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周集鄉“賬房先生”苗輝:疫情防控賬本很“清亮”

映象網商丘訊(記者 尚海東)2月22日,已經過了午飯時間,商丘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周集鄉黨委副書記苗輝給自己泡了一碗方便麵,不巧此時收到大數據監控中心傳來的信息:一位途徑湖北返鄉的人員,需要馬上進行信息核對。等到手頭事情處理妥當,苗輝桌上的那碗泡麵已經“了無生氣”成了漿糊,可她依然吃的很香。

請戰出擊成立防疫小組

今年大年三十剛回到老家的苗輝接到了周集鄉黨委和政府的工作指示,決定把疫情防控的重任壓在她身上。

接到任務,她聯繫鄉衛生院各站所人員,組建了周集鄉“防控新冠疫情”工作隊。“上級黨委要求對全鄉每一位外出打工的返鄉人員進行全面排查,特別是湖北務工返鄉人員。”她說。

經過十多天的努力,周集鄉先後排查核實了湖北返鄉人員82人,其中武漢市返鄉人員54人,其他市返鄉人員28人,目前82人已全部隔離到期,截止目前沒有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湖北以外返鄉人員600多人,並對每一個返鄉和過往人員都進行了登記。

“有些村民是大數據監測出來,但我們做核查登記時他卻不承認自己到過湖北。”苗輝和同事遇到這類情況總是耐心詢問,一次又一次做村民思想工作。苗輝說她們不怕工作辛苦,就擔心居民的安危。

在全面謀劃全鄉防控新冠疫情工作的同時,苗輝還要對接示範區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揮部、區衛計委、鄉衛生醫院。她手上總抱著兩個手機,一部對講機。“事情都很瑣碎,一天電話都停不了。”苗輝說現在兩個手機的電量堅持不到晚上下班,她只能見縫插針地給手機充電,以保證手機24小時暢通。

苗輝說現在她是村民的主心骨。“我一直在村裡防疫,家裡很擔心,但我不能走,更不能退縮。”她回憶說,開展工作不到兩天就發現了1位高燒病人。“這個村民在家已經病了5天了,實在撐不住了,晚上九點給我打的電話,他說不知道該求助誰。”苗輝說。

為了引導救護車順利進入村莊接走病患,她一個人舉著手機,打開手電筒站在村口等待。“當時疫情正嚴重,大家都不敢外出。村裡小路比較多,我不帶路他們很難找到患者家。”苗輝說,當時情況不明,她擔心病的迷迷糊糊的患者跟醫生說不清發病過程,她跟同事開著車也跟著去了醫院。

最後經過醫院專家診斷,村民只是普通的流感,“心撲騰一下落地,身上一點勁兒也使不出來了。”苗輝說那一夜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回家的,回到家裡靠著沙發睡了一夜。

復工生產她詢問每個細節嚴格把關

“你們車間的消毒設施都做好了?工人佩戴的口罩是不是醫用等級,工人口罩多長時間更換一個?”隨著疫情防控的進展,周集鄉的扶貧車間——商丘市優創紙箱廠準備復工,苗輝的工作又多了一項。

工廠負責人說:“這幾天見苗書記比見自己家人次數都多。”

苗輝告訴記者,現在她每天8點在鄉政府開完領導班子會,她就回到轄區所有超市、醫院、復工點查看一遍,詢問各個單位的防疫情況。

“疫情防控每個階段的任務都不一樣,還不能放鬆。”苗輝說現在防疫的重點是人口比較集中的衛生院、養老院、已經復工的扶貧車間等,她必須時時刻刻保持高度關注。

精打細算分配防疫物資

一天忙活下來,早就過了正常下班的點。當其他同志們陸續回家,她的另一樣工作才剛剛開始。“鄉里卡點,醫院、工廠、超市等等防疫人員的防疫物質我必須核算好。”苗輝說。

“醫用口罩特別難買,既然領導讓我管理物資發放,咱得考慮的全面些。一線人員口罩必須按照醫用標準發放,保證4個小時換一次,政府人員一天換一次。”苗輝告訴記者,她天天像賬房先生一樣精打細算。在她的手機上記者看到了一條深夜11點50分發給周集養老院工作人員陳玉茹的信息:明天發放給老人的口罩、消毒液已經配備好,明早我放到養老院門口。養老院繼續實施封閉管理,不允許家屬探視。有什麼需求跟我聯繫。

近二十天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沒有休息過一天,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始終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映象網商丘新聞熱線:155 0380 1111,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