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單位的領導放棄領導職位後可以不上班?

Dragonscale777


這種情況,通常在一些國企和事業單位比較常見,尤其是在機關擔任領導幹部支部的公務員,他們在達到了一定級別或是一定年齡後,比如臨近退休之前的兩三年,就有可能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這就是所謂的公務員“退居二線”。

退居二線之後,通常情況下,享受的工資待遇沒有變化。

一、先來看看退居二線,是什麼意思

目前內涵已經引申為官員在退休前不再負責具體事務。

退居二線是指原本在領導的崗位上,由於年齡原因,(一般年齡是在51--53歲),上級組織安排年輕人員接替其職務。

退居二線後,大部分正常上班,只不過不再履行領導職務,大多冠以調研員的稱謂,有的可以不上班,同樣享受原來的職級待遇。

這是幹部制度,也是新陳代謝的需要,一般適應於科處以上的領導。

二、那麼退二線後,為什麼可以不去單位上班呢?

俗話說,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必然是有它的原因的。

理論上來說,雖然從領導崗位退下來的,但還沒有達到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不可能現在就辦理退休手續。

但是按照照人事管理的要求,即使你離開了領導工作崗位,擔任的是虛職,那麼也必須要到法定退休年齡才能退休,是要等你到人事辦完了退休手續後才能正式離開工作崗位的。

但是通常情況下,退二線後不再回單位上班,首先是因為自己沒有了具體工作,辦公室或是辦公桌已經被收回,給予其他同事使用。

其次自己已經把位置讓了出來,自己再去會給接班人工作造成干擾,不利於工作的開展。

所以不去上班既便於新領導的工作,又能安撫老領導的情緒。

三、那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

一是保證了公務員機關領導幹部的順利交替。

領導幹部退居二線,就可以讓年輕幹部更早一點上來。

同時,退居二線不是退休,作為老幹部,還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指導年輕幹部順利接班。

如果一把手必須要60歲才能退休,那麼他們退休的時候,就不在機關單位了,他們也就無法將自己的經驗向後來者言傳身教。

二是因為如果一個人在領導幹部的崗位上待久了,就會出現思維固化。

還有一部分領導幹部,為了平平安安度退休,在任職的最後幾年,只想不出事兒,不想工作創新。

因此,讓領導幹部退居二線,讓年輕人上來,更容易推動單位的工作。

此外,也是因為領導職數不夠用,只有他們退居二線,後來人才有提拔升遷的機會。

三是我們正處在一個經濟與社會快速變革的時代,尤其是新知識、新理念、新常態等對基層領導幹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但是年齡較大(50週年以上)的基層領導幹部,客觀上無論是精力、體力,還是接受新知識、新理念的反應能力,一般都會稍遜年輕幹部。

儘管他們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與領導才能,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難免會有吃力的感覺。

這時,他們主動向組織部門提出“讓賢”退居二線,也是隨形勢變化做出的應對措施。

我是@螺螄姐聊下班後,一個不務正業的職場老阿姨,專注研究八小時外副業,歡迎關注我喲。


螺螄姐聊下班後


回答:在單位這情況從客觀意義上講,是存在的也是事實,一般是因為工作需要,退居二線也叫內退,大部分因身體健康問題(O_O)?所導致的體力跟不上,身體有病有不到退休年齡,只好選擇內退並不享受特殊待遇,一般工資待遇基本生活保障金。


美麗雨點1


退居二線的領導幹部上不上班不要去追究,但也不能放任不管,應該要求他們參與單位的調研工作,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交一份不少於500字的有質量的調研報告。


百合蘇小小的故事


放棄?不準確!是免職,不是自己放棄不幹了,是人家不讓你幹了,也不給你座位,不給工作,你能搶個座位啊,老老實實回家待著,釣魚摸蝦,小酒溜著,安全退休,長命百歲活著就行了!


歆歆面試輔導師


放棄領導崗位,可以不上班這是有原因的。這是新舊體制下的產物,誰願意放棄領導職務呢?在政府體制改革中,對公務員人數及領導職數都作了明確規定,按照幹部隊伍建設的"年輕化、知識化"要求,在原領導職數超員的情況下,年齡稍大的、離退休不遠、擔任領導崗位的人員,就會通過組織做工作,自己寫申請的方式,放棄領導崗位,但組織會給予一定的實惠政治待遇。隨著公務員隊伍建設的不斷完善,這樣的"退出領導崗位,而不用上班的"情況,會不再出現。


雄關漫道164883562


這是正確的有利於新舊領導雙方共贏的選擇。新領導上任,舊領導在其實是不便於開展工作的。新領導不會對舊領導拿著全額工資不來上班有意見的,相反還會想念。舊領導也不是不想來上班,而是不能來上班,除非新領導誠心誠意的去家裡邀請。我遇到過年輕的新領導,給老領導配專車設辦公室福利待遇都不變,老領導想幹啥就幹啥,不想上班就不上班,但就一點不能干涉企業管理,不能干涉新領導的權限。


1963流氓兔


這個不奇怪了,在國企和機關都在這麼操作,今天我把這個事用給大家講透。

1.從管理者角度看:不是自己掏腰包 有啥理由不用年輕人,非要跟一群老幫子耗呢,經驗?錯,不是所有公家事都得靠經驗,再說啥位子得需要經驗30年以上的啊,10年還不夠嗎?

2.從社會角度看:現在年輕人工作壓力大,應該多給機會,提前退二線的,可以回家幫著照料第三代,讓年輕人放手拼,就算出門旅遊也是不錯的,拉動經濟啊。人生不就兩樣事嗎,掙錢,花錢。

這個現在沒有明文規定,只是新公務員法明確說了30年工齡可以提前退休,但退休和退二線的待遇可不一樣啊,估計推開的效果不會好。由於人口年齡結果,我覺得可以放開這個二線政策,誰也不會跟老年人攀比,只是社保問題有點頭疼。大家有好的建議可以一起討論。


職場老鮮肉


這個問題在社會上影響很壞,退休幹部不少仍在工作,退居二線就不工作,而且還在享受各種待遇甚至特殊待遇,這是幹部中存在的嚴重生態問題,應該引起上下組織部門的高度重視!退居二線的領導幹部,包括高級幹部,所在單位應明確安排其工作,拒絕工作的不享受任何以外待!且要依紀處理!


夕陽紅157880835


鄉科級52週歲,縣處級58週歲,就不在擔任實職領導,改成非領導職務,俗稱改非。改非後,有現任領導頂了你的位子,佔了你的辦公室,你沒有位子,沒地方上班,一般只能參加在會議室裡召開的開會、學習。所以,每天去單位打一下卡,而後就沒有去處了,只能打道回府。當然,現任領導也不喜歡你上班,覺得你威信仍在,影響他的感召力,二者一拍擊合,各取所需。


亮劍3549


我們很喜歡對一些所謂“不公平”現象說三道四。要麼去尋找其中的平衡,要麼就對這種不平衡的現象嗤之以鼻。

我聽過一些找平衡的說辭:“他們已經為社會服務了一輩子,現在老了,提前休息一下不應該嗎?”咋一聽似乎有點道理,年輕的時候忙,到老了,也該讓他們相應的輕鬆一些。但你反過來想,又有誰不是年輕的時候很忙呢?那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能提前輕鬆呢?所以這件事本身就不合理。

既然不合理,那隻能用諷刺的方法給自己找平衡,比如這個單位不公平,領導不作為,領導濫用職權等,目的是通過吐槽讓自己能接受這個現象。

但我想說的是:他們的單位要怎麼做,和你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之所以羨妒這樣的單位,是因為這都是“別人家的單位”。他們只是冠以“體制內”這個標籤後,有些事情就被放大了。你換個角度想,如果你聽到的是“某企業55歲以上老員工不需要上班還能領滿薪”,我們就只剩羨慕了。

那這些單位到底要不要上班我們真的沒必要去理會,看起來比我們有優待的人太多了,如果你對每一種優待都不平衡、都想吐槽的話,你還有精力去處理你自己的正事嗎?有些東西不屬於你,看淡就好了。正好前天遇到一個我自己的案例,簡單和你分享:

我最近一直在盯著手機什麼時候降價,畢竟還有幾天就搞活動了,手機用了好幾年,想換一臺。因此頭條每次有手機的抽獎,我一定都會轉發。前天,我的一位女同事,剛上班的時候就跟我們炫耀,說昨天晚上撒了個嬌,男方就給她買了個iPhone 11 Pro。我該怎麼辦?恨自己不是女孩子不會撒嬌嗎?還是恨自己沒有傍上一個富婆?我覺得這些心態都是不健康的,她的手機花不花錢那是她的事情,我自己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到時候給自己買臺手機就好了。

如果我因為太在意她如此輕易就獲得一臺新手機就悶悶不樂的話,我覺得我要鬱悶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因此,作為旁觀者的我們,沒有必要太深入去研究離我們太遠的事情,因為研究透了,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你需要做的,是懂得知足,享受自己擁有的,你的幸福指數才會更高一些。

-End-

作者簡介:重燃石,多年中小型企業高層管理,擅長向上管理、企業機制的構建、企業內部管理。關注我,和你分享職場小技巧,讓你在職場中少走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