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中高考不斷改革愁壞了家長?別急,這裡有提分祕籍

近幾年來語文課本和中高考的不斷改革,語文課本中古詩文的比重大大地增加,多地語文中考分數從一百二十分加到了一百五十分,語文迎來了真正的春天。

語文中高考不斷改革愁壞了家長?別急,這裡有提分秘籍

這可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啊,語文變成了拉分王。

都說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成了學霸之間拉分的利器,偏偏語文是拉分容易提分難,孩子語文不好的家長著急啊,如果提高孩子語文成績成了極其重要的事情。

孩子的語文得從小給他打下基礎,這幾天我在看王芳老師的書和聽她的課,把她的《揭秘小學語文高分秘籍》整理分享給有需要的家長。

<strong> 01

首先介紹一下王芳老師,她是知名的媒體人、教育人。從事電視主持職業近二十年,主持過的節目有《大王小王》、《金牌律師團》等等,後來創辦了親子教育機構。著有《最好的方法給孩子》、《最好的方法讀唐詩》等。

在育兒的過程中王芳老師擅長於發現問題、用她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女兒被她培養的很優秀。

她發現孩子語文不好,在於家長不夠重視。

在女兒小學三年級前,由於她沒特別關注孩子的語文學習,直到孩子語文考試成績差,她才醒悟,趕緊用自己的提分秘籍教孩子,孩子的語文成績得以迅速提高。

語文中高考不斷改革愁壞了家長?別急,這裡有提分秘籍


<strong> 02

那麼這個提高語文成績的秘籍到底是什麼呢?

首先:爸媽說話水平決定孩子的語文成績。

一)家長平時講話要帶著語文的思維走。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王芳老師建議家長日常說話時要帶著語文的思維走。

在日常生活中,多用成語和歇後語等,可以“文縐縐”一點。

比如,早上,叫孩子起床的時候你可以說:“笨鳥先飛,你得起床了。”

也可以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你需起床嘍。”

像一些歇後語:“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竹籃打水—一場空”這些都可以和孩子多說說。

總之,家長多說,孩子就能多記。

(二)抓住日常生活中給孩子知識增量的機會。

語文是個積累的過程,你要抓住一切機會多給孩子講講課外知識。

王芳老師她每天很忙,但只要是和孩子在一起,她就會給孩子講有趣的故事,像“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指的是誰”、“大海為什麼潮起潮落”這樣的。

王芳老師她每到一個地方她都可以找到讓孩子知識增量的東西講。比如,在頤和園,看到十七孔橋,她就問孩子:“這個十七孔橋為什麼是中間的孔最大呢?”

她女兒說因為要過橋啊!王芳老師接著問:“那為什麼是十七個孔而不是13個孔、14個孔呢?”

她女兒就答不上來了。她就告訴孩子:“因為它從左數到中間是9個洞,從右數到中間也是9個洞,那9呢,它是中國最吉利、最大的數字,所以這個橋就做成17個孔了。”

王芳老師她學識真的很淵博,記憶力超好,很多知識她可以脫口而出,關於這點,我們當然是跟她沒法比的。不過幸好我們還有度娘,雖然效果是差了很多,但只要家長下的功夫深,不怕孩子學不好語文。

語文中高考不斷改革愁壞了家長?別急,這裡有提分秘籍


二、一根線一個圈幫孩子一輩子。

現在的語文考試題型很靈活,一定要讓孩子真正的掌握。

語文是個大學科,包括歷史、地理、閱讀等等。如果孩子歷史、地理不好,那孩子語文肯定不能考高分。

那這裡王芳老師教我們一根線一個圈的方法。

這一根線就是歷史線。首先在紙上畫根長長的線,在線的中間標個點,就代表是公元元年,是耶穌誕生的年份。那左邊就是公元前,右邊就是公元后,再標上幾個特殊的點,像公元前221年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公元221年,也有個特殊的事件,那就是劉備稱帝。

語文課本中出現任何一個人物或者歷史事件,都要在這根線上標記出來,這樣就把人物都串聯起來,人物整體感更強了。

那這個圈就是地球。我們也要把課文中出現的人物、事件放到這個圈裡。比如學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哥倫布是意大利人,那就把意大利畫出來,找到大概的點。這樣,學到的知識就不會一個個被孤立,便於記憶。

語文一定要有宏觀的概念,不要單獨就記某個人,某件事,一定要把它放在這個歷史線和地球圈中。

把這種方法教給孩子,等孩子長大點了,就可以自己去查找資料了。

掌握了這個方法,孩子有了宏觀的概念,孩子不僅能夠記得牢,還能擴寬很多知識點,為他將來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打下基礎。

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很多家長會跟孩子說:“你趕緊背啊!”“你咋又忘了呢?”

王芳老師說:背詩如果幹背,那還不如不背呢。其實對此我挺贊同的。

我看我女兒的書上好像沒有詩的解釋,老師就要求孩子直接去背,可能老師有老師的想法。但我覺得不先理解詩的意思是很難背的,我都是先查出詩的解析,再讓孩子去背。

王芳老師她知識淵博,孩子拿回學校裡要背的杜甫的詩,她可以從杜甫的爺爺講起,講杜甫為什麼這麼厲害,再講什麼情況下寫出這首詩,講清楚了,孩子就很容易記住了,而且覺得超簡單。

最近和女兒一起看王芳老師的《最好的方法讀唐詩》,王芳老師在書中就以李白為切入點,詳細介紹了李白出生時間、年代背景及當時的皇帝和李白的朋友圈,再講每首詩的背景和意思。

整本書故事感很強,信息量豐富,讓學唐詩成了有趣的事情,我女兒一下子就愛上了這本書。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能夠讓孩子有趣的學習古文,真正地掌握。

語文中高考不斷改革愁壞了家長?別急,這裡有提分秘籍


四、巧妙記憶法。

(一)遊戲巧記法。

王芳老師真的是個超級會想辦法的媽媽,正如她在《最好的方法給孩子》中說的:媽媽就是救火隊員,這個問題撲滅了,那邊又起火了,每次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把好方法教給孩子,讓寶貝習得受益終身的生活方式。

比如記生字,可以用有趣的故事來記。

王芳老師的《最好的方法給孩子》中就講到如何記這個“瘸”字,我把它講給我女兒聽:從前,有個小朋友特別淘氣,總是爬到房子上往下跳,結果摔壞了腿,走路一瘸一拐的。媽媽看到他的腿生病了,為了讓他快點好起來,每天都給他加點肉。那麼’瘸’這個字,因為是生病了,所以是個病字框,然後媽媽每天給他加肉,所以病字框裡一個加,一個肉,就是瘸字。

我女兒聽得津津有味,一下子就記住了這個“瘸”字,再也沒有忘記。而且,她從此愛上了這種記字法,每當遇到她不會默寫的字,她就用這種方法先去給字想一個故事,雖然有時候想出來的故事比較無厘頭,但,那又何防,她樂在其中,最主要是把字給記住了。

多音字,可以用造句的方法來記。

像這樣:媽媽寫了一本傳記,你能幫媽媽傳播一下嗎?

這就一下子記住了“傳”字的兩種讀音。

“螃蟹都是橫著爬的,那它在海里是不是就橫行霸道了呢?”又讓孩子記住了多音字“橫”。

(2)畫畫記憶法。

還是先以背詩為例,先把詩的意境畫出來,再去背。

曾經看過一個節目,忘了叫什麼題目了,和詩詞有關的。節目中就有一個環節,是一個孩子畫圖,然後另一個孩子來猜是畫的那首詩,選手們大部分都猜出來了,我想這些“天才般”的孩子應該都學過這個畫圖記憶法吧,或者至少在他們的頭腦中有這些畫面。

我們還可以把這個畫圖法運用到孩子寫作上。作文在語文考試中絕對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學好寫作很重要。

那麼具體怎麼做呢?以《我的媽媽》為例,孩子不會寫,那就先讓他畫出來。

第一張圖,孩子畫了媽媽穿得漂亮的裙子,那第一段就寫“我的媽媽愛臭美”。

第二張,畫了我的媽媽在做飯,那第二段就寫“我的媽媽做飯很好吃”。

第三張,孩子畫了媽媽把飯給奶奶送去,那這一段就可以寫“媽媽很孝順”,這樣一篇文章就出來了。

03

小結:王芳老師真的是個睿智的媽媽,而且真心愛孩子。

沒有不會學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那麼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家長,我們首先自己要多學習,學習好的方法,再把它教給孩子。

希望有了語文提分秘籍,語文不再那麼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