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為人先 衝鋒在前,通州區劉橋鎮戰疫一線黨旗獵獵飄揚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在南通市通州區劉橋鎮的大街小巷、鄉村田野,隨處可見黨員幹部和志願者忙碌的身影,紅旗、紅馬甲、宣傳車、小嗽叭、倡議書、提示牌……交織成一幅幅抗疫“新畫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洶洶而來的疫情,劉橋鎮黨委加強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築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線,戰疫一線黨旗獵獵飄揚。

戰“疫”定有勝時,發展不能停步。連日來,劉橋鎮黨委書記顧灝帶領黨政班子成員和全體機關幹部下沉到一線指導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正全力展開。車間裡的隆隆聲,田間地頭春耕備耕的腳步……是劉橋鎮經濟社會一路向前的鏗鏘足音。截至2月21日,劉橋鎮復工企業256家,其中規上覆工企業39家,規上企業復工率100%,總復工人數7028名。從工廠到園區,隨著復工復產的號角吹響,處處湧動著蓬勃生機,萬物復甦的壯闊畫卷正在劉橋大地徐徐展開。再冷的寒冬也阻擋不了春天的歡快腳步,再大的困難也羈絆不了劉橋兒女追逐夢想的鏗鏘步伐。劉橋鎮正以一貫的務實擔當和智慧勇氣,力爭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敢為人先 衝鋒在前,通州區劉橋鎮戰疫一線黨旗獵獵飄揚

劉橋鎮黨委書記顧灝在轄區指導企業復工和防疫工作。


“村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主戰場,也是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只要我們抓點守點不鬆懈,織密疫情防控網,就能贏得抗疫的最後勝利。”蔣一村黨總支書記帥斌堅定自信地說。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蔣一村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網格員穿梭於小區的家家戶戶,守護著轄區村民的平安。村黨總支建立了鎮、村負責人、駐村民警、村醫生、網格員五級防控機制;深入開展武漢返回人員、省外返回人員的排查登記,通過入戶登記、電話訪問及網格微信群等排查方式,地毯式排查重點人員,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共排查1950戶(5339人),從湖北返回劉橋居家醫學觀察16人,省外返回居家醫學觀察34 人,並建立一人一檔,密切跟蹤觀察其健康狀況,做好合理疏導安撫,引導其自覺接受、主動配合做好疫情檢測、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等工作;充分利用村宣傳欄、網格化平臺、張貼標語、懸掛橫幅等多種途徑,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充分發動村黨員志願者群體的作用,鼓勵黨員衝鋒在第一線,積極發揮作用,主動參加志願服務,參與疫情防控期的宣傳引導、摸底調查、防控知識宣傳等工作。“帥書記,我表兄剛從武漢回來,快把他隔離起來!”蔣一村的一名村民組長主動給他打了一個通電話,讓武漢返鄉的表兄開始了14天的居家自我隔離。短暫的隔離,只為日後長久的團圓。疫情防控工作到了關鍵期,部分人員的謊報瞞報增加了工作難度,疫情防控正需要這樣的“大義滅親”,突顯了劉橋鎮幹群合力共同為疫情防控築牢“銅牆鐵壁”。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關鍵時刻迎難而上做表率。“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我們黨員不衝鋒誰衝鋒。”尹家村黨總支書記陳亞飛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帶頭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奔忙在全村的每個角落,每天帶領網格員、志願服務者入戶宣傳,挨家摸排,對從外省、外地回村人員耐心做思想工作,及時做好居家觀察、定時上門測量體溫等工作外,還幫居家觀察人員代購水果、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在防控的最前沿彰顯黨員的先進性,用實際行動引領群眾,匯聚起全村群防群治的強大力量。陳亞飛的母親張福英也是一名鎮退休老幹部。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她也主動全身心地投身防控工作,每天騎著電動車跑遍米三橋村每個角落,宣傳單發到家家戶戶,讓“不出門、不聚集”的小喇叭響徹田間地頭。此刻,劉橋鎮還有無數的鎮村幹部“舍小家、顧大家”,毅然選擇衝鋒一線,管控重點人員、走訪特殊群體、積極站崗值守,守護全鎮群眾的生命健康。

“你好!這是防疫宣傳材料,請你再忙也要看一下。”這是劉橋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徐振熙最常說的一句話。他負責宣傳的安置小區住戶構成複雜。除自住房外,還有好多出租屋,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比較麻煩。徐振熙克服困難,對排查出的隔離觀察人員,堅持每天兩趟上門測量體溫。他帶頭逐家登門向房主發放宣傳材料,請房主向租戶宣傳疫情知識,確保防疫宣傳不漏一戶。在宣傳過程中,他不僅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還利用早晚時間,到自家附近的農戶家中發,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作為村裡的一員,我把家裡的200只口罩拿出來,讓一線工作者用。”“快把紅十字會捐獻那個鏈接發給我,我也出份力!”……在疫情面前,劉橋鎮黨員幹部群眾紛紛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拿出自己的物資,獻出自己的愛心,全力支持抗擊防疫阻擊戰。點滴的愛心匯聚成堅定的決心,只為更早迎接春暖花開。

邢徐軍 郭振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