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言文言簡意賅,為什麼要發展成現代白話羅囉嗦嗦?

琳琅儒玉


曾經流傳著這樣一段話:”說起學語文,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尤其對於很多學習理工科的學生來說,背誦艱澀難懂的文言詩詞,絲毫不亞於要他們的命。而對於那些學習文科的同學來說,周樹人先生那充滿暗諷的筆調,隱藏在文字背後的理性思辨,也讓很多隻顧死記硬背的同學叫苦不迭。即使到了今天,我相信這些句話人是很多中學生內心最真實的表達。應意識到白話和文言的分立、衝突、交錯發展是中國語言、社會發展史上一個獨特的現象。

現代白話文的產生由來

作為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魯迅的《狂人日記》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立場對中國文化進行了深刻反思,標誌著白話文運動在文藝方面首先取得突破,並對20世紀的中國文學史產生了深遠影響。《狂人日記》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宣告了這一歷經千年的過程走向終結,宣告了白話文對文言文的替代。文言作為一種沿用了兩三千年的書面語言,如王力先生所說,“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古代漢語·緒論》)。對先秦口語的加工形成了最初的文言,這種加工的出發點可能如周有光先生所說:“古代書寫工具笨拙,書寫十分費勁,下筆省略,注重簡潔,是必然的。”(《白話文運動八十年》)後來歷代文人過度強調繼承性的模仿和美化又使之成為一種距不斷變化的口語越來越遠的、人為的、定型化的書面語。作為殿堂、書齋中正統文化傳承的言述方式,它的“美”和“難”,它和日常口語的距離,使之可以保證其所承載的知識和文化成為士大夫階層的專利,這樣的功能也使其能夠在中國古代長期佔據統治地位。但是,當正統的知識和文化的地位開始動搖,擁有它的士大夫階層開始分化,新興階層開始走上歷史舞臺,現代意義的社會開始發育的時候,它的統治地位就必然走向終結。

由於文言在功能和使用群體上的侷限性,在不同時代口語基礎上加工產生的歷時性的白話文實際上也是古已有之的。在中國歷史上,對文言弊端的批評之聲不絕於耳,以“俗言”替代“雅言”的嘗試和努力並不罕見。

漢代王充就曾指出文言的一個根本性問題:“文字與言同趨,何為猶當隱閉指意?”意思是說,文字與說話是同一個目的,為什麼寫文章要把意義宗旨隱蔽起來讓人看不懂呢?在實踐上,他“閒居作《譏俗節義》十二篇。冀俗人觀書而自覺,故直露其文,集以俗言。或譴謂之淺。答曰:以聖典而示小雅,以雅言而說丘野,不得所曉,無不逆者”(《論衡》)。王充不拘泥於文言,而是根據不同的讀者和寫作目的選擇適合的文字,對“俗人”就直露其文,集以俗言,堪稱文字通俗化的先驅。通俗化、明白曉暢,是白話文的根本要義之一。

說起胡適很多人都不陌生,比如他是北京大學曾經的校長,他提攜了沈從文等等,但是他最大的功績是在新文化運動中,1917年1月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一文,是倡導文學革命的第一篇文章,自它開始,中國的新文學才邁開了它的一大步。他發表的《文學改良芻議》,為新文學的改良樹立了一個標杆: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須講求文法。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五曰,務去濫調套語。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講對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語。這八個條件直接給新文學樹立了標準,讓新文學的發展得以規範化,讓當時的人們有了發展新文學的方向,非常的實用。除了內容和形式,還在於這篇文章是中國新文學的發展先驅,它體現了作者胡適的的責任感和敏銳度。所以有學者評論胡適:將魯迅精神比做"藥",把胡適思想看成"飯"。飢餓的民族最急需的是"飯",但不要忘了,魯迅這副"藥",永遠是不可或缺的。對魯迅與胡適,或許當如是觀。

而且胡適先生不光提出理論,還以身作則,親自寫白話新詩,來給大家做參考:《兩個黃蝴蝶》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雖然簡單,但是貴在它是第一首,比如胡適先生的第一首新詩集《嘗試集》,都貴在它走在了文學發展的前列,也正是因為胡適的理論和首先嚐試,才有了新文學的發展,才有了後來的白話文運動的普及,才有了後來的近代文明的發展,雖然不是他一人之功,但是他的首倡之功合該被人銘記

按照現代白話文運動倡導者之一胡適的說法:“‘白話’有三個意思:一是戲臺上說白的‘白’,就是說得出,聽得懂的話;二是清白的‘白’,就是不加粉飾的話;三是明白的‘白’,就是明白曉暢的話。”按照這個標準,他在《白話文學史》中分析了《史記》《漢書》裡的白話成分,以及唐人詩歌中的白話作品,認為古樂府歌辭大部分是白話作品,佛書譯本的語言也是當時的白話或近於白話。事實上,唐宋以後,隨著世俗化的進程,隨著市民階層的逐漸興起,白話文作品的寫作和流行漸成規模,宣傳佛教的唐“變文”,面向市民階層文化、娛樂需求的宋“話本”、元雜劇的流行,明清小說的繁榮,都顯示了白話文逐漸由語言和社會的邊緣走向中心的發展趨勢。一千多年的白話文發展是一個隨著社會發展自然演進的過程,文體自覺不足,也沒有人主動推進。不過也確像眾多“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所說的,白話文是文學革命的重要基礎。

晚清時期,由於外部世界的挑戰產生的整體性危機是近代白話文運動出現的主要原因。作為應對危機的措施之一,洋務運動中開明的統治者、士大夫如奕、李鴻章、魏源等人都提出學習外語以瞭解西方世界。同文館的設立、西方著作的翻譯、新思想和新名詞的不斷輸入等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文言的獨尊地位。在這個階段,較早明確意識到文言分離問題重要性的是黃遵憲、梁啟超等人,1868年黃遵憲就在《雜感》一詩中批評“古文與今言,曠若設疆圉”的情況。撰寫過《日本國誌》的他應該是發現了當時日本“言文一致”運動對日本自強發展的意義,所以明確提出了應有“適用於今,通行於俗”“令天下之農工商賈婦女幼稚皆能通文字之用”的新文體。

白話文運動的重新勃興是在辛亥革命之後。建設新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文化,建設富有創造性的人的文學,建設現代國民教育,最終塑造能夠建設新的現代國家的人,這些努力方向的焦點和突破口當時交匯在語言改革這一點上。白話文能夠成為“國語”(即通用語),是因為它能實現建設現代國家的這些方面的要求。所以,“五四”新文化運動是在白話文運動歷史發展的基礎上提出了時代的要求。當時不僅新文化運動提倡“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胡適),以現代白話文學去傳播新思想,改造國民性,教育界的改革力量也在大力推進白話文。從1918年至1921年,當時的教育部公佈了一系列法令,如《注音字母令》《廢止國民學校各科文言教科書通告》等。到1922年全國小學全面廢止文言文教材,白話文最終確立了通用語地位。

當我們以一種嶄新的眼光來審視新文學的白話時,我們發現它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第二種語言,而仍然是民族語言母體中的產兒,這正是它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內在依據之一,它自身也正是依靠著民族語言這個母體,茁壯成長起來,作為對白話這種文學用語的偉大報償,是產生了魯迅、郁達夫等的小說,胡適、郭沫若等人的詩歌,周作人、冰心等的優美散文。它們以生動的形態證明了先驅們勾畫的白話藍圖的民族性特徵。

在宋代已有話本,明清兩代也有部分白話小說,如《金瓶梅》、《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不過為古白話,而且白話文作品在古代文壇上只佔少數,文言文在當時仍然是主流。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白話文才取代了文言文,成為寫作的主流,使文言文慢慢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當然,新文學的白話、畢竟是 “ 二十世紀之活字 ” ,這在歷時性上就標明瞭它與傳統白話的區別。郭沫若在《文學革命之回顧》一文中曾說:“ 我們現在所通行的文體,自然有異於歷來的文言,而嚴格的說時,也不是歷來所用的白話 ” ,因為,時代 “ 不斷的創造它的白話 ” 。郭沫若以時代為出發點論述了白話變化的必然性,這種論述只要稍有歷史觀唸的人都是不會反駁的,因為它反映了一種普遍的規律。

中國當年的落後,都怪文言文嗎

著名語言文學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文言文就是以文言為基礎寫成的文章。換句話說,現代人按文言仿寫的文章也叫文言文。

簡言之,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語言。古白話是六朝以後以北方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為歷代通俗文學所使用的書面語。文言文是古代漢語學習的主要對象,是我國古代文獻資料所使用的一種最基本的書面語形式。

據《史記•滑稽列傳》記載:漢武帝即位初年,即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徵召天下賢良方正和有文學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紛紛上書應聘。東方朔也給漢武帝上書,竟然用了三千片竹簡,兩個人才扛得起,漢武帝讀了兩個月才讀完,可見書寫之繁難。一來漢字初始數量本身就少,根本不能如實記錄口語;二來書寫媒介的限制,寫字十分麻煩,為了減少工作量能省則省,於是言文就這樣分離了。

1.文言文導致中國人不善邏輯?

有專家認為,文言文有它的嚴重缺陷,中國古人在用文言文寫作時往往忽視邏輯,濫用想象和類比,使文章經常顯得很不嚴謹,缺少精確性。

如果說文言文必然承載著中國人普遍不善邏輯的文化缺陷的話,那麼這也必然是白話文的宿命。與思維結構有關聯的所謂語言結構並不僅僅指書面語言,口頭語言也同樣包含在內,而且後者對思維的影響或許更大——人究竟是以說話的方式想問題的,還是以寫作的方式想問題的?

自從白話取代文言成為官方正式書面語言後,中國人的理性和邏輯水平就隨之提高了嗎?過去100年的歷史已經證明,事實可能完全相反。當然,我並不會認為那是白話文的罪過,就像我也不會認為古代社會的問題應該記在文言文賬上一樣。

2.中國曾經的落後,都怪文言文門檻太高?

長期以來,中國知識階層接受了一種貌似已經蓋棺定論的真理:中國之所以落後,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於同口語分離的文言文(還有筆畫繁複的文字)對大多數普通人掌握文化構成了嚴重障礙。白話文運動以及後來的文字簡化運動,都是基於這種認識。

但現在看來,這種論調是站不住腳的。越來越多有識之士指出,胡適、陳獨秀們從一開始就搞錯了問題的方向、找錯了敵人——就文化發展而言,真正本質的“中國問題”不是文言白話孰優孰劣,而是當時中國教育的普及程度太低,文盲太多。事實上,對那些從小就受過良好教育的傳統精英士大夫(包括胡適和魯迅本人)而言,文言文一點都沒有造成任何障礙。

一點思考

中小學語文教材中文言文內容應該佔多大的比例?是一個極易引發激烈爭訟的話題。這主要是因為,對這個問題的討論經常把人們帶入政治或意識形態之爭。

正是由於這個緣故,我主張在討論這個問題時首先要確立一個基本前提,即將政治和意識形態內容撇除出去,把它還原為一個比較純粹的教育問題。

退一步說,即便考慮到語文這門學科有其特殊性,不可能完全剔除意識形態內容(歷史學科在這方面更加明顯),我們也應當清晰地把這場討論區分為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它們不能糾纏在一起,更不能混為一談。

我本人明確主張,應大幅增加中小學語文教材中文言文和詩歌內容,甚至文言文內容應該超過白話文,成為語文教材的主要部分。我在提出這個觀點時幾乎沒有任何意識形態方面的考量,我的立足點純粹是語文教育本身。

筆者認為,中國現代民族共同語言的產生之路,則與歐洲完全不同。它是通過推倒艱深晦澀、佔據知識壟斷地位士大夫階層的古典文言文體,在古白話的基礎上,吸收印歐語言的詞彙和語法、結構、語序等,重新構建“言文一致”的現代白話書面語言的書寫體系而達成的。與此同時,這一過程使分歧差異的區域性方言向共同的民族統一語靠攏,以達到“國語統一”的目的,尤其是語言文字的讀音統一的目的。

語言不僅僅是一種工具,它還和人類的認識、思維方式、情感特徵緊密相連。白話替代文言的根本原因是整體上因襲復古的文言系統所承載的思維方式和知識、價值體系在源於西方的現代知識體系和生產原則面前失去了它的有效性,文言系統相對固化的審美和情感表達特徵無法滿足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人體味和表達複雜、豐富的外部和內心世界的需求。白話文運動改造了我們的語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改造和重建了我們的思維和情感方式,可以說現代白話文是我們建設中國現代文學、現代思想文化、現代科學、現代社會的重要基石。

白話文的官方正式地位如今已是一個牢不可破的既成事實,它也的確符合時代變化的需要。然而,走過五四運動百年以後的今天,我們的任務已經不是強調白話文有多麼好,而是將這門年輕的書面語言提升到更高的水準。而在我看來,不從文言文的偉大傳統中充分汲取更多豐富的養料,白話文的明天就不可能更美好。

“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對經典的傳承不是照貓畫虎的模仿,而是帶著一份敬重去閱讀,吟誦那些充滿歲月滄桑的文字,銘記埋藏在文字間的歷史,並將其中的傳遞的精神和文化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而後在新時代的號召下,一起建設一個文化強國,共圓我們心中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1.李煒東,現代白話文的產生路徑;

2.陳季冰,中國當年的落後,都怪文言文嗎.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中國文言文是真正漢語,現代語言參雜了大量日文。日文的語法系統與漢語是不一樣的,造成漢語的混亂。比如徐州,很清晰了,就是指一個叫“徐”的州,現代偏偏再加上一個“市”。到底是州還是市,分不清楚。沙市市,更是個笑話。派出所,是個標準的日本叫法,用漢語理解:派出勞務呢?還是派出別的什麼?人民,主義等等,用漢語都是沒法理解的。這種現象的產生還要歸結到上世紀的新文化運動,把大量日文拿來直接使用而不顧後果,造成語言混亂,歧義迭出。用漢語寫成的論文各方理解不同,後果就是漢語無法成為世界通用論文語言。而形成的協議,條約,法律文件也是各種各樣的解釋。

這種情況影響到現實社會各方面,使得各行各業不能精確。大概,差不多,八成,可能,大約這些詞彙盛行。製造業不能精益求精,產品粗劣。進而整個社會不求甚解,科學無法發展。與德國對比,德國追求嚴謹,我們追求“差不多”,高下立判。


王保平安


題主問:中國古代文言文言簡意賅,為什麼發展成白話文,囉囉嗦嗦?

面對這個問題,我一時感到沉默。不知題主是對文言文情有獨鍾,還是對白話文十分討厭?才提出如此別出心裁的問題。

文言文一般語言簡煉,含義深刻是真。但是,對於文化水平較低,文言文基礎知識掌握薄弱者來說,能夠讀通讀懂文言文,確是一大難題。

文言文也有實詞虛詞之分,兼語詞,通假字,都需要熟練掌握。同時,文言文的語法,也與白話文語法有較大的不同,難於掌握。

再說,古時候文言文並沒有“標點符號”,一寫到底,也不空格。讀文言文必須自己“斷句”,那更是一種難事。唯有老私塾先生才能夠搖頭晃腦地:之,乎,者,也,矣,焉,哉……

總之,學習文言文難度較大,文言文難於理解,不易掌握。特別是“通假字”較多,容易鬧出笑話。例如:

《碩鼠》:碩鼠,碩鼠,莫食吾黍,逝將去女,莫為我顧。 其中:逝將去女,假如讓人們離開原文去解釋,卻鬧出天大的笑話。

有人解釋,逝將去女:死了大將,丟了女兒! …… 豈不可笑?其不知“逝”通“誓”,“女”通“汝”,它們都是通假字。 “逝將去女”本意卻是:發誓離開你!

還有,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中的一句:如我能將幾何?……相信有較多的人不能夠正確解釋。

雖然有些文言文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是比白話文難多了。下面這段文言文雖然很淺顯,但是頭條上能佔多少能夠正確解釋的朋友呢?

“孫子曰: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是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可見文言文基礎知識掌握稍差者,非能解釋也。

再說,文言文不能直接用於人們的語言交流。一個個“之乎者也”的國人,豈不成了“孔已己”世界:多乎哉?不多也……。

再說,白話文哪裡不好?!

它簡單明瞭,符合人們的語言習慣,

何有“囉囉嗦嗦”之嫌!

當年文學巨匠魯迅先生也提倡白話文,他率先寫了許多白話文小說和雜文。

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也主張使用白話文,不提倡文言文。

總之,文言文發展成白話文是大勢所趨,適應潮流,任何人都不阻擋!一切復辟主義都是痴心妄想。

簡化字永遠不會再變成繁體字,白話文永遠不會再變成文言文!

歷史的車輪決不會倒轉!大浪淘沙,只會勇往直前!不論你是喜歡還是討厭,歷史規律不會因你的意志而改變!


老張9844


第一,文言文是貴族學問

任何文字都是從繁至簡,才能推廣。

因為過去沒有印刷,甚至沒有紙,最初只能金屬刻畫,比如:

看見上面刻的字嗎?

這樣的東西,文字就必須簡練。然而,這樣的文字記錄,普通貴族也沒幾個能夠玩得起,所以文字掌握在高級祭司與皇族手上。

春秋時期,劃時代意義的是竹簡木牘。

這表明,文字書籍脫離了皇族掌握,孔聖人才能教授知識給徒弟。

然而,竹簡木牘依舊昂貴。

以最便宜的竹簡來說,一片民用竹簡,最多隻能寫15至20字,一根竹子,大約分八節,每節分八片,剔除空格與菲頁,基本就只能寫1000字。而製作一本5000字的書,那就需要一個勞動力花費一個月時間去砍竹子、清理剖片、煮透晾乾、磨平穿孔、書寫裝訂,這還沒有計算人工與更換錯字。

至於羊皮卷與帛書,那就更玩不起了:

因此,唐代能讀書的,依舊是豪門。所以紙張與印刷得以令文字推廣應用,但這已經是到了宋代去了。

二、統治者為何推廣文治?

世家統治之下,庶民、寒門地主都是讀不起書更是讀不到書的,國家政權就始終控制在世家的手上,因為普通地主都很難讀書,自然就不能當官。哪怕隋唐搞科舉,但通過科舉者依舊是豪門為主。

這是不利於政權穩定的。

而宋代成功推廣文治,耕讀傳家得益於世家消亡,文字書籍的普及。

同樣,文字走向民間,自然也就出現了市井化的白話語,宋代是開端。此後越發不可收拾,承接自古存在的市井俚語的白話語伴隨戲曲而推廣起來(過於文言文的戲曲,老百姓怎麼聽得懂?),讀書不多的百姓也就逐步接受了。而白話語的影響又反推了白話文的發展與最終成為官方語言。

三、文言文的缺陷

正因為簡練,文言文放棄了很多定語、限制詞,表達意義並不完整。

比如,吾有一梨。其涵義太多了:

1、我有一個梨子。

2、我有一顆梨樹。

3、名吾的人,有一個梨子,或一顆梨樹。

雖然聯繫上下文可以得出解釋,但語言是說出來的,上下文可聽不見。

譬如那個著名的:逸馬殺犬於道。

問題是,誰的馬,什麼時候的馬,踏死了誰的犬,道又在哪裡?

都沒有解釋,這樣的文言文,雖優美簡練卻缺乏文字語言的溝通功能。


四川達州


這個問題,其實在民國時期就有過爭論。那時胡適等一眾新新人類主張新文化運動,要求擯棄文言文,而倡導白話文。於是就有人問他:你說白話文的各種好處,我都不否認。但有一點,寫詩卻是文言文好,白話文如何寫詩呢?

於是,胡適就用白話文寫了一首。

蝴蝶

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

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

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

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若僅就這一首詩,或許白話文也是可以寫詩的。但論及文字的信息含量,白話文是完敗文言文的。文言文一字多意,及富遐想。單字含義頗多,這恰好為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所以文言文的作品言簡意賅,讀來卻意味深長。

許多優秀的古文作品,用字華麗而多變,通篇極少重字。且重視用典,而典故又加深了文章的含意。如王勃的滕王閣序,讀來如玲瓏玉塔,非常立體。真正做到了初讀言景,再讀言志,意同而詞不同,變化莫測。其典則運用的出神入化,加厚了文章的底蘊,不愧為千古絕響。

但是,古文有這麼多好處,為何後人卻棄而不用呢?

這就要說說文言文的缺陷。

因文言文用字繁雜,其字意需要與上下文組合,方能得以限制,否則不知所云。所以文言文必須觀全而得其意。

貴族的密碼

文言文為貴族的語言,是一種只能用於書寫的語言。所以古人說話和寫文章是不同的,文言乃成文之言,白話乃口說之言。所以普通人之間的對話是不能形成書面文字的,這中間需要一個轉換,所以普通人無法使用文字,而中介者彷彿是掌握了一個密碼,可以打開通向權利的核心之門。

這顯然是種少數人才能使用的文體,對於近代化的中國,文言文遇見的首要問題便是如何科學的表達?這時文字的歧意成了它致命的缺陷,原本作為文學語言,可以讓人有更多遐想,但對於科學,卻不允許有更多的文字想象,必須嚴格的界定字詞含義。另外,文言的斷句需要極高的素養,普通人也很難掌握。因對古文斷句而產生的誤差,往往與原意差之千里,甚至含義截然相反。這不能不說是文言文的致命缺陷。

如今,我們看到的文言文,都是經過改良,加入了西文的標點符號,已經被專家斷好句的文言文。所以古語有識文斷字之說,就是指這個。

其實,民國時期的那些倡導新文化的大師們,他們給自己定下的使命不僅僅是要廢掉文言文,他們的終極目標其實是要連文言文的載體漢字也要一併廢除的。只是現代化中國並未因此而落於人後,漢字才被保留了下來,並且文言文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

其實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文言有其優點,也有其短處。白話文也一樣。只要用其長處,避其短處,文言與白話也是可以共存的,就像它們千年來共存於世一樣。

如果愛好文學,詩詞多些,那就不妨試試文言文,會讓你的詩文寓意更深。若是喜歡科學,那就用白話文吧!


鳴地


文言文是文字表達最好工具,。

白話文送語言表達的發言稿和發言記錄

人接受知識,耳,聽佔30%,讓人聽懂,必須語句通順,加一些虛詞助詞標點,也就是停頓,聲音高低,感情,對關健詞,咬字清楚,相聲演員絕話,非關健詞一帶而過,快,關健詞咬字清楚,使人也能聽懂。

文字表達,靠眼接收,接收光,傳輸快,70%知識靠眼接收,文字,全是乾貨,早期,連標點也沒有,靠老師斷句,即打標點,出現很多笑話,同一組字,讀出相反你意思,沒有正確的讀法,叫讀破句子,。

五筆輸入法一文,我談了要創造一種網絡語言,以文言為藍本,學習速記手法,不受語法約束,儘量少用虛詞,以電報用字習慣,惜墨如金,看懂就行。我是門外漢,班門弄斧,拋磚引玉,是全球華人,漢語專家的事,任重道遠,.只有方向正確,一定有所收穫。

網絡傳輸是方向,為他配套專用語言也是方向。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動其根本,這是一條小路,近路。

魯迅先生說,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這是個語言文字生命力的問題。文言文雖言簡意賅,但在中國古代,文言文是讀書人的事,絕大多數貧民百姓,斗大的字認不了幾個,自然看不懂也聽不懂文言文,他們的語言是民間語言即白話,大白話世代相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相比之下,少數人使用的文言文自然少有人用了,直至逐漸消亡。既使現在,一般人看文言文也費勁。如果現在有人張口閉口“之乎者也”,就與孔乙己一類的酸腐文人別無二致了。


老林子28


其實,中國古代的文言文並非全部都是言簡意賅,有些文言文理解起來非常困難,並且可能一個詞語解釋起來需要一個甚至幾個句子。而現代的白話文也未必全是囉囉嗦嗦的,也可以用一個詞把一句話表達的淋漓盡致。

文言文起源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

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它是相對於口語而言。而文言文的形成又是基於先秦時期口語的基礎之上。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記載文字的紙張還沒有被髮明出來,而用於記錄文字的都是一些比較沉重且價格昂貴的物品,比如竹簡、絲綢。隨著時代的不斷更新迭代,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不斷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利。

文言文的定義

鴉片戰爭之前,漢族人所使用的語言都可以稱為古代漢語。古人的口語,我們是聽不到的。古漢語大約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而我們從甲骨文開始,所有記載的文字都是古代漢語,即文言文。

歷史不斷前進,語言也在不斷演變。三千多年的歷史讓漢語有了很大變化。我們的學者將漢語分為了三個時期,即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上古,指的是歷史上的,商、周、秦和兩漢時期。中古期指的是歷史上的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南北宋、遼、金時期。近代是指歷史上的元、明、清時期。

也就是說,1840年之前的語言,都可以稱之為古代漢語。到1840年之後,由於外民族的入侵,語言交流也發生巨大變化。古代漢語漸漸結束,隨之被現代漢語取代。

現代漢語的由來

隨著語言的不斷變遷,直到1919年的“五四運動”,一大批文化先驅積極倡導白話文,比如胡適、李大釗、陳獨秀、魯迅等。陳獨秀創辦《新青年》標誌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提出的口號其中就有“提倡新文學,反對就文學”。

而胡適早在1917年的《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掀起了中國語言文字學的滔天巨浪。

這裡有一個小故事。有一次胡適在課堂上給學生講白話文的好處時舉了個例子。比如擬電報時,是按照字數計價的。大家覺得文言文言簡意賅,肯定會省錢。胡適說,比如有位朋友邀請他去行政院工作,他不願意,便發電報拒絕。同學們紛紛用文言文擬稿,最後發現最省錢的電報稿是“才疏學淺,恐難勝任,恕不從命”。而胡適用白話文五個字便委婉地把對方拒絕了“幹不了,謝謝”。這五個字既包含了才疏學淺,恐難勝任的意思,還很禮貌的拒絕了對方。可見,看似言簡意賅的文言文,並不一定簡單。而看似囉嗦的白話文,也並不一定囉嗦。


風起青萍之末three


首先聲明一下,文言文並非絕對的言簡意賅,現代白話也並非絕對的囉囉嗦嗦。比如,如果要說一個人眼淚止不住的流,文言文我們可以用成語“泣涕漣漣”來說,似乎就已經很簡單了,但是,用我們現代的白話“淚奔”,也能表達出來這樣的意思。個人覺得還要更生動,有氣勢。

下面言歸正傳,說說為什麼。

01 說和寫不一樣帶來的麻煩

我們知道,語言的基本用途是交流,語言的定義是“人類用來交流的工具”。人們先是創造了口頭語,後來又發明了文字,文字是用來記錄口頭語的。

既然文字是記錄口頭語的,那麼就應該平時怎麼說話,文字就怎麼記錄。世界上大部分的語言都是這樣的,但是中國的古代漢語卻不是這種情況。

古代漢語的口頭語是一套語言系統,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白話;而書面語又是一套語言系統,也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文言。

這樣就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就是你會說話,但是不一定會寫文章。你認識字,但是也不一定就能讀懂文章。

要想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要想讀懂文章,就必須再學一套語言系統。這個語言系統,就是文言,用文言寫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

這樣想起來就很麻煩。

還要強調一點,古人不都是用文言寫文章,也就是說不是古人寫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古人又是也用自己的口語寫文章,這樣的文章叫做“白話文”。

02 為什麼會有這種麻煩?

漢語剛開始的時候,口語和書面語是一致的。也就是文章裡寫的和口語中說的是同一種語言(當然存在口語和書面語的語體區別,今天的現代漢語也有這種情況,比如父親和爸爸。),這種情況,一直到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時期,漢語的口語已經向前發展和演進了,可是寫文章還在沿用著之前的語言,當然,這種沿用其實只是模仿,不同時期的人,都會不可避免的把自己那個時代的詞彙和語法摻雜進去,但是從那時起,漢語的口語和書面語還是分離了

現在的學術界一般把1840年以前的漢語稱為古代漢語。在古代漢語中,大致以南北朝為分界線,將古代漢語分為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又以宋元為界,分成近古漢語;1840年之後,古漢語結束,現代漢語產生。

一直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後,漢語的口語和書面語一直分離。

大家發現沒有,這幾個時間點還挺有趣,都是歷史上外民族大舉入侵的時候,這時候往往帶來語言的交流。

還要特別說明一點,有許多人想當然的認為,因為紙沒有發明,古人的文字要麼要刻在金屬上,比如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或者龜甲骨片上,比如甲骨文,要麼寫在竹片上,或者其他什麼絲帛之上,造價昂貴,為了節約材料,所以才把文字寫的很簡練,出現了文言文。

聽起來很有道理,實際上不是這樣。

有可能寫的時候儘量簡練一些,但是寫的那些文字,基本和當時的口語是一致的。

03 白話文取代文言文,時代的召喚

時間到了晚清。那時國門被外民族打開。

外國人除了帶來大炮鉅艦,還有西方的思想文化。

而文言的語言特點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特別是向普通老百姓推廣思想文化的要求。

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裘廷梁為首的知識分子就掀起了一場倡導白話文的運動,但是影響並不大。

到了五四運動前後,一大批份量很重的文化先驅,都積極倡導。這些人包括:胡適、李大釗、陳獨秀、魯迅 。最終,白話文取代了文言文。

為什麼其它幾次社會變化沒有撼動文言文的地位,這一次就被打倒在地了呢?

原因是這一次的變革,是一場接受新的思想文化的變革。宣傳新思想,就需要說普通群眾能聽得懂的話,如果你用文言文,顯然效果就不好。

白話文運動最偉大的成就就是

用白話文代替了文言文,使得對普通大眾的教育得以普及。意義很遠。

為了讓每個人(不是隻有讀書人)都可以方便、自由的讀寫和表達,白話文取代了文言文。

04 文言文和白話文各有千秋

文言文和白話文到底誰更簡便?

學過文言文的都知道,文言文的閱讀和使用作為一門技術來說超級複雜,沒有持之以恆的高強度訓練根本不可能正確而流利的讀和寫。

而與此相對的,白話文的書寫和閱讀異常簡單,你只要認識字並且會說話,那麼就能輕鬆應付白話文。

打個比方,文言文就好比是是五筆輸入法,而白話文好比拼音輸入法。

五筆輸入法,看似簡潔優雅,但是掌握五筆輸入的過程極為複雜;

拼音法每輸入一個漢字都要比五筆輸入多敲擊幾下鍵盤,看似一點都不簡潔,但實際上只要會使用拼音就會使用拼音輸入法,掌握這門技術異常簡單。

你只看到了文言文的簡潔,卻沒看到簡單的外表下面繁瑣的學習和複雜的使用過程,這就犯了片面看待事物的錯誤,如果將裡外兩方面綜合起來看,那麼文言文無疑是比白話文更加複雜的文體。

所以,文言文不能簡單的看成言簡意賅,白話文也不能簡單的看成囉囉嗦嗦

05 文言文的歷史貢獻

雖然書面語和口語是兩套語言系統,對使用語言的人來說,很麻煩,但是書面文字不去追隨口頭語言的變遷,而要維持自己的獨立性,也是古人偉大的理念。

我們現在只要學習一些文言知識,就可以看懂從先秦到明清的大部分典籍文字。一個古代海南島的讀書人,即使一句北方話也聽不懂,卻可以通過文言與北方的另一個讀書人交流。

試想,如果我們用現代白話文記載了歷史,若干年後,隨著口語的變遷,後代讀到這個記載的時候,那就不一定能看懂了。

那個看似麻煩的理念,讓文言成為一種可以輕鬆跨越時代、地域限制的語文體系。

06

不是文言文要發展成白話文,而是歷史選擇了白話文。

看似簡單的文言文,並不是那麼簡單,而看似囉嗦的白話文也沒有那麼的複雜。

文言文曾經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但是白話文的推廣真真正正提高了中國大眾的綜合素養


煙花三月09


文言文歧義極大,中國百姓不懂,外國人不明白!文言文是古代沒有廉價紙只能用力刻竹簡的無奈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