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倒在“疫”線的“拼命三郎”

(孫軍賢 晁先紅 江蘇宿遷報道)疫在前,我們不退。24小時堅守崗位、連續奮戰29個日夜……負重逆行的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張明強,最終累倒在工作崗位上,被同事緊急送往醫院搶救,所幸及時手術,方才脫離危險。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一線就是戰場。2020年春節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漢,迅速席捲全國。宿豫區疾控中心獲知疫情後,根據區委、區政府安排部署迅速採取應對措施,1月25日即全面進入應急防控戰備狀態。從那天起,張明強作為疾控中心一名駕駛員,就格外忙碌起來,24小時在單位隨時待命。


累倒在“疫”線的“拼命三郎”

今年53歲的張明強,2014年就到宿豫區衛生系統從事駕駛員工作。2018年,他從衛生監督所調到疾控中心,平時負責消毒殺菌、疫苗配送等工作。“張師傅不僅駕駛技術過硬,而且人很勤快。我們單位3輛車都是他開的:一輛消毒殺菌的電動車,一輛疫苗接送專用車,還有一輛就是採樣車。”提起張明強,宿豫區疾控中心綜合科科長朱雷連聲誇讚道。

接到通知,大年初一也就是1月25日,張明強簡單收拾,拿了些日用品便趕到單位,投入到疫情一線。“我們疾控中心現場工作人員負責對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者與‘三類人員’溜調、採樣、消殺等,張師傅除了駕駛車輛,有時還幫忙消毒殺菌,並將他們送到指定隔離點。隨後還要將咽拭子送到宿遷市中醫院化驗。可以說我們是一直工作在一線,不僅勞累,而且十分危險。”朱雷告訴記者,張明強自1月25日開始至2月21日,便一直奮戰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前沿,沒有回過家一次。


累倒在“疫”線的“拼命三郎”

2月22日下午1時許,正在工作的張明強突然感覺心臟開始陣痛。“當時以為沒吃午飯的緣故,過一會就會好些的。”張明強回憶,誰知疼痛原來越嚴重。下午5時許,張明強實在撐不住了,手捂胸口癱倒在地,臉上汗水直流。同事發現異常,經詢問方知大事不好,緊急將他送往宿遷市中醫院搶救。

因症狀並未緩,張明強隨後轉至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院,經過急診內科綠色通道專家會診,告知家屬情況危急需立即手術,並下病危通知書。據心內科主治醫生介紹,張明強通過造影可見前降支閉塞,隨時危及生命。當日深夜10時30分,開始手術,病情有所好轉,但手腕大動脈久久不能癒合,2月23日零晨3時重新包紮,上午7時許再次進行包紮,現在病情穩定,已經脫離生命危險。

“還是過年那天看到他,再看到他就是昨晚在醫院。”提起不要命的父親,兒子張洋心疼不已。“初五接到電話讓我送些換洗衣服,當送到他工作單位時,他出車不在,我只好把東西放在門衛處。前些時又讓我送些洗漱用品到宿豫區民防基地,又沒見到他人影。誰知道再看到他竟在醫院。”

正在醫院病房照看張明強的妻子吳春俠告訴記者,她婆婆今年已經88歲了,現在宿城區一家老年公寓,作為孝子,以前張明強隔幾天總要抽出時間去陪陪母親。可自從投身防控一線以來,他24小時在單位待命,每天忙個不停。“前幾天老年公寓打電話來讓送尿不溼,只能我一人送去。婆婆想兒子了,我就勸她說最近幾天就來,誰能想到他這次險些出事……”說到此處,吳春俠哽咽了。

“我雖然還不是黨員,可作為一名疾控工作人員,苦些累些沒什麼,只要能保住大家的健康,做出點犧牲也在所不惜。現在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身體能儘快好起來,以便重回崗位,畢竟那裡太缺人手了。”躺在病床上的張明強,用力一字一句道。

累倒在“疫”線的“拼命三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