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外來人大面積承包土地種水稻,租金、人工成本高怎麼盈利?

草垛上的斑鳩


農業是個“坑”,很多幹過農業的人都知道農業的魅力所在和“坑”的所在。很多資本家都分分投入農業大軍。中國農業熱潮一波又一波,不管種什麼,都有人笑了,有人哭了。幹農業,想減少人工投入,更輕鬆更省,那就需要投入些現代化設備。一次性投資入,永久使用的原則。比如澆灌系統可以用滴管,噴管,智能定時開啟系統代替人工。打藥系統也是可以智能化,高壓水槍打藥系統的成本也很低,一人操作可以管幾十畝或上百畝,或更多。不管種什麼,路一定要夠車開進去,方便搬運物資和出貨,能一定程度上減少人工開支。要用到人工做的事,如果機器可以代替的,儘量用機器,一人一機器可以代替多人。農業回報的時間要很長久,需要考慮長遠戰略!更需要堅持和規劃調整。







大柒哥


做農業基本虧,做不起,兩種虧法,一是爆發戶,以為自已有錢沒有思路就盲目投資,結果血本無歸,二是目標就是騙政策的錢,政府也要求先投後補,更沒有經營思路,最後也是虧。農業項目死在兩個人手上,一是專家,自以為是專家,政府也相信他們,結果恰是他們只懂技術,不懂經營、市場,投資後能不能銷售掙錢管他鳥事!第二個人是設計師,設計很漂亮,這個虧得更慘!比如現城市房地產,哪個規劃設計是設計院做的,都是甲方根據市場規律來設計的,設計院只是圖紙搬運工。當然農村市場不成熟,市場機會更大,要求更高!怎麼做,一做產業鏈,二做文化,三做特色旅遊吸人氣,四結合市場做康養+互聯網


紫溪谷地


只有發展多種經營,才會盈利多多。天下人沒有做虧夲的買賣,盈利多少靠人為!


DDS理圓通


大家好,這裡是地鍋的味道,我的認識是。

一這些人有很高的經濟頭腦。對於自己種植的作物有充分的識識,知道什麼樣的作物有多高的經濟價值。

二是有廣泛的人脈。只有認識的朋友多,瞭解的多,知道市場上需要什麼,種什麼。種出來以後,有門路銷出去。

三就是有經濟實力。農村種植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只有投入,才有回報。

再就是國家的扶持。對於一些農村合作社,大家都有扶持政策,資金技術等各方面的支技。


地鍋的味道


只要做到全程機械化種植,減少人工成本,嚴格科學種植管理,穩步產量與質量,種水稻還是賺錢的。




80後五常稻農


當甩手掌拒不行?我組有稻田120多畝吧,本組兄弟分別承包,每畝也400來元,買了機械,除了插秧基本不請人,種上一二畝蓮藕,養上50只鴨,50雞,每年能七八萬,比打工差不多,又照顧孩子父母,關謎得吃苦。


用戶8074934762258


農村外來人承包種田,不是一般人,都是有點特熟和特權關係人。一般人不會承包土地來種田,如果沒有補貼,可以說沒有一個人承包種田。


遊四方73


國家大力扶持,現在多少地主都是奔扶持資金去的。把補貼去掉,立馬只剩幾個留守老農,地主立刻無了。


老來紅47


農村外來人承包大面積土地搞種植。說明人家有本事嘛,有信心呀,又去眼紅嫉妒人家,人慫沒本事種好自家的地,呆一邊去,好好看看人家是咋賺錢的就行,你不種,人家種,有什麼不服氣的,種好為原則嘛。


2084487812612


不應該太高,太高別人沒的掙,可以讓每個村民免費每人每天1斤大米,另外有需要請工人做工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