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崇信:文明實踐之光照亮戰“疫”之路

戰“疫”當前,志願隨行。在崇信抗擊疫情一線,哪裡有困難,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志願者的身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崇信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積極響應,迅速組織志願者投入防控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凝聚起堅不可摧的戰疫力量,為群眾健康築起一道安全屏障。

【新時代文明實踐】崇信:文明實踐之光照亮戰“疫”之路

吹響“集結號”,爭當抗疫先鋒

縣委、縣政府及時研究制定了《崇信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黨政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疫情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設立“一辦八組”,迅速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先後召開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議和10次領導小組會議,研判形勢、強化調度,協調解決重點問題。在全縣79個行政村和4個社區建立了縣、鄉鎮(城市社區)、村(社區)、社(樓棟)四級網格化管理機制,構建了逐級負責、一抓到底的疫情防控責任體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嚴峻的疫情形勢面前,縣委宣傳部、文明辦、縣新時代文明實踐領導小組辦公室結合縣情實際,深入研究分析,制定應對措施,引導廣大志願者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組織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政策宣講、教育、文化、科技科普、聯保聯調5支志願服務隊和各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全力投身到全縣城鄉防疫防控工作第一線,當好“五員”(示範員、宣傳員、勸導員、管控員、排查員),為全縣人民拉起了一道道愛我家園、守衛健康的紅色警戒線。

【新時代文明實踐】崇信:文明實踐之光照亮戰“疫”之路

【新時代文明實踐】崇信:文明實踐之光照亮戰“疫”之路

穿上“紅馬甲”,踐行志願擔當

身披“紅馬甲”,他們是抗擊疫情的志願突擊隊;一隻“藍口罩”,他們便衝鋒在前毫無怨言。連日來,在全縣7個鄉村(社區)防控點、421個村社卡口、20個社區檢疫點,隨處可見志願者忙碌工作的身影。

他們冒著嚴寒,在農村(社區)基層一線廣泛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利用村大喇叭、文化展板、發放宣傳單、張貼標語條幅等接地氣、有溫度、群眾易於接受的方式,開展疫情防控醫學常識的推廣宣傳,及時將疫情防控舉措和疫情權威信息傳達到基層,努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新時代文明實踐】崇信:文明實踐之光照亮戰“疫”之路

截止2月22日下午,全縣170支志願服務隊1501名志願者聯合各級工作人員,累計檢查過往車輛27649輛46521人(次),推送、轉發疫情防控宣傳信息48474條,張貼、發放疫情防控工作通告、《致全縣人民的一封信》等82523份,發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知識宣傳手冊》33490份,懸掛宣傳標語、橫幅10157條,利用流動宣傳車宣傳15406人(次),張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預防指南9000份。

爭當“文藝兵”,築牢精神堤壩

疾風知勁草,戰“疫”尤正酣。關鍵時刻見擔當,抗疫鬥爭不退卻,崇信縣的文藝志願者們,用優秀的作品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以實際行動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增添信心和動力。

文化三館閉館期間公共文化服務不打烊,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線上活動。圖書館在微信平臺設立《讀者“疫”站》欄目,講述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間,感動你我的“崇信故事”;文化館文藝志願者精心編排錄製鋼琴、舞蹈、跆拳道教學視頻,製作抗擊疫情主題MV,受到群眾的歡迎;博物館開展線上展覽活動,進一步豐富和提升公共服務內涵、質量和水平,豐富了人民群眾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

崇信縣文聯、作家協會、民間文藝家協會開展“文藝助力抗疫”專題徵稿,引導全縣廣大文化志願者通過創作抗疫主題秦腔、春官詩、書法、漫畫、搖滾快板等文藝形式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鼓呼加油,豐富了宣傳形式,有效擴大了宣傳覆蓋面。截止目前共收到全國各地書畫、攝影、音視頻、歌曲、民間文藝等稿件120餘篇,在《龍泉文藝》製作“文學助力抗疫”微刊11期,發佈優秀稿件42篇。

線上“點菜單”,防疫生產兩不誤

崇信縣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國家級試點縣,探索實施“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的志願服務“點單工作法”,鼓勵引導群眾線上點單,遠程服務解決生產難題,充分發揮志願者在疫情防控中的積極作用。

組織志願者通過中國科普APP、微信工作群,電話為廣大群眾答疑解惑,技術指導從田間地頭變成了線上“點單”。各鄉鎮也依託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微信群,在發佈疫情防控知識的同時發佈產業發展信息,讓農民在家能學習、有事做,確保疫情防控期間農業生產不斷檔、不誤事。積極做好農業生產物資儲備工作,目前,全縣共儲備化肥6500噸、農藥11.5噸、種子380噸、農膜1070噸、有機肥2500噸,同時積極發揮經營網點作用,開展“點對點”生產、配送,把春耕生產服務延伸到田間地頭,切實保障了春耕生產所需各種農資的有效供給。

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就是宣傳教育、引導群眾的戰鬥堡壘;一個個身披紅馬甲的志願者,就是無私奉獻的最美戰士,如今的崇信縣,從城市到農村,從大街到小巷,從網上到網下,到處可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的身影,他們中間有機關幹部、農村黨員,退休工人、青年團員和熱心群眾,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逆行者”的果敢姿態,展現出了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無私奉獻、勇於擔當的道德情操與精神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