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2月22日,河北固安新興產業示範園區,一名工人在生產線上工作。新華社發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韓慶祥 郭紅松繪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張 翼 郭紅松繪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楊宜勇 郭紅松繪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歐陽康 郭紅松繪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浙江杭州餘杭區臨平街道,工作人員幫助社區老人乘坐“便民直通車”。疫情期間,該社區出行困難的居民均可通過電話和網絡預約這項便民服務。何曉銘攝/光明圖片

【智庫答問】

本期嘉賓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一級教授、中央黨校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 韓慶祥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治理研究智庫副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翼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楊宜勇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分中心研究員 歐陽康

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要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低風險地區要儘快將防控策略調整到外防輸入上來,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中風險地區要依據防控形勢有序復工復產,高風險地區要繼續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2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於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貫徹黨中央關於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的要求,分區分級精準防控。

“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給抗疫情、保運行提出了哪些要求?如何兩手抓,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本期光明視野邀請專家為您解讀。

1.制度優勢正在轉化為防控疫情的強大效能

光明智庫:2月22日,21省區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0增長。經過1個多月的努力,疫情防控逐漸出現成效。在您看來,這些積極變化和積極成效出現的原因有哪些?

張翼:不管是湖北、武漢,還是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人數已經形成持續下降態勢。這進一步堅定了公眾信心,穩定了社會心理。在疫情高發地區湖北省和武漢市,基本做到了應收盡收、應治盡治,保障了民眾生活和工作環境的安全性。在全國,不少省區市出現了既嚴格防控疫情又積極開工生產的良好局面。這些積極變化和積極成效,既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階段性成果,也為最終消除疫情奠定了堅實基礎。

歐陽康:從總體到局部、從全國到武漢,這些積極變化和積極成效鼓舞人心。我所在的疫情重鎮武漢市,進行了拉網式大排查,摸清了疫情的總體情況,對已經感染的病人做到了比較精確的量化把握,並分四種類別採取了相應地得力措施。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積極情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正在轉化為防控疫情、加強公共衛生治理的強大效能。

韓慶祥:從直觀上看,“關鍵數字”發生了向好轉化。全國新增確診病例數和疑似病例數總體呈下降趨勢,治癒出院人數較快增長,尤其是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病例大幅減少。放眼全國,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積極因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充分彰顯出來了。舉目海外,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支持,展現了負責任大國形象。

這些積極成效的取得,離不開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和果斷決策。在具體防控工作中,我們也深刻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的積極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集體主義,強調“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舉全國之力對湖北和武漢予以支援。

楊宜勇:疫情防控越到最吃勁的時候,就越要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顯著優勢,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當前,這些積極變化說明了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果。

2.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兩手抓

光明智庫:在當前節點上,《意見》強調“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提出這些措施的原因是什麼?

韓慶祥:總體而言,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強於宏觀弱於微觀,緊於抓大松於抓小,重於規模力度輕於精準有效,善於縱向自上而下的行政權力管制而不擅長橫向綜合的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側重事後應對疏於事前預警等。鑑於此,就要發揮優勢、補齊短板、打牢支點。有針對性地強調“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體現了問題意識、目標導向與實事求是,力求做準做精做細做小做實。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是在總結疫情防控初期的“短板”、針對當下遇到的難題提出來的,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疫情防控中出現的突出問題,也會為最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積極作用。

楊宜勇:強調“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這是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後的戰略性調整。所謂科學防治就是要科學理性對待,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防治必須有的放矢、因時因地制宜。所謂精準施策就是要找準發力點,不能槍掃一大片。重點地區要集中解決,非重點地區要分散解決,中間地帶要該集中的集中、該分散的分散。所謂分區分級就是分清輕重緩急,不要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疫情高發地區高度封閉、高度管控;疫情中度地區中度封閉、中度管控;疫情輕微地區進行柔性管控。

張翼:一年之計在於春,種植業需要儘快播種和澆灌,養殖業需要擴大再生產,這樣才能保住我們的“米袋子”和“菜籃子”。工業與服務業各個環節,只有普遍因地制宜地開工生產,才能保障產業鏈的有效供給,降低疫情的負面影響。做好“分區分級”,還需要在開工生產的同時,繼續做好防範,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唯有兩手抓,才能穩定形勢,化解疫情風險,提振全民信心,達到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的良好目標。

歐陽康: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全面消除絕對貧困,讓十四億中國人民全面進入小康社會,需要強大的物質基礎,需要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為此,必須在繼續做好抗擊疫情的同時,盡最大努力加快恢復經濟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3.優化疫情防治積極局面,通暢人財物流動渠道

光明智庫:分區分級與分類指導體現了什麼主旨,指向當前疫情防控中的哪些弊端與誤區,將對當前的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韓慶祥:防控初期,雖然各方都在努力,但有效性不夠。原因很多,主要是治理方式存在不足。針對這種情境,《意見》提出“三劃分法”,指明瞭疫情防控策略:劃分疫情風險等級;劃分“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三類地區;劃小管控單元。針對疫情風險等級、風險地區、管控單元,採取了分類施策與分層治理、精準治理與網格化治理。應當說,分層治理、精準治理與網格化治理,是這次疫情防控過程中生成、積累起來的經驗,扭轉了疫情局勢,使疫情向好的方向發展,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值得推廣。

歐陽康:在疫情洶湧而來之際,我們基本上是以省份為單位採取統一部署,但實際上,由於各省份與湖北尤其武漢的地緣關係和經濟社會聯繫的差異很大,不同省份的疫情嚴重程度有很大差異,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單位也會有很大不同。以越小的管控單元劃分疫情風險等級,越有利於針對性地採取合理舉措。甚至可以根據不同的管控單元採取或創造相應的封閉式、半封閉式疫情防控方式,確保經濟社會的發展。

楊宜勇:保持社會活力,必須有效處理好生命健康保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一方面我們要嚴防疫情擴大和蔓延,另一方面又要儘可能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影響。目前在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防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的前提下,一些疫情較輕的地區不能繼續搞層層加碼,要主動適應當地形勢的新變化,進一步提高本地疫情防控的針對性、精準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全面貫徹實行分區分級精準防控和屬地防控。

張翼:一般而言,重大傳染疫情防控會經歷不同階段。同一地區在其不同階段,或者不同地區在其不同階段,應該採取不同的防控策略。目前階段中,科學劃分疫情風險等級,劃小管控單元,更有利於集中優勢醫療資源以達到精準施策的目標。

只有認識到疫情變化的積極局面,各地才能在當前階段適時制定正確的防控辦法,重點發力,既提高依法治疫能力,減少管控矛盾,又因地制宜地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意見》的適時出臺,有助於低風險地區解除那種村村封路、家家閉戶的狀況,優化疫情防治的積極局面,通暢人、財、物的流動渠道。

4.及時實行動態調整,把準脈開好方見療效

光明智庫:《意見》專門強調,各省級人民政府要“動態調整”轄區內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縣(市、區、旗)名單。這一要求有什麼具體含義,在貫徹落實中應當注意哪些方面?

楊宜勇: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決策鏈條長、自然慣性也大。現在政策有調整,有些地方可能還是繼續照本宣科。因此,“動態調整”很有必要。而動態調整要每日一算,堅持實事求是和用數據說話。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各地的疫情應急響應級別都是就高不就低。在事態嚴峻的時候高度重視是對的,現在情況穩定了,按照科學的標準,該及時下調的就要及時下調。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統籌當地疫情防控與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的關係。當前的迫切任務就是穩就業、穩企業,必須抓緊出臺扶持企業政策,讓政策跑在受困企業前面,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歐陽康:隨著技術更加成熟,經驗更加豐富,手段更加多樣,藥物更加有效等,各個地方的疫情風險等級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需要及時地加以動態調整。從戰略決策的角度,“及時分地區降低應急響應級別或終止應急響應”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於疫情應急響應級別的判斷是全部問題的重要前提,既應積極,也要慎重,這給我們各地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不斷改進的空間。

韓慶祥:這一要求具有三層含義:一是實事求是確定風險級別,這是前提;二是與時俱進地調整應急響應級別,這是基礎;三是逐漸由“戰時”狀態恢復到“經常”狀態,恢復常態,這是關鍵。

在貫徹落實上述要求時,應特別注意三點:第一,實事求是,實行分層治理或差異化治理,把問題摸透,把數據搞準,把措施搞實,把責任搞清,防止“一刀切”。第二,與時俱進,密切追蹤疫情變化,及時實行動態調整,把準脈才能開好方,才能見療效。第三,機智靈活,敢於擔當。

張翼:在貫徹落實中,各地要正確認識本地疫情變化的階段性特徵,動態區別低風險、中風險和高風險地區,分類施策。比如,對於高風險地區,應單元化、網格化,縮小高風險地區的管控範圍,集中力量解決好疫情防範與治療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戰略上重視疫情,在戰術上靈活治理疫情,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5.強化歷史和災難記憶,補齊短板提升治疫能力

光明智庫:您認為在鞏固防控成效基礎上,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地方政府應該如何更好精準施策、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楊宜勇:改善營商環境,轉變政府職能永遠在路上。面對疫情好轉局面,特別是一些低度風險和中度風險地區,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迫在眉睫。《意見》要求的實行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有利於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有利於推動經濟發展,有利於維護社會穩定。既要不誤農時切實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又要緩解企業的難處。此外,各地要抓緊出臺科學分類、切合實際的復工復產防疫指南。

張翼:在鞏固防控成效的同時,應該注意以下問題:第一,提升依法治疫能力,防止過度作為,更要防止違法作為。第二,儘快疏通用工地和勞務輸出地之間的信息供給渠道,通過創新的防疫機制疏通保障農民工的交通問題,滿足勞務供給和用工招聘雙方的需求。第三,創新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模式,定向發力,精準對接,支持中小企業儘快恢復生產,通過市場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第四,通過網上招聘的方式,逐步疏通應屆畢業大學生的擇業渠道,解決應屆畢業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歐陽康:這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們一定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公共衛生安全對於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全所構成的挑戰,需要我們在國家治理體系中自覺注入相應的內容,並以此做出更多的謀劃,提升我們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韓慶祥:要堅持人民至上,拿出切實有效的精準細緻的措施和辦法來。同時,各級領導幹部要運用辯證思維,既要抓重點帶一般,又要兼顧矛盾雙方,把握好分寸和尺度。

只有善於反思,才能有效增強我們對災難的歷史記憶,通過反思,改進工作,更好補齊短板、發揮優勢,彰顯制度優勢。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勝、王斯敏、焦德武、蔣正翔、張春雷、張夢澤、李婷、張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