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投資理財的道路上交過多少學費,踩過多少坑?

明明是我2020


吃了很多的虧,上了很多的當,希望你在這上面少上當,少吃虧

P2p上紅嶺丟了20多萬,還是多注意吧,你想撈他的高息,他想撈你的本金就是這麼回事,天上沒有無緣無故掉下來的餡餅

還有就是股票市場賠了200多萬,這個只能怪自己,怪自己太貪,怪自己學藝不精,沒有自己的盈利模式

經歷過這一年的磨礪,成長了很多,其他市場上的錢都收回來了,就差股票市場上的錢了,股市開始有了一點點的盈利,也不是太多,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慢慢的有了自己的盈利模式。

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踩中陷阱,尤其那些剛開始擁有了鉅額財富的人們,踩中的陷阱更多。

真是應了那句話:所有的錯誤都要一一犯過,每一個經驗都需要真金白銀





大海論盤


我在投資理財路上踩過的坑就是某租寶,當時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還有1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吧,入手5000元,那還是2015年。

後來暴雷跑路了,入坑了,損失了5000元,後來經過幾次登記,今年返還了1750元。總的來說還是交學費了。不再相信p2p平臺。

另外交學費就是股票市場,沒有學習相關技能,即使賺了一點也守不住,最後倒虧幾千塊錢。

去年深入學習理財,這幾千塊是好的支出,通過學習,掌握理財技能,以後的路會越走越好。

交學費有壞支出和好支出,希望大家都有好的支出。


我是Jin


大家好,我是碰碰狐,從事金融行業近十年,關於投資理財這一塊我想簡單說一下我自己的經驗,作為投資者如果你想高收益,那麼請一定注意,基金理財或許會適合你,但是基金理財是有賠有賺,好的基金一年收益率可能達到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民間的房產抵押項目,前提是你需要找到一家負責任的公司,那樣在出了問題後會幫你處理掉,讓你的資金回籠。當然還有很多方式,但是說到底一定要有底線,莫名其妙的高息產品一定不要參與,一定記住一句話:你看到的是人家的利息,別人看到的是你的本金!


碰碰狐


“理財”二字自帶光芒,也給了無數普通人改變命運的希望,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在理財路上交過哪些“學費”,令人印象深刻:

1、在銀行買“高息理財”

初入職場,感覺工資只有存到銀行最安全。某日,準備將辛辛苦苦積攢的一萬塊錢去銀行存起來,排隊等待時被銀行大廳的一個人盯上洗腦:“你看你現在這麼年輕,一定要攢錢,你這一萬塊錢存個定期利息太低了,不划算。銀行有個產品,年利率XXX,還有分紅,還能限制你們年輕人亂花錢……”

後來我才知道我買的是銀保產品。猶豫期已過,退保得不償失,沒辦法,硬著頭皮繼續存下去。

各位小夥伴們一定要擦亮眼睛!銀行賣的高息理財產品中,有的是保險產品,大部分還是分紅型保險產品。要買保險還是要選擇消費型保險,如果有儲蓄需要,可以選擇流動性更強的其他產品。

2、為了禮品辦信用卡

在同事的推薦下,辦理了某銀行的信用卡,說好的每月刷夠500以上,可以領取禮品,連續幾個月去銀行要,一直說沒有。

而且該行的積分是有期限的,有效期為兩年。經過多次刷信用卡,積分也才7000多分,點擊積分換禮,發現10000分以下,什麼都換不了。

辦信用卡之前要綜合考慮銀行特色和自身需求,因為信用卡最大的用處是免息期的利用,而非禮品。

3、基金定投不知道止盈

秉承著專家“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忠告,被基金定投的宣傳標語吸引:“傻傻的買,傻傻的賣”,之後又聽了一個專家講座,被忽悠著定投了兩隻基金。

有一個基金投入一年後自動終止定投,加上那段時間經濟告急,賣了。當時正好趕上牛市,盈利率30%多。後來看著指數不斷攀升,大盤不斷飆紅,後悔賣了上一隻基金。而剩下的那隻基金盈利率都達到120%了,也不捨得賣,一直到股市大跌,之後大盤逐漸回落才趕緊賣出,盈利率50%,生生錯過了賣出的最佳時機。

基金定投是放長線釣大魚,需要聰明的買,更要聰明的賣。既要止損,又要止盈。

如今總結出來不禁反問自己:為何我會踏入這些陷阱?以後我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再次入坑?

1、缺乏系統的學習

閱讀經典理財書,相信“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道理,打好基礎才能蓋起“投資理財”的大廈。2、缺乏恆久的耐心

理財路上不能抱有一種“速成”的心理。

理財不是發橫財,沒有所謂的短期內低投入高回報,要講究細水長流,從心理上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3、缺乏清醒的認識

被貪念矇蔽了雙眼,只看到了利,忽視了風險。巴菲特說過“投資最重要的是保住本金,第二是記住上一條。”投資要搞清楚錢的去向,關注收益率,也關注產品本身是否安全,能否按時回收等。面對誘惑,更應該捂住錢包,理性對待!

4、缺乏自己的思考這是最最根本的原因。聽說信用卡好就跑去辦信用卡,聽說基金定投賺錢就去投資基金,自始至終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沒有自己的見解。別人用著好,真的適合自己嗎?靠人不如靠己,聽別人說不如自己懂。如醫生開藥方一樣,理財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方案,用自己的理財知識綜合分析研判,只買對的,不買貴的!


鐵男保險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首先我想說明的是現在交學費的人大部分是投機,而並非投資。因為資金量不大,小資金就沒有什投資可言了,沒有發言權沒有決策權,更沒有公司運作情況的彙報,如何談投資,就是純粹的投機。

小資金投機有投機的優勢,就是進出容易,可以從大資金嘴裡奪肉,但這是一個危險也是高收益的方式,很多遊資大佬都是利用這個成長起來的。多肉就要快準狠,利用自己的小身板讓大資金拿你沒辦法,但這種高風險高收益的手段需要交學費,需要不斷研究,這期間就要看每個人的悟性,努力,交的學費多不一定行,交的時間長得也大有人在,但有幾人稱為著名遊資的?


不要炒口罩


要想在投資理財方面有所成就。必須經過漫長的牛熊週期的考驗,並不斷總結經驗和規律。只有這樣,你從前損失的錢和踏入的陷阱,再以後將成為你寶貴的財富。


財經墨客


學費交的太多了,建議大家還是務實一點比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