不好,如張三蓋了一棟樓房,李四還住在平房裡,李四就暗地努力,一為了改善自已的居住條件,二防止別人笑話自已,下決心,勤儉節約蓋一棟比張三還好的樓房,這樣的攀比對社會對鄰居關係都有益無害,老大的位置原本就是競爭而產生,為何別人不能做老大呢。

2,鄰里之間時常為一些雞毛蒜皮小事而引發爭執。就是在一個家庭中,兄弟姐妹,父母與子女之間,夫妻之間這些有血緣關係的親人有時也會發生口角,因此鄰里之間相處有時有點障礙也就不難理解了。

3,總之現在農村鄰里之間十分友善和睦相處,比改革開放前鄰里之間關係更加友善,由於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引發鄰里之間的小矛盾已經不存在,如為小孩爭吵,現在都是獨生子女,為土地你爭我奪,現在棄地務工。總之農村的明天會更好。


蔣山老徐


這種情況有,應該說不是很多。因為農村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了,並且中老年人外出的也多。一年四季見面的時候少,外出多多少少還攢了一點,為了面子,鄰居之間,一般都不會借東借西,更不會借錢。有的外出撈的錢多,有的撈的少。

以前鄰居之間不和,主要是雞雞鴨鴨的小事,有的就是為屋邊一顆樹,菜園幾尺土地。現在,大家外出見了世面,農村的這點東西,不值錢。鬧僵不值得,完全沒有必要。但是,有的老人還是老思想老辦法,為了面子為了一點土地,一點點利益,面和心不和的個例。只有敞開心扉,好好談談鄰居好比親戚都重要!

前段時間,有一位69歲的農村大哥,給我講了一個親身的故事。前幾年鄰居買來幾車磚,開始以為他家修小屋,並沒有在意,殊不知是用來建院牆。心裡幾得惱火,等他家修好後,馬上拉來水泥,砂石和磚,修的比鄰居還高半米,院門更豪華。你有錢修圍牆我沒得錢,我的兒子也在外面做事,同樣修好比你的還要好些。過年的時候,鄰居的兒子買禮物給他,他飯都不留小夥吃,心中有火嘛。

看到長時間鄰居不開門,還是有點擔心。原來鄰居是到兒子打工的城市去住了,這下他什麼都明白了。兩人再次見面,不約而同在家中備好酒菜,準備喊對方喝酒,最後是兩家的菜擺在一起,喝了個痛快!他告訴我,鄰里之間關係好,比什麼都好,男人喝酒好多事情,就好解決,好溝通。朋友們,你們說大哥的話有道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