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和乾陵哪個歷史價值和成就高?

海通大師


中國歷史上最特別的兩個皇陵的歷史價值和成就,一座是古今中外首位皇帝的陵寢,一座是兩位正統皇帝且是夫妻合葬的陵寢。

秦始皇陵——中古時代的終結者、最後一位王。今古時代的開創者,古今中外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後世稱之為“秦始皇”、“祖龍”。中國大一統王朝的首位締造者之陵寢。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據司馬遷記載,秦始皇陵地宮打穿了三層地下水,地宮宮牆用銅汁澆築,同時以水銀為江河湖泊,強弓勁弩,機關暗器不計其數。動用七十萬囚徒,營造近三十九年之久。可以想象其規模之大,設計之巧妙。另外史料《漢舊儀》一書中有一段關於秦始皇陵地宮深度的介紹: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報告,稱其帶了72萬人修築驪山陵墓,已經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樣。秦始皇聽後,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秦始皇陵建造規模之大,耗時之久,用人之多,陪葬寶物之多,恐怕冠絕古今帝王陵墓。據考證春秋二寶之一的隨侯珠和崑山之玉就在秦始皇陵。

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史記》

乾陵—中國歷史上唯一埋葬兩位皇帝的陵寢。

陝西乾陵素有考古界的“三峽工程”之稱。在位於西安西北方向的梁山主峰下,埋

著唐高宗李治和大周女皇帝武則天。中國曆代帝陵中,乾陵是最特殊的一個。它鑿山建穴,規模宏大,收藏豐富,一男一女,夫妻二人,兩朝皇帝,合葬一室,且1000多年間,原封未動。而武則天名揚天下,婦孺皆知,更使這座陵墓備受國內外關注。中國幾千年歷史上,惟一敢廢黜正統,戴上皇帝帽子的女人,只有武則天一人。她66歲時掀翻了李唐龍案,宮門外高懸起武周的旗幟,硬是當了15年皇帝,死後又敢在自己墓前豎起黑色的無字碑,一生功過任憑後人評說。唐高宗李治風流倜儻、病塌上草就遺詔,要把他生前喜歡的字畫全部隨葬入墓,估計書法大聖王羲之除《蘭亭序》之外的精品都被李治帶入了棺槨。另外,唐朝末年,黃巢動用幾十萬軍隊盜掘乾陵而未果,更是為乾陵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歷代被盜皆未成功因而留下種種神秘傳說。使得乾陵在民間更加神奇。

總結,秦始皇陵中的先秦古籍文獻、秦朝的政令律法都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對於研究先秦時代將會提供最有力的官方證據,同時更能補全後世遺失的古籍。其中的奇珍異寶更是國寶。而乾陵中的書冊字畫、珠寶美玉更是研究盛唐文化的重要佐證,更能直觀研究李治和武則天的生平事蹟和歷史功績。因此秦始皇陵和乾陵都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個人認為不分伯仲。而且秦始皇陵和乾陵都是前人為我們留下的珍貴財富,都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燦爛的結晶。



1、《史記》、《戰國策》《資治通鑑》

2、《新唐書》、《舊唐書》、《唐要》、

3、《太平御覽》


公子靈均


要說起古墓裡哪一個是最神秘的,這個當然是要歸於秦始皇和武則天的皇陵了,但是要說誰的最神秘,最有價值,可以說十個武則天墓都不可能比秦始皇的墓好。 秦始皇陵墳墓的規劃手法過分高明,動用工程最大,至今也沒有被盜墓賊進入,目前來說秦始皇陵是完好無損的,幾年前,兵馬俑出土震驚中外,被世人稱為世界第八奇觀,這僅僅是冰山一角。 1514429163388523.jpg 秦始皇皇陵裡終究有什麼寶貝呢?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金銀珠寶肯定是不會少,乃至後邊的王侯將相的墓中金銀玉器也不會少,秦始皇陵不像其他貴族墓,秦始皇墓裡有許多價值連城。 李斯的傳記中就提到第一兵器是泰阿劍,這是一個許多人可能會誤解勾建是最珍貴的,但其實勾踐劍只能排第二,李斯記載中提到秦王十分喜愛這劍,也跟隨秦始皇進入皇陵。 第二個就是長明燈,根據歷史資料記載,燈是由美人魚的油製成的,能夠點亮幾千年不滅。 第三個就是古籍了,包括軍事、醫學、歷史等等,有很大的考古價值。 儘管挖他人的墳墓是一件壞事,但經過發掘墳墓,翻開許多前史疑團,促進社會進步,也是一件功德。


瑾丶妍


先回答題中所問,兩陵相比我認為秦始皇陵的價值和成就更高。

原因如下。

秦始皇的秦王朝是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第一個封建制王朝,也是中國第一個中原大一統的國家,從政治經濟文化上完全是一個制度的改變,而秦始皇陵墓在那個歷史時期之中,裡面大量蘊含著奴隸社會當時所存在的文獻記載無疑是最有歷史價值的,這對於研究當時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初期所有變革的歷史意義提供了最好的歷史證據,現在的歷史學家研究當時秦王朝經濟文化方面參考文獻文物太少,不足以對當時社會結構完全明瞭,許多的東西還在猜測中。而乾陵則不然,乾陵為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而成,建了23年,這個時候已經處於唐朝中期,就是乾陵裡面的東西不被挖掘,唐朝前期及末期的歷史文獻及文物出土都可以對唐朝中期的文化橫向做比較考就,而秦王朝則不同,秦亡後即戰亂,大量有歷史參考價值的東西都湮滅在歷史長河中,既便是正史也只是文獻參考而已不俱備全證,而唐朝中期處於封建社會高度發展的時期,政治野史文獻居多,橫豎都可以比較考證。值得一提的就是秦始皇兵馬俑之中出土的一把青銅劍,其中的製作工藝到現在都是個謎。

所以我認為秦始皇陵的更具有歷史價值和成就。




羊排說史


如果要將秦始皇陵與乾陵價值高低做個比較,我個人認為秦始皇陵的歷史價值和成就要高一些。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理由:

(秦始皇陵)

【一】從建設的歷史時間來看。秦始皇陵始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7年)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 歷時39年才建設,是中國第一位皇帝的秦始皇的陵墓,秦陵對於瞭解戰國末期及秦朝當時的歷史、社會、風俗、經濟發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乾陵)

而乾陵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的陵地,公元683年至706年建設完成,葬有唐高宗和武則天,其陵地建設沿襲了以往大多數帝王陵地的建設風格,墓地結構雖然有自己的特點,但是整體還是遵循以往的格局。

【二】墓葬建設的技術手段。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雖然部分目前已經被打開如秦始皇兵馬俑等等,可以看到其一點點樣子,但是秦始皇主陵至今還仍然無法打開,因為秦始皇陵裡放置了大量的水銀,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地宮內“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通過物探證明,地宮內的確存在著明顯的汞異常,而且汞分佈為東南、西南強,東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銀的分佈代表江海的話,這正好與我國渤海、黃海的分佈位置相符。為確保主陵不被破壞,以及保護裡面的文化,以及涉及得到環境等方方面面,目前考古技術仍然不能打開秦始皇陵,還要待以後技術的不斷進步,才能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六十一蕃臣像)

而乾陵雖然建築堅固,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雖然建築精密,但是其已於1960年4月開始進行考古挖掘,後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對《乾陵發掘計劃》作出“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的批示,之後,國務院又再發通知要求“全國帝王陵墓前先不要挖”,乾陵的發掘就此停止。所以,乾陵當時停止發掘也許是因為技術不成熟的原因,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早已有發掘的成熟技術和條件。

【三】兩座陵墓對於瞭解當時社會各方面的情況作用不同。千古一帝秦始皇留給我們太多太多神秘了,目前對於他的史料除了《史記》等史書留下的一些外,我們對他其他個方面瞭解的太少,也就是沒有相關的史書、文史資料來佐證,很多對於他的種種神秘我們只能憑藉僅有的資料進行推斷,而一旦秦陵得到發掘,將會出土更多的史料,為更好地瞭解秦始皇這個始皇帝有很大的幫助。

(無字碑)

而唐朝處於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社會、文化等都處於高速發展的時期,由於已經經歷上千年封建制度的完善和提升,唐朝時各種制度已經非常完善,所以對於其留下來的歷史資料、古籍也非常多,我們已經能夠通過足夠多的歷史典籍、資料來了解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的經濟社會,以及兩人的方方面面,當然,乾陵發掘會出土一些新的歷史資料,對於更好了解高宗和武則天有一定的重要意義。

所以,兩相一做比較,我認為,還是秦始皇陵歷史價值和成就要高一些。這僅是我個人的觀點。



我認為兩座陵的歷史價值和重要性是一樣的。

這兩座帝陵在世界上的影響不言而喻。秦始皇陵修建了將近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整的帝王陵墓。陵墓東西長345米,南北寬350米,高76米,佔地120750平方米。史料記載,陵墓中還有各種樣式的宮殿,陳列著無數奇珍異寶。秦陵仿照秦國都城咸陽的佈局建造,是中國歷史上大規模城市化運動的實物見證。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依山而建,其主陵位於西安西北方向60公里處的梁山主峰。乾陵由684年唐高宗李治入葬,到706年武則天入葬加蓋,前後修建了23年。乾陵陵園依照長安城規制建設,陵園周長有80裡。

秦始皇為中國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是毋庸置疑的。始皇陵神秘非凡,我們今天所說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只是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秦始皇陵不敢開挖,原因有很多。一種是說歷史太久遠,貿然挖掘秦始皇陵可能會造成一些文物的損壞,得不償失。還有一種比較玄妙的說法是,秦始皇陵建在龍脈上,不能挖。現在我們想了解裡面的情況也就只能通過現代科技掃描才能得知裡面的情況。乾陵自唐朝以後,無數次被盜墓賊光顧,但都倖免於難。史上最著名的盜墓賊溫韜盜挖了十幾座唐朝帝王的陵墓,但是溫韜每次要對乾陵動手時,都會引發天象異動,風雨交加,電閃雷鳴。溫韜見到這種情況也就只能作罷。一千多年以來,武則天的乾陵甚至還接受過炮火的洗禮,但依然矗立在那裡。

之所以要保護兩座帝陵。首先,不完備的挖掘技術就是陵墓毀滅的開始,盲目開採導致文物被毀的教訓歷歷在目。1956年掘明定陵,另外如長沙馬王堆發掘,就是因為發掘技術不完善,使得大量文物被毀,損失慘重。而且此二陵神密且構造複雜特殊,機關重重玄巧詭異,就當今的科技還無法探討其真實的內部結構,所以不能盲目地去挖掘。其次是沒有打開的必要。秦始皇陵和乾陵所在處沒有國家規劃的大型開發建設項目,不是“非動不可”。考古的核心價值是發掘中華古代燦爛的文化文明歷史,而我們現如今已有的發掘和收藏已足以證明中華文明歷史的淵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對先人的尊重。


夢想做個穿越者


兩陵歷史價值都非常之高,如果把兩陵加起來,那就高的沒邊了。


花椒老麻


都是頂級瑰寶


adamda


毫無疑問啊 秦始皇啊


昔日戀人78674426


肯定是秦始皇陵價值高。

秦始皇陵據史書記載,內部建築宏偉,有數以萬計的珍寶,而乾陵相比格局要小。


跪射俑


不是非此即彼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