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身邊事」用行動詮釋忠誠

“我是有腦梗,但值崗沒問題……”

“下半夜的班,排我吧……”

“擔心你們有其他活兒,會忙不過來,如果需要統計報到黨員,請安排……”

「齊齊哈爾身邊事」用行動詮釋忠誠

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激情的豪言,有的只是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時的直接與質樸。二廠社區臨時黨支部第二黨小組裡,來自市紀委監委的4位紀檢監察干部用最樸素的行動詮釋了“黨的忠誠衛士、群眾的貼心人”的含義。

守“陣地”,我們責無旁貸

“我是咱二廠社區的在職黨員,向您報到……”

2月3日(農曆正月初十),本應是春節假期延長的首個工作日,市紀委監委黨員幹部接到了《關於組建應急防控黨員先鋒(突擊)隊的通知》。胡學權、劉一明、宋慶來、劉冬梅等4名紀檢監察干部第一時間向居住的二廠社區報到,成為社區臨時黨支部第二黨小組的成員,投身到社區疫情防控一線。

“這是戰役!戰爭中缺少彈藥,就是赤手空拳肉搏戰,也要守住陣地。”對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檢監察干部有著形象的理解。

四名紀檢監察干部中的老大哥——胡學權,已年近六旬。患過腦梗還做過腦動脈血管瘤介入手術的他,因健康原因早已申請“退長還員”,但在疫情面前卻將個人安危置於身外:“謝謝組織關心!現在的疫情可以說是國難當頭,作為黨員必須做點貢獻、責無旁貸……”既感念黨小組給予的悉心照顧,他又執意要在社區疫情防控中踐行入黨誓言,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與其他黨員一樣排班參加小區封閉卡口的值守。而且成為小區封閉圍欄安全情況巡邏小組的一員,除了值守結束的例行巡查,還將參加定時巡查,為社區疫情防控傾心盡力。

最難熬的午夜,排我們……

正月的鶴城,夜晚寒意刺骨。午夜至凌晨的值守,要經受寒冷與疲倦的雙重考驗。身為多年“糖友”的劉一明,在後半夜的卡口執守中積極主動請戰:“反正也睡不著,正好值夜班。”事實上午夜前後的睡眠,對飽受嚴重神經哀弱困擾的劉一明來說是極為“珍貴”的,他卻以苦為樂輕鬆地調侃,積極主動地請戰承擔。

和劉一明一樣主動的宋慶來,早邁過了“知天命”的門檻,而且家庭負擔也很重。他的妻子在市笫一醫院南院工作,因疫情防治需要,按照單位要求自2月4日開始將一直在醫院病房“集中隔離工作”至3月初。為了不影響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他將上小學的兒子送到年邁的父母家,自己將主要的精力投放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來。從2月8日開始的小區值守中,共參加小區值守7次,主動加班1次,近60%的值守他選在了午夜前後。“這本來就是黨員應該做的……”,這是平時言語不多的宋慶來最質樸的理解。無需豪言壯語,只要默默行動就能詮釋一切,這是黨員亦是紀檢監察干部的責任與擔當。

儘可能讓群眾滿意,也是黨員防疫中的分內之責

2月13日氣溫驟降,大風夾雜著雪花肆意飛舞,藍色寒潮光顧鶴城。值守的劉冬梅在已封閉的“齊大二口崗”與龍興嘉園北門間的負重“跑腿”中,卻已經微汗。

為防疫而封閉的“齊大二口”和龍興嘉園北門間,是一條几十米長的通道,按防疫要求非該小區居民不得進入。可靠近龍興嘉園北門居民所需的米、面、油、菜等生活必需品,卻常常被親友和物資配送人員送到這個“卡口”。

“按規定你不能進,但這些東西我可以幫你送……”“記得回家好好洗手、認真消毒……”不僅有風雪中的負重“跑腿”,還有“交接”時送出的“絮叨”囑咐。“儘可能讓群眾滿意,也應該是黨員防疫中的分內事分內之責。”對值守中已成為常事的額外“跑腿”,劉冬梅這樣認識。

無論是小區封閉之初面對群眾誤解微詞時苦口婆心的政策宣傳,還是細緻入微、一絲不苟的出入登記,或是微信掃碼時不厭其煩的指導,只要有利於防疫大局,只要有利於群眾理解和配合,只要能讓群眾滿意,有著黨員和紀檢監察干部雙重“標籤”的他們,都會竭心盡力、全力而為。

“明早更換新出門證,上班時段建議增加人員,怕忙不過來”……紀檢監察工作中養成的職業敏感和履職盡責中的擔當,讓他們對防疫值守中發現的需要強化提升之處,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提交的建議得到了單位的肯定和表揚。

(顧忠軍 劉冬梅 周彬 /看齊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