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一年,開始臨九成宮,寫成這樣算是有天賦嗎?

拉卡卡拉卡


個人意見不太主張學寫歐體。這是七歲小兒寫的春聯,寫得隨意,屬於三天打魚,二天曬網的那種[微笑]





穆-穆


學習一年,寫成這樣,算不錯的了。你最大的優點在於乾淨,點畫不拖泥帶水,這說明你是下過工夫的,寫的比較熟。

但問題同樣很明顯。

最大的感受,你所選《九成宮》的版本有問題。《九成宮》因為是碑,字口已較為模糊,現在的一些字帖,為了清晰,進行了加工,將其修得稜角分明,這實際上已經背離了原碑特點。

你試看兩個版本,上面是原拓,下面是修過的。

這個修的還算不錯,丟失的並不多,你那個版本,估計全修成方的了,所以你的字,缺了很多含蓄,露鋒過多。

第二個問題,筆法存在較大問題。比如起筆,看上圖打圈的地方,比“釘頭”還“釘頭”。


又如上圖,長撇,拖鋒而行,而後側鋒彈出一個“鼠尾”。

起筆不管是藏鋒還是露鋒,應立即調鋒,運筆前行,此時筆桿略後傾,推著筆毫澀行,收筆要麼回鋒,要麼以腕力將筆送到位,而不是以手指將筆鋒挑出。

你的很多筆畫明顯感覺是筆桿在前,拖著筆肚畫出的,故軟弱無力,加之“釘頭鼠尾”的病筆,所以在筆法上,你還要下大功夫。

至於結構,《九成宮》最大的特點是“險”。所謂“險”,是指筆畫看起來不穩,但總有關鍵一筆將其扳正。

而你的字,離“險”還較遠,寫得相對比較平。

建議:

1、不要急著通臨,先要單字過關。你可將《九成宮》按結構和偏旁將字分類,按類別進行臨習,這樣更容易找到規律,學習起來事半功倍。


2、注意學習方法,臨與摹結合進行。學習筆法要用臨,學習結構要用摹,二者結合進行,方可得其形與神。

3、合理利用資料。

一是選好《九成宮》版本,尤其不能用現代人所寫的字帖,比如所謂“田楷”。


二是參考歷代大家臨摹《九成宮》的作品。學習筆法要學帖,學習結構要學碑。要更好地掌握歐字筆法,歷代大家臨習歐字的作品,是不可缺少的資料。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恕我直言,學習書法不在於練多少年,關鍵是走的路子正不正,寫的對不對?

看這幾張習字稿,肯定是照著字帖寫的,沒有真正的入門,尚屬書法萌芽期。總體上來說,乍一看,歐楷的字形特徵很明顯,但是,仔細觀察,毛病不少,而且是潛伏性的致命隱患,比如,筆畫形制不精良,字形姿態不自然,沒有節奏感、力度感,神采不佳,韻味不正……貌似神離。

執筆法、運筆法、結字法、臨摹法,這四大技法沒有一個正確的。所以,僅僅是寫毛筆字而已,還不知道什麼叫書法,說明對書法原理不懂,技法常識瞭解甚少,只能說寫的很認真,很勤奮,精神可嘉,根本沒有什麼有天分可言。幸虧沒有走學假楷那條旁門左道,這一點說明很清醒,還算有點防範意識。

建議,從頭再來,按照科學系統、正規專業的技法訓練套路練,缺啥補啥,堅持兩三個月就會恢復正常狀態——入帖。如圖:

▲圖為本人教學程序

以上是我的診斷結果,若有不當之處請諒解。良藥苦口利於病……如果都說你寫得好,那就廢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ef80002d70662526626\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我半年與成這樣,有天賦還是異能???



炮父


學寫一幅望大家指正



福緣106


學習書法有沒有天賦,在初學階段看不出來,初學楷書,只要智商正常,手指功能正常,每天都能堅持練習,過一段時間都會有較大進步,我不知道提問者年齡多大,在我教過的小學生中,有些學的比較認真的八,九歲的孩子,在學習一,二年後也能寫成這樣,有的學習時間稍長的小孩寫的遠超這水平,歐體楷書比較適合基礎學習,初學者較易掌握,但要學精妙了也需要下一翻功夫。



現在咱再聊聊天賦這事,學習書法到一定程度後,尤其在搞創作階段,天賦開始顯現,有沒有天賦就很重要,能決定你能達到的高度,有人勤奮習書幾十年,到頭來撐門面的還是歐體楷書,還寫不精,有人臨帖臨了幾十載,創作時滿紙江湖體,難登大雅之堂,更別說入中書協評委們的法眼,這其中固然有學習方法的問題,但個人悟性,藝術感覺很大一部分是與生俱來的,是胎帶的,很難後天培養的,這也是為什麼只出了一個米芾,一個王義之的原因。

最後還是要給提問者一些鼓勵和讚揚,在如今浮躁的社會下,還能靜下心來寫字,可見心態平和,實屬難能可貴,我們普通人學習書法一是為了寫好字,愉悅自己,當成愛好,二是修身養性,培養情操,這些目的看來樓主己達到了。


杉石


一年寫成這樣非常出色了!


歐體的結構與筆劃初具,說精彩呢,還沒有,說不精彩呢,還很不錯!


書法練到這個地步一定要關注細部了,比如你的撇與捺都有些僵,缺少味道,其中最好的是足字的捺,但是收筆時也硬了點,感覺收筆稍稍地向上挑一點,就會靈動一些,自然一些!


草字頭的小撇,歐體多數都是柳葉形的,尖筆起逐漸厚重且有略微的弧度,然後一點點地收筆直至尖細如針,這需要對著法貼反覆地練,才能逐漸掌握。


口寫的過於方,這樣的處理有些俗氣,最是寫成扁方略微呈上窄下寬梯形狀。還有三點水的中間點處理也不好。


雖然問題挺多,都是細節,寫詩練字到這個階段的必然,按體貼自己對比,自己找出來比別人找出的意義會更大!

一年時間能有這樣的成績真的很出色,希望你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一笑貫長天


我沒老師教,看視頻學習也一年了,不敢臨全文,只能寫其中的一個字,一個字寫好多遍請老師指教



歸途187336231


我專門講天賦,“天賦”指生來就俱有的,你臨歐體一年,形象神還差點。也就是你的天賦七分,而寫字實踐三分。是個可造之才,繼續努力就能敲開書協的大門。


用戶8911910710921


這叫學寫字,不能說學書法[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