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疫情對車市影響,繼中國後日本政府擬出手救市

大眾集團因排放造假欺騙消費者,在德國本土市場遭到數十萬車主聯名起訴,要求獲得經濟賠償,德國消費者組織則代表這些消費者與大眾打起這場官司。

大眾與德國消費者組織談判破裂後,大眾提議跳過德國消費者組織並直接賠償柴油汽車車主,預計需要支付8.3億歐元(約人民幣62.8億元)的賠償金。然而,談判如今再次恢復了。

為應對疫情對車市影響,繼中國後日本政府擬出手救市

外媒最新報道,大眾與德國消費者組織已經同意恢復談判,希望就針對大眾操縱柴油排放測試的集體訴訟達成協議。德國當地法院20日表示,涉案的各方已經接受了法院的建議,重新開啟對話,以試圖達成和解。

早在2018年,德國發布一項新法律草案,允許消費者組織代表消費者提起訴訟,從而讓消費者免於支付高昂法律成本。2019年9月,超過40萬名德國大眾汽車車主簽署了一項關於大眾柴油車尾氣排放測試作弊的集體訴訟,由德國消費者組織向法院提交訴狀,要求大眾集團對其進行經濟賠償。

針對此前談判破裂,大眾汽車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雖然與消費者組織的和解談判失敗,但不應該以犧牲消費者利益為代價,因代表消費者組織的律師索要費用過高,達到5000萬歐元,是雙方難以達成和解的原因。

而德國消費者組織則表示,談判遭遇失敗,是大眾汽車未能保證建立一套面向消費者的預期補償機制,將通過法庭繼續爭取就此前的條款達成和解。

如今雙方談判再一次啟動,有望就該訴訟案達成最終和解。德國消費者組織稱,他們並未更改自己的訴求,即任何和解都必須公平、透明且可核實。

為應對疫情對車市影響,繼中國後日本政府擬出手救市

大眾排放作弊醜聞自2015年被揭發,大眾承認對部分柴油發動機的軟件進行了控制,使其僅在監管測試期間運行,在正常駕駛期間關閉,從而逃避排放超標檢測,但實際排放廢氣全都超標10-14倍。據瞭解,安裝了作弊軟件的大眾柴油車在全球範圍內約有1100萬輛,僅在歐洲地區就有800萬輛,其中德國共有240萬輛,至今大眾已為這些車輛進行了軟件更新。

四年時間來,大眾陷入多起訴訟案,相關高管被起訴監禁,導致管理層動盪,至今大眾因排放門而造成的損失高達3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300億元),相關損失及賠償仍在進中。

僅進入2020年,大眾已收到多個國家開出的鉅額罰單。今年1月,加拿大檢方批准對大眾處以約1.5億美元的罰款。波蘭、澳大利亞的監管機構也向大眾開出鉅額罰單。此外,近期英國有將近10萬名車主向大眾集團發起了集體訴訟,要求大眾為“排放作弊”和“誤導消費者”承擔責任。

為應對疫情對車市影響,繼中國後日本政府擬出手救市

排放作弊事件對大眾集團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持續發酵下,也讓大眾再次陷入醜聞的輿論漩渦。

最新銷量數據顯示,2020年1月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銷量達到83.68萬輛,同比下降5.2%。其中,1月份大眾在中國市場銷量出現了11.3%的跌幅,共銷售34.34萬輛新車,佔其全球銷量達到4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