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養兒子時,偷過這樣的懶嗎?

“我家那個臭小子搶玩具居然搶不過小姑娘!”

“我家兒子膽小的要命,稍微陡點兒的滑梯都不敢下來!”

你是不是也這樣抱怨過自己的兒子?

很多家長都在抱怨現在的小男生怎麼越來越膽小了?

其實孩子變膽小除了本身性格原因外,也和家長們教育方式有關。


你在孩子身上偷過下面的懶嗎?

1歲時孩子想自己爬上臺階時,你說危險不要爬,然後你把他抱上去。其實你只是擔心他弄髒了褲子。

2歲時孩子想自己吃飯時,你說吃得太慢了,然後喂他吃。其實你只是擔心飯菜灑了你還要收拾。

3歲時孩子想摸摸水池裡的水時,你說危險不要碰,然後領著他走開。其實你只是擔心他弄溼了鞋子。

5歲時孩子想要做手工,你說剪刀危險,然後你幫他做了。其實你只是覺得他做得又慢又醜。

10歲孩子想自己做飯的時,你說油熱危險,等大了你再自己做吧,然後你把做好的飯菜擺在他面前。其實你只是擔心他把廚房弄得亂七八糟。

14歲時孩子想騎自行車去郊遊,你說騎車太危險了,我開車送你過去吧。其實你只是嫌累,不願和他一起騎車去。

18歲時孩子想獨自出門旅遊,你說一個人太危險了,等哪天一家人一起吧。其實你只是擔心他會亂花錢。


你在養兒子時,偷過這樣的懶嗎?


22歲時孩子畢業了,你說孩子你該獨立了。

孩子會說什麼?外面這麼危險,你幫我吧。

你萬分失望,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這麼膽小懦弱。

每當他想要張開自己的翅膀的時候,你就說孩子外面太危險。

等他長大了你卻埋怨他,孩子你這麼大了為什麼不會飛。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說我為什麼不會飛?


你在養兒子時,偷過這樣的懶嗎?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難道要看著孩子去做危險的事情而不去管他嗎?當然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我們都不想孩子受到傷害。

但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我們和孩子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家長是不可能跟著孩子一輩子的。

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真正能讓孩子安全的是讓他學會如何辨別危險及應對危險的本領。而不是要把他罩起來,告訴他外邊的世界很危險,你不能出去。

孩子隔著玻璃罩看著外邊時而陽光燦爛時而有風有雨的精彩世界,我想孤獨和自卑就是這麼來的吧。

你在養兒子時,偷過這樣的懶嗎?


那麼如何才能保證孩子的安全下又不會阻擋孩子探索的腳步呢?這就需要我們做一個有智慧又有格局的父母。


孩子的成長比的不是培訓班,比的是家長投入的格局和智慧

當16歲的孩子和你說暑假想去騎行旅遊時,父母的第一反應都會想到陌生的環境,遙遠的路途,心裡都想說,不要去。

可是看著孩子充滿興奮和期待的小臉,普通的父母可能就會直接地拒絕了孩子,而有格局的父母會幫助孩子實現夢想。

於是作為有格局父母的你說可以,但你要提前做好準備。孩子問需要準備什麼。

你說首先要鍛鍊好騎行的技術;要規劃好路線及住宿的地方;要提前查閱資料瞭解沿途的風土;要自己列好旅途所需要的物品清單;還要學習一些基本急救知識,當遇到危險時應該怎麼辦;同時如果和小夥伴發生分歧時,應該怎麼辦。


你在養兒子時,偷過這樣的懶嗎?


在暑假來臨之前,你每天早起陪著孩子鍛鍊車技,晚上在網上和孩子一起查路線,定民宿,學習急救知識。檢查孩子準備得充不充分,孩子是否瞭解了足夠的急救知識。

終於暑假來了,孩子要出發了。你雖然知道他已經準備得很好了,心裡還是萬分擔心,很多意外是想象不到的。但嘴上卻說旅途愉快哦,有什麼事情隨時打電話給我。

孩子衝你揮揮手,滿臉興奮地出發了。可能孩子回來會曬黑了,膝蓋上會有擦破的傷痕,可能中間也會被黑心的商販騙了錢。

可這些比起孩子的在這次旅行中的成長來都算不了什麼。等他上大學組織班級旅遊時,他會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讓老師和同學刮目相看。


你在養兒子時,偷過這樣的懶嗎?


看了上面的例子,可能有家長說我自己也不懂那麼多知識啊,怎麼教孩子。

有格局的家長就是會不斷要求自己,即使自己不懂也會陪著孩子一起學習。

懶惰的家長則會望而卻步,在他們眼裡最省力氣的辦法就是圈起來養。孩子就在鐘罩裡,我只要按時給他澆澆水,讓他曬曬陽光就可以了。


你在養兒子時,偷過這樣的懶嗎?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是指讓孩子早早去上什麼培訓班,而是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投入的格局和智慧。你在孩子人生前半期偷的懶,孩子會在人生的後半期統統還給你。


如果不趁我們還能保護他的時候,讓他嘗試自己去面對危險。等有一天孩子自己走的時候,如果還不會自己辨別危險,那才是真正的危險。你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把手放開。



我是薄荷玫瑰,職場寶媽,左手理性,右手感性,致力於家庭關係改善,終身學習的實踐者,願做一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和你一起擁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