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之後,武漢體育公司的31天戰“疫”

疫情讓每個人和這座城市成了“生死之交”,也成為了每個公司的”生死時刻“。

封城之后,武汉体育公司的31天战“疫”

疫情陡然升級,即便在武漢當地,也出乎大部分人意料。

1月13日,主營場館和賽事運營的漢為體育開開心心地組織大家“吃年飯”。年會過後,他們一年的工作也就進入收尾階段,外地的同事處理完手頭工作,陸續提前休假回家了。

漢為體育距離華南海鮮市場距離非常遠,中間還隔著一條江。那時候,新冠病毒還只是一個茶餘飯後的談資,樂觀的武漢人甚至還編了一些段子自嘲,沒有人將它真正與2003年的非典對應起來。

這是武漢大多數體育公司的情況。

漢為體育總裁李宏亮1月20日離開武漢到海南。離開的時候,他還感覺一切正常。然而,飛機剛一落地,他收到了鍾南山院士到武漢的消息,當時就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就在1月20日晚,鍾南山在接受《新聞1+1》採訪時表示,病毒可能存在人傳人的現象,呼籲大家提高警惕。

武漢一下子緊張起來。

漢為體育子公司為酷健身負責人張明也回憶道,在聽到鍾南山表示“人傳人”之前,他們根本沒想到事態如此嚴重。

1月21日,漢為體育組織管理層電話會議,原本運營到24號的10個體育場館也緊急提前關閉,在21和22號做了全方位消毒。

對於當地體育公司來說,接下來兩天都是一個節點。大部分公司召開了應急會議,不過,面對疫情,他們還是“有些手忙腳亂”。

1月23日,武漢宣佈封城。

唯一幸運的是,從武漢封城至今的一個月,由於此前各體育公司都和往年一樣讓員工提前放假回鄉,沒有人因為封城滯留在武漢。據懶熊體育瞭解,截至發稿時,本文提到的這幾家武漢體育公司及其下屬俱樂部、子公司均未出現確診患者。

01

封城的消息一發出,武漢陷入一種緊張和彷徨的狀態,大家瘋狂地打電話確認彼此健康。

“我記得可能是大年三十,有一個外地同事說自己有發燒的症狀,大家都非常擔心,後來去醫院檢查,是陰性的,可能就是普通的傷風感冒,但著實把大家嚇了一跳。”李宏亮回憶道。

之後,漢為體育建立起了一套內部監控與彙報機制,員工每天將體溫、是否有發熱症狀、家人健康狀況等信息彙報給主管領導,在統一彙總到公司人力資源部手中。

比起身體狀況,員工的心理狀況也是公司額外關注的。

“經歷了最初的驚慌失措,大家心情逐漸穩定下來,這也跟信息進一步公開有關。”李宏亮表示,“但我也能明顯能感覺到一些員工情緒受到影響,他們身邊有人確診了,有的甚至就是同一個小區的鄰居,看著120救護車把人接走,大家心裡都不是滋味,就是那種灰色的、非常down的、很沮喪的感覺。”

漢為體育逐漸開始給員工做一些心理健康輔導。體育教育機構極光籃球俱樂部也在接受懶熊體育採訪時表示,公司要求管理層主動與員工通話,紓解員工心裡的鬱結。大家會在工作群或者線上會議分享一些正能量的信息。

封城之后,武汉体育公司的31天战“疫”

漢為體育工作群裡的每日分享。

與此同時,武漢的體育公司紛紛加入抗疫大軍,從民間到官方機構,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都在為救援家鄉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漢為體育總裁辦主任喻穎姝和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在1月24日發起一個名為“武漢醫護人員口罩天使小分隊”的公益團隊,她在團隊中負責確認募款信息。“成立第一天,就吃了一頓飯的工夫,人數就超過了60人。” 喻穎姝會議。除夕夜,小分隊總計落實了10000個外科口罩、4000個3M口罩和2100套防護服。

封城之后,武汉体育公司的31天战“疫”

喻穎姝的“武漢醫護人員口罩天使小分隊”。

後來,喻穎姝的口罩天使小分隊被更多人知曉,很多公司同事也紛紛加入進來,大家積極捐款、發佈求助信息,也有人義務做起了物資配送員。短短3天,經她手的捐款總額超過40萬元。

抗疫初期,武漢的醫療物資、後勤保障都嚴重缺乏。為酷健身的員工張婉麗報名了當代集團組織的“志願者分隊”活動,主要負責醫療物資配送。每天,她要先開車到武漢市之外的提貨點,提取醫療物資,再運送到市內的醫院,直接交付給醫護人員。物資運送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道路不暢、導航失靈等,有時路途遙遠甚至顧不上吃飯。張婉麗說,自己會在每天早上出門時,把一整天的食物都備好。

極光籃球俱樂部則籌集了一部分資金,組織車隊向醫院和社區運送食品、消毒液等物資。極光籃球俱樂部還表示,對抗疫工作者的親屬實行課程優惠減免。

武漢體育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武漢體投)在這一個月卻與其他體育賽事公司有些不同。作為市屬國有體育產業平臺公司,武漢體投在這場戰“疫”中扮演著更多關鍵角色。從武漢封城至今的31天裡,武漢體投留在當地的70名員工幾乎全部參與到了防疫防疫的工作中,不少人幾乎沒有一天休息。

封城之后,武汉体育公司的31天战“疫”

武漢體投的員工深入到社區。

武漢體投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秋萍對懶熊體育表示,武漢體投是一家體育公司,也是一家國有體育產業平臺,作為國企就應該在抗疫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公司成立了‘一個賽事,一個支部’黨建工作體系,堅韌不拔、勇於擔當是武漢體投人在抗疫期間的主旋律”。

封城之后,武汉体育公司的31天战“疫”

武漢體投捐贈物資。

已舉辦過4屆武漢馬拉松、6屆WTA武漢網球公開賽的武漢體投,在抗擊疫情的這段時間,充分利用了多年積累的賽事組織管理的經驗和體育商務資源。

一個月來,除了確保公司和光谷國際網球中心正常運轉,武漢體投有23人參與進了“黨員幹部下社區”的工作,從門崗執勤到逐戶大排查,從捐贈物資到社區環境整治;還有近30位人相應號召,主動參與服務東湖高新區的16個醫療隔離點,為醫護人員提供後勤保障,主動為醫生做一些心理疏導,給他們排解心理壓力。

此外,武漢體投通過與聯繫緊密的賽事贊助商,為方艙醫院和醫療隔離點的患者和醫護人員提供防護用品、衣物、水、牛奶等物資,例如贊助商斯凱奇捐贈了2000件保暖服裝和7000雙一腳蹬鞋子,合作伙伴伊利捐贈了1100箱牛奶,利亞德捐贈了10000只N95口罩和50箱消毒粉,其他贊助商也在踴躍報名參與。

疫情籠罩下的江城,溫情隨處可見。

“疫情讓我和這座城市成了生死之交。”喻穎姝說。

02

不過,這次疫情對武漢體育公司帶來業務衝擊也不言而喻,每個公司幾乎都面臨著“生死時刻”。

據懶熊體育瞭解,目前武漢的體育公司基本處於“線上半復工”狀態,個別崗位需要線上坐班,對員工更多以內訓為主。

這一個月來,各個公司都在密切關注疫情的走向,估算可能造成的損失。除了房租、人力等硬支出,他們的一些潛在收入也必然受到影響,例如培訓機構錯過寒假和春季開學這兩個招生旺季,健身機構面臨客戶流失等。

“我認為武漢本地的體育公司平均下來損失有可能超過三分之一。”李宏亮告訴懶熊體育。

李宏亮曾經歷過2003年的非典,當時他在北京做體育賽事運營,對此印象深刻。

“那年3月份開始進入緊張的抗疫工作,警報解除是在6月下旬,相當於100天。”借鑑2003年的經驗,李宏亮對疫情未來的大致走向分為低中高三種可能:“樂觀估計,疫情在2月底得到有效的控制,然後消費者需要經歷兩個月左右的心理恢復期,5月1日一切恢復正常,按時間來看的話,三個月佔公司全年損失的1/4;比較中性和客觀的估計,我認為要到7月1日以後,這樣上半年基本就耽誤了,時間損失40-50%左右;比較悲觀的估計就是全面恢復要到國慶節前後了,那對一般公司來說基本就很難維持了,不過我覺得目前來看這個的概率極低。”

李宏亮更傾向於7月1日之前恢復正常,“公司的損失期大約為3-4個月,再給下半年一個奮起直追的時間,爭取把失去的挽救回來,幸好本來我們也是偏重下半年,一季度因為天氣冷業績比重比較低,而且我們也很看重疫情過後大家對於健康的重視和運動消費的反彈,估計武漢乃至全國的健身、戶外休閒運動和體育旅遊等會迎來強勁增長。”

即將在武漢舉辦的眾多體育賽事也牽動很多人的心。2020年是奧運年,在舉辦完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後,今年本是屬於武漢體育賽事的又一個大年,4月的武漢馬拉松、6月的武漢水上馬拉松和9月份的WTA武漢網球公開賽,幾項國際大賽理應為武漢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2月6日,湖北省田徑協會發布通知稱,按照國家體育總局、省體育局要求,2020年4月30日前舉辦的各級各類田徑項目賽事(含馬拉松路跑及相關運動)、健身集會活動、隊伍集訓等賽事活動,一律採取延遲或取消等方式,做好賽事安全防範。

武漢馬拉松原定於4月12日開跑。根據之前公佈的數據,2020武漢馬拉松報名人數達到197592人,創下了到目前為止國內馬拉松報名人數最高紀錄。

疫情發生後,武漢體投已向主管部門報送了應急預案。這項中國馬拉松四大滿貫之一的賽事為了確保跑友的安全,極有可能因疫情改變開賽時間,但究竟是否延期,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此前,原定3月份舉辦的無錫馬拉松,重慶馬拉松,徐州馬拉松均已宣佈推遲。

封城之后,武汉体育公司的31天战“疫”

2019年武漢馬拉松盛況。

舉辦大型戶外比賽意味著少則幾千多則幾萬人聚集一處,這讓處於漩渦中心的漢馬和水馬心存顧慮。不過對於武漢體投來說,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是要穩住腳步。

李秋萍介紹,雖然防疫工作是當前的首要任務,但武漢體投仍處於備戰漢馬、水馬的工作狀態,針對疫情引起的各種變化,公司已發動全員利用遠程辦公方式,開展頭腦風暴,積極制定詳細的應對方案,確保在疫情過後能夠快速進入全馬力工作狀態,以最高的辦賽標準迎接廣大跑者和游泳愛好者。

由於武漢網球公開賽是在每年9月底舉辦,當前的疫情給武網帶來了全方位的挑戰。2019武網召集了8位大滿貫冠軍、7位前世界第一參賽,包括王薔、哈勒普、科維託娃等在國內人氣頗高的名將,總獎金高達282.2萬美元,2019武網開幕式當天,吸引了3.2萬球迷前往光谷國際網球中心。

針對當前情況,武漢體投已經與WTA(國際女子網球協會)展開充分溝通。本次疫情期間,WTA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史蒂夫·西蒙為武漢送來了祝福,武漢體投還與WTA共同邀請了科維託娃、王薔等多位世界頂級球員和武網形象全球推廣大使、WTA名人堂球員李娜為武漢市民加油鼓勁。李秋萍透露,雙方建立了溝通機制,定期商討疫情結束後武網的籌備方案,策劃精彩的現場互動環節,希望未來通過給一場體育盛宴給武漢市民甚至世界人民從疫情中快速恢復貢獻一份力量。

作為亞洲唯一WTA超五賽事,也是中國中部地區唯一一個定期舉辦的頂級國際體育賽事,武漢網球公開賽如果能夠如期舉辦,對武漢體育產業的復甦必定是一個好消息。

03

由於疫情拐點未至,對於目前的武漢體育公司來說,“節流”成了唯一的選擇。

政府補貼可以彌補一部分損失,但接受懶熊體育採訪的幾家體育公司都沒有將這一塊看得太重。“武漢需要政策幫扶的企業太多了,政府肯定要優先幫扶那些涉及到國計民生的企業,體育服務類公司的優先次序排不到前面。政策出臺後,落實到我們這裡估計還有一段時間。”李宏亮表示,“這個大家都能理解,所以現階段主要還是得自救。”

至於房租成本,李宏亮透露,目前武漢當地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都處於相互理解和幫助的狀態。“漢為體育和上游房東交流過了,包括招商地產,還有一些政府事業單位將體育館交給我們運營,他們都表達了減免租金的意願;我們也有一些下游公司,例如培訓機構,他們很困難,我們也願意支持他們。目前的情況是具體減免的時間和金額都沒有確定,因為疫情將影響幾個月誰也沒有底,但是在一定會減免這個事情上大家是存在共識的。”

再者就是人力成本了,幾家公司都或多或少都對員工薪資做出調整,例如漢為體育會扣除疫情期間全體員工的績效獎金。“公司從去年開始實行了基本工資+績效的形式,疫情期間員工在家原地待命,我們管理層討論後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調整,員工也都表示理解。”李宏亮說道,“其實這時候也在考驗公司的內部管理問題,比起一刀切降薪,運用一個科學的管理辦法更加符合實際和人性。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公司確實要在人道和商道之間找一個平衡點。”

截至發稿時,文中幾家公司均沒有裁員的計劃。

封城之后,武汉体育公司的31天战“疫”

疫情也在倒逼武漢體育公司磨鍊線上業務。例如極光籃球俱樂部正在做線上課程的推廣,提升教練與客戶之間的粘性。“團隊目前正在建立完整的線上課程體系,嘗試不同的方式,包括積分商城的搭建。”極光籃球俱樂部聯合創始人黃教練告訴懶熊體育,“線下課程向線上轉移原本就是大勢所趨,也是我們今年的工作重點,疫情的介入讓我們的轉型提前了,這段時間也是一個很好的積累經驗的機會。”

極光籃球俱樂部除了武漢在全國都有業務,黃教練正在考慮讓非湖北籍的員工去其他城市復工。從長遠來看,這是公司進一步全國佈局的發展良機。

漢為體育也在利用這段時間加強培訓。“原本今年的計劃就是體育場館向零售化轉型,場館負責人成為店長。現在正是很好的學習消化時間,我們借鑑了消費品行業相關的零售運營手冊,準備孵化成一套場館運營手冊。”李宏亮說,“公司也在積極開發其他業務板塊,在主營業務場館和賽事註定受到影響的情況下的話,提升公司的抗風險能力。”

機會是大家提到最多的一個關鍵詞。

武漢體投的判斷是,疫情過後,更多武漢市民會將增強體質作為首要需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將會成為武漢乃至全國再一次追求的熱點,武漢也將迎來體育產業新一輪的增長熱潮。由此,武漢體投已著手以三大國際體育賽事和光谷網球中心作為著力點,整合資源在體育培訓、體育健康等領域重點發力。

這場疫情給李宏亮帶來最深的感受就是——不能否認挑戰,要面對挑戰。“實際上我認為復工後的三個月才是行業裡見真章的時候。這三個月裡,誰的企業恢復的快,能夠儘快吸引消費者回到自己的平臺上來,獲得更多的收入和利潤,誰就會變強;如果這三個月的關鍵時期喪失掉的話,你就成了被洗牌的對象。”他說,“疫情期間,大家拼的是自己個人的免疫力;復工後的三個月,就是拼企業免疫力的時候了。”

就像加繆的《鼠疫》裡所寫的,對未來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奉獻給現在。

延展閱讀:

封城之后,武汉体育公司的31天战“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