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有什麼名吃?

珠峰視界


作為一個行走的吃貨,邢臺擁有3500餘年建城史,800餘年建都史,距今五萬至十萬年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華北歷史上第一座城市,中國最早的古都之一,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對於這樣一個城市,他的美食一定不會少,抱著這樣的心態,我在邢臺呆了兩天。下面推薦給大家邢臺比較特色的小吃。

1、糖糕

這據說是很多邢臺人的童年的回憶,外表金黃焦香的糖糕,且不說那香脆黏糯讓人心醉神迷的滋味兒。

2、王傑餡火燒

烤得焦香酥脆,肉給的也紮實。據說還成為了非遺。所以去到當地不管咋樣都得去嚐嚐。

3、菜角

是小麥粉製作的油炸食品,原料主要有粉條、雞蛋、韭菜等,菜角很好吃,尤其是皮,因為燙過的關係,很軟很酥。

4、炸蘑菇

吃過很多油炸類的食物,邢臺的炸蘑菇倒是挺特別的,外面裹著麵糊炸,感覺比炸肉還好吃。

5、茶湯

看名字和東西肯定聯繫不到一起,茶湯是一種甜飲食,和藕粉相類,原料是秫米麵(高粱米麵)、糜子面用開水衝食,再撒上各種乾果。

作為一個不是再吃,就是在尋找美食路上的人,奈何在邢臺呆得時間太短,不能把好吃得傳統小吃都嘗一遍,不過就是有這樣的遺憾,才給了我下次再去的理由。如果大家有什麼推薦的地道小吃可以留言給我哦。

關注我,分享更多美食路上的故事。


熱愛生活的大壯


武大郎燒餅,外酥裡香,也就是鋼爐燒餅,以前都是果樹鋸末烤的,現在都是液化氣烤,味道變了。

邢臺名吃那是真的不少,老西門裡街有一家燒雞,距離老遠就能聞到香味,滿滿一大鍋很快就能賣沒,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

燜餅,各式燜餅,肉的素的,據說源自邢臺鉅鹿縣是北方特色之一。

既然是邢臺名吃就不得不提我們老家威縣的餅卷肉和牛舌火燒,餅卷肉正宗的必須卷剔骨肉,吃起來那叫一個香。威縣的火燒,以其獨特的工藝香酥的口感遠近聞名,以精麵粉和小磨香油為原料相輔精鹽花椒粉,吊爐木柴烘烤,焦黃的外殼,軟軟的內心,能有十幾層,現在打著威縣火燒旗號的不少,大部分都是一層皮,乾巴巴咬不動,一點也不正宗。

清河的八大碗,任縣的老炒肉,南宮的燻肉,燻菜,美食多的很,歡迎大家來品嚐。

新手請多關照。





邢臺足跡


內丘掛汁肉:內丘掛汁肉,又名“炒肉掛汁”,是一道具有百年曆史的“河北名菜”,該菜經過歷代廚師的精心研製和不斷創新,形成了“醬香醇厚、鹹鮮微酸、精於制湯”的烹飪特點。

任縣老炒肉:任縣的吃食兒不多,但老炒肉很出名。本地人愛吃,外地人也慕名來品嚐。推薦王二黑老炒肉,老太太做的燒餅口感特別好。

南和~和城盧氏帶鱗酥魚

柏鄉棋子燒餅

清河八大碗:清河“八大碗”為清河地方名菜,“八大碗”菜系包括雞、魚、豬肉、牛肉、羊肉、藕夾、豆腐夾、鵝脖、紅燒丸子、水氽丸子、素丸子、假菜、木耳、雞蛋、海帶絲、麵筋等十五種菜,根據客人口味喜好葷素搭配。

威縣火燒:因狀如牛舌,俗稱“牛舌頭火燒”。市區內的清風樓也有特別地道火燒。

隆堯羊湯:都說這裡的羊湯好喝,但是我個人推薦這裡的溫湯羊肉和涼拌羊雜。

南宮燻菜:南宮燻菜起源於邢臺南宮市,是當地人喜愛的小吃。

廣宗薄餅:廣宗薄餅不僅金黃透明,薄厚均勻,賣相極佳,更重要的是味香質軟,極為可口。

臨城美食:一般人都說是臨城醃肉醃肉,可是我個人不認可,臨城的菅等村地區的年糕(玉米麵、小米麵、黍子、花生米、紅豆、江豆和大棗)、鐵鍋燉大魚、炸“殼刨”(類似的發音)和煎餅(不同於山東煎餅)。

邢臺市區內不同小餐館都有不同的特色菜品,行走在邢襄大地大街小巷都有不同的美食,人的流動帶來了包容和創新,這是邢臺美食更新的動力。







邢襄足跡


就吃了個板面和掛汁肉


二姐筆記


餅卷肉、白條雞、扒糕、……


木易珍法師花卉


現在的內丘“掛汁肉”太不正宗了。吃了“掛汁肉”的感覺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空谷幽蘭600


隆堯的羊肉都很好吃,還有內丘的掛汁肉,但是都要到當地去吃,不然總是不夠滋味~


Lrene艾琳lin


黑家餃子,內丘掛汁肉,威縣火燒,隆堯東關羊肉,廣宗二哥餅卷肉,


立傑219


威縣火燒不錯,餅卷肉,個人感覺不錯


拼搏現實的明天347


大國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