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除了五個計劃單列市外,還有那些城市有實力成為計劃單列市?

春色文明


5個計劃單列市當中,以深圳的經濟實力最強,其次是青島,寧波,大連和廈門,廈門的GDP不到6000多億,GDP超過6000億的城市太多了。但是成為計劃單列市不只是看經濟實力,還得看綜合其他指標,如地理位置、科教等。

從GDP前20的城市中選擇哪些有實力成為計劃單列市?前20的城市中,直轄市和國家中心城市排除,直轄市和國家中心城市的城市級別是高於計劃單列市的。剩下蘇州、杭州、南京、長沙、無錫、佛山、泉州、東莞和濟南。

這幾個城市當中我認為蘇州、杭州、南京、長沙是最有實力成為計劃單列市的。


互金圈


計劃單列市是在國家計劃中列入戶頭並賦予這些城市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的城市,它的財政與中央掛鉤,無需上交省級財政,只對本市以及中央負責。目前全國有五個計劃單列市,分別是大連、青島、寧波、廈門和深圳。



縱觀這五個計劃單列市,實力差距也是非常大的,毫無疑問,深圳的實力最強,處於第一檔;青島、寧波處於第二檔,都是“萬億俱樂部”成員;大連、廈門處於一檔,這其中大連的實力要比青島強上不少。那麼全國還有哪些城市有實力成為計劃單列市?

如果以大連、廈門為計劃單列市的實力門檻,那麼全國是有不少城市具備這個實力的。首先是全國10個副省級城市,即廣州、成都、武漢、南京、杭州、西安、濟南、瀋陽、哈爾濱、長春。當然,副省級城市與計劃單列市是同時期被確立的,這些城市已經是副省級城市,也不會再給計劃單列市的頭銜。

第二,實力較強的省會城市,比如鄭州、長沙、合肥、福州、昆明等。

第三,實力較強的地級市,比如蘇州、無錫、佛山、東莞等。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有實力並不代表未來就可以成為計劃單列市。計劃單列市是上世紀90年代的產物,進入21世紀,國家再也沒有增加計劃單列市。所以以上提到的城市成為計劃單列市的可能性都不大。


錦繡中源


我來聊一下我的看法。我覺得這種計劃單列城市,不一定非僅僅按GDP算。

看一下現存的5個計劃單列市,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

第一,他們全部是非省會。

第二,每個省只有一個。

第3個是大家所容易忽略的,全部沿海。

所以呼聲最高的蘇州其實是最應該排除的。

沿海地區沒有計劃單列市的。河北江蘇。廣西海南。符合標準的對應為唐山。南通獲得連雲港。北海。三亞。

看一下這些城市。比5個計劃單列市名氣差遠了。

所以哪個城市也不會成,再成為計劃單列市了。


邶風風韻


計劃單列市,這個名稱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現在很多人光看這個名字,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在計劃經濟時代,很多指標包括用地指標、金融指標、財政財稅指標都是中央下達計劃的。中央下達計劃的時候,一般是針對省一級單位。市和縣一級就是由省裡在下達了。革開放之初,為了推動經濟的發展,選取了一些條件較好的市,由國家單列下達指標,享受省一級的權利,所以就叫做計劃單列市。

計劃當年是最多的時候有二三十個,經過一步一步的精簡,現在只剩5個計劃,單列式的,分別是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和大連。在計劃單列市的經政策推動下,這5個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都是領先的。

(深圳)

我們來看一下這5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情況。2019年深圳GDP2.7萬億元,青島1.2萬億,寧波1.1萬億,大連7000億,廈門5000億。在人均GDP這個指標上,他們也是遠遠領先於所在的省份。比如深圳的人均GDP已經超過了20萬元,而廣東省大概是8萬多元。所以從經濟發展的結果來看,計劃單列市的政策還是非常成功的。

假設我們只是假設計劃單列是要擴容的話,哪些城市能夠入圍呢?在這裡我們可以採用排除法。

首先,把省會城市排除掉。早先的計劃單列市名單,包括了很多個省會城市,到後來全部踢掉了,成都,武漢,南京,杭州等等。現在看到的5個計劃單列式都不是省會城市。

第二,選取經濟實力突出的地級市。在經濟實力突出的地級市有哪些呢?蘇州、佛山、東莞、泉州、南通、無錫、煙臺、唐山,等等。按照現在一個省一個計劃單列市的做法,像佛山,東莞,泉州,煙臺就難以進入計劃單列市了。

經過排除之後,就剩下蘇州,南通,無錫,唐山等城市了。這幾個城市前面幾個全都是位於江蘇,實力最強的是蘇州,那麼其他的也沒有入選的可能性。唐山的發展也是可圈可點的,但能不能入選計劃單列市就很難說了。

所以選來選去比來比去,只有蘇州入選計劃大歷史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蘇州的經濟實力,在所地級市之中是最強的,甚至比大部分應該說,比絕大部分的省會城市經濟實力都更強。

2019年蘇州的GDP超過了1.9萬億元。大陸27個省會和首府城市中,它只比廣州更低。像成都,武漢,南京,杭州等重要的省會城市,GDP都要比蘇州低一些。

蘇州的縣域經濟是非常之強的,它5個縣級市全部入圍全國百強縣的前10位。其中崑山市已經連續非常多年位居全國百強縣之首。2019年光一個崑山縣GDP就達到了4000億元左右。這個規模比中西部地區大部分的地級市規模要大得多。


財經知識局


計劃單列市形成於1994年,為了進一步加強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而提出的,大部分是省會城市,只有深圳,寧波,廈門,青島,大連不是省會城市。

既然是為了促進城市發展,以目前國內的城市綜合條件來看,很多城市足以成為單列市!

第一個便是蘇州,作為自古以來的魚米之鄉和經濟繁榮之地,如今也是國內最富有的地級市,經濟規模長期位居全國第五或第六。不僅市區經濟發達,屬下各個縣級市也超強,均位居全國百強縣市前幾名,由此可見,蘇州稱為單列市當之無愧。

第二個便是鄭州,作為中原腹地,全國最強人口,糧食大省省會,交通要地,鄭州近幾年突飛猛進,已經邁過萬億門檻,我想其中一個名額非他莫屬。

第三個我覺得可以給合肥,安徽這些年的經濟發展有目共睹,作為省會合肥更是頭部現象明顯,同時作為中國科教名城之一,成為單列市也毫不為過。

另外像長沙,泉州這些城市都有能力成為計劃單列市!


以史知今


縱觀現在的五個計劃單列城市,深圳,寧波,青島,大連,廈門,他們都不是省會城市,而是經濟超強的地級市,計劃單列市都是副省級城市,根據這一情況來看,經濟強的地級市蘇州,無錫,東莞,佛山,南通,泉州,這些經濟強大的地級市就有可能成為計劃單列市,特別是蘇州,若要新增計劃單列城市,很可能上榜。


春色文明


蘇州:蘇州是一個很好的而且有實力的城市。蘇州在國內的地級市綜合能力一直名列前茅,蘇州市的GDP也是在地級市裡位列前茅。蘇州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風景優秀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常住人口也有1000多萬人。在公共建設和產業配套都有一定的優勢。所以說蘇州市應該有實力成為計劃單列城市。


大師弟


蘇州、佛山、泉州、東莞、無錫!


海蠻牛


國家給的待遇和名稱在今天看起來並不代表經濟實力高低,也不代表先進的生產力,看從那個角度看,從某些角度看丹東應該成為計劃單列市,從經濟實力角度看那麼蘇州,無錫,都可以成為計劃單列市,但是當初提出計劃單列的目的是給與一些政策,現在市場經濟了,叫計劃單列市本身就脫離了經濟規律。


邁海參1999


從2008年起,成都加速發展了十幾年,應該有申請資格了[酷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