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靠譜嗎?

路怒終結者


車險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靠譜的

它不像壽險有那麼多輕重症,等待期等複雜的條款

你只需要記住一點,凡是合理合法的索賠,保險公司無任何理由拒賠

首先,交強險是國家強制要求購買的,只有買了交強險才能上戶,年審,上路,但交強險賠付範圍較窄。就需要商業險來對交強險進行補充。

其次,商業險,主要險種,車損險,盜搶險,第三者責任險,司機乘客險。按需購買。如果對險種有疑問,刷卡付費之前一定要問清楚,以免後期扯皮。再一個就是,出險後,一定及時報保險公司,報交警,以免理賠時因資料缺失造成免賠或拒賠。

最後,一切合理合法的索賠,保險公司無理由拒賠,若對理賠有爭議可打銀保監電話投訴,若還得不到解決可通過訴訟來解決。


澤哥的跟班


一次續購車險時遇到的“險情”


我的車約有六七年時間了,沒有出過一次險,按照相關政策,車險費從第一年的5000多元,逐漸降到了現在3000多元,幾樣險種基本上沒變。

每年都是在一家較大的保險公司辦車險,五月份去續辦,有幾次我都直接去。辦理時,保險公司辦理人員,可能瞭解我是優質客戶,總是動員我再買這樣的保險那樣保險,給出了各種理由。但我覺得每年開不了幾次車,有幾樣主要車險就足夠了,都沒答應再添新的險種。

今年5月份,我有事,我愛人去續辦今年的車險,走時我一再叮囑她:辦與去年相同的車險,千萬不要增加任何一種保險。

可辦完回家後一對比,費用比去年多出了幾百元,我愛人一下子蒙了:“說的好好的,險種與上年一樣,怎麼不與我商量就隨意增加了險種,這種做法真是令人氣憤!”。

於是,她又氣沖沖地去了保險公司,問辦理人員,而那位經手辦理的女士卻輕鬆地回答:“工作一忙,忘記給你說了”。可能知道商量不通,她才下此“狠手”。最後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解決了。

錢雖然不多,但經辦人不能不與車主商量就擅自作主,隨意加險。據一位朋友說,他也有過同樣的經歷。

在這裡我想說的是:無論是續購車險還是辦其他類似的事,一定要多一份警惕,看好自己的所辦項目。因為鑽空子的人太多,一不小心就會上當受騙。




分享感動和感悟


車險很靠譜。

我有個客戶,每年都只買交強險。

每次讓他買商業險時候,他都說要換車了,不需要商業險。催得急了就說,開車幾十年了,不會出事的。

有一天突然打電話,在一個拐彎處撞了一輛豪華奔馳,好在對方司機沒啥大事,可車撞得不輕。他要跟對方私了,給人家一萬塊錢,對方不同意,報案。人家的車買了全險。定損下來說得8萬,他急了,可是這時候著急有什麼用呢?他跟對方司機好言好語百般央告都無濟於事,人家說,我剛開了倆月的新車,你給我撞這樣。不知後來怎麼處理的,反正第二年續保時候,自己主動上了商業險。

保險很不靠譜。

我大部分客戶,每年都買交強險和商業險,大部分商業三者100萬,最少的50萬。

買了一年又一年,愣是一次險都沒出過。

下一年續保時候,也沒見他們哪個說,去年沒出險今年只買交強險吧。還是三者100萬或50萬地上。

各個公司雖然都有一套標準的流程,但是執行起來各有區別,有的公司有的網點的人員就很認真很上心,有的公司有的網點的人員就很馬虎很懶散,你這裡出險了急得要命,他半天都沒到,而且理賠還很慢。可是,儘管如此,有車的朋友也只是,去年這家公司不好,今年換一家,卻很少只上交強險不上商業險的。

靠譜不靠譜自己把握,覺得不靠譜,有那個自信不會出險,就只買個交強險;也沒啥。覺得雖然不靠譜但也怕有個萬一,那就把商業險加上。

是不?


號角訊


離2019年結束還有15天了,年關將至,很多朋友們的車險有該到期了,簡直又到了讓人頭疼的日子。大家都在猶豫要不要在原保險公司續保車險?有抱著試試的心態想換一家看看。

小保先不討論車險是否靠譜,咱們換個說法,我們到底要怎麼買車險才靠譜?相信這也是大多數有車朋友的困擾。


小保認為這得分為兩部分去研究:


一、買哪些車險才靠譜?

關於這塊的問題,小保在“車子保險買哪幾種?”的問答中有詳細說明,在此按保險的重要性進行排序。

1. 交強險(它的全稱是“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這是強制購買的)
2. 第三者責任險(責任險是根據你當時購買保險費用的多少,來給你最高的賠償上限的)

3. 車損險(就是對自己愛車的一種愛的保障,只保車不保人)
4. 不計免賠險(在車輛發生事故時,能將本應由自己負責的5%到20%的賠償責任轉嫁給保險公司,購買前提是必須有主險。)
5. 車上人員責任險(無論你的車上坐著誰,只要傷殘了,都是可以賠償的。但買的時候也分只賠司機和賠車上所有人兩種。)
6. 附加險(錢多的話,可以適當添加。)

二、挑哪個保險公司才靠譜?

說完了該選哪些車險的問題,那麼接下來就是怎麼挑靠譜的保險公司了。


1、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保險公司

挑選保險公司的時候,其實不用太擔心保險公司沒錢給你賠。

因為銀保監會在給保險公司發證的時候,都會非常嚴格地審核保險公司的資質。

小保羅列出了10家車險公司, 他們的服務特點與官網公佈的大同小異,如果自己不體驗一下是很那分辨的。

因此在購買車險的時候,可以多挑選一些購買渠道,多在保險公司之間做做對比,看哪家的價格和服務更適合自己。

a.可以看財險公司的原保費收入
b.看財險公司的服務等級評價
c.看附贈服務項目保險公司不同,救援的服務項目有所不同而且有限制,比如:拖車是否有公里數限還有制,投保險種要求等,具體救援服務還需諮詢自己所投保的保險公司。再比如:免費送油服務是否有次數限制等;

以上道路救援服務是非事故道路救援,意味著無論是否發生事故,是否需要理賠都可以使用;如有以上服務會給我們使用車輛帶來很大便捷,尤其是發生狀況,而且最重要的是免費!


2、交強險和商業險不建議在不同保險公司購買

交強險和商業險能不能在不同保險公司購買?這個問題應該有不少朋友們困惑。

小保建議是:可以在不同保險公司購買,但是不建議你這樣做。

舉個例子:假如你在A公司購買交強險,在B公司購買商業險。當你在碰到事故的時候,你也很難確定事故用不用同時走交強險和商業險,這個時候,你就得給兩家不同保險公司打電話報案,理賠流程需要同時在兩家保險公司走,這樣非常的麻煩,所以通常不建議這樣做。

小保說了這些應該夠用,如果還有具體細節需瞭解,可以留言或私信小保哦!

最後,提醒各位朋友們安全駕駛、謹慎開車,大吉大利!


微光保服務諮詢


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首先說一下,車險真的很靠譜,前提是你得選擇大的保險公司比如,太平洋,中保,平安,人壽,這些公司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大的。

因為這公司成立時間比較早,相對來說出險售後理賠,各個環節都比較完善,公司賠付能力比較強大。經營網點遍佈全國。如果真的發生交通事故,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出險理賠相對來說都非常的快。絕對靠譜。

還有車險和人壽保險已經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了,我們買保險的目的是把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而不至於因為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給家庭造成重大經濟負擔。如果家庭條件不好的,會瞬間導致傾家蕩產。



所以說車險是非常靠譜的。只要你選對公司,遵章守法,不酒駕,毒駕,保險公司都會給你賠償。絕對的靠譜。


老於說車險


今天跟大家聊聊車險,因為現在有車的朋友越來越多。(摘自小司聊理財微信公眾號)

之前有一個案例,一大哥買車險時,A代理人跟他說4000元,B代理人跟他說3000元,還送某4S店的維修優惠券。

大哥一琢磨,省了1000元又多了券,就買了B代理人的產品。

結果出事了開到4S店,工作人員說修不了,不能走保險。

01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因為附加險根本就沒有上!

這種情況在生活中經常遇到,同樣的一款車險,保費差不了那麼多,畢竟保險公司的精算師算得很細。

可能有些朋友會說,保險銷售員返傭很高,是不是把他的反傭拿出來了。

差這麼多錢,基本沒可能。

02

那麼這些優惠是從哪來的呢?

羊毛出在羊身上,兩種方式:

第一種,剋扣你部分權益

比如這個車100萬元,給你按50萬元來報。如果出了問題,按照50萬元來賠。

第二種,在保額上動手腳

比如第三方責任險,30萬元和100萬元的保費肯定不一樣。但是因為看合同的人很少,就算寫的是30萬,可能你也沒看到。

03

還有偷換概念

比如上一個玻璃險,但進口玻璃和國產玻璃上哪個?說不定就走便宜的。

以及附加險的問題

比如銷售只附加了一個條款,但說的是附加了所有條款,很多朋友沒仔細看合同就被坑了。

再說一下優惠券、維修券

不要只聽優惠券這三個字,就覺得是一種優惠行為,它一定是一種營銷行為!是為了讓咱們更多去那家4S店修車。

至於售後服務怎麼樣、會不會存在以次充好之類的,就不好說了。

所以大家不要光盯著優惠券。

04

總體來講,買車險跟買其他保險是一樣的,不要只看保費

不管買什麼樣的保險產品,合同裡的一些主要條款,像保額、保障的範圍、免賠責任、附加條款等,還是要好好看。

千萬不要被以次充好,還覺得自己佔了便宜。

05

實際買車險的時候,可選項還是非常多。

在購買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警惕車險文字陷阱

在機動車等商品交易中,一些銷售商往往會利用消費者在法律知識方面的欠缺及對合同條款未能細緻審查的疏忽,故意設下“訂金”陷阱,賺取不義之財。

2、知己知彼,做到“對症下藥”

選擇自己最需要的保險種類。如果車輛防盜性較差,又經常停放於無人看管的停車場,則應投保盜搶險。

3、合理搭配險種和責任限額,做到保障充分

例如對於上下班代步的微型車,可選擇10萬元或15萬元限額的商業三者險。

4、巧用特約條款和風險調整係數,節約保費支出

5、謹慎駕駛,避免多次理賠

保險條款和費率規章中有“無賠款優待及上年賠款記錄費率調整係數”,對上年或連續數年無賠款的,保費最大可優惠30%。

6、謹慎選擇銷售渠道,不同的銷售渠道往往會有不同的效果。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小司聊理財今日頭條號,更多實用的財經、理財知識,第一時間分享給您!


小司聊理財


車已經是生活必需品,汽車保險也成為車主的必需品。剛買新車,加上新手,很多時候會發生一些事故,愛車一旦發生事故,廣大車主如何索賠成了一個頭疼的問題。下面從四個關鍵詞分析告訴您車輛保險如何順利理賠。

  

關鍵詞一:及時

盜搶險24小時內要報案

根據保險合同規定,出現交通事故後,首先要及時報案。如超過48小時(盜搶險超過24小時)內未向保險公司報案,保險公司可以不受理該案。對於多方事故或涉及人傷、物損的事故還應向交警部門報案。如果出現傷重病人,還應及時施救。

關鍵詞二:時效

儘快提交索賠單證

特別提醒車主,要儘快將各種索賠單證交給保險公司理賠人員,如調解或法院判決生效15日內未向保險公司提交相關材料,及自報案起兩年內未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將不受理。若手續齊備協商一致後,保險公司應在10天內一次結案賠償。

關鍵詞三:拒賠範圍

相關條款當注意

根據有關規定,對於酒後駕車、無證駕駛、無有效駕駛證駕駛、核驗不合格或到期未年檢車輛、保險車輛拖帶未保險車輛、交通肇事逃逸、購買二手車後保單未予過戶等情況,保險公司是有權拒賠的。

關鍵詞四:附加險

留意免賠範圍

附加險必須購買主險之後才能購買,而且理賠責任也是嚴格劃定的。所以車友們在投保這些險種的時候,應該要多加留意免賠範圍。例如盜搶險,如果僅車上零部件或附屬設備被盜竊或損壞,非全車遭盜竊,保險公司不賠。而玻璃單獨破碎險只賠使用過程中發生本車玻璃“單獨”破碎,安裝、維修車輛過程中造成的玻璃單獨破碎則不賠。車身劃痕損失險只有無明顯碰撞痕跡的車身劃痕損失,保險公司才負責賠償。

綜上可以看出,車輛保險理賠在於細節,細節很重要。廣大車主一定要在掌握這四個關鍵詞的同時注意細節,這樣才能在車險索賠時,順利的索賠保障自身的利益了。


慧擇保險網


車險快速理賠流程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後,要立即保護現場,搶救傷員和財產,保留相關證據;立即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報案。電話通知保險公司報案(車輛保險卡上有保險公司的報案電話),48小時內攜帶保險單正本、駕駛證、行駛證、被保險人的身份證到保險公司正式報案。

不同保險公司在理賠程序上會有所不同,但理賠的基本步驟大部分還是相同的,基本流程包括有:報案、查勘定損、簽收審核索賠單證、理算複核、審批、賠付結案等步驟。

那麼,車險快速理賠流程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以車車車險險為例,看看車車的車險快速理賠流程是什麼?大致可分為:報案、查勘、定損與核價、遞交單證等四個主要部分。


Andy小鳥


相信很多朋友在買了車之後,就開始馬不停蹄地開始搜索著要給車買什麼保險。特別是對於新手司機來說,一萬個擔心自己會在路上出什麼問題,所以就更加會關注買保險的消息。再加上,我們賣保險的同志們口才不是一般的好,被他們講著講著,一堆近似專業的名詞在你的腦海中飛來飛去,一個不注意說不定你什麼保險都給買了。

但是,真的買了保險之後,就真的萬無一失都給保險了嗎?

雖然賣保險的人員跟你講的天花亂墜,但是,有一些他可不是會輕易跟你講的,有些意外,保險是不起效的。

以下就有四種情況,保險公司是不理賠的。

一、駕駛員故意事故不賠

  根據保險條款規定,駕駛員的故意行為屬於責任免除範圍,因此即使發生任何緊急狀況,如果是駕駛員的蓄意行為造成事故,保險公司都不會負責賠付。因此專家建議車主一定要遵守這些條款。

二、車撞自家人不賠

第三者責任險只負責賠償保險車輛因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傷亡或財產的直接損失。在第三者責任險的條款中規定,“第三者”的定義中,不包括保險人、被保險人、本車發生事故時的駕駛員及家庭成員以及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

三、收費停車場丟車不賠

  據瞭解,一般情況下,車輛在收費停車場或者營業性修理廠中被盜,保險公司都不負責賠付。因為保險公司認為放在以上場所的車輛,停車場是有保管車輛的責任的,因此因為保管人保管車輛不善造成的車輛丟失需要由保管人來承擔責任。

四、車內物品丟失不賠

  根據保險產品中的保險範圍規定,盜搶險的賠償範圍僅僅是車輛本身,而不包括車內的物品。目前保險公司對車裡的物品多數都不承保,只有少數公司的財險產品可以承諾對車內的特殊物品進行賠償。

所以啊,車主們不應該以為自己買了保險就真的萬無一失了,在路上還是要小心行車,不能亂來哦。

http://www.iyutu.cn/posts-show-621.html?iyutu_cid=29&kid=10044502&mid=1161&pid=10947&sid=203&cid=29&gid=1


摳腳女漢紙紙紙


車險不靠譜,但又不得不買,路上開車誰也不知道會碰到什麼情況,新手也好,老司機也好,指不定就是我們這邊全責。

我見過很多就只買交強險就上路的司機,然後呢,買的時候便宜,出事的時候自己就得掏錢了,幾幅油漆也還好,萬一碰到豪一點的車,損失比較嚴重就什麼都玩完。

而且交強險的有責車損限額就2000,現在中國經濟那麼發達,兩三副油漆就差不多2000了,更別人涉及到換件了。

最後總結:買肯定比不買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