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具的演變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曆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雜項收藏 | 中國茶具的演變

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具,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茶具按其狹義的範圍是指茶杯、茶壺、茶碗、茶盞、茶碟、茶盤等飲茶用具。唐代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中所列出的茶具種類有“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其中“茶塢”是指種茶的凹地,“茶人”是指種茶之人;按照現代觀點,不應納入器具。中國的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美,除實用價值外,也有頗高的藝術價值,因而馳名中外,為歷代茶愛好者青睞。

茶具的起源

在中國,茶具同其他飲具、食具一樣,它的發生和發展,經過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公用到專一,從粗糙到精緻的歷程。已知最早提到“茶具”這一概念的文獻記載,是西漢王褒的《僮約》:“烹荼盡具,酺已蓋藏”。《僮約》是一份主僕之間的條款契約,所以就有烹茶前需要淨具的描寫。古代“茶”字都是寫為“荼”字的,至於“荼”轉“茶”音,顏師古謂漢時已有此音。“盡具”,可以理解為洗淨器具,但是也不能斷定是專用茶具。但是這裡的“具”,是否可以認為是專有茶具,還是可以喝食具酒具共享的器皿?它的顏色、造型、大小、材料?也都不得而知,還是有待考證。但學術界一般認為,最早的飲茶器具,是與酒器、食器相共享的,人類早期通常都採用青銅器或者陶器進行飲酒、進食。至今,我們還能在生活中看到器具多用的例子,如果搭配得當,還有返璞歸真之感。“烹荼盡具”,首先是要有“烹”器,其次要有盛茶之器。專用茶具的確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

考古發掘表明,早在1萬年到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國先人們就已經發明瞭陶器,並大量使用陶器作為生活用具,其中很多陶器是與飲食有關的用品,如杯、盤、碗、缶、壺、等。陶瓷的發展是由土陶到硬陶再到釉陶,此後由陶又發展到瓷。原始瓷器的出現大約是在秦漢時期,漢代之瓷,實際上還多為有釉之陶,火度低,質地也脆;成熟青瓷的出現在東漢晚期的浙東地區。1990年,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館在清理一座因農民取土建房而遭破壞的東漢晚期磚室墓時,取出了一隻完整的青瓷貯茶甕。甕高33.5釐米,最大腹徑為34.5釐米。與常見的同類型器物顯著不同的是甕內外施釉,在器肩上部刻有一個“荼”字,當為漢代民間的貯茶用具(圖一)。湖州是我國的主要產茶區之一,在中國古代茶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唐中期,湖州長興所產的顧諸紫筍茶被列為貢品。被後人尊為“茶聖”的陸羽,在湖州完成其不朽之作《茶經》。經專家鑑定,該青瓷甕系本地窯所燒製。這不僅反映了湖州地區茶葉生產在漢代已有一定規模,而且隨著民間茶事的發展,專用的貯茶器皿也應運而生。貯茶甕的發現,為研究中國茶具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雜項收藏 | 中國茶具的演變

漢代青瓷貯茶甕

茶具,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從廣義上來看,茶具的誕生是伴隨著飲茶的出現而出現,但如果從專用茶具的角度來看,一種專用茶具的確立,必然需要茶文化發展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後才能實現。據史料記載分析,在漢代茶具已問世,但它還基本停留在與食器、酒器混用的階段,自成體系的專用茶具還沒有誕生,這一時期為茶具的萌芽階段。隋唐以前,人們飲茶,叫做“茗飲”,其做法就如同煮菜而飲湯一樣,是用來解渴或用來佐餐的。這種生活方式下,飲茶自然不需要專用茶具,自可用食具或其他飲具代之。儘管隋唐以前已有出土的茶具出現,但包括食具、茶具、酒具等在內的眾多器具之間的區分並不嚴格,“一器多用”的使用狀態盛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晉人盧琳《四王起事》中記載了“惠帝蒙塵還洛陽,黃門以瓦盂承茶”的話語。翻譯過來就是惠帝重返洛陽時,黃門官使用瓦盂敬茶。盂,即盛飯菜的碗也。可見當時的社會對是茶具、食具並未細分。

實際上,茶在漢代就已經被當作宮廷士大夫階層的一種日常飲品,眾多出土文物至少說明當時茶具已有從食器中分離出來的跡象。此後,隨著茶日漸成為大眾化的飲料。至晉代,我們可以從杜育《萍賦》中“器澤陶簡,出自東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劉”的記載,推斷出當時的飲茶方式和茶具特徵。據《中國陶瓷與中國文化》一書考證,“器澤陶簡,出自東隅”,意為飲茶時挑選浙江溫州東甌窯產的縹瓷茶具;“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指是是用類型似無柄葫蘆瓢式的茶盞,取法先祖周部族(公劉)飲酒的方式飲茶。這裡的“器”與“匏”雖然指是都是飲茶用具,但我們仍很難將它們從日常生活的飲食用具中作為茶器具單獨分離出來;因為茶具的產生是和一定的經濟生產力相聯繫的,當時的社會經濟還沒有達到茶具形成單獨需求的地位。到兩晉、南北朝時期,專門化的茶具從食器中逐漸分離了出來。茶學界公認最早的有關茶具的文學記載是西晉(公元265-316年)左思(約公元250-約305年)的《嬌女詩》,其中有“止為荼菽據,吹籲對鼎鑠。”這“鼎鑠”當屬茶具。

專用茶具的出現

唐代是中國茶文化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由於多種社會力量的推動,尤其是一大批文人學士的積極倡導,飲茶空前普及。同時,飲茶已不僅僅是為了解渴的生理需要,更被提升到了藝術的高度——“茶道”的高度。茶文化的興盛,促使茶具從酒食具分離出來,形成了一類專門用於飲茶的器具。

唐代的飲茶方法,與早先相比,更加講究,更加精緻,飲茶已由粗放進入到精工階段,煮茶注重技藝,飲茶重在情趣。唐代白居易《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曰:“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遞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鬥新。自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唐代“大曆十才子”之一錢起《與趙莒茶宴》中的“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此外,在眾多愛茶文人的詩文中,都記載了賓客相聚,品茶論理時的幽雅情景。那麼,作為大唐宮廷茶道,其規格之高,場面之盛,以及茶器之美,茶藝之精是不言而喻的。如此種種,刺激了茶具的生產和發展,使得茶具生產技術日臻完善,茶具種類更齊全,質量更高,茶具文化作為中華茶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唐代穩定的社會,安樂的生活,使人們對茶的認識更為深刻;文人雅士的提倡,使得飲茶風氣十分深厚。詩人白居易曾坦言:“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甌茶。”品茶成為士大夫追求雅趣,以茶會友,精神享受的時尚,各種茶宴、茶會的相繼出現,標誌著飲茶已發生質的變化,品飲結合的藝術昇華,對專用茶具的呼喚,使茶具在歷史上出現了劃時代的革命。茶聖陸羽是這場革命的倡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他親自設計製作了一套從煎煮、點試到飲用、清潔、收藏一應俱全,內容豐富的茶具。一套古樸實用而又妙趣橫生的茶道文化得以形成,從此,中國茶具文化的里程碑樹立了。

對茶具的完整描述和記載,直到中唐時期陸羽在其撰寫的《茶經》中才算第一次完成。在《茶經》中,陸羽專闢“二之具”、“四之器”二章,前者茶具指的是採製茶工具,後者茶器才是指飲茶的用具。這裡對“具”與“器”的稱呼和我們今天的習慣用語相反,“器”指的才是我們今天飲茶的茶具。陸羽記錄的茶具有廿十八件,大體可以歸為六類:火具、煮具、雜具、水具、貯具,材質涉及陶、冶、竹、木、石、紙、漆等製品。陸羽對茶具的記載,不但是歷史上的第一次總結,而且是劃時代的對茶器具在茶文化地地位進行昇華。

雜項收藏 | 中國茶具的演變

宋版《茶經》

《茶經》中把茶器分為8類29種。其中包括生火用具5種:風爐、灰承、筥、炭撾和火夾。煮茶用具2種:俊和交床。烤茶、碾茶、量茶用具7種:竹夾、紙囊、碾、拂末、羅、合、則。盛水、濾水、攪水、取水用具有5種:水方、灑水褒、瓢、木夾、熟孟。鹽具2種; 鹺簋、揭。飲茶用具2種:碗、札。清潔用具3種:滌方、滓方和巾。貯藏用具3種:臺、具列和都籃。

在《茶經》中陸羽不僅詳細地描述了各種茶具的用途、材質、規格大小,更重要的是,陸羽把他的茶道思想完全融人到了他的茶具設計之中,這一點,在他設計的風爐中體現的最為明顯。陸羽在《茶經》中介紹的這套茶具,是以唐代煎茶法為前提而設計的,古樸典雅,雅而不侈,堅固耐用,充分體現了陸羽提倡的簡約茶風。日本學者布目潮諷還根據陸羽在《茶經》中對各茶具的描述,精心繪製了其中25種主要茶具的圖樣。從陸羽描述和推祟的這套茶具看,的確是非常的齊備、實用、高雅。據唐人封演的《封氏聞見記》載,這套茶具在當時備受歡迎,“遠近傾箱,好事者家藏一副”。

茶具的設計發展固然是由於現實生活的需要,但從中華文化史的角度來考察,我們不難發現茶具也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影響。例如,唐朝煮茶的風爐,形如古鼎,下面有三隻足,在足上和爐窩裡都有銘文;一隻足上刻有“坎上巽下離於中”,另一隻足上刻有“體均五行去百疾”;而另一隻足上則刻著“聖唐滅胡明年鑄”。坎、離和巽是古代五行八卦學說中水、火、風的代表。風爐的壁上還繪有易經符號,以說明煮茶過程中的自然物質之間的關係和茶對人體的調和助益作用。而“聖唐滅胡明年鑄”之文則是為了紀念平定安祿山之亂,這說明儒家不同於佛教與道教,它主張人世、參與社會活動。同時,這種風爐又以佛家有象徵意義的蓮花、重蔓和流水為裝飾,這又表現了其本身與儒教、佛教的結合。再看茶鈸,陸羽要求其以“方耳以正令,廣緣以務遠,長臍以守中”,所以就有了方耳、廣緣和長臍之形的茶鎄,這些都體現了儒家學說所主張的中正和諧與佛家廣結善緣的思想的相互融合。

1987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其中,還有一套大唐系列茶器。根據同時出土的《物賬碑》記載:有“茶槽子、碾子、茶羅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兩。”結合實物分析表明:“七事”指的是:茶碾,包括碾、軸;羅合,包括羅身、羅鬥(合或盒)和羅蓋;以及銀則、長柄勺等。從茶碾、碾軸、茶羅子等茶器鏨有的銘文看,這些茶器製作於唐鹹通九年至十二年(公元868~871年),又有“文思院造”字樣。而文思院,乃是專門製造金銀犀玉巧工之物的宮廷手工工場,表明這些茶器是專門為宮廷製作的大唐宮廷茶器。同時,在茶羅子、銀則、長柄勺等器物上,還有器成後留下用硬物刻劃的“五哥”字樣。據查,五哥是唐懿宗(860~874)李漼時,皇室及重臣對唐僖宗(874~888)李環小時的愛稱,表明這些茶器為宮廷專用飲器。且《物賬碑》將這些茶器列於唐僖宗所供奉的“新恩賜物”項,表明這些茶器是御用之物。另外,法門寺地宮珍藏的茶器,並不止“七事”,還有鹽臺、籠子、茶碗、茶托等器,其中部分茶器,亦為唐懿宗御用之物。上述茶器,質地之貴,做工之精,造型之美,價值之高,堪稱茶器中的國寶。它是大唐茶文化興盛的綜合體現,更是大唐宮廷茶道興隆的集中表現。

茶具的發展

唐朝之後,隨著飲茶之風在全國興起,關於“茶具”的記載在歷代文獻中隨處可見。諸如詩聖杜甫的《重過何氏五首》:“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白居易的《睡後茶興憶楊同州詩》:“此處置繩床,旁邊洗茶器。”陸龜蒙《零陵總記》說:“客至不限匝數,競日執持茶器。”北宋畫家文同有“惟攜茶具賞幽絕”的詩句,南宋詩人翁卷寫有“一軸黃庭看不厭,詩囊茶器每隨身”的名句,元畫家王冕《吹蕭出峽圖詩》有“酒壺茶具船上頭”,明初號稱“吳中四傑”的畫家徐責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對飲時,他趁興寫道:“茶器晚猶設,歌壺醒不敲。”不難看出,無論是唐宋詩人,還是元明畫家,他們筆下經常可以讀到“茶具”詩句。說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中國的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各異,不僅是飲茶實用器具,不少精美茗器還是文房清玩之物。茶具以陶、瓷材質為多,除此之外,紫砂、金屬、竹、木、牙、角等材質的也有。中國茶具的發展之道,是由粗趨精,由大趨小,由繁趨簡,從古樸、富麗再趨向淡雅的返璞歸真的過程,從茶具就可品出時代的茶韻。

“茶興於唐,而盛於宋”,唐代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第一座高峰。入宋以後,文人飲茶之風更熾;華麗的點茶法的流行、金銀具的盛行、黑釉建盞的不可一世,子民們鬱郁不得志之餘,一門心思置身於“鬥茶”的遊戲之中。這種對茶具如醉如痴、魂系夢牽,及宋人對茶藝精益求精的追求,也深深影響了近鄰日本,逐漸日本茶道聞名於世。與唐宋時期相比較,明清兩代文人雅士有著更深得嗜茶情結。明清返璞歸真的茶風,為茶具走向輝煌提供了有利條件,使茶具的發展終於步入正軌,並達到頂峰。景德鎮甜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鑄就了瓷業的一段輝煌,宜興紫砂茶壺更是龐大茶人的至寶。在品飲香茗的同時,欣賞精緻可人的茶具,實屬一次從藝術到心靈的昇華。

從唐代開始,茶事成了人們不可隨意敷衍的正事,茶具也隨之發展到成套使用的規模,其繁瑣的程度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而茶具由簡趨繁的緣由,是與唐代製茶方式與飲茶流俗的大發展相對應的。唐乾寧時期的進士徐寅有一首膾炙人口、久詠不衰的茶詩《謝尚書惠蠟麵茶》,它記載了茶與茶具的相互關係:“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飛鵲印成香蠟片,啼猿溪走木蘭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綢。分贈思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這首詩中就提到“金槽”、“冰碗”和“鐺”三種茶具。金槽是銅製的茶碾,冰碗則指白色的茶碗,而鐺是煮茶用的鍋。詩人在這裡形象地描述了茶具的功用。

唐代茶具之所以繁雜,與唐代餅茶的飲用方式有關。茶葉的炮製方法各代有所不同,唐宋時期,茶葉經過碾搗緊壓制成團餅狀的幹茶。這種餅茶由於陸羽的大力提倡而流行,從而在五六百年中,獨領二朝風騷,統攝中原茶壇。據《茶經》記載,當時飲茶所用的茶葉其實有粗茶、散茶、末茶和餅茶四種。飲法有二類,一是直接將茶放入瓶缶之中,沖人沸水泡飲;二是將茶與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一同煮飲。這兩種風行一時的飲茶法都被陸羽大加抨撻,認為這簡直讓茶湯變成了溝渠裡的廢水一樣,於是大力倡導餅茶及其飲法。然而,餅茶雖然被認為是茶中之精品,但人們飲用時就費神費勁了,餅茶不宜直接煎飲,飲用前必須進行加工。由於這加工過程必須經過炙、碾、籮三道,於是茶具便繁多了起來。從陸羽的《茶經》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唐人飲用餅茶的全過程。人們先是要烤茶餅,因為茶餅在存放中會吸潮,烤乾了才能逼出茶香,炙時就要用夾子夾住餅茶,儘量靠近爐火,時時翻轉,烤出像是蝦蟆背似的泡泡,離火五寸再用文火烤,直到餅面鬆開,如此多次重複到水氣烤乾為止。烤乾後的餅茶要用金屬或木質的碾將其碾碎,碎茶末要用篩子過籮後才能煮用。《茶經》中介紹“末之上者,其屑如細米”,“碧粉縹塵,非末也”,這種如細末狀的茶顆粒,色澤顯黃金,均勻而且細整。用這種末茶和一大堆的茶具經一道道繁瑣的工序後才能品飲,這使得飲茶從解渴提神昇華為一種藝術,一種文化的享受,逐步成為王公貴族,文人雅士的消閒之舉,飲茶的處所也從飯桌或攤上移人書房、花庭、山居、茶館及至於深閨、皇宮,隨著其消費檔次的提升,而且在進入宮廷受到皇族的崇尚後,人們開始從嚴地挑剔與選擇茶具了。

唐代的茶具從質地看,有金銀瓷石玻璃等多種,甚至出現了以器具質地為茶湯命名的講究,金銀為器的稱為“富貴湯”,琢玉為器的稱為“碧秀湯”,磁器飲茶稱為“壓一湯”。1957年5月在西安和平門外出土的唐朝平康坊的七個茶托子就反映了唐代宮廷茶具的水平。這七個茶托子的形狀為銀胎鎏金、圈足、圓底、托盤為蓮花形,其底部還有“左策使宅茶庫金塗拓子”的銘文。唐代的豪門貴族、僧侶文人常常舉辦茶宴,這成套茶具為茶宴提供了完善的物質條件。

唐朝普遍使用的茶具大都是沿襲陸羽設計的廿四器,在陸羽之後有所改進的只是多了一個盞託而已。據唐人李匡義《資暇集》記載:唐德宗建中年間,成都府尹崔寧的女兒十分好茶,但她在日常飲茶中覺得當時沿用的茶盞在注人茶湯時十分燙手,端起來喝十分不變,於是她就取了個碟子托住,這樣在喝茶時茶盞就不易傾斜滑脫了。後來,這位深閨小姐又有了新的發現,她把蠟烤軟後,做成茶盞底大小的蠟環,置於茶盞小碟子之間,三者連起來成一體,十分方便於使用。崔寧發現了女兒的作品後,為之取名為託,並介紹給親友賓客們,於是茶托從此傳世。後來經人們的不斷改進,茶托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形式,並逐步演化為今天蓋碗中的茶碟。

到了宋代,中國的茶道發生了變化,點茶法成為時尚。這時不再直接將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將餅茶用茶碾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燒水,微沸初漾時即衝點碗中的茶。宋代飲茶習俗與唐代的重大區別是:唐代的茶一般為綠色,青瓷碗與白瓷碗並重;而宋代茶色尚白,又興起了鬥茶之風。鬥茶勝負的標誌為茶是否粘附碗壁,哪一方的碗上先形成茶痕,即為輸家。這和茶的質量及點茶的技術都有關係。為適應鬥茶之需,宋代將白色的茶盛在深色的碗裡,對比分明,易於檢視。蔡襄在《茶錄》中指出:“茶色白,宜黑盞。”“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所以宋代特別重視黑釉茶盞。福建建陽水吉鎮建窯燒造的茶盞釉色黝亮似漆,其上有閃現圓點形晶斑的,也有閃現放射狀細芒的,前者稱油滴盞,後者稱兔毫盞。還有的盞底刻“供御”、“進”等文字,表明這裡曾有向朝廷進奉的貢品。

雜項收藏 | 中國茶具的演變

南宋審安老人所繪茶碾

宋代茶盞非常講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盞”的質地、紋路細膩和厚薄均勻。據宋蔡襄《茶錄》載:“茶白色、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紂黑,紋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依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葉茶,就選用黑色茶盞,說明當時已經注意到茶具的搭配關係。搭配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更好的茶色與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甌)製造的一種稍帶紅色的黑茶盞,被時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當時評賞茶盞的質量,還有茶盞表面的細紋,如建安的紺黑茶盞已經精製到“紋路兔毫”的地步,足見陶藝水平很高。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見《廣韻》曰“火氣上”,又《集韻》“火通也”,熁音協,含燙意。這裡“熁火”實指茶杯中熱氣的散發程度,明清時期,江蘇的寶應、高郵一帶把“熁火”稱為“燙手”。宋代建安生產的“紺黑盞”比其它地區產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熱難冷”的好處。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盞一流產品。

明代茶具,以壺、盞搭配的茶具組合為特徵。對唐、宋而言,可謂是一次大的變革。因為唐、宋時人們以飲餅茶為主,採用的是煎茶法或點茶法和與此相應的茶具。元代時,條形散茶已在全國範圍內興起,飲茶改為直接用沸水沖泡,這樣,唐、宋時的炙茶、碾茶、羅茶、煮茶器具成了多餘之物,而新的茶具品種脫穎而出。明代對這些新的茶具品種一次定型,一直到現代,人們使用的茶具品種基本上已無多大變 化,僅僅在茶具式樣或質地上有所變化。

由於明人飲的是條形散茶,貯茶、焙茶器具比唐、宋時顯得更為重要。而飲茶之前,用水淋洗茶具,又是明人飲茶所特有的。明代文震亨《長物志》記載:“吾朝所尚(指條形散茶)又不同,其烹試之法,亦與前人異,然簡便異常,天趣備悉,可謂盡茶之真味矣。至於洗茶、候湯、 擇器,皆各有法。”明代許次紓《茶疏》也記載:“未曾汲水,先備茶具,必潔必燥,開口以待。蓋或仰放,或置瓷盂,勿競覆之案上,漆氣食氣,皆能敗茶。先握茶手中,俟湯既入壺,隨手投茶湯,以蓋覆定。三呼吸時,次滿傾盂內,重投壺內,用以動盪,香韻兼色不沉滯。更三呼吸頃,以定其浮,然後瀉以供客。”以上記述,將如何泡茶沏茗以及所需的茶具,描繪得一清二楚。此外,明代馮可賓的《茶箋》、陳師的《茶考》等著作中,也有相似的描述。可見,按照明人的沖泡飲茶法,最普遍使用的是燒水沏茶和盛茶飲茶兩種器具。就飲茶全過程而言,當時所需的茶具,明代高濂《遵生八箋》中列了 16件,另加總貯茶器具7件,合計23件。這些器具,名稱顯得古雅奇特。屬茶具的有:商象,即石鼎,用以煎茶燒水;歸結,即竹掃帚,用以滌壺;;分盈,即杓子,用以量水;遞火,即火斗,用以搬火;降紅,即銅火筋,用以簇火;執權,即茶秤,用以秤茶;團風,即竹扇,用以發火;漉塵,即茶洗,用以淋洗茶;靜沸,即竹架,用以支鰒;注春,即瓦壺,用以注茶湯;運鋒,即果刀,用以切果;甘鈍,即木砧墩,用以擱具;啜香,即瓷瓦甌,用以品茶;撩雲,即竹茶匙,用以取果;納敬,即竹茶橐,用以放盞;受汙,即拭抹布,用以潔甌。屬總貯茶器的有:苦節君,即竹爐,用以生火燒水;建城,即箬制的籠,用以高閣貯茶;雲屯,即瓷瓶,用以水燒水;烏府,即竹製的籃,用以盛炭;水曹,即瓷缸瓦缶,用以貯水;器局,即竹編方箱,用以收放茶具;品司,即竹編圓撞提盒,用以收貯各種茶葉。與唐、宋茶具相比,明代茶具要簡便得多,特別是茶具品種數量大為減少。這在明代文震亨的《長物志》中已說得很明白:吾朝茶的烹試之法“簡便異常”,“寧特侈言烏府、雲屯、苦節君、建 城等目而已哉!”明代張謙德《茶經》專門寫有一篇“論器”,提到當時的茶具也只有茶焙、茶籠、 湯瓶、茶壺、茶盞、紙囊、茶瓶、茶爐。不過,明代茶具雖然簡便,但也有特定要求,同樣講究製法、規格,注重質地,特別是新茶具的問世,以及茶具製作工藝的改進,比唐、宋時又有大的發展。

明代茶道藝術越來越精,對泡茶、觀茶色、酌盞、燙壺更有講究,要達到這樣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創新。明代茶具的一個重大變化則是對黑盞的廢棄。因明代飲用炒青 綠茶,綠茶湯色“以青翠為勝”,用潔白如玉的茶盞來襯托青綠的茶色,更顯清新脫俗,雅趣始然,故明代茶具瓷色尚白,器形貴小。“瑩白如玉”的白茶盞大受青睞,當時宣州所產的一種俗稱“雞心杯”的白釉小盞就很受歡迎。棄黑祟白之外,明人還對茶盞加以改進,給茶盞加蓋,茶盞從此定型為一盞、 一託、一蓋的形式。明代張謙德《茶經·論器》中列舉出當時的茶具9種:東 焙、茶籠、湯缽、茶壺、榮盞、紙囊、茶洗、茶瓶、茶爐。其中的茶壺、茶9E 就為新增的茶具。茶壺作為茶具,早已有之,庸宋時期稱為“注子”或“掘 壺”,只不過當時的茶壺是用作盛水、煮水的器具.及至明代散茶流行,茶壺才作為泡茶的主要工具凸顯其重要性。比如明朝茶壺開始看重砂壺,就是一種新的茶藝追求。因為砂壺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損,所以砂壺被視為佳品。據《長物志》載:“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熱湯氣。”說到宜興砂壺幾乎無人不知。而宜興砂壺正是明朝始有名聲。據史料記載說,明朝宜興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興砂壺享譽的第一人。此後又有一個名叫時大彬的宜興陶工以小壺為妙。其壺“不務妍媚,而樸雅堅粟,妙不可思……前後諸名家,並不能及。”《畫航錄》說:“大彬之壺,以柄上拇痕為識。”

清代,茶類有了很大的發展,除綠茶外,又出現了紅茶、烏龍茶、白茶、黑茶和黃茶,形成了六大茶類。但這些茶的形狀仍屬條形散茶。所以,無論哪種茶類,飲用仍然沿用明代的直接沖泡法。在這種情況下,清代的茶具無論是種類和形式,基本上沒有突破明人的規範。陶瓷茶具仍是清代茶具的主流,素以“景瓷宜陶”著稱,其中瓷茶具以康、雍、乾時期最為繁榮。清代瓷茶具在青花、五彩、單色釉基礎上,創新發展了琺琅彩、粉彩瓷茶具。清代的紫砂陶茶具,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有新的發展。除陶瓷外,清代茶具材質更加多樣,造型更加豐富。

特色茶具

“蓋碗茶”,是成都最先發明並獨具特色。所謂“蓋碗茶”,包括茶蓋、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稱蓋碗或三炮臺。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相傳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間(780-783)由西川節度使崔寧之女在成都發明的。因為原來的茶杯沒有襯底,常常燙著手指,於是崔寧之子就巧思發明了木盤子來承託茶杯。為了防止喝茶時杯易傾倒,她又設法用蠟將木盤中央環上一圈,使杯子便於固定。這便是最早的茶船。後來茶船改用漆環來代替蠟環,人人稱便。到後世環底做得越來越新穎,形狀百態,有如環底杯。一種獨特的茶船文化,也叫蓋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區誕生了。這種特有的飲茶方式逐步由點巴蜀向四周地區浸潤髮展,後世就遍及於整個南方。

四川人使用茶蓋還有其特殊的講究:品茶之時,茶蓋置於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會很快過來將水續滿;茶客臨時離去,將茶蓋扣置於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遠,少時即歸,自然不會有人侵佔座位,跑堂也會將茶具、小吃代為看管。茶博士的斟茶技巧,又是四川茶樓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水柱臨空而降,瀉入茶碗,翻騰有聲;須臾之間,嘎然而止,茶水恰與碗口平齊,碗外無一滴水珠,既是一門絕技,又是藝術的享受。

工夫茶的茶具是最講究的一種泡茶茶具。之所以叫工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為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工夫茶具流傳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最早的工夫茶具流行與廣東等地,後來慢慢傳播到全國各地區。

“工夫茶”與“功夫茶”混稱的情況,時下十分流行。其實,“工夫茶”不能稱“功夫茶”。 工,《說文解字》去:“工,巧飾也,象人有規矩也。”徐鍇注曰:“為巧必遵規矩、法度,然後為工。”段玉裁注曰:“凡善其事曰工。”功,《說文解字》去:“功,以勞定國也,”《爾雅》雲:“績、勳:功也。”上述引文,說明了“工”、“功”的原始意義,區別一目瞭然,不可混用。如《論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句,“工”絕不能代之以“功”。專指品飲之“工夫茶”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清代俞蛟《夢廠雜著· 工夫茶》。其後寄泉《蝶階外史》、徐珂《清稗類鈔》等文獻資料,多稱“工夫茶”。清中期以後,“工夫茶”作為型種遺存,流行於潮州及其周邊地區。而潮汕地區的傳統叫法是“工夫茶”。按潮汕話聲韻分部,“工”屬“江”韻,“功”屬忠韻。

工夫茶最講究的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別也在於茶具。一套工夫茶茶具最少有十餘件,雖然還不夠陸羽所規定的二十四式茶具的規格,但也已經洋洋大觀了。如果還要再說些,那麼二十四件也不為多,例如裝茶葉的錫罐,就以潮汕造的為最上品;還有茶巾,專門以淨滌茶具;茶几,用以擺設茶具;茶擔,可以貯藏茶器,等等。

1、茶筒: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2、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的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緊緊塞滿

茶壺,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既不方便

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3、茶漏: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4、茶則:茶則(茶勺)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為竹製。

5、茶夾:又稱茶筷,茶夾功用與茶匙

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6、茶針(茶通):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當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或放入茶葉後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7、茶盤: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

8、茶船:用來放置茶壺的容器,茶壺

裡塞入茶葉,衝入沸開水,倒入茶船後,再由茶壺上方淋沸水以溫壺。淋澆的沸水也可以用來洗茶杯。又稱茶池或壺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為盛熱水燙杯、盛接壺中溢出的茶水、保溫。

9、煮水器: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燃料多為木炭。

10、茶漏: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11、茶荷:茶荷的功用與茶則、茶漏類似,皆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主要有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沒有茶荷時可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使用之。

沖泡好一杯佳茗,配具必不可少,尤如綠葉之於紅花,彩雲之於明月,有映襯之妙。古時痴迷茶藝的文人雅士,無不把茶具的選擇搭配,放在極為重要的位置。蘇東坡的“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玉紅”,范仲淹的“黃金碾畔玉塵飛,碧玉甌中素濤起”,茶具不僅具有實用功能,更有鑑賞把玩的趣味。作為茶葉之鄉的中國,茶具歷史也十分悠久。中國茶具在歷史的長河中發展創新,其藝術性不斷地增強,具很高的審美價值。好茶要配好的茶具,才能泡出好茶,每種茶都有相應的一種茶具。茶具是飲茶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茶具是飲茶文化的載體。

中國茶具在歷史的長河中發展創新,其藝術性不斷地增強,具很高的審美價值。人們在品茶的過程中同時欣賞各式茶具,也就成為品茶的自然衍生,成為了一種溫馨愉悅的審美過程。每一片茶葉都要走很遠很遠的路,才能變成茶杯中的某一滴,那些你喝到的茶,小憩的茶館,琳琅滿目的茶具,是否讓你也想起那杯屬於自己的茶的故事?

雜項收藏 | 中國茶具的演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