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系統”不做“表哥表姐”“掛圖作戰”實現精準防疫

自南關區疫情防控排查隔離數據信息系統推出以來,永吉街道乘勢而為,採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精準監控、周密部署、有的放矢,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掛圖作戰,織就了一張疫情防控網。

解放雙手 社區“表姐”華麗轉身

“自從我們將系統清底工作完成以後,我們的排查精準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既滿足了上報需求,又能第一時間掌握隔離人員基本情況,減少了直接接觸,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我們不再是‘表姐’。”吉順社區網格長王爽說。

永吉街道藉助系統清底階段對全街底數進行再梳理,大大加強了街道彙總和核算能力。系統的同步應用,大大減輕了社區網格長的工作量,使全街上下從“層層報表”的困難局面中解脫出來,目前我們的基層工作者已經全身心的投入到一線的宣傳、消殺、值崗等工作之中。

活用“系统”不做“表哥表姐”“挂图作战”实现精准防疫

掛圖作戰 區域“疫”態盡在掌握

通過平臺數據統計,街道迅速將隔離人員分門別類、劃定隔離人員監管等級,形成聯防聯控分佈平面圖,用人形圖案標註省外回長人員分佈情況,以不同顏色區分監管等級,隔離1-5天為1級,用紫紅色圖標表示;隔離5-8天為2級,用紅色圖標表示;隔離8-11天為3級,用橙色圖標表示;隔離11-14天為4級,用黃色圖標表示,如有確診或密接者則用黑色圖標標註,每三天調整一次。對廣東、黑龍江、河南、浙江等重點地區回長人員進行特別標註。這種一張圖一張網的呈現模式,使整個街道疫情狀況直觀明瞭。也為防疫工作中的物資分配、人員調配提供了數據支撐,根據掛圖上人員分佈情況使疫情防控工作更具靶向性更加精準實效。

活用“系统”不做“表哥表姐”“挂图作战”实现精准防疫

靶向精準 防疫防控有的放矢

平臺數據中的外來省份分類功能顯示,平泉社區至善2期7棟目前沒有隔離人員,而外省返回,尤其是黑龍江返回的人員大部分都集中在全安小區社區和南泉社區。街道對平泉社區通過張貼警示標識的方式開展防控,將人力物質向全安小區社區、南泉社區傾斜,並在實際條件不滿足區域合封的情況下,調整防盜門維修方案,將隔離人員居住的樓棟及周邊樓棟的維修排序靠前,優先採取防護措施。

“充分利用平臺數據中的隔離天數分類功能,我們提前做出了分析研判,隔離測溫、“代購跑腿”、心理疏導等工作都可以對標到位,工作起來方便高效”全安小區社區書記潘平在系統應用過程中這樣說。街道每三天根據隔離天數和隔離等級的不同調整一次隔離人員周邊消殺頻次、調整垃圾清理頻次、增減小區卡口站崗人員、分發口罩消毒水等物資,並按隔離等級不同科學分配機關幹部、區直機關下派幹部。對於隔離11天以上人員,街道還提前為下一步解除隔離做好準備工作,幫助協調衛生服務中心開具解除隔離證明,並集中收集生活垃圾。街道對平臺功能最大化應用,使防疫工作靶向精準,效果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