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背上崛起的大秦帝國

引言

在我國古代,崛起於農耕文明的中原王朝,其最大威脅通常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這些遊牧民族雖然經濟、文化落後,但是其打仗的能力卻不可小覷。

中原王朝的兵源大多是農民出身,軍隊以步兵為主,而北方遊牧民族卻是馬背上的民族,幾乎全部是騎兵,由於騎兵的超強機動性,北方的騎兵對中原的步兵,基本上是碾壓式的存在。

所以,但凡強盛的中原王朝,無不擁有一支實力強大的騎兵部隊。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封建王朝,大秦帝國同樣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秦軍騎兵部隊在統一六國、北擊匈奴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那麼,秦人的騎兵部隊從何而來,大秦帝國又是因何而起?追本溯源,就不得不提起秦人的起源---馬背上崛起的嬴秦部族。

馬背上崛起的大秦帝國


始祖大費,善訓鳥獸

秦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4000多年前,秦人的祖先是大費也是黃帝的後裔子孫。大費與大禹處於同一時期,曾協助大禹共同治理洪水,治水成功後,大費留在舜帝的身邊,為其調教和訓養鳥獸,舜帝感其功績,賜其嬴姓,這便是贏姓的由來。大費因善於調教鳥獸,人們又稱他為柏翳或伯益

馬背上崛起的大秦帝國

從大費時起,秦人就與馬結下了緣分,其後人大多善於養馬、訓馬、馭馬,其後世子孫歷經多次磨難,但每次都會也因馬而起,因馬而興,直到建立起強大的大秦帝國鐵騎

舜帝時,伯益與大禹共同治水。舜帝禪位於禹後,“禹舉益於陰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伯益被任命為執政官,總理朝政。禹晚年欲效堯舜禪讓之例讓位給伯益,伯益卻謙讓不就,隱居於箕山,後於夏啟六年病死。

夏朝時期,初封諸侯

大禹之後其子夏啟繼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世襲君主制國家夏朝。

伯益有二個兒子,大兒子叫大廉,小兒子叫若木。夏王啟感於伯益的德行及功績,分封他的大兒子大廉為葛國國君

,葛國傳至夏朝末年被商湯所滅,至西周初年又復國,後被周朝“三恪”之一的宋國所滅。伯益次子若木被夏王啟封為徐國國君,都城為徐城(今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歷四十餘國君,後被吳國所滅。

殷商時期,駕車立功

伯益的小兒子若木,若木後世子孫費昌,費昌處於夏朝末年夏桀時期,由於不滿夏桀的暴政,逃離了夏朝國都,投奔了商湯。費昌駕車技術出色,專門給商湯駕車,輔助商湯滅夏立商,由此成為商朝的功臣

馬背上崛起的大秦帝國

伯益的長子大廉,大廉的後代傳至中衍時,中衍也成功的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司機,他為商代第八代君主太戊駕車,太戊極為欣賞這位司機,還把女兒嫁給了他。自此嬴姓部族再次崛起,成為商朝的貴族,世代輔佐商朝 。

商朝末年,諸侯群起,與殷商關係密切的嬴姓也走向了衰落。中衍的玄孫叫中潏(yù),居於西戎族生活的地方,替商朝保衛西部邊陲。 中潏生蜚(fēi)廉,蜚廉生二子,惡來和季勝。蜚廉與惡來俱事帝辛(商紂王),周武王伐紂建立周王朝後,惡來被殺。

周朝時期,畜馬得國

惡來被殺,他的弟弟季勝則投靠了周王朝,繼續帶領嬴姓部落前進,直到季勝的曾孫造父出現。

造父同樣善於駕馭馬車,不但為周穆王駕車,並且在周穆王平定徐國徐偃王造反時立了大功,被周穆王封賞在趙城

(今山西洪洞),其後造父一脈便以趙為氏,季勝則成為趙姓始祖。後來,趙氏一族離開周王室,來到晉國,侍奉晉文侯,由此趙氏在晉國落腳,漸成望族,至公元前403年,趙籍與韓魏三家分晉,建立趙國。

馬背上崛起的大秦帝國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能夠成功推行,恐怕與趙氏一族善於馭馬有一定關係吧,呵呵

造父善於駕馭馬車,侄子大駱(惡來之後)則善於繁衍馬匹。由造父推薦,周王室不計前嫌,啟用罪臣惡來之後大駱,封於汧(qiān)河、渭河之間管理馬匹

馬背上崛起的大秦帝國

周孝王時,大駱之子非子因養馬有功,周孝王說:“昔日伯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於是非子被分封在秦地(今甘肅天水,天水之清水上游為秦水),秦因此而得名,非子便以封地為氏,號為“秦嬴”,並逐漸成為嬴姓的大宗,嬴姓後裔也被稱為“秦人”。秦人此後世代為周王室養馬並戍邊對抗西戎。

馬背上崛起的大秦帝國

此後百年,秦人在殘酷的環境下,在連年對抗西戎的過程中,實力不斷壯大,直至周平王時,終於被封為諸侯國,建立秦國

馬背上崛起的大秦帝國


之後,又用了數百年時間,成長為戰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公元前221年,秦王政掃滅東方六國,一統華夏,建立起大秦帝國。

馬背上崛起的大秦帝國


結語

秦人自上古時代伯益助大禹治水,到戰國後期秦王嬴政建立大秦帝國,近2000年的歷史長河中,贏秦部族有過“馬上封侯”的高光時刻,也曾經面臨亡族滅國的危機,然而每次磨難過後,都能憑訓馬、馭馬的能力東山再起。或許是命運的安排,或許是部落文化的傳承,又或許是遺傳自祖先的訓馬、馭馬的血脈流淌,秦人憑藉不屈不撓的精神,與天抗爭的意志,積極進取的行動,一次又一次走出了歷史的沼澤,開創出了屬於全體中國人的大秦帝國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