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 我(你、他)的海島故事」之四 帶病不下火線 戰“疫”場上的女黨員

帶病不下火線 戰“疫”場上的女黨員

——廣鹿島鎮塘窪村黨總支副書記張健玲


大病未愈又何妨,
抗疫一線身影忙,
不忘初心擔使命,
巾幗英雄耀海疆。
她叫張健玲,廣鹿島鎮塘窪村黨總支副書記、婦聯主席、工會主席、兼任北廟屯黨支部書記。在農村基層工作近30年中,她堅守初心,保持本色,敢作敢為,是基層黨組織工作的行家裡手,是黨員群眾喜愛的村幹部。她的作風就是平凡的工作不煩躁,力求紮實;危急的工作豁得出去,敢於擔當;始終同村民群眾融合在一起,樹立起良好的黨員形象。
2020年1月22日,剛剛完成大病手術、出院不到半個月、手術切口還沒拆線的她,立即全身心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走上工作崗位,她好像忘了自己是一位病人,第一時間組織傳達上級精神,牽頭建立防控組織,整合防控力量,協調防控物資,摸排疫區返島人員底數,幫助解決居家隔離人員生活中的困難。為了更加紮實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她組織村黨總支所屬的6個支部書記、16名居民組長,發動全村142名黨員,老少齊上陣,相繼開展了通過微信群發送各類通知和疫情防控常識、到村民家中送宣傳單和防疫材料、勸導關閉村民經常聚集的棋牌室、落實村屯封閉管理、組織志願者上崗檢查、彙總報送各種材料等工作。每天她幾乎都是這樣忙這忙那,很少能夠休息,截至目前已經在基層一線連續工作了30天。

「戰疫情 我(你、他)的海島故事」之四 帶病不下火線 戰“疫”場上的女黨員

自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張健玲同志的辦公室電話和手機就沒停過,算上春節返鄉人員,全村共計6000多人,有想出島辦事、回島返鄉的人,有想出海勞作的漁民,也有想招回工人復工的企業,面對各種理由、各種情況,她都會認真彙總把關,嚴格落實縣、鎮防控指揮部指令,逐一進行整理統計。有時為了阻止一名從疫情高發區域返程的村民回島,她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反覆解釋上級要求及疫情防控措施;對不理解、甚至高聲謾罵的村民,她能做到邊流淚邊勸導;有時面對其他村幹部被個別村民誤解,氣得要拍桌子要罵娘時,她還要安慰大家:這是我們的工作,要理智,要講政策,不能意氣用事;有時村“兩委”想召開會議,都要趁她工作量稍顯減少之時,長話短說,直入主題。

「戰疫情 我(你、他)的海島故事」之四 帶病不下火線 戰“疫”場上的女黨員

在疫情防控期間,張健玲同志手邊始終放著700多位外來人員動態登記臺賬,清晰記錄著流入時間、流入地區、健康狀態、電話號碼、包保聯繫人等,一賬在手、一目瞭然、一數不差,這就是她的工作標準。針對6名從武漢返鄉人員,張健玲同志第一時間同他們的家人聯繫,告訴他們放下思想包袱,主動居家隔離。而她則主動為他們送去消毒用品,每天提醒包保聯繫人上報隔離人員健康狀況。在張健玲等村幹部的關心下,這幾個人已經安心度過了14天的隔離期。2月6日,塘窪村西北屯一家6口從黑龍江省疫情高發區返回,張健玲同志第一時間通過電話和他們取得聯繫,傳達隔離要求,並聯系村超市送去糧油和蔬菜。這一家人自返島回家後,就再也沒有走出家門一步,但張健玲同志每天都堅持同他們微信互動聯繫,消除了他們孤立之感。目前,全村還有43名返鄉人員處於隔離狀態。張健玲同志每天要彙報三大類表格,平均收發320條微信信息,接聽近200個電話,忙著聽,忙著看,忙著算,忙著寫。正月二十這天中午,張健玲同志接到愛人電話,讓她回家吃頓飯。她一看錶,已經過了中午12點,趁著手裡暫時不忙,就匆忙趕回家,看到平時不會做飯的愛人為她準備了四個菜,忙著說:“出息了,會做飯了,表揚一次!”說罷端起飯來就開吃。她憨厚的丈夫紅著臉說:“你不說點什麼嗎?”她說:“說什麼?”她丈夫笑著說:“今天是我生日。”她一愣,繼而恍然大悟,兩人相視,哈哈大笑,丈夫用溫暖的行動默默支持著這個幹起工作來不要命的女人。


「戰疫情 我(你、他)的海島故事」之四 帶病不下火線 戰“疫”場上的女黨員

2月14日,狂風捲積著暴雪,張健玲同志放下手裡的活,招呼來3名村幹部,提議為堅守在全村28個檢查點上的一線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送熱飲料。建議馬上得到響應,半個小時後,張健玲一行4人,拉著三大保溫箱熱露露送給工作在風雪中的同志們,當他們來到塘窪村鴨溝屯時,看到這個檢查點處於坡高風大半山腰,張健玲同志馬上聯繫村委會給這個點工作人員增加了4件軍大衣。回村的路上,張健玲同志與同行的村幹部們商量,要把志願者中的大學生組織起來,寫寫防疫感懷,寫寫身邊老黨員先進事蹟,進一步宣傳發動更多群眾參與疫情抗擊,就這樣大家一邊走一邊謀劃著,卻不知剛剛她電話裡拒絕了一個疫情期間不符合返島條件的相處多年的好鄰居,多年的感情隨著一連串的罵聲消融在風雪中。這就是張健玲,風風火火,工作上一點原則不能突破,服務群眾可以忘記自我,一名平凡樸素的鄉村女共產黨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