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個集裝箱450噸物資 廣西支援十堰第二列冷鏈專列抵堰

38個集裝箱450噸物資 廣西支援十堰第二列冷鏈專列抵堰

38個集裝箱450噸物資 廣西支援十堰第二列冷鏈專列抵堰

廣西愛心物資抵達十堰後,多部門聯動轉運,將第一時間分發到抗疫一線

2月23日凌晨2時許,在一路疾馳30多個小時後,一列由38個集裝箱組成的冷鏈專列呼嘯著駛入十堰火車站貨運場。據瞭解,本趟發自廣西南寧的列車,是繼2月14日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往我市的第二趟直達冷鏈專列。列車裹著南國廣西的春風,載著5600萬廣西人民的愛與祝福,更詮釋著那句簡單有力的口號——“桂”人相助,共克“十”艱。

化整為零,450噸物資將第一時間送達抗疫一線

“時間緊、任務重,我們今天5點30分就開始卸貨了。”早上7時許,記者趕到十堰火車站貨運場時,十堰車務段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稱。大型起吊設備,將專列上的集裝箱吊起,裝上一輛輛在現場待命的大貨車。

38個集裝箱450噸物資 廣西支援十堰第二列冷鏈專列抵堰

物資轉運

據瞭解,由於十堰火車站貨運場場地有限,而當前抗擊疫情工作刻不容緩。為了節省時間,儘快將這些物資分發到抗疫一線,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作出決定,由市商務局、市民政局、十堰車務段等單位和部門聯合協作,在接收工作完成後,化整為零對這批物資進行分發。

據瞭解,組成這趟列車的共有整整38個集裝箱,共計450噸物資。其中22個集裝箱裝滿了84消毒液、醫用酒精等消殺類用品和乾衣機、防護服等醫療防護物品,共計205噸。對於這批物資,其中的醫用酒精在十堰火車站貨運場內直接分發給全市各家醫院和醫療機構;其他類型醫用物資則統一運至市備災中心,然後在今天內全部分發給相關部門。

此外,本趟專列還有16個集裝箱,裝著245噸果蔬和極具廣西特色的方便食品和飲料。其中202噸胡蘿蔔、大白菜、芥菜、冬瓜、白蘿蔔、包菜、洋蔥、沃柑、砂糖桔、紅心火龍果等10種優質的水果蔬菜,以及38820袋螺螄粉、1300件白條鴨、1500件王老吉飲料。光是螺螄粉,就佔用了整整一個集裝箱。而對於這批物資,則先由大貨車將它們運至場地開闊的佰昌農產品批發市場,再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分配計劃,發放給了張灣區、茅箭區、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等地的抗疫一線單位,以及市衛健委(保障廣西醫療隊)、武警、消防、軍分區、福利院、養老院、殯儀館等單位。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按照湖北省商務廳對捐贈物資接收工作要求的規定,我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還專門組織市場監管部門,在打開集裝箱時對所有物資進行了質量檢測和認定。

來之不易,17歲高中生為十堰捐出3500斤砂糖橘

廣西人民表態,抗擊疫情過程中,十堰缺什麼,廣西就盡力捐什麼。450噸物資,在短短几天時間內從四面八方彙集,每一樣都包含著廣西人的傾力而為。

疫情防控期間,84消毒液、醫用酒精等消殺品在全國範圍內都屬於緊俏物資,與此同時,這兩種物資都屬於危險品貨物,難以收儲及運輸。經過廣西前期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廣西消殺品生產能力大幅度提升。而廣西疫情防抗前線指揮部在收到廣西十堰市前方工作組醫療用品需求後迅速行動,短短6小時,就從桂林、北海、欽州、南寧等多地調配籌集了84消毒液、醫用酒精等消殺物品200餘噸。

廣西鐵路部門積極配合物資運輸工作,特事特批,在最短時間完成了危險品運輸方案,及時到位提交運輸計劃。廣西物資集團也表示,只要有需要就立即組織司機、安排危貨運輸車輛發往十堰市。N95口罩、醫用防護服、一次性口罩是當前最緊缺的醫療物資。南寧鑫金航物資有限公司捐贈500件防護服、隔離衣,廣西二手車行業協會捐贈1萬件一次性口罩和300個護目鏡。

在本趟專列所載的450噸物資中,有15噸來自廣西原產地的優質砂糖橘。而這批砂糖橘中,還包括一名17歲高中女生捐贈的3500斤。這個壯族的高二女生叫韋麗萍,家住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鹿寨縣導江鄉黃坭村。在得知湖北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時,她毫不猶豫跟爺爺奶奶商量,將自己家的砂糖橘捐出。

38個集裝箱450噸物資 廣西支援十堰第二列冷鏈專列抵堰

物資轉運

因為韋麗萍的爺爺生病住進了醫院,家裡只剩下奶奶和兩個妹妹。決定捐出的砂糖橘沒人幫忙採摘,更不知道該如何將其運到湖北。在一連串的難題面前,韋麗萍想到了向當地媒體求助。經過媒體報道,當地眾多果農紛紛響應,短短時間捐出了共計15噸的砂糖橘。2月20日,當地50多名果農、村民和駐村工作隊員組成的採果志願隊,將韋麗萍和鄉親們捐出的15噸砂糖橘採摘完畢並裝上了車。

當地一家企業還無償提供了800多個果筐,另一家運輸企業則迅速接過接力棒,緊急調運一輛可載重15噸貨物的大貨車,經過五個多小時的運輸,把沙糖橘從田間果園運送到南寧市國際鐵路港,最終趕上了第二趟發往十堰的冷鏈專列。

廣西佳年農業有限公司武鳴基地黨員帶頭,幹群協力,組織企業黨員、志願者和社會愛心人士加入採收隊伍,與公司工作人員共同下地採摘,當天便完成了10噸優質紅心火龍果的採收。從收到通知、計劃安排、組織採摘、裝車、檢測、運輸等,公司僅用10個小時就完成了火龍果裝集。“紅心火龍果富含花青素,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希望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能夠幫助到抗疫一線的十堰人民。”公司負責人王愷表示說。

38個集裝箱450噸物資 廣西支援十堰第二列冷鏈專列抵堰

物資轉運

拼盡全力,三名湖北女孩裝貨現場當起“搬運工”

450噸物資,從四面八方彙集至南寧國際鐵路港內,而要將這些物資裝上集裝箱,同樣需要大批的人力。2月21日上午,南寧國際鐵路港內的冷鏈專列裝車現場,同時出現了有著特殊身份的女孩。為了家鄉取得抗疫勝利,她們臨時充當起了物資搬運工,為了家鄉人早一天擺脫病毒困擾,三個看似柔弱的女孩拼盡了全力。

34歲的南寧車務段團委書記陳姿穎、34歲的南寧車務段辦公室助理經濟師潘曉祺、30歲的南寧車務段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值班員黃瑩瑩,在得知有450噸物資將運往湖北十堰支援抗擊疫情時,她們不約而同報名當起了臨時的免費搬運工。陳姿穎的家鄉在武漢,其表姐妹潘曉祺和黃瑩瑩則有十堰血統。“雖然我的爸爸媽媽,兩個舅舅都在廣西,但我們的外公是老均縣人,還是一名參加過遠征軍的抗日老兵。”在黃瑩瑩的口中,丹江口、武當山這樣的字眼頻頻蹦出,雖然時至今日,她並未曾到過十堰。

黃瑩瑩的大舅潘廣寧在丹江口市投資的有生意,時不時會回十堰。而她的三舅,則是潘曉祺的爸爸。一大家子人,本計劃今年春節到十堰過年,但臨行前因為疫情不得不退掉了車票。“操著廣西的口音,但我有著十堰人的血緣。所以我既是廣西人,也是十堰人。”黃瑩瑩告訴記者。

在專列裝車現場,黃瑩瑩等人負責將從四面八方運來的蔬菜、水果等物資轉移到冷鏈專列的集裝箱中。“一袋子蘿蔔80斤,一袋青菜40斤,我竟然堅持扛了2個小時。”黃瑩瑩說,從上午8點開始一直到10點結束,從未乾過這種體力活的她愣是幫著將所有的物資都裝上了車。

“十堰是我爺爺的故鄉,當然也算是我的家。能有機會在異鄉為家鄉人出點力,我自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潘曉祺說,雖然兩地相隔千里,但她一隻在牽掛著十堰。搬運物資是,大袋子一個人扛不動,她就跟黃瑩瑩或者陳姿穎一起抬。蔬菜、水果還有別的物資,她們逮住啥搬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