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你原來去打小妖怪啦”--三垛司法所所長防疫紀實


“爺爺,你今天晚上能回來陪我吃飯嗎?”

“你在家裡乖,爺爺晚上回來給你講故事”

“你騙人,你昨天、還有昨天也是這麼跟我說的,但是我都等睡著了,你也沒回來”


你們在家乖,爺爺要去打妖怪

這個春節,對於55歲的高郵市三垛司法所所長馬海濤來說,本是一段團圓祥和的時光。

一直生活在南京的小孫女和小孫子回來了。

一個5歲了,正是天真爛漫能歌善舞,一個剛滿週歲,蹣跚學步牙牙學語。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卻讓團圓成了“奢望”。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馬海濤深知此次抗疫工作的難度,大年初二就主動請纓,第一時間靠上、盯上、跟上,成為基層抗擊疫情防線上的“排頭兵”。


“疫”線紀實 | “爺爺,你原來去打小妖怪啦”--三垛司法所所長防疫紀實

▲圖為實地走訪隔離人員情況

“得把每一家每一戶都宣傳到位”

春節期間走親訪友的人數多,農村人員很密集,宣傳和管理難度較大。

他不畏艱難繼續深入到村莊開展疫情摸排等工作,協助3名政法幹警在社區24小時堅守值班,勸返走親訪友的群眾,確保人員不聚集。

聯合鎮綜治辦紮實開展督導檢查,並每日深入重點居家觀察人員家中,通過講解當前疫情情況、病例傳播案例等勸導村民安心在家,齊心協力抗擊疫情。同時,利用鎮村“法潤民生微信群”、網格員工作群等平臺及時掌握社區疫情防控情況,並第一時間反饋給鎮黨委指揮部。

“疫”線紀實 | “爺爺,你原來去打小妖怪啦”--三垛司法所所長防疫紀實

▲圖為參與村疫情防控檢查點值班

“早點去,才能儘快摸清情況”

“五點起床,愛人要帶兩個孩子,兒子他們回南京了,我只能幫她做個早飯”,

“每天要走訪16戶,早上6點必須進村,這樣的話,才能儘快排查完所有村民”。

根據安排,三垛司法所掛聯到劍鳴村等十多個村莊。入村的第一天,馬海濤即對返村人員的疫情防控工作和人員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聯合村幹部對村衛生室、居民家庭、棋牌室等場所進行走訪調查,並給自己“每天走訪 16戶”的“硬任務”,堅持每天早上6點進村,深夜出村,用11天的時間,走訪排查176戶,成功勸散聚集群眾 160起、化解重大糾紛3 件。

“疫”線紀實 | “爺爺,你原來去打小妖怪啦”--三垛司法所所長防疫紀實

▲圖為調解一起矛盾糾紛

“特殊時期,這些特殊對象也不能放鬆”

“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大家千萬不要外出聚會。”

“請大家彙報位置,關鍵時刻,保證自身安全。”

他高度重視轄區內社區矯正對象的管理。每天通過微信群、電話等方式,對轄區的社區矯正對象兩次核查,確保不脫查、不漏查,準確的掌握社區矯正對象的活動情況、身體狀況和社交情況。

嚴格外出審批制度,做好勸說、解釋和督促工作。同時認真落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截止目前三垛鎮的所有矯正對象均在居所,無任何異常情況。

在他的鼓勵下,矯正對象袁某積極參與所在村的抗“疫”志願服務工作,用實際行動為抗“疫”阻擊戰助力。

馬所:“你知道爺爺在做什麼嗎?”

小孫女:“爺爺在打小妖怪,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