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程度不高的人,適合寫作嗎?

盈天下


可以。只要堅持一定能夠。在不同的革命年代,許多農家子弟參加革命後,掃盲後學習文化,記錄生活,成為一個文化人。有很多例子。大家熟悉的有高玉寶,浩然等。


尋書天下


我含山唐七十年代高中畢業,八十年代讀了中等師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我,真的很喜歡寫作。

寫作需要積累。一個是生活的積累,喜歡寫作的人平時會留意身邊的人事景物;一個是知識的積累,這個是需要讀書的。我這個人數理化不行,但語文還可以。七十年代農村是沒啥書可看的。我就千方百計找書看。可那個時候四大名著是看不到的。現在還能記得的有《紅日》《金光大道》等。好不容易得到一本十分破舊的《水滸傳》就喜歡的不得了。參加工作後,傷痕文學興起,我就看《收穫》等文學刊物。

有了積累,還得有寫作慾望,這就是表達。一個沒有寫作慾望的人,是不可能很好的寫作的。我年輕時投過稿,但幾乎都退稿了。再後來工作忙,雖有寫作慾望,但真沒時間去寫。

現在我退休了,這寫作的慾望忽然強烈起來。我申請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就叫“含山唐”。我寫的文章是給老家的鄉親們看的,發表與否我是不在乎。接著,去年二月到了頭條,到頭條已一年了。這自媒體也算圓了我年輕時的文學夢想。

寫作,不在於文化程度的高或低。只要你想寫,就一定能寫好。


含山唐


個人認為還是能。我外侄女的文章據說寫得相當好,我女兒把她用過的作文本帶回家裡來頂禮膜拜,我順便翻了翻,用詞非常優美,可惜通篇都是華麗的辭藻堆砌出來的,我不是十分佩服。我認為的的好文章就是說老實話、心裡話和真心話,我是咋想的就咋說,說完了,把語句改通順,讀著不拗口就行,最後把錯別字、標點符號一審,發佈……因為頭條裡是人才濟濟、臥虎藏龍,我自知文化程度不高,只有走樸實無華的路線囉!也就是我們重慶人說的“老實人聊老實的龍門陣”,至於讀者們喜不喜歡看,隨他們,但只要他們肯賞臉看一眼,我保證人人都能看懂😁


鳳146983974


個人覺的寫作是沒有侷限性的,在於個人想不想去寫,及寫出的作品是否有價值,當一個人的思維廣度和深度達到一定空間都可以啊,舉個例子,我小時候父母外出打工是爺爺奶奶帶的我和弟弟,我個人的學歷水平也不高,記得有一次爺爺在洗臉,洗完過後把臉盆裡的水往外灑,轉頭對我說人生有時候就像這盆水一樣,潑出去就收不回來了,這就叫覆水難收,那麼從中其實我就可以從覆水難收這個為題進行個人的創作,創作的類型根據不同人所創作的類型會有區別,極其創作的緯度也不同。




正知而後覺


寫作和文化程度有一點關係,但不是完全一致。寫作需要生活的積累,沉澱,更需要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文化程度不高,勾思合理,想象豐富,用詞靈活也可以寫出好文章。


漫步的小榮珍


文化的高低與寫作沒有關係,要想寫出好的作品,我想只有用心,只有用心去寫,才能寫出真正好的作品,正所謂文以情書。


雅文草木心


文化不高的人也能寫作。但是必須有生活素材。要想寫出好的作品,首先要有豐富多彩生活經歷。


用戶春風得意


以下三種人最容易成為作家:記者、軍人(含警察)、流浪者(含無業者),由此可見,成為作家的首要條件不是文化,而是職業、經歷。

當然,文化程度高,寫作時能暢快一點,但水品不一定比文化水平低的人高。

作家與別人的不同之處是對人生、社會深切、獨特的認識、感悟和理解,然後用故事的形式把它表達出來,即使你只有小學文化水平,照樣能寫出大作品。


內刊主編


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只要識得常用字,同樣適於文學創作,如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丶巜海燕》作者高爾基丶《高玉寶》作者高玉寶等,文化程度都不高,但寫出了名作。反之,大學裡的教授和學生寫出名作的並不多。


領袖詩人盧偉宗


寫作就是在原有的事實基礎上,加上自己的想法進行再創作,當然是文化越高越好,文化就是書本上學到的文化知識,那麼文化低的人能不寫作呢?回答是肯定的,要想寫好作品,首先要把自己的文化課補上來,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平時多看書,多觀察,多研究,數學家華羅庚只是初中文化的學徒工,通過刻苦學習最終成為數學家,作家的成長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天才出勤奮,事物是可以轉化的,有文化是寫作的有利條件,但不是決定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