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聊死亡太有挑戰,但我知道這個方法是對的

作者:以及出處——來自“生合”(ID:shenghequan)


和孩子談死亡,無需未雨綢繆。我們每個人對死亡的瞭解都極其有限,所以,想太多,等於浪費時間。

但是,親子教育中,死亡話題又繞不過去,和性、金錢等同樣敏感的話題相比,這個話題來得最早,而且孩子會主動找你談,你總得應對吧?


1

“既然他好了,我們去天堂把他接回來吧!”

我的應對,是從女兒小妤的一次創作開始的。

小妤四歲時喜歡親自創作繪本,但她不會寫字,只能用抽象的符號來表示。好玩的是,無論你讓她講多少遍,她都能一字不差地念出那些“天書”。

下面就是小妤四歲時的代表作之一,《去天堂接小狗》,文字是她念我記,留下的。

《去天堂接小狗》

跟孩子聊死亡太有挑戰,但我知道這個方法是對的 | 心理諮詢


跟孩子聊死亡太有挑戰,但我知道這個方法是對的 | 心理諮詢


跟孩子聊死亡太有挑戰,但我知道這個方法是對的 | 心理諮詢

跟孩子聊死亡太有挑戰,但我知道這個方法是對的 | 心理諮詢


跟孩子聊死亡太有挑戰,但我知道這個方法是對的 | 心理諮詢


小妤為啥這麼創作?

起因是那年春天,家裡小狗扎西得了癌症,因為它過於痛苦,我和爸爸給它執行了安樂死,然後帶到動物火葬廠,再然後小狗變成小小瓷罐,埋在一棵樹下。

我不覺得該把小狗死亡的消息告訴小妤,但還是沒瞞住。第二天,在我毫無準備時,小妤發問:“媽媽,扎西死了,是嗎?”我跟她大致解釋了下:扎西得的是癌,醫生也治不好。扎西很痛苦,每天都很疼,所以媽媽就找了醫生,讓他不再痛苦。

我以為,討論到此結束了,但晚飯後,安靜的小妤突然再次發問:

“扎西死了,就不再痛苦了?”

“是”。

“那,扎西死了,去哪了?(問題有點難)是不是去了天堂?”

我趕緊點頭,慶幸她能自問自答。

“那扎西到天堂,是不是病就好了?”

我又趕緊點頭。

她眼睛亮亮的,說:“那我們把扎西接回來,好嗎?”

我瞬間石化。看我表情空洞,她開始著急:“既然到了天堂,病也好了,為什麼不趕快把他接回來?”


跟孩子聊死亡太有挑戰,但我知道這個方法是對的 | 心理諮詢


圖為:扎西


這是她從大人給出的信息中,建立的邏輯,而且她要馬上、立即就去。

我只好承認無能:“寶貝,天堂很遠很遠,而且活著的人是無法進入的。”

那天晚上,小妤第一次因死亡而哭泣。

兩天後,她興奮地給我看她寫的這本書,就是前面的繪本。她的理想在書中實現了。

不久,她又完成了一本書,名叫《丁丁的姥姥發生了什麼?》。這次,她完成畫稿之後,讓我按她的口述把文字配上。

故事主人公是個叫丁丁的小公主,有個愛她的姥姥,在姥姥的照顧下成為女王。有一天,“到年紀了,姥姥跟丁丁告別後,便閉上眼睛。”

就是這本“書”。


丁丁的姥姥發生了什麼?


跟孩子聊死亡太有挑戰,但我知道這個方法是對的 | 心理諮詢


跟孩子聊死亡太有挑戰,但我知道這個方法是對的 | 心理諮詢

這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樂觀而積極;第二個故事順從而無奈。

我心裡瞭然,扎西之死觸發了女兒對死亡的思考。此後,她動用自己儲存的死亡知識,想象了姥姥的臨終。在我們家,姥姥年齡最大,最容易引起這樣的想象。

在我記錄她的口述時,內心波濤洶湧。沒有人願意面對死亡,也沒有人能逃避死亡,哪怕這個四歲多的小女孩,也會帶著強烈的本能去思考死亡。

但面對她的創作,我沒有評價,沒有議論。我本以為,關於死亡的討論,總算停止了,沒想到下一次更激烈。


2

“我要你抱著我,我要能摸得著你”

過了些天,我帶她從郊外開車返城,路上,她突然發問:“媽媽,你會死嗎?”

我忍不住吸了口氣:“會啊,誰都會死。”

靜默,靜默之後的發聲:“那你死了之後,我還能跟你說話嗎?”

我沉吟:“哦,不會像現在這樣用聲音說話,也許會用另外的方式交流,我會在你心裡,可以不用說話,但我能明白你的意思,你也能明白我。”

再次靜默。

靜默之後,發出的聲音是哽咽:“媽媽,我不要你在我心裡,我要你抱著我,我要能摸得著你”。


跟孩子聊死亡太有挑戰,但我知道這個方法是對的 | 心理諮詢


圖片源於網絡


我快速回頭看她,窗外燈光打在她稚嫩發光的小臉上,是淚光。原來,她早已默默流淚,我第一次看到女兒悲傷到淚如雨下的小臉,那一刻的震撼刻在了我的記憶中。

我試著幫她描述她的恐懼:寶貝,你擔心媽媽會死,對嗎?其實,我也擔心姥姥會死。因為我們都認為,人死了就不能在一起了,但我們希望永遠在一起,所以會害怕。害怕的時候,我們可以說出來,我們也會流眼淚,眼淚是好東西,可以安慰我們。馬上到家了,媽媽可以抱著你,你在媽媽懷裡掉眼淚。

那之後,這個話題沒有再提及。我猜,她已經把她最大的死亡恐懼說了出來。但我沒有停止思考,開始查資料,怕哪天她又會問起。


3

我看過一篇文章說,小孩子4到6歲,開始意識到肉體會死亡,而精神則不會死。

心理學家白令教授做過一次實驗,用圖片跟一群幼兒園小孩,講述鱷魚吃老鼠的故事。講完後他先問孩子們有關肉體層面的問題,比如,老鼠死了,還會吃飯嗎?還會上廁所嗎?還能聽到聲音嗎?

大多數的孩子說:不會。

接著,教授又問了精神層面的問題:老鼠會嫉恨吃掉它的鱷魚?會很渴望回家嗎?

大多數孩子說:會。就是說,就算老鼠死了,也會有情感、有慾望。

實驗結論是:在孩子的眼裡,死亡只屬於肉體,不屬於精神。而且這種觀念,會一直伴隨多數人的終身,成為人類共享的生死觀。

按我理解,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的死亡恐懼,正是因為肉體消失,而精神不死所帶來的糾結與無奈。

但瞭解了又怎樣?怎麼跟孩子談論生與死?


4

為什麼無需刻意和孩子談生死?

首先,面對死亡恐懼,成年人沒資格給孩子當老師。這是我參加一個生死討論小組得出的基本判斷。

半年前,受朋友邀請,我參與了一個討論會,主題就是“生與死”。參與其中的有公司高管、創業者、媒體主編、大學老師。幾個小片段讓我印象深刻。

A,女士,她的婚姻有過漫長而痛苦的磨合,但時間和智慧換來了平靜和美滿。有一天,她的老公和孩子在客廳玩耍,她在旁邊看著,忍不住哭了:這麼美好的東西,如果我死了,這麼美好的東西,我就失去了,我就特別難過!

B,女士,有次她在一條安靜優美的小河邊散步,她說,那一刻,我特別渴望能有一個靈魂伴侶,可以分享生活中很多的美好。但我越來越覺得,我可能就這樣孤獨終老了。

c,男士,在生死的大話題之下,他聊的,是他面臨著兩個非常好的工作機會,一個是和夥伴一起創業,另一個是國際知名的投資機構。他的選擇,困難中好像透出了甜蜜。


你看,成年人的死亡恐懼,其實是佛教所說的生之痛苦。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規律,但愛恨貪嗔卻無窮無盡。

如是,我們成年人如何跟孩子談生死?我們可以掉書袋,網羅科學、哲學、宗教、文化中的生死道理,講給孩子聽,但單純的灌輸無意義。生機勃勃的孩子,但凡有時間,就該在放縱奔跑中,樂而忘憂。

所以,跟孩子談生死,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事到臨頭,只好談談。我覺得這樣更符合生活本意。


5

非談不可時,怎麼辦?

首先,只講客觀事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和認知,也許都很精彩,但恰恰應該戒備。因為在跟孩子談話時,凡意識形態都要加倍剋制。如果是我,會只講述客觀事實:害怕很正常。我絕不會告訴她:不用恐懼死亡,因為我自己都做不到。

其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有另一個世界嗎?對不起,媽媽不知道。有天堂嗎?對不起,媽媽不確定。媽媽能確定的是,你看到的所有對天堂的描述,都來自想象。你死了,我就再也見不到你了嗎?是的,無法像現在這樣相見,但我們或許會在夢裡見到,而且我會一直留在你心裡。對此我確信無疑。其他的我真不知道。


6

死亡來了,死亡走了,死亡一直在

最後,推薦一本繪本,《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書裡對死亡的描述特別客觀,也恰到好處。

繪本大意是:樓上外婆是樓下外婆的媽媽,她很老。有的孩子不喜歡她,甚至覺得她是巫婆,但故事中的男孩不覺得。有一天,媽媽告訴小男孩,樓上的外婆去世了。他們趕到外婆家,看到的就是這個場景。


跟孩子聊死亡太有挑戰,但我知道這個方法是對的 | 心理諮詢


這是最真實、最生活的,孩子眼中的“死”,——那個總能見到的人,突然就不在原來地方了。四年前,父親去世時,女兒看到的,也是這樣的場景。

有一次,小妤會突然哭出來,告訴我:我想姥爺了。我抱著她說:我也想。

還有一次,在旅行中,夕陽中的大海和曠達的長風,讓我淚流滿面,她問我怎麼了,我說我想姥爺,而她只是“哦”一聲,就自顧自在風中奔跑跳躍。

對一個孩子來說,夠了。


7

我全力活著,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死亡上

前幾天,好幾個人在朋友圈轉這個。(見下圖)


跟孩子聊死亡太有挑戰,但我知道這個方法是對的 | 心理諮詢

好吧,老年人要搞搞新意思,沒問題。但50歲就要把賽車扔了?為什麼?我現在沒賽車,到50歲如果條件允許,反而要買賽車——只要我喜歡。

就在剛剛,又看到一篇被瘋轉的文章,作者看了一本關於生命和死亡的書,遂發文推薦之,大概很受感動和啟發,便在文末說,“因為這本書,我決定所有離別,都要跟我愛和愛我的人好好告別,一定不能忘記。” 這段文字被多人點贊。但我不這麼想,不看這本書,就不珍惜所有離別嗎?

我只想全力以赴地活著,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準備衰老、準備死亡和因死亡而到來的告別上。


作者簡介:郭佳,和 12 歲女孩一起成長的媽媽,母嬰、教育內容創作者。生合品牌創始人、央視《面對面》欄目主編,做過十幾年紀錄片導演(不小於15號字)。
郭佳,和 12 歲女孩一起成長的媽媽,母嬰、教育內容創作者。生合品牌創始人、央視《面對面》欄目主編,做過十幾年紀錄片導演(不小於15號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