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跟沒上市什麼區別?為什麼很多人說上市是為了圈錢?

有質料


企業走向資本市場,實現上市是絕大多數企業的終極目標,當然也有例外,如華為。

先來說說企業上市和沒有上市有什麼區別。

企業上市和沒有上市的區別還是蠻大的,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股權的流動性不同

上市公司的股權流動性更強,變現能力相對容易。

非上市公司的股權流動性相對較差,變現方式多數是股權質押,不排除出售股權。

2、融資渠道的寬泛性不同

上市公司的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渠道均很寬泛,如IPO、增發、配股、配資等融資方式,另外商業銀行也願意為上市公司提供信貸資金方面的支持,上市公司融資相對容易。

非上市公司的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融資渠道受限很多,如企業申請銀行貸款則需要抵押、擔保、法人還要承擔連帶責任保證等限制條款,因此,非上市公司的融資相對困難。

3、公信力不同

上市公司作為公眾公司的公信力還是很強的,畢竟上市公司的透明度蠻高的,儘管個別上市公司存在財務造假的醜聞。

非上市公司的公信力相對較弱,尤其是大量的財務造假,以及個別企業的老賴行為,這也是金融機構不喜歡與非上市公司合作的主要原因。

4、企業管理程度不同

上市公司的監管力度較大,公司的內部控制等管理制度健全,企業管理水平較高。

非上市公司的社會監督較少,完全依靠企業自我完善和規範管理,因此經營管理相對很亂,企業管理水平較低,而如果準上市公司的管理程度要好一些。

5、公司價值的估值方式不同

上市公司的資產價值,按資本市場的市值來確定,有槓桿的作用,可提高公司老闆和股東的身價。

非上市公司的資產價值,就是公司的賬面資產總額,是公司歷史成本的價值。

還有就是,上市公司的供應鏈系統相對健全,產品在市場上的認可度高於非上市公司,品牌的認知度同樣強於非上市公司。

但上市公司的監管成本很高,會增加上市公司的運營成本。

再來說說,為什麼很多人說上市是為了圈錢?

公司上市的目的,一般來講主要有:

一是為了融資,在資本市場獲得更多的資金;

二是為了股東套現,提高老闆的身價,當然也是為了錢;

三是有了錢,可以提高公司的發展速度。

但是,上市運作一段時間以後,確實有些上市公司便違背了公司上市的初衷,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圈錢、套現的情況在資本市場還是存在的。

總之,企業上市和沒有上市的區別很大,企業上市有利有弊,當然利大於弊。至於企業上市後在資本市場圈錢的現象也是存在的。


智融聊管理


核心區別就是股權的流動性!

舉個例子:

隔壁老王有家化工廠,規模挺大。

但最近老王要給兒子買跑車,手頭資金不足,怎麼辦?

他想到了賣點股份,可新的問題出來了,雖然有意向的人很多,但價格談不攏:

老王覺得5%值1000萬元,但投資人中最多的只出到了500萬元。

老王很頭疼。

未上市企業,基於財務信息、行業可比性等一系列問題,雙方對於企業的價值認定基本都是不對應的。

同樣,假如老王的化工廠已經是上市公司了,老王怎麼辦呢?

很簡單!

老王讓自己的秘書小麗通知了證券部的人,發出了一則減持公告:

大股東老王因改善個人生活需要,在未來6個月的時間內,減持不超過1%的股權。

本次減持系大股東個人資金需要,與公司業績無關。

好了,至此老王只需要在規定時間內隨便賣出股票就可以了,兒子的跑車錢完美解決!

未上市公司的股權因為價值判定、投資者範圍等一系列問題,導致無法形成一個市場的公允價值,而上市公司則完全不存在這些問題。

當然,上市公司和未上市公司的區別還有其他,比如信息披露、股權分配、管理結構等等。

比如:

沒上市的時候,老王可以讓秘書小麗做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副經理、董事等等他願意的一切職務;

但如果是上市公司,老王就沒法這麼任性了,哪怕他是大股東。

再看後一個問題,很多人說上市公司上市就是為了圈錢。

其實,這個不是很多人說出來的,而是有些上市公司的股東確實做得不地道:

同樣,還是老王。

這幾年,化工行業越來越不好做,每年忙活一年,盈利才一兩千萬。

連秘書小麗的工資都好久沒漲了,還是自掏腰包給的。

這次兒子買跑車的事情啟發了他,為什麼不在股權上想想辦法呢?

經相關人士建議後,老王再一次發佈了減持公告:

大股東老王因改善家庭生活需要,以市場價8折將持有股份的30%轉讓給老李,此次交易後,老王持有公司股份40%,依然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本次減持系大股東個人資金需要,與公司業績無關。

沒有改變大股東身份的情況下,減持所得幾個億。

老王算了算,就算他埋頭苦幹估計這輩子公司也賺不了這麼多錢,何況自己還有不少股份,大股東的身份還是自己。

錢多了,生活改善了,連秘書小麗的工資也加了上去。

每次看到小麗燦爛的笑容,老王都會發自內心的覺得自己這次的減持無比正確!

這是利安隆在今年年初發布的減持公告:

公司第三和第五大股東因“改善個人生活”而減持,要知道利安隆是2017年初才登陸創業板市場。

如果扣除鎖定期,基本可以說是卡點走人!

A股這種鎖定期一滿就清倉式減持走人的太多,也導致了監管對於鎖定期政策的一改再改!

都是被這些人給逼的!

老王的故事,不是段子,而是每年都在A股發生著!


Tooz説


看了一圈大家的答案,感覺都比較專業,我用大白話給大家解釋解釋:


1.比如你有一個小公司,想擴大規模,但是手頭沒錢,咋辦呢?你可以找銀行貸款,但是人家未必會理你;你可以找親戚朋友借,但是親戚朋友手頭也緊;你還可以借高利貸,這個你懂的,利息高;還有一種方法,就是上市!


2.上市,就是融資,但是融的這個資從哪裡來,最終還是從股民手中來;上市有什麼好處呢,第一,有名氣了,有名氣做事也簡單了;第二,再融資就簡單了;第三,身價暴增。


3.第三點是最重要的,身價暴增。上市前,你可能也就上千萬身價,上市後,身價過億沒有什麼懸念了;如果股票大漲,那麼你的身價繼續飆漲,等時間到了,你還可以賣股票套現,多好!


這就是上市和不上市的區別,至於很多人說上市是為了圈錢,也正常,因為你可以看看股票的F10,大股東基本上都套現了!真正做實體的人不多啊!


我是螞蟻搬金,感謝點贊評論轉發,歡迎關注,更多股市相關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螞蟻聊股市


上市能夠融資,這是最直接的原因,但是上市的目的和好處不僅僅如此。

1、上市能夠直接融資

上市又叫做IPO,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股權融資大家都知道,但是能夠合法的面向公眾發行股份募集資金只有上市一條路,其他的股權融資都是面向特定的投資人。



上市通過增發股份,公司就能獲得鉅額資金,而且還不用還,這是多少企業所追求的。所有的企業都缺錢,企業在發展運營的過程中沒有不缺錢的(不要用老乾媽來反駁,老乾媽只有一家,你要是能做成這樣的企業你也可以反駁我)。所以上市解決了企業的資金問題。

2、上市讓公司股份實現了定價、實現了可交易

現在說起股權融資都不陌生,都在說自己的公司估值多少錢!但是這不是真實的,只是某一家機構對你的認可,你如果真拿到市場中去,有多少人會認你,會以這個價格買入你的股份?



而且你想賣股份還找不到人來買,所以上市的好處就是你的股份實現了定價,並且可以隨時交易,變現非常方便。

3、打通了融資通道,增強了企業信用

上市的企業不僅可以在IPO的時候融資,上市後還可以通過增發來融資,還可以通過股權質押進行融資。

沒有上市的企業在銀行的信用就比較低,要麼很難獲得銀行貸款,要麼就是獲得貸款的利息很高,但是上市企業不是這樣,上市企業的信用大幅增加,更容易獲得銀行的貸款,信用更高,獲得貸款的利率也低。



4、企業實現了規範化治理

上市企業經過券商的輔導,專業會計師的審計和財務梳理,經過律師事務所的法務梳理,排除了法律上、財務上的不規範,成為一家規範、合法的企業,在公司治理上也建立了現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制度。所以這樣的公司是乾淨的公司,所以股份才值錢。

有很多企業都說我企業淨利潤有很多,但是如果你按照上市公司的標準去審計,就會讓淨利潤大幅縮水,企業都有內外兩套賬,這已經是行業慣例。經過上市輔導機構輔導審計梳理的企業是合法規範的企業,錢乾淨所以才值錢。



5、品牌知名度

再一個好處就是對公司的品牌有很大提升,你是願意和上市公司合作還是非上市公司合作?名利名利,名在前,利在後。上市後對公司品牌知名度有重要影響。

6、提升團隊的凝聚力

一家企業做到上市,也算是做到了成功,公司的核心骨幹多少年堅持就是為了這一刻,公司上市,市值做大,股東的權益就會得到變現,非上市公司的股權除了分紅是沒有太大作用的。

主做股權設計、併購,業餘股民,愛好搏擊


壹號股權


公司上市跟沒上市區別很大:

首先,公司上市後融資更容易,上市融到資金後,公司市值大幅增加後,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都願意給上市企業融資。

其次,上市後財富大幅增加,公司上市後股票更值錢,一般公司上市後股票會增值幾十倍甚至幾佰倍,公司的老闆及股東們的財富就都增值了幾十倍或者幾百倍。

其三,公司的形象會提高,公司上市後,影響力會提高,公司的形象也會提高。

其四,公司上市後更容易獲得市場,擴大市場,上市公司的信譽更高,消費者更容易信任上市公司,對公司擴大市場有利。

其五,公司上市後品牌形象提升級更回容易,上市本身就是一種公司品牌的宣傳,成功上市是獲得了資本市的認可。上市後品牌提升後有利公司提高利潤率,公司上市後品牌形象提高後,公司產品的利潤也會相應的提高。

其六,公司上市後能更好的獲得資源,上市公司更容易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更容易獲得各種優質資源,有利公司的資源整合。

其七,公司上市後能更好進行資本運作,企業的發展需要產業運作與資本運作兩個輪子同時向前發展,只有上市公司才能更好的進行資本運作。

您的企業發展或理財投資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加盟財富總管投融資聯盟圈子或到財富總管諮詢。誠邀全國各地有資源、有能力的合夥人加盟財富總管(www.財富總管.com)。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的企業遇到融資,市場,品牌,利潤低,投資,產業升級,資本運作等難題,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諮詢,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上市前是一個私有化的企業,股東只有少數幾個人。賺了錢分給少數幾個人。上市以後你的企業變成了大家的了。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你企業的股東,賺了錢大家一起分。

說上市為了圈錢說的太嚴重了。我跟很多老闆交流過、研究過,上市主要是有三個原因。

一、融資


融資是企業上市非常重要的原因。企業永遠都是在融資中和準備融資中。銷售產品也是融資,只是融資的道具是產品,招代理也是融資,融資道具變成了代理權。賣股權也是融資,融資道具變成了股權。上市就是把你的股權放到了一個公開的市場上進行出售,每個人通過網絡都可以直接購買你公司的股權。向全世界每個人進行出售。

二、流通性

有很多企業現金流非常充裕,而且不差錢。為什麼還要上市。主要就是為了股權的流通性。很多互聯網企業早期的時候往往吸引了大量的風險投資、往往在員工中做了股權激勵。通過上市把股權換手給股民。讓原來投資者和員工手裡的股票可以進行流通。至於流通多少,這個完全取決於個人。投資商減持退出以後可以繼續投資到新的企業去,加快商業流通。員工可以通過減持改善生活,獲得早期對創業公司、信任、努力工作的豐厚回報。股民通過投資優質企業繼續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應該說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三、包裝、宣傳

現實中有很多企業並沒有非常好的財務表現、但是依然要流血上市,其主要原因主要是為了包裝、宣傳。包裝、宣傳的核心主要目的是為了招商加盟做準備的。可以給招商加盟的代理商宣傳,我們是一家上市公司,我們非常有實力。加盟我們有保證。中國存在極大的信息不對稱。很多老百姓今天都還認為上市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上市公司是非常厲害的。其實他根本不知道里面的道道。信息不對稱在某個行業都存在。在中國沿海城市與內地很多城市也存在。還有互聯網行業和傳統行業、金融行業都存在。會來加盟的基本上是傳統行業的老闆,通過一個新的機會尋求轉型升級。

上市是起點,不是終點。上市應該說只是一個企業的成年禮。後面要走的路應該還很長。上市企業解決了融資問題,就更應該做得比其他的小微企業做的好。做出榜樣。


創客會NET


上市是圈錢,這話肯定沒錯。所不同的是,監管機構給了上市圈錢一個更好聽的名字——融資。

如果不能融資,不能以融資的方式圈錢,相信絕大多數企業都不會上市。要知道,就算能夠融資、能夠圈錢,像華為、老乾媽等企業,也不想上市。而也一直喊著不上市的娃哈哈,則好像因為錢的問題,已經對上市的看法有了鬆動。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上市的主要目的是圈錢,不能圈錢,絕大多數企業不會上市。但是,從企業上市的實際情況來看,圈錢也決不是唯一目的。因為,一家企業如果能夠成為上市公司,會大大改善企業的市場形象,使消費者對企業的認可度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的市場影響力就會加大,產品銷售等就會更加有利。畢竟,對消費者來說,對上市公司的認可度和接受度要遠大於其他公司。

同時,成為了上市公司,金融機構等對企業的信任度也會大大提高。因此,在提供貸款等方面,不僅可以優先,還有可能會降低融資成本,從而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在此基礎上,受政績考核影響,地方政府在對上市公司的政策方面,也要妣其他企業更加優惠,會提供更多政策與資金的支持,從而也讓企業獲得更多非上市行為的利益。

總之,上市對企業的正面作用與影響更大,對企業帶來的利益更多。


譚浩俊


先說說上市跟沒上市什麼區別?

實話說,區別非常大,相信每個人都能說出好多條來。除了大家都提到的融資更方便之外,在我看來,關鍵的區別還有以下幾點:

一、上市讓一個企業成為公眾公司,經營管理的透明度增加成為必然

為何很多公司在上市之前很早就開始了輔導期,這是因為上市之後,公司就成為一個公眾公司,一些重要的信息必須要及時對公眾進行披露,而如果要做到這些,公司的管理就要規範起來,時髦的話講,就是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但是很多公司不規範的地方很多,比如各種行政許可手續欠缺的、社保欠繳的、管理過於追求人治的,環保或者社會責任方面存在違規的,凡是不規範的地方都要規範起來才行。有時候,一些負面新聞有可能引起股價的大跌,從而進一步放大,導致公司的經營風險。這樣無形中也會約束管理層的行為,尤其是想違規的時候,就需要評估一下自己的行為可能給上市公司帶來的影響。

二、上市讓一個企業的估值更為量化,股權的交易更為方便和有據可依

融資固然是重要的,但融資是需要尺子的,公司上市之後,企業的價值就有了可參考的標準,無論是定增還是收購,都有標準了,質押融資也行,轉讓股權也行,自己公司值多少錢,大概就清楚了。尤其是一些家族企業的上市公司老闆想把股權分給親人,也可以精確的劃分股權了。

三、上市讓一個企業尤其是私人企業的實控人更有財富安全感

歷史上,沈萬三也好,胡雪巖也罷,他們風光的時候自然是躊躇滿志,但是最後的下場卻都不是很好。聯想到現在的黃光裕,為何他坐牢之後,財富還在,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國美是一家上市公司。

其他的區別還有很多,不細說了。

再說說為什麼很多人說上市是為了圈錢?

說這話的人應該是對A股比較瞭解的人說的,因為A股這樣的例子太多了,隨便舉幾個:

賈躍亭,他的樂視網上市後,累計套現140億;

馬雲,阿里巴巴上市之後,累計套現110億;

海康威視的龔虹嘉、陳春梅夫婦套現79億元;

華誼兄弟。。。。。

然後最近三年來,每年股市都面臨大量的解禁和減持壓力,尤其是很多小非,“清倉式減持”遍地都是,這樣的新聞幾乎每週都能見到。這些減持的接盤俠是誰?還不是二級市場廣大的投資者,廣大散戶啊。

而A股估值之高世界聞名,最明顯就是同一家公司A股和H股價格相差非常大,是有名的人傻錢多速來,所以去年證監會歡迎中概股迴歸,360,藥明康德就趕緊來了,這樣的好事誰不喜歡呢?

而A股市場的整體表現就更是不堪了,甚至很多業內人士,比如董明珠就多次說有些上市公司不好好經營,就知道忽悠散戶,老乾媽陶華碧也說不願意上市圈錢,吳敬璉老先生說A股市場比那什麼還不如。所以啊,很多上市公司上市就是為了圈錢,這本來就是事實。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上市和不上市區別還是挺大的,圈錢是其中之一,也不完全是這個原因。

上市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一,融資,首先上市IPO時可以融一大筆,此後還可以進行定向增發,非定向增發,股權融資,發行債券等一系列的衍生產品,最大的好處就是有錢能進行公司的進一步研究發展和其他方面的運營。對企業的擴張起到關鍵作用。

二,品牌效益,一家上市的公司在A股市場或其他市場被人們所認識,眾所周知一家企業要想達到上市要求是非常苛刻的,起碼要3年都是盈利的。做生意都想跟信譽好的企業做,上市企業都是需要跟政府有很大關聯的。所以跟上市公司打交道風險比普通的企業要小很多。

三,公司的運營,優秀的員工都想往大的企業發展,而上市公司就是一個明晃晃的招牌,試想一個是小企業,各種福利不全,規範不全,怎麼能跟一個上市公司比較,上市公司要做到財務的公開,企業員工的福利,各種保險等都要齊全,在裡面發展的前景也較好。優秀的員工對公司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上市的不利也有幾點:

一,控制權,上市對公司的股權會稀釋,股東越來越多。資本市場不講人情,只講錢,有錢才有權。如果遭遇野蠻侵入,自身資金控制不住股權很有可能失去公司的控制。

二,決策自主權,上市了公司會比較合規,成立董事會,老闆作為股東有很高的股份,但也不能獨當一面,重要決策都要開董事會,由股東進行投票決定。

三,合規成本,未上市時,企業的一些成本和稅收可以和當地的政府進行協調,政府有時也會減免一些企業的負擔。但上市後企業必須要公開自己的財政,不能進行私底下灰色的運營。

綜上所述:上市比不上市的好處要多一些,現在很多企業在排隊上市。由於一些上市公司在大小非之後就減持,給人造成了上市只為圈錢的假象。相信大部分企業是為了自身 的發展而上市的


靈和睿


公司的上市從字面意思就是把公司放在市場上銷售,不過這個銷售絕大多數情況下是銷售公司的一部分比例,所謂股份就是這麼來的,股市就是公司銷售的場所,公司出賣股份目的是為了融資,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個公司的成長和壯大離不開大量的資金,公司有錢了才可以擴大再生產,研發新產品,僱傭高素質的員工等等,資金是把想法變成現實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公司的發展自始至終繞不開融資這個環節,公司融資可以有多種渠道,最主要的是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債權融資指的是以公司資產為抵押獲得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等,股權融資相比債權融資來說,融到的資金無需償還,對公司發展壓力較小,因此許多公司更希望獲得上市的機會,進行股權融資,

公司上市優點很多,可以融資,擴大知名度,改善公司治理結構,不過也有不利之處,比如必需要進行信息公開,面對股東壓力盈利更為迫切,有可能做出短期行為忽視長遠戰略等等,具體權衡取決於公司實際情況,不夠是中國還是國外,都有許多優質公司不上市,比如中國的華為,

說公司上市是為了圈錢,僅僅只是看到了問題的表面,因為公司股權融資是不需要償還的,是完全屬於公司支配,股東不能要回,但是上市公司拿這些錢是有代價的,需要出讓股份,需要信息公開,需要利潤分紅,如果上市公司不負責任,把股民的錢亂花,以後就不好通過增發股票繼續融資了,相信為了上市公司的長遠發展,會對投資者負責,當然這裡只是說理論上的情況,並且在成熟股市中行之有效,凡事都有例外,不過那涉及非常複雜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