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考慮過為自己儲備養老金嗎?用什麼方式?

苑秀雲


大家考慮過為自己儲備養老金嗎?用什麼方式。中國是養兒防老的傳統國家,養老歷史上都是用養兒的方式,養老意識是很強的。到了現代社會,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建立起個人賬戶實轉的養老保險機制,較好的解決了養老的社會問題。我國借鑑西方好的做法,建立起養老保險制度,對普通勞動者而言,參加法定養老保險是養老的主渠道。由於每個個體需求不一樣,要求不一樣,在年輕的時候就有這種儲備養老金意識非常好,對退休後的生活質量更能保證。主要方式有:

1,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購買補充養老保險金,退休時享受。

2,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國家應有抵扣稅金等鼓勵政策。

3,用積累資金購買穩定收益理財產品。

4,投資商鋪,單身公寓等有穩定收入的實物資產。

5,現在男60女55退休,根據國際慣例還是中年人,繼續可以發揮作用,適當工作。

總之,退休時解決了住房,沒有按揭,有養老保險金,又參加了醫療保險,再有適當的養老金儲備,應該可以安享晚年,過上幸福生活。


華仔之薪


我是一個即將退休了。即將跨入老年人社會的一個人。八零年參加工作。80年代的一個月工資。沒有現在一個人一天掙得多。 辛辛苦苦工作了20年。後來企業倒閉啦!我也下崗啦!

後來進入社會自謀職業。社會進行改革。剛開始上大學,不要錢國家包分配。等到我的兒子考上大學以後,國家也不分配了,還得自己拿 自己拿學費。那個年代工資低,貢養一個大學生相當不容易。 好不容易孩子畢業啦!

國家實行房屋分配製度改革。工資的漲負趕不上房價的飛漲。我覺得到60歲退休也不會給自己攢下養老錢。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所選擇的退休方式越來越少。最大的悲哀不是現在你沒有錢,而是現在你老啦。老啦,就是現在最大的悲哀,因為你沒有本錢啦,你沒有機會啦。但願現在不生病。身體健康是我現在最大的養老本錢。


前進前世yu


我們常說"時間不一定會造就一個病人,但時間一定會造就一個老人"。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所以養老問題關係到每一個人,人過35歲就需要為將來的養老金作儲備了。

我們先分析一下養老費用問題吧,假設王先生今年60歲,每天三頓,20元每頓,一天60元,一年365天,那麼一年就是21900元。一年二次旅遊花費10000元。每年鞋服方面的花費5000元,由於年齡逐漸增加每年醫療方面的費用平均10000元,日常用品、交通、通訊、朋友聚會、個人愛好等日常開支每年花費20000元左右,那麼每年的開銷在66900元,假設王先生壽命可以到90歲,那麼總費用在2007000元。而事實上人到老年,患病風險概率大大高於年輕人,根據有關統計,一個人一生中所有醫療費用有7成發生在65歲之後,4成發生在去世前一個月,醫療方面的支出有時候深不見底。可見早早地為養老金做好儲備非常有必要。

那麼都有哪些養老金儲備方式呢?

首先解決基本生存問題,購買社保和領取退休金等方式,退休金高低不等,而且我們大多數人在私營單位工作,並沒有退休金。社保的覆蓋面比較廣,可以覆蓋大多數人群,但是社保金額偏低,廣大農村人口可領取金額還是非常少的。

第二個就是解決品質養老問題,吃飯只是最基本需求,要過一個愉快地晚年,還得參加各種活動,購買物資。其它需求怎麼辦?配置年金保險,也是商業保險的一種,一般在55歲前連續交滿三年,交費年限越早後期收益就越高。這類保險一般配一個專屬理財賬戶,在第五年所交保費進入這個理財賬戶,資金每年複利增長,可以為養老提供穩定的現金流。這筆資金進入年金賬戶後就從法定財富變成指定財富,可次做到專款專用。如果在35歲就開始購買年金險,那麼到60歲時就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第三個就是解決老年醫療問題,這方面社保可最高報銷60%,我們建議再配置一個百萬醫療險,上文提到老年人的醫療費用往往是一筆龐大的支出,各種重疾往往老年人居多,社保用藥目錄只有2400種,太少了,進口藥,靶向用藥都報不了,有時候經濟狀況決定了一個人的壽命,百萬醫療險做為社保的有力補充,是非常棒的產品。






魅影144202541


我們國家在2000年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了。預計到2025年會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達到14%),2035年會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達到20%)。

面對老齡化社會,現在完全依靠社保養老本來就不現實,國家也在大力發展私人養老金賬戶,也就是企業養老金和個人儲備養老金。

所以,現在不是考慮,而是很多人早就開始在社保養老基礎上,儲備自己的養老金了。

現在個人儲備養老金相對比較好的方式,比如養老目標基金、養老年金保險、資產養老等等。

1.養老目標基金

養老目標基金是2018年開始上市的新型養老基金產品。現在的市場規模已經突破了200億。而且就過去一年的運行情況來看,養老目標基金的收益還是不錯的。

2.養老年金保險

商業養老保險,雖然收益不能說會很高,但是養老保險的好處是安全可靠。退休後,可以根據合同約定,定期領取養老金,而且是活多久領多久,這就不用擔心有一天把養老金領完了的問題了。

3.資產養老

比如我們也可以自己購買一些投資性資產,比如投資性房產。通過房產出租的租金來補充養老金。或者可以通過“以房養老”,來進一步改善養老生活。

上述三種養老金儲備方式,我的主頁文章中有一篇叫作《15年後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20%老年人百萬養老金,你準備好了嗎》,你可以去看看。為了有一個更加優質的養老生活,自己儲備養老金在當下是勢在必行的。


老萌有個存錢罐


為自己儲備養老金,我想是每個人都必須考慮的問題,那麼,用什麼方式去儲備養老金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式。

第一,為自己買一份社保。這個是必須必備的,它是最基本也是最安全的。如果你有單位,單位每個月可以跟你交社保,這個就不用你操心了,如果沒有單位,我們只能自己交了。

第二,必須為自己買一份醫療保險。畢竟,現在在中國,進一次醫院就有可能花光你全部的積蓄。

第三,我們可以買一份商業養老保險,這個不僅可以讓我們老年的時候有一筆收益,也可以給我們一份平安。所以如果你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為自己買一份商業保險。

第四,我們可以在年輕的時候投資一點股票或者基金,我們可以選擇一些風險特別小的銀行股,或者基金。採取每個月定投的方式,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多少都可以,就當少吃一頓飯,少抽一包煙,我相信經過時間的積累,到我們退休的時候一定會有一份不錯的收益。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什麼更加好的辦法,可以在評論區大家相互探討。


張小果的理財日記


養老保險有三種類型。經濟條件一般的話可以選擇國家背書的基本養老保險。經濟條件比較好的話可適當增加一些商業養老保險。以下是幾種養老保險的分類,希望能幫到大家。

1. 基本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的養老金和個人賬戶構成的。目前,按照國家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總體思路,未來基本養老保險目標替代率確定為58.5%。基本養老金的目的是儘可能的保障退休人員的生活問題,讓退休人員和老年人可以安度晚年。

2.企業補充養老保險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有企業根據個人的實力,在國家規定的實施政策和實施條件下為本公司的職工所建立的一種輔助性的養老保險。它居於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中的第二層次,由國家宏觀指導、企業內部的決策執行。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與基本養老保險相輔相成。

其區別主要體現在兩種養老保險的層次和功能上的不同,其聯繫主要體現在兩種養老保險的政策和水平相互聯繫、密不可分。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由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單位實行補充養老保險,應選擇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的機構經辦。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資金籌集方式有現收現付制、部分積累制和完全積累制三種。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費可由企業完全承擔,或由企業和員工雙方共同承擔,承擔比例由勞資雙方協議確定。企業內部一般都設有由勞資雙方組成的董事會,負責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事宜。

3.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是由員工自願參加的、自願選擇經辦機構的一種補充保險形式。由社會保險機構經辦的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由社會保險主管部門制定具體辦法,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按規定繳納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費,記入當地社會保險機構在有關銀行開設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並應按不低於或高於同期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利率計息,以提倡和鼓勵職工個人參加儲蓄性養老保險,所得利息記入個人賬戶,本息一併歸職工個人所有。

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經批准退休後,憑個人賬戶將儲蓄性養老保險金一次總付或分次支付給本人。職工跨地區流動,個人賬戶的儲蓄性養老保險金應隨之轉移。職工未到退休年齡而死亡,記入個人賬戶的儲蓄性養老保險金應由其指定人或法定繼承人繼承。

上面的這三種養老保險各有各的好處,其實,無論是哪一種保險,都有其自身的特點,我們在購買保險的時候不僅要看這種保險自身有什麼優點,最重要的是看看哪一種最適合自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Nancy李承利


要想儲備點養老金,我個人認為,還是要靠自己平時去省。比如少打兩次牌,少抽兩包煙,最主要是少進幾趟館子。我是一個病退人員,工資又少,又沒職工醫保,那些高級會所當然是不敢進。就醫也只能買便宜的藥,當然也要一樣有效果。這樣日積月累,到以後真老到走不動.的時候。也可能積得來一筆養老金。


星萌9


養老問題對於每個人來說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那麼採取什麼方式來解決養老問題?解決哪些養老問題?在生產力發展水平上和不同的社會時代有著不同的解決方式和不相同的內容。就解決哪些養老問題來看,自古至今大致可概括為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滿足老年人的物質生活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用及醫療等方面的需要。二是勞務服務的需要。老年人隨著年事的增高,生活自理能力日益下降,需要有專門的人員或相對固定的人員為其進行生活服務。三是精神安慰。需要社會和家庭為其提供情感交流的環境和條件。

可以說一個人在他近40年左右的工作生涯中始終是處於忙碌與緊張之中的。因此,一旦退休,人們理所當然地希望過上一種愉快、舒適的休閒生活。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幸福美滿的生活並非唾手可得,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過上這樣的退休生活。現實生活中,有大量因素會對個人退休生活帶來影響,這些因素構成了對退休養老規劃的需求。這些因素包括:1.預期壽命的延長。2.提前退休。3.社會保障與養老資金緊張.4.“養兒防老”理念的不可行。5.其他不確定因素。例如:通貨膨脹、市場利率波動、個人和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醫療保險制度的變化等。

制定退休養老規劃便是應對上述不利因素,保障退休生活的重要機制。個人或家庭應當通過建立具有一定彈性的退休養老規劃,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一旦退休養老規劃制定得比較合理並且得到順利執行,便可獲得對未來退休生活的保障乃至由此取得優厚的回報。

社會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最重要的險種之一。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是建國後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已歷經70餘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養老保險制度也經歷巨大變革與創新。我國已經開始在國有企業的職工中從其獨特的現收現付制轉向個人賬戶為基礎的部分基金制,也就是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除此之外還有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和新型養老方式“以房養老”模式。





葉隨風飄0089


養老金是保障自己,也是在將來不給後代添麻煩的一個保障!為自己儲備養老金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

首先,一定要交社保,因為社保中有養老保險,而且在不影響生活的情況下交的越多越好,如果是上班的話,工作單位一般會給交,如果單位沒有繳納或者沒有工作單位,也要以靈活就業的方式去社保局辦理。這個很重要,請大家一定要放在心上,尤其是小縣城和農村的朋友,哪怕按最低檔,也一定要繳納!

社保是最安全最基礎,也是最有用的方式,其次還有下面幾種方式:

一,購買具有養老或者多年返利形式的商業保險,各大保險公司應該都有,但是現在購買的時機遠不如以前,不過話說回來,這個以後買也會感覺時機不好,可以自行選擇!

二,支付寶上有全民保,終身養老金,雖然算下來不是特別划算,但是經濟條件允許的話也是一個選擇!

三,自己做好養老規劃,每年定期存錢,為以後做準備!

整體來講,除了最基礎的社保外,只要做好理財規劃,每年有固定的收益,不亂花錢,存下來,就是在為自己儲備養老金努力!




乖懶小姐姐


養老金還是需要儲備一些的。除了退休金,還要有一定的存款。至於存多少,可根據個人的經濟情況。因為人老了身體也會程度不同的出現病痛。自己手裡有一些錢急用時不用跟兒女要。至於存錢的方式最好存在國有銀行,這樣比較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