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初中女生的“择偶观”,长大后都实现了么?

没有所谓命运这个东西,一切无非是考验、惩罚或补偿。 ——伏尔泰


我一直觉得初中是最美好的学生时代,尚没有高中繁重的学业压力,比小学也有了更多的见识和空间。印象里的初中生,青涩、单纯、快乐。

可是,三个初中女生居然能对“择偶”这样的重大人生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个初中女生的“择偶观”,长大后都实现了么?

她们表达,我们倾听

A:我想找一个专一的男人。

B:我以后要找一个婆家比较好相处的男人。

C:我希望我老公身体健康。

这三个女孩,在那样的花样年华中就已经对自己今后重大人生的选择奠定了基调。你以为这是她们追剧追星后的小感悟或者早熟的小念头,其实并不是。

一、那女孩对我说

A的爸妈离婚了,因为小三。他和自己的秘书另外结婚生子,A和妈妈还有外公一直生活在一起,她很少提起她爸爸。

B刚生下来就被奶奶嫌弃,仅仅因为她是女生,经历了被送人又被舅舅抢回来之后,奶奶开始怂恿她父母离婚,在老人的作妖下,她父母离婚复婚又离婚,最终她爸爸又找了一个后妈,还给她生了个弟弟,此事终于作罢,弟弟成为全家人的焦点。

C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生病去世了,癌症,整整拖了三年,原本幸福、殷实的家庭不复存在。她妈找了后爸,但是难免受委屈,她永远记得她妈搂着她哭着说“你爸好狠的心,扔下我们娘俩那么早就走了。”

你看,那三个女孩平常在班里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谁能想到,若无其事的表面背后,可能存在着刻骨铭心的伤痕呢?

三个初中女生的“择偶观”,长大后都实现了么?

一面明媚,一面忧伤

二、你是我最重要的人

“原生家庭”这个词,这几年都被心理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说烂了。

大家都知道,当下存在一种现象叫丧偶式育儿,其实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爸爸给孩子最好的爱是爱他/她的妈妈”,一个和睦完整的家庭,才会充满积极向上的能量。

对于女儿来说,父亲的角色尤其重要。

三个初中女生的“择偶观”,长大后都实现了么?

谢谢你,是这么好的爸爸

具有20年儿童临床治疗和青少年咨询经验的美国医学博士、国际知名青少年问题专家梅格·米克,在从事调查研究和咨询诊断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普遍的事实:父亲是女儿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父亲与女儿之间强烈的情感纽带可以塑造女儿的人生和未来。

我们来看看电影里是都是怎么呈现的吧。

《摔跤吧,爸爸》,执着到不近人情的爸爸,总想证明自己的女儿,像极了日常的我们。

《飓风营救》,你永远不知道一个爸爸可以为女儿做到什么地步。

《神偷奶爸》,格鲁不是真的爸爸,可他永远都是三个小天使最可爱最厉害的爸爸。

《星际穿越》,冥冥之中维系一切的,是爸爸和女儿超越时间、空间的爱。

《饮食男女》,所有关系的疏远都是在不经意间日积月累的,哪怕是和最爱你的那个男人。

《末日崩塌》,关键的时候,爸爸会是你最值得信赖的希望和依靠。

《父与女》,八分钟的动画短片,看透父女命运的轮回。

三个初中女生的“择偶观”,长大后都实现了么?

电影有时候也是人生

三、我愿意付出所有来换一个时光机

回到开篇那三个女生吧,她们都各自长大,跌跌撞撞来到而立之年。

A会对自己喜欢的男生掏心掏肺掏钱包,有什么不开心都自己默默承受,最后等到的依旧是分手。她只是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别人就会乘虚而入。

傻姑娘,能留住男人的从来不是你的委曲求全。

B和她老公从高中就认识了,两个人经历很多坎坷才走进婚姻殿堂并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两人同为牙医,收入可观。击碎这一切美好的只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她老公猝死在工作岗位上,她产假还没休完就请了丧假。再然后,因为抚恤金、债务纠纷和遗产分配,她公公婆婆小姑子和她打起了官司,面目可憎。B独自带着女儿外出租房,四处求助。

傻姑娘,有些人真的会因为金钱翻脸不认人,你终究还是没找到一个好的婆家。

C的老公身体倒是很健康,可是因为从小缺失父爱,她从来都不会处理和异性的关系,她分不清什么是爱、什么是喜欢、什么是欣赏、什么是撩妹,身边烂桃花一堆。最后C还是离了婚,继续努力去寻找所谓的真爱。

傻姑娘,如果不改变,你永远都会在寻找的路上,错过也蹉跎。

这三个姑娘,都很怀念回忆里那个高大温柔却面目模糊的男人。

他的名字叫“爸爸”。

三个初中女生的“择偶观”,长大后都实现了么?

我想你,爸爸

四、谁不曾遗憾,我会更勇敢

武志红曾在《奇葩大会》谈到“原生家庭的伤害”,我不想用“伤害”这个词来说,只想说“影响”,因为任何好或者不好的事情都有其反面的意义,或多或少。

我们都是在一个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任何家庭成员的“缺失”,都会成为遗憾。有人永远离开,有人尸位素餐,有人以爱之名大行伤害之事,有人自顾自做着随心所欲的表率。都说“初为父母”,可是,谁不是第一次呢?

最可怕的就是有些行为和情绪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并无道理可言,只不过是经验之谈而已。我觉得这是一个原生家庭最可怕的情况,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惜……对不起了。

所有人都将长大,不出意外也都会组建自己的家庭。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放下那些原生家庭赋予的伤痛回忆,将这一切作为一个起点,去克服内心的惶恐不安,去学习如何成为好的父母,哪怕只好了那么一丁点儿。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都曾遗憾,可是最棒的事情莫过于我们还可以选择轻装上阵、勇敢前行

三个初中女生的“择偶观”,长大后都实现了么?

一起往前走吧,傻姑娘


作者简介:周一点儿,85后观影达人,热爱写作和运营的终身学习践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