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代碼到應用軟件是怎麼一步一步過來的?求詳細介紹?

電影夢工廠6516


例如java語言,開發者用idea,eclipse等工具編寫代碼,然後代碼編譯是由Javac編譯器來完成, 這是由.java源碼文件轉為 .class二進制字節碼文件的過程

源代碼文件*.java -> 詞法分析器 -> tokens流 -> 語法分析器 -> 語法樹/抽象語法樹 -> 語義分析器 -> 註解抽象語法樹 -> 字節碼生成器 -> JVM字節碼文件*.class ,交由虛擬機去運行

然後軟件點擊的時候會觸發點擊事件,然後發起請求,通過接口調取運行中的代碼,然後查詢或許修改數據庫中的數據,把需要的數據返回 僅是其中一部分,僅供參考


北漂時光


相信這個問題,是很多非計算機相關專業的人,共同好奇的一個問題。一個軟件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我們按照兩種開發模式來說明這個問題。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應該是軟件行業最早採取的開發模式。涵蓋的過程從項目立項、需求調研、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代碼開發、集成測試、驗收測試到上線運營。



瀑布模型一般應用在需求比較明確的軟件開發,多指一些信息化管理系統。例如:OA系統、CRM系統、ERP系統等。還有一類就是客戶提出明確需求的項目。

瀑布模型項目立項後,首先,要做的事就是需求調研工作,通過專家座談或者調查問卷的形式,搞清楚各類用戶對系統的要求和使用習慣等問題。

調研完成後,把客戶需求整理成需求規格說明書,交給客戶做簽字確認。需求確認後,正式進入開發環節。

需求分析師和架構師,通過對需求的分析,確定軟件採取的架構及技術線路,形成包含功能清單及架構說明的概要設計文檔。再交給開發工程師做詳細設計。

詳細設計階段,開發工程師需要確定軟件的具體實現方式。例如:包、模塊、接口、採取的設計模式及數據存儲結構等。

下來就開始編碼了。編碼基本完成後,測試工程師搭建測試環境,進行測試工作,測試通過後形成測試報告。

這個時候軟件就有了軟件的形態。這個時候要把軟件部署到客戶的生產服務器,再做驗收測試。用戶驗收通過,這個軟件就算正式上線使用了。

敏捷開發

敏捷開發一般用在需求不明確的互聯網項目,開發的原則是“快速迭代、小步快跑”。例如:微信、今日頭條這樣的開發。在開發時,誰也不知道用戶喜歡什麼樣的具體功能,只是大概覺得用戶需要。採取這種開發模式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產品要快速投放市場,做試錯運營。



從開發流程上來說,敏捷開發一個小版本的開發流程與瀑布模型沒有任何差異,都要經過需求階段、設計階段和開發、測試、上線等階段。但這類平臺型的互聯網系統是沒有終點的開發。只要項目在運營,就一直在開發。例如:淘寶的平臺,開發了20年了,還在不停地開發、優化。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瞭解軟件開發有幫助。


雲峰互聯網


你好,很高心回答你的問題,不知道您說的是電腦軟件還是手機APP或者其他,下面我就按手機APP作為說明

1. 首先我們需要制定一個方案,關於APP需要有哪些功能,然後計算預算,工期等一系列問題。

2. 方案制定好了之後,開始設計界面。界面設計包括所有頁面的排版,推薦用pr,比較方便。而且還可以預覽點擊效果。

3. 界面設計好了之後,開始開發程序,實現功能。

4. 這邊程序開發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進行蘋果開發者計劃的申請,如何申請蘋果開發者賬號,這裡就不多說了。如需要上傳Android版安裝包,需要註冊對應的Android應用中心開發者賬號,流程一樣。

5. 蘋果開發者計劃申請下來大概需要半個月時間,這段時間過後,基本上程序也開發完了,然後我們就可以打包上傳iOS安裝包到App Store了。

6. 上傳之後,到應用中心下載安裝包,安裝就可以。

這裡多說幾句程序開發的流程。由於完全開發,難免會有漏洞出現。所以,客戶在收到產品之後,需要跟開發商一起發現錯誤,並修改錯誤

有不同觀點或想法請評論留言。我們一起學習探討!


小玖說科技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以下是我的見解希望能幫助到你去理解

1.從問題的角度上代碼概念太大,準確來說是很多計算機編程語言組成了這個代碼概念,每種語言有自己的使用的地方

2.我們平時使用的軟件應用程序有很多種比如Web網頁,安卓app,iosApp,都有自己編程對應的軟件,這些在一定意義上屬於前端展示性語言當然也可以去驅動硬件比如說相機,聲音等等,Java等語言主要做服務端用來處理計算數據,與前端進行交互數據同步以及更新Java也是全球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3.應用程序從代碼到線上運行經歷很多個階段,需要用前端語言寫前端代碼,服務端語言寫後端代碼,數據庫負責數據存取,也分別對應不同軟件工程師web工程師,安卓工程師,ios工程師,java工程師等等,前後端代碼編寫測試完成要進行交互調試以及開發環境與測試環境測試通過方可提交正式環境,其中也包括項目協同開發管理這個很重要

4.上線運行需要有很多條件,只有代碼是不夠的,需要雲服務器等相關短信平臺等具體要根據業務需求申請運用,代碼主要放在雲服務器運動,相關安卓與ios開發的代碼需要提交到相應地方審核方能發佈與雲端進行數據交互,以上完成應用程序就可供使用

以上是我的見解,多有疏漏請指正!



回敬青春


你應該是想了解軟件的開發過程。

一般來說,軟件開發分為五個階段:

1.問題的定義及規劃———想做什麼軟件?

2.需求分析———軟件怎麼做?

3.軟件設計———軟件實施方案?

4.程序編碼———軟件開發

5.軟件測試

6.軟件上線

各個階段所需要完成具體內容如下:

1.問題的定義及規劃此階段是軟件開發與需求放共同討論,主要確定軟件的開發目標及其可行性。

2.需求分析在確定軟件開發可行性的情況下,對軟件需要實現的各個功能進行詳細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階段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做的好,將為整個軟件項目的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同樣軟件需求也是在軟件愛你開發過程中不斷變化和深入的,因此,我們必須定製需求變更計劃來應付這種變化,以保護整個項目的正常進行。

3.軟件設計此階段中偶要根據需求分析的結果,對整個軟件系統進行設計,如系統框架設計、數據庫設計等。軟件設計一般分為總體設計和詳細設計。還的軟件設計將為軟件程序編寫打下良好的基礎。

4.程序編碼此階段是將軟件設計的結果轉化為計算機可運行的程序代碼。在程序編碼中必定要制定統一、符合標準的編寫規範。以保證程序的可讀性、易維護性。提高程序的運行效率。

5.軟件測試在軟件設計完成之後要進行嚴密的測試,一發現軟件在整個軟件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加以糾正。整個測試階段分為單元測試、組裝測試、系統測試三個階段進行。測試方法主要有白盒測試和黑盒測試。

最後一步就是軟件正式上線運營,希望能幫到你。[握手][握手][握手]



IT八卦


代碼就像磚頭、水泥、鋼筋,使用藍圖(設計方案)建造出房屋即應用軟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