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家創業公司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哆啦咪嚕


為了更有說服力,先簡單介紹一下我的經歷,我曾經服務過兩家創業公司:

  • 公司一:30-40人,創業第5年,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項目有一定的創新,前景可期;

  • 公司二:入職時共9人,創業第3年,老闆有國際大廠工作經驗,項目穩步進行。

單單看公司介紹,大家第一印象是不是都以為公司一是個不錯的選擇呢?其實,只有體驗了才能夠知道哪個公司更適合自己。現在把我的一些體驗和心得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兩種不同的體驗

(一)缺失激勵政策的狼性文化(公司一)

我剛畢業的時候就加入了公司一,當時是老闆直接面試,問了一些體現個人性格和價值觀的問題,在相談甚歡的情況下,稀裡糊塗地加入了公司。

老闆是美籍華人、斯坦福博士、浙大客座教授、千人計劃專家,這一系列頭銜都彰顯著他的過人之處。老闆人也不錯,很有親和力,idea非常多,經常灌輸年輕人就要拼的理念,提倡義務加班。公司員工也都是非常有狼性的人,個人能力都非常突出,作為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在這樣的公司工作可以學到非常多的東西,但我在工作了兩年之後,毅然選擇離開,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 老闆喜歡畫大餅,呼籲大家拼命加班但又不願給加班費,晚上和週末加班成了義務,不加班的同事會在大會上批評,稍犯錯誤的同事也會被點名批評甚至扣工資,在榨取員工勞動力方面無所不用其極;

  2. 員工工作量大,工資比同行業其他公司低,核心成員把控晉升通道,普通員工缺少晉升和被培訓的機會;

  3. 雖然公司結構、規章制度完善,但缺少人文關愛,公司人際關係矛盾激化,問題和矛盾突出,導致離職率奇高,身邊同事離職的越來越多,和我同期的已所剩無幾。

雖然兩次離職都被老闆勸了回來,但後來壓力越來越大,勞動與收入不成正比,再三考慮之後還是選擇了離開。與公司一相比,公司二完全是另一個極端。

(二)以人為本的佛系文化(公司二)

公司二其實並不是很佛,只是相對於其他創業公司來說,有那麼一丟丟佛,雖然公司缺少一些狼性文化,但多了一部分人性。

公司二也是我目前所在公司,兩個老闆都是美籍華人,一個50多歲,一個70多歲,(對,你沒有看錯!),是兩個富有激情的“老大爺”創辦的公司,老闆們都是美國大廠的核心員工。可能因為老闆都是年紀比較大的人,所以對年輕人特別包容,對待員工像子女一樣。

因為有了第一家公司的不痛快經歷,我在選擇第二份工作的時候,特別注意工資待遇和工作內容。進入公司二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待遇不錯,並且最重要的是公司進行的項目我比較感興趣,在猶豫再三之後進入了這個只有9個人的小公司。和公司一相比這裡簡直就是天堂,老闆不僅謙虛,並且同事之間互幫互助、相處和睦,沒有阿諛奉承,公司氛圍融洽,項目推進也比較快,最重要的是公司福利非常好,全體員工都有期權。三年過去,現如今公司已經發展到接近50人,相信公司會越來越好。如果真要說公司有哪些問題的話,可能就只能拿缺少狼性來說事了。公司二能夠得到員工的認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以下幾點:

  1. 老闆實事求是,尊重並認可員工的付出;

  2. 晉升機制明確,培訓機會多;

  3. 提倡美國的工作方式,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足夠人性化。

雖然兩家公司體驗不同,但還是有共通之處的,這裡就不對大而泛的創業公司通病進行介紹,只闡述一些自己對創業公司的理解。

二、我對創業公司的理解

(1)互相尊重,並確保行動統一

一般創業公司的員工數量都不是非常多,員工之間要相互尊重,老闆更要尊重員工的付出,以相互合作的模式開展工作,並且老闆要有決斷力,在內部達不成共識時,要能拍板負責。 俗話說的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有什麼樣的領頭人就有什麼樣的員工,員工的思想要與領頭人一致,大家一起朝著一個目標前進。

(2)核心成員互補性很重要

通過公司二的經歷不難發現,核心成員間的互補性非常重要,70多歲的老闆雖然仍然在做技術,但側重點在管理上,技術突破並不是他的主要工作;而50多歲的老闆因為對技術有追求,所以仍然奮鬥在產品一線上,其他員工也都是老闆們精挑細選進來的,每個人的技能方向都不相同,好的互補性確保了公司能夠很快的發展壯大。而反觀公司一,公司是老闆的“一言堂”,手下精英也都是老闆的複製品,以個人技術為導向的創業公司難免會出現惡性競爭,人際關係混亂。

(3)冰冷的制度下要有人情味

公司要發展,大家都知道要有好的制度,好的制度一定要有獎懲機制,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是沒有錯的,但創業公司的人情味一定不能缺少,這裡的人情味並不是給某些人開後門,不對犯錯員工做處罰,而是在工作之餘,要把大家組織起來,培養感情,讓大家認識到公司員工都是“自己人”,讓大家有乘坐同一條船的覺悟,創建互利互助的企業文化。

(4)區分目標與空想,調整定位,適應市場

創業公司一定要避免空想主義,老闆要能說到做到,定的目標一定要有計劃的去實現,好的技術也要能應用到市場上,以公司一為例,老闆的技術專利屬於全球頂尖的,但在轉化為實際應用的道路上並不順利,反而是公司二,兩個老闆參照國際大廠的技術方向,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使得項目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

三、心得體會

(1)學習比投機更重要

善於投機的人可能也會有非常好的發展,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善長此道,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讓自己變的足夠強大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正是由於公司一的勞動壓榨和項目經驗,使得我的技術進步非常明顯,之後才能在第二份工作中受到老闆的重視。我們需要時時提醒自己,打敗你的永遠不是外部壓力,而是退縮。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在壓力中積累足夠的勢能,才能在未來道路上釋放更強的能量。

(2)“人挪活,樹挪死”,換個環境換種心情

我曾經一度非常討厭自己的專業,認為專業相關工作都是沒有前途的,在公司一工作的時候,這種體會就更深了,面對永遠做不完的項目,永遠壓抑的工作環境,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毫無意義,對工作產生了深深的厭惡。但公司二改變了我的看法,認識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這麼幸福。有的時候,你厭惡自己的工作很大原因可能是你的工作環境引起的,換個環境可能就有很大的不同。

(3)把工作當事業,把工作當愛好來做

我們進入某個行業,有時候看似偶然,其實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必然的,是由於你的家庭背景、專業知識、興趣愛好等因素共同選擇的結果。入錯行和入對行都是你一時的看法,你的人生是動態的,不同時期認識不同,造就你對工作的認識也不一樣,只有深入某個行業,瞭解了大牛們的工作動態,才能真正體會到行業的深度和魅力,對於普通人來說,既然入了某行,幹了某樣工作,就要把工作當作你的事業來做,向行業先進的人學習,培養自己的工作愛好。

結語

創業公司千千萬,但因為老闆的創業理念不同,導致工作體驗也是不同的。就像談戀愛,員工和老闆之間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否能達成共識,相互是否足夠信任很重要。工作在保證讓我們獲得物質基礎的同時,也能夠體現我們的人生價值,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與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工作是最幸福的事!以上就是我在創業公司工作的體驗和心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我是@照亮職場,專注於知識分享與個人成長。如果認可我的觀點,煩請點贊、轉發和評論。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照亮職場


014年,是我畢業的那一年,我記得那一年被稱為大學生史上最難就業年,然而我早早便拿到了一家地產前十強的offer。想起面試的那段時間,一天趕三場,早出晚歸,也是各種心酸。

所以拿到心儀offer之後,也格外珍惜。畢業前,在同學們每天推杯換盞、結伴出遊之際,我便早早孤身一人去了一個陌生的城市,開始工作。

拖著箱子出了無錫東站的那一天,外面剛下過雨,地還是溼的。這個和無錫的接觸以出租車把我扔在路邊結束了。

初入職場,滿腔熱血,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三年做到項目營銷經理。也許是還沒有做好從學生到成人的轉變,鋒芒畢露的同時也碰得頭破血流。因為真誠和熱情交了一些朋友,也因為無知和無妨被人算計。

然而所幸未改初心,一直堅持本我,在做人和做事之間尋找平衡。雖然最終沒有達成當初所願,但至今仍心懷感激。也就在那段時間,遇到了那個姑娘。

愛江山更愛美人。就在我寫這個故事的時候腦海裡還能浮現出那姑娘的一顰一笑。我想,那時的美好應該算得上是愛情吧。可惜誰也不懂得珍惜,我以為伸手就能抓住彩虹,睜開眼才發現是泡沫。一段感情就像一場煙花,絢爛只能留給回憶,現實只剩下一地紙屑和硫磺。

在無法挽回之後,一個人,哭了很久,哭的累了,就去喝酒,喝的醉了,就去睡覺,多希望明天不會到來。大病了一場之後,身心都憔悴了,看見的世界都是灰的。

終於還是選擇離開,都說時間可以療傷,我卻只能選擇逃離。來了北京。

也許是想在這個城市想和她再次重逢,也許是想從此不再相見。總之,我最後還是來了這號稱帝都的北京。開始了那叫做北漂的日子。

北京從來不缺少機會,也更不缺少人才。剛來北京,也是各種面試。環境也是千差萬別,有亮馬橋外交大廈的整層高樓,有中關村自帶健身房的現代化辦公,然而最終我卻去了丁丁停車,一家在居民樓辦公的企業。

兩次求職,千差萬別,從房地產到互聯網,一切可謂從零開始。當我看見那一個個裹著衣服還在像用戶介紹產品,用心地推的可愛的同事,下班之後邊吃飯邊工作的同事。我知道這才是一個團隊,一個能真正所向披靡的團隊。

我為我的選擇感到驕傲,這才是我想要的起點。至於終點,我們拭目以待吧。


愛幻想的風箏


在大公司,往往部門劃分很細,各部門只負責自己專精的技能,其他方面肯定是接觸不到的,不過這樣工作不會很累,只要完成自己本職工作,其他不用考慮,工資待遇相對於好一些 ,不像小公司會很累,還經常加班。

在創業型公司工作,可以讓自己學到很多東西,因為創業型公司,一般會為了節約成本,不會招太多人,成立很多部門,工作不會劃分的很詳細,在工作期間會遇到的問題,只要你能力強,一般都會得到鍛鍊,跟業務有關的各個環節基本上都能接觸到,這樣能讓你對所從事的這個行業得到充分的瞭解,如果後期公司做大做強,你肯定會得到重用。如果公司做不起來,你也不虧,得到了經歷和經驗。

各有利弊,想安逸選大企業工作,想學經驗,鍛鍊自己,小公司會給你這個機會。



北京小馮


壓力:互聯網一線工作者的壓力是空前巨大的,承擔著面對客戶和公司以及業績的雙重壓力,有壓力就回有動力,也是人生成長的一個墊腳石,在這裡你不僅可以結交摯友,也許是為以後創業所用,另可以快速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快速成長。

機遇與挑戰:互聯網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不僅可以充實自己的社交,而且還可以充實自己的知識,無論以後擇業是互聯網還是其他的行業,甲乙方都會成為您的優勢。


用戶67450357856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