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必須要有自己固定的風格嗎?

呂噱浚


繪畫是有階段性的,當你只是一個愛好者,剛剛初學繪畫,那是談不上什麼風格,只能打基礎而已,風格是隨著你的基本功越來越深厚,藝術水準越來越高而水到渠成的,每個人本身有其獨特個性,風獨自然各異。

因而,我們在追求所謂個人風格時,首先打下自己堅實的基礎,就拿中國畫而言,所有風格獨特的畫家,其個人風格並非一蹴而就,均無不立足傳統,深刻鑽研,被徐悲鴻先生譽為“五百年一大幹”的張大千先生,對傳統的學習可謂不為不刻苦,歷代名家名作反覆多次臨摹,單石濤的畫臨習已到爐火純青,讓人真假難辨,連被譽為石濤專家的黃賓虹也被騙過,張大千為研習古人藝術,更是不遠千里跑到敦煌,歷近三年時間臨習敦煌石刻,正是傳統文化的深厚豐富了其個人風格。而遵遁傳統在歷代名家中均無不體現,誠如李可染所說: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走出來。即可窺見,對傳統的基本功的重視。

有了深厚的基本功方可談風格的形成,但只是一味“入古”、“泥古”還不夠,畫得最好還只是前人的,誠如李可染先生所說,還要走出來,加強自身各方面的修養,師古人師造化,“清四家”之一的石濤說:搜盡奇峰打草稿,以及我國當代了不起的國畫大家陸儼少先生說:四分讀書,三分書法,三分畫畫。更能闡釋了一個畫家走向頂峰途徑

大家的風格不會一朝形成,也不會一成不變,才會風格各異,異彩紛呈,才會有黎雄才先生的“黎家山水”、黃賓虹先生的從“白賓虹”變“黑賓虹”、李可染先生的雄渾華滋、傅抱石的“抱石皴”……


老鄧行畫


是需要有自己的風格,形成一定的藝術語言,辨識度高,才更容易脫穎而出。

藝術家和畫匠的差別就在於有沒有自己的藝術語言:

1、藝術家,之所以是藝術家,其特徵是不在是“為藝術而藝術”的風格,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繪畫方式以創作為主,不存在臨摹以及照搬照抄。如果有抄襲的藝術那麼這就不能稱為藝術家,只算是畫匠,沒有創新性。

2、畫匠,就如流水線員工一樣,只需要照樣繪製下來,有觀賞價值但是藝術價值不高。

擁有自己繪畫語言是每個藝術家對於藝術的尊重,對自我價值的肯定,是藝術家身與心共同的付出,藝術品,注重個人情緒,每個人的情緒有差別,才使得藝術擁有的獨特性和靈魂。

當然藝術語言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是最基礎的個人“文字”,藝術家的精髓在於他對事物及世界真像的深刻認知與思辨能力,在於心靈對事物的極致關注和反覆磨礪,在於他超越尋常的忠實的富於藝術的個性表現。





小陶老師美術客


但凡是歷史上的藝術家或者畫家,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

想通過繪畫有所成就,必然要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只有獨一無二的個性,才能冠以“風格”的稱謂,一個人在繪畫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標誌其藝術創造實踐活動達到了成熟。在世界與社會文明不斷髮展的今天,人們的欣賞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這就賦予了我們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形成自己的繪畫風格,才能使自己在繪畫藝術的不斷探索中有所成就

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的形成是畫家走向成熟的標誌,它是畫家的成長背景、生活經歷、思想境界、文化素養以及世界觀等的體現,並通過繪畫作品的內容與形式表現出來。以此來衡量一個畫家的作品的成敗、優劣。





松風工坊


不需要,畫自己所想,畫自己所畫。至於風格那是別人看到作品時候的一種感覺。

每一個藝術家都是生活在環境中的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所創作的每一副繪畫作品,代表著自己的所思所想,不需要固定模式只創作一種風格的作品。生活是多樣的,創作者也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

繪畫來源於生活,取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繪畫不需要束縛。

今天可以畫山水,明天可以畫建築,所有的繪畫作品,不需要固定在一種思維模式的風格里。隨心所欲,畫出來的才是真真切切,能夠回味無窮。

有的人畫畫為的不是名利,而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想要去做一件事。不為別的,就只是愛好,把這一件事做好。固定了的思維模式,往往會束縛自己內心最想要表發的。

我們應該敞開心扉,丟棄所有的牽絆,一心向前。

我自身也是一直從事繪畫相關領域的工作,一開始,主要是電腦手繪,一直畫插畫。畫了好多年,總覺得缺少點什麼,於是慢慢的脫離電腦,拿起最傳統的紙和筆,回到最初的手工繪畫,只有這樣,尊重古老的繪畫記憶,這也是一種傳承。

我畫的作品,沒有什麼固定的風格。自己喜歡就好,做一個安靜的人。從事自己喜歡的事,從未想過,不經意間,竟然把愛好變成了自己的事業。

所以,繪畫是一種生活態度,灑脫自然一些,或許會找到自己久久找尋的東西。


用戶96349397340


不需要,繪畫是自由的。

畢加索在不同時期就有自己不同時期的風格,沒有必要非得強迫自己必須把繪畫定在一個風格上。

早期的畢加索是傳統的寫實派,而後期他開始添加自己的想法創作抽象藝術作品,風格完全大變,卻在藝術領域有了自己的突破。

任何事情都不要隨意定性,人會變、思想會變、時代也會變,所以為何要急於給自己的繪畫定風格?

當然如果你想定,那麼是出於你的主觀能動性,暫時就在這一時期給自己定一個繪畫風格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但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想變換風格了,也別刻意為了延續之前的風格而強迫自己不變,這會給你的創作帶來阻礙。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一珏文化


不一定,你可以從默認臨摹開始,一步一步來。就像你學說話,你先學習父母,然後變成你自己的。如果是現在有的風格,就不需要拘泥於一種了,因為成熟具有商業價值的畫手分三等。

第三等:擅長某一種風格,比方卡通或者寫實,可以畫的很好。

第二等:能駕馭各種風格,只要看到需求就能按需求完成各種不同類型的畫種。

第一等:有自己成熟的、具有優秀美學價值的風格,自此一家別無分店。




設畫


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這樣回答你,固定自己的風格很重要,但這個你自己的這個風格還是不太容易找到的,風格會隨你的理解、你的經歷而改變,還有這個風格是否真正的適合自己。還有就是不同的作品,要用不同的風格畫出來的,因為這樣才能更好的體現你對這幅畫,此時此刻的理解與表達,不同一幅畫用同一個風格,那不是在創作,那是在造作(我自己的語言,就是憑空捏造的意思表不多)。所以是否固定自己的風格,視情況而定。下面是兩幅我師父的作品,你體會一下,這是不同時間,不同地方畫的。




醉墨淋漓


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家,是必須有自己的藝術面貌的。你打眼一看,就會知道這作品出自誰之手。藝術是創作的藝術,複製別人的畢竟不能表達自己的情緒,當然這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自己的面貌也是水到渠成的自然而然的成就,不是強求或刻意為之。



歸藏文化創始人石濤


繪畫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只有別具一格的藝術也就是藝術本身。沒有固定的,藝術無價 終身學習藝術






最呆萌的藝類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