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莉·奎因:猛禽小隊》:聽小丑女講故事

《哈莉·奎因:猛禽小隊》是由飾演小丑女的瑪格特·羅比自己招募團隊與華納策劃製作的。電影由華裔女導演閻羽茜導演,2020年2月7日在美國上映。

《哈莉·奎因:猛禽小隊》:聽小丑女講故事

《哈莉·奎因:猛禽小隊》對新入坑的觀眾也是極為友好的,即使你不瞭解DC漫畫或不熟悉這些角色來歷、歷史,甚至完全不熟悉超級英雄電影,你依然可以完全享受電影創造的故事世界。

影片花費了大量的篇幅用於穿插介紹各個角色的起源經歷,整體劇情也非常直白,沒有晦澀紛雜的故事線,完全是一個勇者集結鬥惡龍的爽片架構。

為了完成人物的塑造,影片採用了大量的旁白,以哈莉日記的形式表達了出來,並且將敘事混亂、碎片化,完美地適應了哈莉瘋癲、精神病的人物形象,可能也是因此華納把《猛禽小隊和哈莉·奎茵》改名為《哈莉·奎因:猛禽小隊》,給人一種哈莉講故事的感覺。

說真的給人的感覺非常像一部女版《死侍2》,同樣的反英雄、同樣的與觀眾的話、同樣的照顧熊孩子……

《哈莉·奎因:猛禽小隊》:聽小丑女講故事

影片的動作戲佔比極大,完成度也比較理想,是一部從頭打到尾的高燃電影。

而除了動作外,導演對色彩的運用也令人印象深刻,斑駁的霓虹燈,繽紛的紗霧,充滿了整個影片,帶給觀眾一場極為豐富的視覺盛宴。

作為一部漫改電影,《猛禽小隊》自然繼承了漫改電影最喜歡的“彩蛋”機制,溜冰服上的92號、蝙蝠俠同名鬣狗(也可能是致敬作者)、海狸伯尼等等,為忠實的粉絲帶來了極大的發掘快感。

此外電影主體思想集中在“女權”二字,表現了女性的覺醒、獨立與自我認知。剛開頭,哈莉就與小丑分手,隨著影片的發展,哈莉因為脫離了小丑的庇護而遭遇各樣困難,最終依靠自己成功在哥譚地下世界中立足,併成功走出了失戀的陰影,完成精神與物質上的雙重獨立。


《哈莉·奎因:猛禽小隊》:聽小丑女講故事

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閃光點,電影也有一些方面令人感到有些小小的遺憾。

第一是,《猛禽小隊》雖然緊緊承接《自殺小隊》,但依然沒有與其它DC系列電影產生直接的聯動,與漫威20多部相親相愛的大家庭比起來,DC電影依然在各自為戰。

這樣雖然可以減少劇本的編撰難度、更自由進行多種風格的製作嘗試,並對新觀影者極為友好,但是也失去了像漫威那樣滾雪球的情懷效應。

《哈莉·奎因:猛禽小隊》:聽小丑女講故事

第二是,電影塑造的大反派“黑麵具”人物形象過於刻板、片面,完全沒有繼承漫畫人物原有的豐滿形象。完全是一個為劇情服務的“惡龍”,只是微微提及來歷加深人物醜惡的塑造,完全失去了哥譚甚至整個DC反派的“思想”、以及凡人定位的運籌帷幄。

DC的反派人物塑造一直是DC漫畫得以經久不衰的法寶之一,超人中的盧瑟,閃電俠中的逆閃一直是DC宇宙中最為吸引人的色彩之一,更遑論是以“民風淳樸哥譚市,人才輩出阿卡姆”著稱的老爺(蝙蝠俠)的哥譚呢?

影片如此大程度地忽視了對反派人物的塑造,肯定使得嗷嗷待哺的DC影迷感到悵然若失、意猶未盡。

《哈莉·奎因:猛禽小隊》:聽小丑女講故事

除了上述的瑕疵以外,對於忠於DC世界的“原著黨”來講,電影與漫畫中的猛禽小隊有著很大的出入,最讓人遺憾的是沒能看到原來小隊的C位“蝙蝠女孩”芭芭拉,可能是因為害怕喧賓奪主,也可能是製作人員另有規劃,我們未能看到“蝙蝠俠”與“小丑”聯手共進,只能將期待放在以後。

總體來講,這部電影還是令人非常滿意的,DC終於也開始嘗試各個類型的超英電影,僅一年內《雷霆沙贊》、《小丑》、《哈莉·奎因:猛禽小隊》三部風格迥異的超英電影。

《哈莉·奎因:猛禽小隊》是一部合格的動作爽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家裡或疫情結束後支持一下電影團隊。

《哈莉·奎因:猛禽小隊》:聽小丑女講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