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枝紅富士如何防止大小年結果?

心繫農村538873358716


短枝紅富士蘋果栽培管理技術

短枝紅富士蘋果是一種結果早、產量高、品質好、成熟晚、耐貯藏、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優良品種,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而且更具豐產性,便於栽培管理等優點。

主要特點:平均單果重 250kg以上,色澤紅豔,果肉黃白色,肉質脆而緻密,果汁多,果味酸甜適口,並有芳香氣味,成花容易,結果早,定植後第二年就有部分開花,第三年結果株率達 95.8%第六年進入盛果期,自然條件下花朵坐果率達 53.2%,平均株產 24.9kg,畝產 2764kg,因此是目前種植面積較大的品種。為了讓其發揮更大的優勢,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我們不僅要根據它的生理特點,還要結合果樹管理的發展趨勢採取合適的栽培管理技術。

培養細長紡錘形樹形。現在是經濟的時代,我們要想向蘋果要經濟,就要順應時代潮流,不僅著眼於量,還要考率質,而要生產優質果,就要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因此要改過去的鬱閉型大樹冠為透光型小樹冠,如以細長紡錘形為代表的主幹形。這種樹形樹高 2.5米左右,冠徑 1.5-2.0米,幹高 80-100釐米,栽植株行距 2米-4米。培養時需注意:

1、培養直立且長勢強健的中央領導幹。

2、採用刻芽、點塗抽枝寶的方法在主幹上直接培養 12-15個長勢均衡、間距 15-20釐米、螺旋形上升排列的小主枝。

3.採用拿枝、拉枝的辦法使主枝角度保持在 80-120度之間,促發短枝,以利成花結果;培養主枝時注意中下部主枝稍長,往上逐漸變短,保持單軸延伸。

4、採用扭梢、摘心去葉的方法使主枝長保持在 60-100釐米之間。

5、粗度小於著生處中幹粗度 1/4和角度開張的小主枝修剪時採用緩放的方法結果後小主枝粗度不可超過中乾的 1/3,過粗時儘快疏除。

6、連續幾年結果後,注意更新小主枝和結果枝組。

7、注意行間保留 1-1.5米的通風作業帶,便於採收、噴藥、修剪。

2.疏花疏果,調整負載量。果樹的負載量與樹勢強弱、樹體的抗逆性、果品質量密切相關,結果多、負載量大不僅使果品質量差,影響經濟效益,而且造成樹體衰弱,抗病毒、抗寒能力下降,形成大小年。因此必須嚴格控制樹體的負載量,進行疏花疏果。正常年份,要做到寧早勿晚,可於花前疏花蕾,花期疏除發育不良、位臵不好的花序和邊花;疏果時最好在落花後一週開始,最遲在落花後 25-30天內,按每 20-25釐米留一果,另外要注意

1、疏除病蟲果、畸形果、小果;

2、疏除時要先上後下、先裡後外,內部及下部要少疏

多留,上部及外圍要多疏少留;

3、對於氣候不穩定,易受低溫傷害的地區和果園,應先保花,然後再根據情況儘早疏果;

4、弱樹早疏少留,強樹遲疏多留;

5、花量大時多疏,花量少時少疏、晚疏甚至不疏。這樣一級果率達 90%以上,畝產穩定在 2700-3000kg之間,果實著色也較好。

3.配植授粉樹及人工輔助授粉。紅富士蘋果自花結實率只有 5%左右,而異花授粉結實率可達 65%以上,且果個大,果形端正,故需配植授粉樹,如金矮生、新紅星、王林等。配植時可在行內每隔 5-6株主栽品種栽植一株授粉品種,但為了方管理,也可以 3-4行主栽品種配植一行授粉品種。如花期氣候不良,影響昆蟲活動時可藉助人工授粉。進行人工授粉時,採集含苞待放或初開放的授粉品種的花朵,並將花放在篩子上用手搓取花葯,陰乾後脫花葯取花粉。

4.加強土肥水管理。( 1)蘋果園土壤管理。短枝紅富士對土壤要求比較高,土壤須是砂壤土且土壤有機質含量在 2%以上。長期栽植農作物而不進行土壤改造會使土壤有機質下降,而大量實踐證明蘋果園生草會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的團粒結構 17%-25%,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增加空氣溼度,調節土壤溫度——冬天地溫增加 1-3攝氏度,夏天地溫下降 5-7攝氏度,可保持水土防止水分蒸發,減少病蟲害的威脅。因此果園生草成為果園管理的發展趨勢。

實踐經驗表明,與自然生草相比人工生草在改良土壤方

面效果更好。人工生草方法如下:選擇有利於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草類,如白三葉、紅三葉、紫花苜蓿等,於春季或秋季在行間播種,待草長到 30釐米以上時,即留茬 5-10釐米高割草覆蓋樹盤或就地腐爛培肥土壤,每次割後借雨趁墒每畝撒施尿素 5kg或腐熟好的有機肥 500kg,生草 56

年後應及時翻壓,重新播種。( 2)加強肥水管理。短枝紅富士蘋果對水的要求也比較高,需年降水量在 600毫米以上或有灌溉條件。不僅果樹萌芽前後、新梢旺盛生長和幼果膨大期、果實迅速膨大期、冬前落葉時需灌水,當土壤含水量在 60%以下,即在果園中挖開 10釐米的溼土,用手握不成團且撒手即散,持續乾旱就需灌水。要想獲得優質果,施肥也不容忽視。在土壤熟化的基礎上,畝產量在 3000kg左右的結果樹,秋天需施優質有機肥 3000kg以上(生草的果園可適當少施),年畝施純氮 40kg,純磷20kg,純鉀 40kg(秋施基肥時需施入 1/3的氮肥、 1/2的磷肥、 1/2的鉀肥),花期需噴 0.3%-0.4%的硼砂水溶液一次,另外鈣、鋅、鐵等微肥也要適量適時噴施。

5. 促進果實著色的方法。紅富士蘋果很受市場歡迎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它色澤紅豔,因此促進果實著色也成了關鍵。如何促進果實著色呢?

1.紅富士蘋果是喜鉀品種,因此花芽分化期、果實膨大期施足鉀肥、採前

20天噴 0.3%的磷酸二氫鉀都可促進果實著色。

2.定果後即花後 50天開始套袋,於採前 30天除袋,先除外袋, 3-5

天以後再除內袋或將內袋撕成傘狀保護 3-5天后再除去,以免日灼影響果色。

3.摘去影響果實著色的葉片或覆蓋在果實表面的葉片,同時轉果將果實陰陽面互調,另外採收前 15天樹盤下鋪反光膜都有利於果實著色。

4.及時清理內堂的直立枝和徒長枝,使樹冠內通風透光,以便冠內的果實著色。

6.易發病的防治。短枝紅富士蘋果抗逆性差,尤其輪紋病、粗皮病、早期落葉病、白粉病較重。實踐中發現壯樹發病率較低因此防治時首先以增強樹勢預防為主,即選擇合理的栽植密度、培養並保持透光性好的樹形、合理修剪合理負載,始終做到保證果園的通風透光;同時採用生草制或多施有機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併合理施肥,保證果樹的健康生長,增強果樹抗病蟲害的能力。其次,秋冬季清除果園的枯枝落葉並集中燒燬或埋於樹下,消滅在枯枝落葉和雜草上越冬的早期落葉病病蟲源;生長季或冬季修剪時剪除輪紋病、白粉病等危害的枝梢和病僵果,並帶出園外集中燒燬。再次,對於粗皮病除增加土壤有機質外,還要防止施含錳的無機複合肥,預防果園積水,撒施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對於綸紋病除清除侵染源外,還要對果實進行套袋,從落花後十天至採收前,每隔 15-20天噴一次藥,如 50%的複方多菌靈懸浮劑 1000倍、索利巴爾 60-80倍、 50%的退菌特可溼粉 500-600

倍等(注意藥劑要交替使用);對於早期落葉病,除加強樹勢、

清除菌源外,還可於清園、病害防治的各個時期噴灑百菌敵、殺菌特等無公害殺菌劑;對於白粉病除加強樹勢、清除病源,最好在春季發病初期噴灑 15%的三唑酮 1000-1500倍液、 50%的甲基託布津 800倍液把病情控制住。防止抽條、凍害的關鍵是控制秋梢生長,使枝條充實,另外還可採用樹幹塗白、噴保水防凍劑等方法。

甘肅省靜寧縣林業局王田利

日期 2011-1-10

《現代果業》 ( 第 1期第 3版 ) 【打印】【關閉】

短枝紅富士由於萌芽率高,成枝力弱,易形成短枝,短果枝結果性能好;加之短枝型品種由於節間短,單位長度枝條上的葉數多,製造的光合產物相應也多,枝條中積累的養分充足,形成花芽的物質基礎雄厚;短枝型品種的枝條在年生長週期中,一般僅有春季一次生長高峰,秋季一般很少生長。春梢停長的早,葉片在秋季製造的營養不再用於枝的生長,而主要用於積累,積累的養分多,具有成花容易,進入結果期早,易豐產,好管理的特點,很受生產者歡迎,但由於成枝力弱,中長枝條稀少,葉片數量少,葉面積不足,製造的光合產物少,生長受到抑制,易發生小老樹,同時由於易成花,生產中易出現結果過量,樹勢衰弱現象,樹勢出現衰弱對產量、質量和效益的提高均不利,因而短枝紅富士與長枝紅富士的管理有很大的差別,特別是在樹體管理方面差異較大,生產中應採取不同的修剪措施。根據靜寧生產經驗,短枝紅富士蘋果修剪方面應把握以下要點:

一、短枝紅富士幼枝修剪應以促為主:

由於短枝型品種易成花,決定了其修剪手段與長枝品

種截然不同,長枝品種由於萌芽率高,成枝力強,枝勢旺,

成花難,在幼樹期多以緩勢修剪為主,一般強調多長放,早拉枝,以緩和枝勢,促進成花,而短枝型品種在幼樹期不宜過早拉枝,如拉枝過早,會影響樹冠的擴大,在進入結果期前,應利用枝條直立生長的優勢,促進形成健壯枝條,促進樹冠的快速形成,一般不作拉枝處理,應在枝長達到或超過 1.5米後拉枝較適宜。因而定植當年及第二年的修剪,以養條為主,對所發新梢一律不動,利用枝條直立生長的優勢,促長壯枝,加速葉面積的形成,增加光合產物積累,為高產優質打好基礎。定植第三年開始成花,對生長長度達到標準的枝條實行拉枝,改變頂端優勢,分散營養,促生健壯短枝,為結果打好基礎。由於短枝型品種短枝多,停長早,長枝少,常表現養分積累不足,因而應在生長季採用刻芽處理,刺激生長長枝,以利擴大葉面積,增加光合產物的積累。

二、短枝紅富士修剪的關鍵是防衰弱:生產中應用的主要措施有:

1、疏除枝頭 30釐米以內的花芽:由於短枝型紅富士成花容易,一般一個枝條從頂到基部均可成花,花多一方面會消耗大量營養,不利枝梢旺長,易衰弱,另一方面會抑制枝條擴展,因而在修剪時應將枝頭 30釐米以內的花芽疏除,以保證枝條的有效延伸和旺長。

2、破胎促萌:短枝型品種多停長早,枝短,葉面積小,所結果實膨大受限,不利果實膨大,生產中果個普遍較小,特別是進入盛果期後,很明顯,生產中應注意促進枝條

萌發,以擴大葉面積,增加光合產物積累,以提高大果的比例。在修剪時可採用破胎修剪的方法,每 5-7芽留 1 花芽,對其弱花芽破胎,一方面減少花芽開放耗養,另一方面可促生中短枝,增大葉面積,提高優質果率。

3、短枝型品種開角不宜過大:一般枝條的夾角與枝勢成負相關,夾角越小,枝條越旺,夾角過大,則枝越衰弱,短枝型品種在進入結果期後,樹勢易衰弱,開角不宜太大,基角一般以 60度,腰角以 80度,梢角以 70度左右為宜,防止拉枝太平,導致樹勢急劇衰弱,影響樹冠的擴大及產量和品質的提高。

4、控制枝量:枝量過多,勢必造成養分分散,不利樹體旺長,因而要嚴格控制枝量,畝枝量應控制在 6-7萬條,對多餘枝應適當疏除,特別是應注意疏除過多的大枝及結果後的老化枝。

5、嚴控產量:短枝型品種成花容易,常易出現過量結果現象,結果過多是樹勢衰弱的最直接原因,生產中應通過產量的控制,以防止樹勢的衰弱,可通過控制花芽的數量來控制產量,這就要求進行細緻化修剪,應將畝花芽量控制在 1.5-2萬個之間,按照 25釐米左右的間距留花序,在坐果後,疏留單果,將畝結果數控制在 1.5-2萬個之間。

6、加大結果更新力度,防止結果枝老化:在短枝型品種進入結果期後,應通過對結過果枝的重回縮,刺激促生新枝,以替換老化結果枝,保持旺枝結果,為結果配備強有力的後備枝,嚴格按照三套枝修剪,掌握結果枝、成花枝、

營養枝各佔 1/3左右,而且三類枝年年轉化,防止結果枝組老化,提高短枝型品種結果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