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致敬逆行者」“新冠”戰場上的“拼命三郎”


王曉宏是丹東市第一醫院急診科主任,同時擔任發熱門診和預檢分診的負責人。急診科和發熱門診是抗疫戰場的第一線,也是發熱病人接觸醫院的第一站。2003年SARS戰場也留下了她的身影,在這次新冠疫情中,她毫不猶豫地站出來,迎難而上,勇於擔當責任,奉獻抗疫經驗,成為丹東市第一醫院新冠防控專家組成員,用實際行動來踐行醫學誓言。

「致敬逆行者」“新冠”戰場上的“拼命三郎”

2020年1月20日,她收到緊急通知:“明日始發熱門診24小時開診”。她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和醫院工作部署,迅速整合醫護、進行防疫培訓、制定工作流程……一切工作在有條不紊地跟進,以確保21日的順利開診。丹東市第一醫院是此次疫情的後備單位,院前急診負責發熱患者的轉運工作。面對這一情況,又按照醫院部署制定了“發熱患者轉運流程”,並細心地提出對非醫務工作者(司機和擔架工)也要進行防護培訓,以確保安全轉運。

「致敬逆行者」“新冠”戰場上的“拼命三郎”

1月22日成立發熱預檢分診。從人員防護、篩查方法、物品準備、分診流程……事無鉅細,她事事過問。與此同時,針對官方發佈的新冠疫情的特點,她及時優化急診就診流程,強調要加強疫情時期輸液和留觀病人的管理,完善各種針對疑似病患的應急預案,並持續對醫護人員進行新冠知識培訓,及時更新新冠的診治方案。面對疫情高壓,她有條理有步驟地完成任務,為醫護和患者建立起一堵安全牆,讓病毒無處可躲也無處可去。

「致敬逆行者」“新冠”戰場上的“拼命三郎”

大年初一,她跟往常一樣準時到達急診科,檢查醫護的防護使用是否正確有效、查看患者、閱片、參加院內會診,回到家中,已接近午夜了。而這只是她春節期間的一個縮影。

1月29日上午,辦公室電話響起,話筒裡傳來了一個老年人的聲音:“我找王曉宏,我是她媽媽。”“阿姨好,主任在開會,一會給您回。”“哎,不用了,我已經一週沒看見她了。電話也打不通,知道她挺好的就行,麻煩你們幫我提醒她按時吃飯。”電話傳來了阿姨哽咽的聲音。老媽媽今年84歲了,這樣一個子孫繞膝、安度晚年的年紀,她卻沒辦法不為女兒擔憂。連續好幾天看不到女兒,甚至打不通電話的經歷,她並不陌生:新冠疫情是這樣,2018年夏天抗擊極端天氣是這樣,暴雪、酷暑、特大事故發生時,都是這樣。她知道,無論什麼時候,只要醫院有事,她的女兒一定是衝在第一線。她曾經問過女兒:“你不要命了呀!”,但每一次,在一線上忙忙碌碌的,還是她女兒的身影。

從1月21日發熱門診開診,王曉宏就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手機閱片,電話會診,是她每晚的宵夜。這個春節,醫院就是她的家,她跟所有的醫護工作人員一起,為大家的春節,鑄就安全的保障。

「致敬逆行者」“新冠”戰場上的“拼命三郎”

得知湖北需要醫護後,她第一時間向醫院遞交了申請支援湖北的志願書,她常常說:“作為醫者,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到患者最需要的地方去救死扶傷。”以敬佑生命、甘於奉獻的精神,不顧個人安危,全心身投入抗擊疫情工作,她是一個偉大的醫者,更是一個大寫的人。

信源:丹東市衛生健康委

「致敬逆行者」“新冠”戰場上的“拼命三郎”

「致敬逆行者」“新冠”戰場上的“拼命三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