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川黃都鎮:羊肚菌開始採收

10斤是裝在一起還是分開裝?2斤一包是嗎?什麼時候來拿?嗯,要得,要得。”2月19日一清早,務川自治縣黃都鎮羊肚菌基地負責人王貽庫接到客戶電話後,叫上6個村民戴上口罩趕往菌棚裡採摘羊肚菌。

務川黃都鎮:羊肚菌開始採收

“採摘時要看大一點的,力氣不用使太大,不要沾上泥巴。”王貽庫一邊和勞務人員講解採摘事項,一邊示範採摘羊肚菌放進準備好的盆裡。

春耕時季也是“菌中皇后”羊肚菌的收穫季節。

黃都壩區總面積4544.3畝,屬全市500畝以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樣板壩區。近年來,黃都鎮引進培育了1個省級龍頭企業,7個市級龍頭企業,1個縣級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蔬菜、稻穀、辣椒、食用菌、油菜等經濟作物,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羊肚菌就是黃都壩區產業之一。

黃都鎮氣候、環境、土壤、水質都較好,很適合羊肚菌生長。而羊肚菌的生長週期是4個月,每年的11月份下種,次年的3月份採收,與稻穀的生長週期完全錯開。2017年,黃都鎮把羊肚菌作為秋冬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產業來抓,通過多年的實踐,該產業畝產值在2.1萬元左右,除去各項開支,每畝的純利潤在7000元以上,得到了當地群眾的普遍認可。

今年,黃都鎮發展羊肚菌660畝,預計總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生菌零售每斤80元,批發每斤50元,幹菌分三個等級價格在600元到1200元之間,每到採收季節,長三角、長沙、武漢的銷售商都會跑來訂貨,不愁銷!”王貽庫說,只要不出現天災,1畝地的產量最少有300斤,平均每斤按50元的批發價算,1畝地就有1.5萬元。

“以前,沒有規劃基地,每到冬天,大家就圍著爐子烤火,現在我們在基地裡幹活不但不冷,還每天有70元的收入。”自從羊肚菌基地規劃以來,67歲的黃生鳳把土地流轉給企業後一直和老伴在基地務工,說起現在的生活,他覺得很不錯。

“疫情期間,我專門請人對羊肚菌種植大棚進行了封閉管理和定期消毒,保證產品綠色健康,目前除了當地人購買外主要銷售到上海、廣州中洲國際會展有限公司,零售每斤80元。”王貽庫告訴筆者,前段時間羊肚菌還沒有開始採摘,外面公司就已經訂單了,兩天就採摘了460斤。(來源:多彩貴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