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宅”得住、有收入!膠州李哥莊發展“炕頭經濟”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2月20日,在膠州市李哥莊鎮魏家屯村一家農家小院裡,散落的首飾配件正在被組裝成一件件成品。

“我們一家三口形成了一個小的‘生產流水線’,我負責插板、丈夫負責裝袋,兒媳婦負責貼標籤。”賀明華一邊忙活著手頭的首飾組裝,一邊對記者說道。68歲的賀明華是李哥莊鎮魏家屯村村民,平日和丈夫在兒媳婦的餐飲店幫忙。因疫情影響,原本打算正月初六開業的他們,只能先待在家裡。“我們三個人這一天能賺100元左右,雖然沒法出去工作,但是生活費足夠了。”

居民“宅”得住、有收入!胶州李哥庄发展“炕头经济”

據瞭解,首飾扭件、包裝、剪斷、連接組裝……都是工藝品生產工序,工作強度小、簡單易學、可在家獨立完成,是屬於李哥莊鎮的“炕頭經濟”,主要是針對照顧孩子的寶媽或55歲以上不方便出去工作的老人。

疫情期間,為讓居民們“宅”在家、有事做,“宅”的住、有收入,李哥莊鎮流行飾品協會派專人聯繫、發放首飾配件,形成鏈條式服務,讓“炕頭經濟”由零散變得有組織。

“葉姐,前天發的包裝活,幹得怎麼樣,幹完了的話我順路過去收著,再給你放些新活。”“張姐,今天的活是扭件,你需要多少,我給準備出來。”李哥莊鎮流行飾品協會“炕頭經濟”組織者之一的楊維贊,正在挨家挨戶通過電話聯繫著。“現在是疫情特殊時期,政府倡導少出門、不扎堆、不串門。李哥莊鎮工藝品是傳統產業,有這個基礎,我們就做個牽線搭橋者,上門送,上門收,工資日結,村民們足不出戶就賺到錢了,大家在家也能呆得住,算是為疫情防控做貢獻了。”楊維贊說。

居民“宅”得住、有收入!胶州李哥庄发展“炕头经济”

“這是一個雙贏的事情,對於我們企業來說,居家經濟模式既避免了員工聚集,出現交叉感染,也降低了企業防控壓力,對於待業在家人員也可以有些收入。”青島江鴻工藝品企業負責人張水萍告訴記者。

“一直以來,家家機器響、戶戶致富忙,是李哥莊的產業特色,‘炕頭經濟’有一定基礎,疫情發生以來,部分企業或行業,出現晚開工、晚營業等情況,居家待業者增多。”李哥莊鎮流行飾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魏兆江介紹說,“我們流行飾品協會將發揮協會作用和優勢,派專人統一收活、放活、結算,引導‘炕頭經濟’有序、高效發展,做到防疫、生產兩不誤,宅在家中照樣增收。”

據瞭解,截至目前,李哥莊鎮近5000名居家待業者通過“炕頭經濟”,“宅”家不停產,手工保增收。

(記者 任曉萌 通訊員 王雪妍 劉媛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