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場疫情來看,覺得還是鐵飯碗最可靠,大家說呢?

宏常


箏小錢觀點:“鐵飯碗”就是有自己的一技之長,而不是在什麼組織內做著什麼不會被裁的工作。

這個觀點來自於我最近朋友的反饋。


1、保險、直銷、房產中介等無底薪從業者


他找我借錢,我問借多少,他說2萬,抱歉我家不是印鈔機,你要問借幾千,我會考慮,但我未必給,我又問他具體情況,他說現在在家沒有任何收入,今天就是還款最後一天了。我說那你什麼時候還我,他說下月吧,我說下月你也沒有任何收入啊。


借了5000給他,因為他說已經找了很多人借錢,大家不是被辭退,就是主動辭職,反正都是自顧不暇,沒什麼人能借給他,我自己想:如果下個月還不了,就永遠不會借給他了。


像保險、直銷、房產中介都是沒什麼底薪的人,這次在家就看各自的本領了。我認識的房產經紀人,在家錄視頻、做直播,漲粉雖然不是特別多,但是真的有人會想深入瞭解,就問他諮詢一次怎麼收費,他按照200、300一小時給人家做,然後人家如果很糾結,不知道自己現在情況買什麼合適,他就給人家做方案,一個方案收800、1000,這樣在家這倆月,雖然沒有以前收入多,但是滿足生活沒問題。


我有個做直銷的朋友,在家錄了個怎麼用眼霜的視頻,給我們驚到了,就是眼霜那麼貴,手法不對全白費的主題,我們學完之後就覺得自己沒有毅力天天這麼按摩,她說那我拉個群,大家想堅持的就進來,399,堅持20天,全退。結果我們烏拉拉進去好幾百人,都是她過去的客戶,每天大家就是打卡用眼霜。


但是女人怎麼可能只幹一件事呢?我們就會聊其他產品怎麼用啊, 怎麼護膚啊,然後就各種買,買完之後繼續打卡,完了她還給堅持打卡的人送東西,大家很開心,還給她推薦客戶,因為總有女人不缺錢,但她有這個被服務的更好的需求,所以現在她在家辦公,收入不降反增,因為她走高端,1對1。

2、三四線城市公務員


我有些三四線城市的公務員朋友,他們說雖然沒有被裁,工資也不變,但是工資本來就不高,以前還有點副業,現在副業收入全都沒有,一時又降不下來生活水準,而且現在買菜貴不少,直接感覺每個月錢不夠花,但又不敢說,因為一旦被朋友知道,就都噴他。


其實現在的菜價確實是驚呆了,我昨天出去買菜,基本上沒看見什麼東西,500塊錢沒了,也吃不了幾頓。過去100塊錢一兜子的菜,現在200塊錢也見不到多少。供應菜這條鏈條慢了,買的、賣的都吃虧。


尤其是對於公務員中偏執行層面的人來說,其實他手裡沒多少流動資金,可能固定資產和穩定的工作讓很多人羨慕,但並不是說他就沒煩惱。缺錢這個共性問題,誰都有。

3、自由職業者、講師、培訓師


我圈子裡最多的是這幫人,這段時間比以前去全國各地跑培訓還忙,忙什麼呢?自媒體+網課開發。自媒體寫作變現路徑非常多,每個平臺都有獨特的方式,摸清門路的人,每個月賺點生活費不是難題。而網課開發上,其實門檻也沒有那麼大,並沒有說,你沒做過,就比登天還難,我寫過相關的文章,你可以翻一下。


真正的鐵飯碗就是這樣,手裡抱著技能,咋都可以賺到錢,發生啥事也不怕,風口變成啥樣也不慌。但很多人愁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一技之長是什麼,不知道怎麼可以把它變成錢。其實,你光自己想是想不到的,你得加入圈子,得去認識已經做成事的人,得去拆解他們做成功用了哪些方法,得去付費諮詢。但很多人又說,我不知道打哪去找去?


這就不好解決了,信息檢索能力基本上是人活著的關鍵能力了。基本上任何一個困惑的問題,全網都有人寫,只是沒有人寫得很深很透,但是把幾十篇資料整合一下,也大概明白可以從哪裡找到下手點了。

如果你在這次疫情期間也感到了危機,也很擔心工作穩定性,那不如提前預防風險,去找到事情做。我有3個領域特別推薦你試試:


第一就是寫作,寫作不僅可以梳理自己的情緒,還可以把一個關注的問題想得更細,再結合資料蒐集整理能力,可以把一件事理解得更透徹;


第二就是辦公軟件技巧,Word PPT Excel,總有一個可以走遍天下都用得上的技能,一定要練得比公司同事厲害好多倍;


第三是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開發網課,給比你工齡低三五年的人聽,選什麼樣的題目,那你得看他們這個階段最關心什麼,最困惑什麼,或者你最不希望他們陷入哪些誤區,講講你過來人的心得、方法。別老以為啥都原創,肯定是各種資料知識的總結整理,再結合自己的故事講出來。


我是前互聯網運營總監,現在自由職業的@箏小錢。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我哦。

箏小錢


鐵飯碗來說相對還是比較可靠的。在疫情的影響下,不用擔心自己被降薪或者裁員。但是鐵飯碗也有很多崗位。比如醫生,護士,警察,社區工作人員等。這些在疫情面前也是需要加班加點,衝在第一線的。雖然工資可靠,但是也非常辛苦。


很多鐵飯碗的工作在疫情面前,都得挺身而出

疫情之下,普通崗位都是停工停產,但是醫生救死扶傷的天職讓他們不得不衝在第一線,跟病魔一起做鬥爭。


在抗擊疫情的醫生當中,有許多的90後,有些不得不隱瞞家人,去到防疫的第一線,怕家人擔心。由於病毒的傳染性,有些女醫生和護士還不的地步剃光頭髮。他們連日連夜地工作,冒著感染的危險,只為治好更多的病人。


還有社區工作人員們,在春節期間也非常辛苦,需要每家每戶進行排查,也需要加班。身上的擔子也很重。


很多中小企業在疫情面前裁員或者對員工進行降薪來緩解壓力

有網友稱,對於企業的復工時間,剛開始的時候是2月3號,之後是10號,再拖到17號直到最後通知公司已經倒閉了。在中小企業上班,就是要面對這種不確定性。不是一份工作可以幹到退休。個人的職業會隨著公司的發展而發生變化。


而且有些中小企業還特別不規範。會用一些方式來勸退員工,這樣公司就可以不用賠償。而相對於鐵飯碗的那些工作,就不用害怕突然被降薪或者裁員。


總的來說,鐵飯碗雖然有保障,但是有些崗位也承擔著更多的責任。社會上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讓自己提高實力才是最關鍵的方法。


小媛筆記


如果“可靠”的定義是,在特殊情況下,有份保底收入,那我100%贊同。但要說有足夠的主動權,面對突發情況,這句話就不一定準確了。

01

疫情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很多人因此沒了工作、沒了薪水

我在疫情中央,武漢。我群裡的朋友說,他們1月份的工資還沒發下來。因為2月份被關在了家裡。

現在湖北最新通知,復工時間延遲到3月11號。這下好了,他們很可能2月份工資也發不了。

對很多人來說,一兩個月不發工資,影響實在是太大了。他們無一不是指望著每月的工資,來支撐自己一整個月的各項開支。

突然的疫情,讓這種看似穩定的運轉突然斷裂了,想想都會心急如焚。

於是很多人會開始羨慕起那些有穩定飯碗的。只是因為他們受疫情的影響比較小,一切都照常。

02

鐵飯碗雖好,但能面對突發狀況的,顯然不全是鐵飯碗

在這次的疫情中,小企業毫無疑問受到了重創。但是我們說的鐵飯碗,也就是國企、事業編之類的企業,他們比較穩定,至少發出工資來,是沒問題的。

在當下,能準時發工資,顯然都是讓人羨慕的。於是,鐵飯碗,再次成為了大家討論的話題。

可是,鐵飯碗並不是唯一一類比較有保障、有抵抗風險能力的企業。大型企業也如此。

我們公司就沒有拖欠員工一天工資,社保公積金也是正常繳納。可我們不是鐵飯碗。

鐵飯碗要考,大公司門檻也高,想要進去,都得有一番本事。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

想要有抵禦風險的平臺,自己就得具備登上平臺的能力。

所以,單純說鐵飯碗最可靠,這話不一定準確。不同語義下,判斷的結果也會不同。

唯一明確的就是,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如果自己多努力點,早早就進入了抵禦風險強的企業裡,現在也不至於被一個疫情就弄得焦頭爛額。

過去的都過去了,在發生的也沒辦法逆轉,只是通過這次疫情,自己至少要知道,今後的路,還是得自己去拼才行。

我是@次等大叔,豆瓣讀書認證作者。著有《從零開始學招聘》,合著《HR軟實力》,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10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擅長生涯諮詢、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大姑家有兩個女兒都上班了,表姐在前幾年考上公務員,在縣裡的財政局上班,工資收入雖然不算很高,但是穩定,嫁給了我們當地公安局的一個刑偵警察,兩人工作穩定,大姑對他們放心滿意。
只是小女兒讓大姑有點操心,去年家人都勸她也和姐姐一樣考公務員或者考個教師資格證回來當個老師,但是表妹不安於去回到自己縣城,而是直接去了大城市上海。
春節以後,表姐所在的財政單位很快復工了,並且因為疫情的突然爆發,需要協助衛生局做好防疫人員補貼工作。而在上海上班的表妹因為企業遲遲不能復工,沒有到崗上班,公司就當放假,沒有收入。宅家將近20天,在這段時間,大姑又是逼婚又總是拿她和姐姐做比較。
“你看當初讓你和姐一樣,當公務員或老師多好呀,這畢竟還是鐵飯碗呀!偏偏要跑去上海折騰”,大姑覺得,無論發生什麼事,只要能在政府部門上班,都有一口飯吃,而且說出去都有體面,左鄰右舍常常誇大女兒工作如何的好。
表姐反而不這麼認為,她覺得雖然自己是公務員,其實工作並不輕鬆,尤其疫情當下,每天都要加班,不然事情根本做不完。

表妹感覺自己在家都快被逼瘋了,準備和大姑撒謊,公司已經要提前復工,過兩天就要去上班……

所以,作為一名公務員是鐵飯碗,很可靠沒錯,但也有很多難處外界所看不到的。簡單分析下這個“鐵飯碗”的利弊:

1.公務員穩定,這個沒得說。公務員很穩定,通過這次疫情,應該看得更明顯了。疫情期間,很多企業都不能正常復工,企業受制於成本壓力, 只能給員工降薪甚至無薪,被裁員的可能性還非常大。而在政府上班的公務員,根本不會遇到類似情況。另外,公務員不僅福利好,而且越老越吃香。很多人年入幾十萬,抵不過公務員到了50多歲還有份穩定的工作。
2.公務員雖然穩定,但一點也不清閒。我們大部分對公務員的工作印象,就是上班喝茶看報紙。先不說現在報紙沒地方看了,喝茶也要看時間。即使碰到一些比較清閒的部門比較清閒的崗位,那升職表現的機會也沒有。而現在大部分公務員也需要經常寫各種報告心得,上班要提前下班要延後,天天忙的跟狗一樣。遇到一些崗位,比如執法工作,那真是天天上山下河的……
3.發展受限,一眼望到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一輩子都是科員,真正能混到處級以上的非常難,所以非常少,多數人是以科員身份退休,職業發展受限,所以從一開始,基本是一眼望到頭。
總之,疫情當下,有個鐵飯碗固然不錯,但是是否真的想要這份工作,還要根據每個人的個人特點和家庭情況來參考的。如果不喜歡一份安穩工作,喜歡去外面闖閒不住的人,那公務員對他來說就如坐針氈,而家庭關係如果不能提供一些便利,那基本是一眼為望到頭。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莊子說職場 ,專注職場&個人成長。【隨手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謝謝】

莊子說職場


疫情發生後,企業停工,員工不能返崗復工,工資也相應的減少或者停發,甚至出現了裁員現象。相比之下,公務員、事業編、國企這些“鐵飯碗”卻不存在這些問題,他們的穩定性由此可見。


分享兩個朋友的故事:


朋友老李,是一位鄉鎮基層幹部,是一位公務員。疫情發生後,他的工資倒是沒少,也沒遇到裁員,工作反而更多,不但沒能休息,而且每天加班加點。


今年大年初一,老李就接到了鎮政府辦公室的電話,要求取消春節休假,返崗上班。從初二開始,老李就開始上班,但是,他沒能待在辦公室裡,而是直接奔向了所包的村,和村裡的村幹部一起,設關卡,做檢查,做好村莊防疫工作。每天如此,早晨8點到崗,晚上10點下班。


這就是廣大基層公務員今年的春節。


相比之下,朋友老張,就慘多了。他是一個民營企業的員工。受疫情影響,老張的公司一直停業,老張也在家待命。待命休息是挺好的,但是,公司也下通知了,目前這段時間,公司壓力很大,工資停發, 每月發放800元的生活費。


老張很無奈,自己沒辦事,靠體力掙錢,自己找工作難,也只能聽從公司的安排了。


其實,我們應該正確的看待。


一是鐵飯碗確實很穩定。在疫情這種特殊時期,企業停工停產,員工待崗待命,一切都是在圍繞疫情防控做工作。企業出於自己利益考慮,為了減輕自己的壓力,往往採取了裁員、降薪的辦法,導致員工苦不感言。相比較而言,公務員、事業編、國企央企這些鐵飯碗單位就非常穩定了,沒有裁員風險,更是不會給你降薪。


二是鐵飯碗工作非常辛苦。今年春節, 很多的公務員、事業編都沒有春節休假,他們抗戰在防疫的一線,醫院的醫生和護士,衝鋒在最前沿。鄉鎮公務員進村入戶,查隱患,查人員,做防護,天天盯靠在村裡,加班加點,風餐露宿。警察、交警,堅守在崗位,查車輛,做檢查,盤查外地人,緻密防護網。等等,還有很多的公務員、事業編們在一線工作。他們非常辛苦,連日來,沒有休息,沒有周末,向著危險前進。


三是疫情敲響了警鐘。疫情對我們形成了強大的衝擊。疫情過後我們應當反思,怎麼讓自己平凡的工作,成為鐵飯碗呢?我們是企業員工,也可以擁有鐵飯碗,關鍵在你自己,你得有兩把刷子,有能耐,有絕活,能夠讓這個公司離不開你。企業裁掉的,永遠是那些可替代性強的員工。我們應當反思自己,如何才能讓自己在職場中立足,立於不敗?


綜上所述, 我認為,特殊時期,反映出真實情況。我們不應該羨慕鐵飯碗,而是應該想辦法提高自己,讓自己在實力上擁有鐵飯碗。


職場百靈鳥


【智說職場】觀點:我不止聽到一個人這麼說了,經歷這場疫情,很多人越來越羨慕體制內的“鐵飯碗”了。

就在前兩天,我們當地發佈了市屬事業單位招聘簡章,我的朋友把報考職位表發給了我,讓我幫忙給他參考下,報考哪個比較合適,我好奇問他:你們單位效益不是一直都很好嗎,怎麼突然想考體制內了。他不假思索的給我說這個月的工資只發了一半,所以覺得私企還是不可靠,還是體制內更可靠,於是他報了一個專業不限的綜合管理崗。

今天他又給我打電話說報考人數每天都在更新,今天是最後一天,他所報考的那個崗位已經報考了450人,而只錄取1人,所以現在的競爭比是1:450,隨後他很確定的給我說:“怎麼樣,經歷過疫情,今年報考確實火爆吧”,我心想還真是。

一、體制內的“鐵飯碗”固然有它的優點

我一個朋友在國企,也算是半個體制內吧,就在2月10號左右,他們的工資準時的足額髮放了。我還有一個同學,從私企考到了住建局,公務員,這個月的工資也是按時全額髮放了。所謂的“鐵飯碗”還真有它的好處,即使遇到了這麼大的突發事件,工作的穩定性和旱澇保收的工資似乎沒受到一點影響。

再來對比下一個私企的朋友,做的是機械設備方面,他們公司到今天為止還沒有復工,老闆已經通知他們這段時期的工資因受疫情的影響全部取消發放,直到復工為止。員工們都很惱火,但是也無濟於事。

所以,工作穩定,收入豐厚,工作相對輕鬆,工作環境好,社會地位高,福利待遇好等等都是“鐵飯碗”的優點,幾乎各個方面都具備優越性,而且是不爭的事實。所以,那麼多人趨之若鶩是可以理解的。

二、社會的多元化發展也很難衝破鐵飯碗的“金鐘罩”

我們承認鐵飯碗有很多的優點,但是有一個現象就是“鐵飯碗”裡的很多基層員工都很忙,壓力也很大。但即使是這樣,也阻擋不了每年的千軍萬馬向它衝去,足以說明鐵飯碗的性價比之高。

隨著社會的發展,已呈現多元化發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甚至於搞自媒體的都混的風生水起,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成功了呢,大部門也只是普通人,大部分的工作也都比不過鐵飯碗。

從小到大,父輩也好,在體制內的親人、同學、朋友也好,都在我們身邊訴說著鐵飯碗的好處,而事實也證明了如此。大家也都認同了鐵飯碗就是好,所以,我們會很長時間打破不了鐵飯碗的“金鐘罩”。

【智說職場】總結:“鐵飯碗”的名字由來已久,也一直體現著它的優越性,就目前的社會發展來看,鐵飯碗還是值得信賴的,也是相對可靠的,而這次疫情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

我是 ,歡迎關注我,專注職場自我提升,一起探討有趣的職場故事,與你分享優質的職場乾貨。


智說職場


說說我自己家的經歷

我老公,2019年1月底,老公被公司辭退,拿了賠償款,過年。

三月份,到老家一個工廠上班,邊考公務。

一個月後,試用期離職,專心考公務員。

5月20號,去了一家自己特別不樂意去的企業,8月20日被辭退。

九月入職一家公司,後因為收到另外一家外企offer. 入職外企至今。

我自己,紅2019年3月份公司發不出工資,扛到5月,發了一批。

7月,做了小月子,公司小,沒有產假補貼,休息一個月,沒有工資。

11月,公司欠薪和社保三個月,辭職。

然後入職一家創業公司,因為不合適,已經辭職,目前待業在家。預計下週三入職新公司。

說這麼多,我想說的是,如果你發現自己真的就是一個普通人,如果你沒有什麼野心,那麼鐵飯碗就是你最優的選擇。


張小昭


正好我就在體制內工作,算是大家眼中的“鐵飯碗”吧。說實話,的確從疫情發生到現在,我們的工資還是正常發放的,沒有受到其他的影響。

至於工作方面,也按照上級規定延後了一週在2月10號開始返崗上班,不過採取的是輪崗和錯峰的工作方式,而且針對的也是在本地的工作人員。

對於異地的在職人員,單位領導也比較通情達理,直接給大家放假了,口頭上說是“在家辦公”,其實也沒什麼太多的工作內容,基本上就算休息了。

相對體制外來說,的確不用擔心工資發放的問題,也沒有“削減薪水”一說。最重要的是,永遠不用擔心什麼時候會“失業”,除非犯了太大的錯誤或者自己自願離職。從這兩點來看,“鐵飯碗”還是比較靠譜的。

但是,任何事情也有例外,“鐵飯碗”也分不同的職業和崗位比如現在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警察同志以及社區工作者等,他們從疫情開始就沒有休息,一直在前線努力工作,說良心話是真的辛苦!

還有一點是,無論是“鐵飯碗”還是體制外的工作,現在都需要有“一技之長”,如果沒有過硬的專業能力和素質,早晚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現在體制內也在進行各種改革,為的是留下真正有才能的實幹人才。

所以,不論現在處於什麼工作,還是要提高自身實力,讓自己有一定的專長。老話說的好,“靠人不如靠己”,只有把自己提高了,未來才能走的更遠。

✍🏼我是@馮阿元,分享溫暖、有料、走心的文字給大家,關注我,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馮阿元


但是不要忘了,在災難的時候,老百姓可以躲在家裡不出門,公務人員就要衝在第一線做逆行者,我們這裡基層公務員從年三十就沒有休息,一直到現在一天也沒有在家,都在一線排查抗疫。我相信不光是現在,任何時候,國家大事面前公務員也都要衝在前頭。


雨靈217


這場疫情的確是考驗人性的時刻,讓很多人啪啪打臉,法定春節假剛剛結束後,我的同學就說,他和幾個在國企工作的朋友聊天時,真的找到了久違的自卑感,平時和他們聊天時一說到工資每每都是他比他朋友高,如果他再努力一點點,加薪幅度和頻率都比他朋友們高,事實也是如此,他都做到了,然而這個春節大假在談起和薪資相關的事情時,卻戳到了他的軟肋。

因為春節假期後都到2月中旬了,在國企工作的幾位朋友不僅是上年度的年終獎按時發了,同時一月份的薪資也都發了,都快發2月份工資了,他單位連2019年12月的工資都還沒有發,領導們也沒有通知什麼時候發,並且疫情對於他們公司的影響非常大,估計賬戶裡面的資金也不能支撐企業正常存續了,所以他非常擔心這幾個月的工資大了水漂。

按照上面這種情況來說,很明顯鐵飯碗比較好,最起碼穩穩當當不用擔心工資發不出來或者企業倒閉的現象發生,無非就是有的鐵飯碗掙得少了一點,但其實平均下來鐵飯碗掙得還是要比務工人員掙得偏多的,因為外出務工人員雖然聽著平時薪資很高,但其實在外的生活花費也是不小,除了必須花費的租房、吃飯費用外還有很多需要花錢的地方,到年底也落不下多少錢,但鐵飯碗恰好相反,平時雖然發的少,但是很多都是不用自費的,比如很多國企有自己的食堂,員工不用自己花錢買房,還有單位提供的住宿,這些都在降低開銷,到了年底還有一筆豐厚的年終獎,福利好一點的到了年底發的更多,平均到每個月來說收入還是不低的,基本上是隻進不出。

但是真的就是鐵飯碗好了嗎?我覺得未必,大家想一下,像這樣的疫情影響能有多少次?上一次是2003年發生的非典,距離現在已經17年了,可見發生的幾率還是很小的,並且我們的醫學水平也在不斷的改進、提高,能很大程度的降低或者避免疫情的發生率,或者說等疫情再度來襲時我們有更強的應對能力。

疫情就像是一次小小的困難,並不能用這種個例來說明事情的原理,也不要用這次小小的困難視圖將自己打倒;是否鐵飯碗可靠無疑是在說持續收入的能力,我覺得要論收入千萬不要論是在體制內還是私營單位,而是要看自己的真實能力,在私企你有能力有一定有機會獲得高薪,但是在體制內環境比較複雜,不光是能力強就能夠收入高、職位高,而是需要經過多重關係的考驗才能到達自己想要到達的位置。

綜上所述,練達自己過硬的業務能力最重要,沒有必要在特殊情況下懷疑自己,如果鐵飯碗真那麼香,相信所有人都是擠破了頭往進鑽,那還來外出務工人員,那還來一些創業者?


感謝閱讀@筆記簿杏豆:企業培訓師,勞動糾紛諮詢師,社保專家,專注職場乾貨、社保問題分享,歡迎點贊與評論,關注向我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