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職場路上的“攔路虎”可能是你自己


你有沒有想過,職場路上的“攔路虎”可能是你自己


作為一名中層管理者,部門主任J對下屬小Q感到很惋惜:平日裡工作非常積極,交給她的工作都會努力完成。但小Q有一點不好,總會一邊做事一邊發脾氣,甚至發著發著脾氣就哭起來了。

經過兩年的奮戰,小Q負責的一個項目終於完成了。

馬上就要年度推優,J想要把A+頒給小Q,可是這個建議既沒有得到小Q組長的同意,公司副總也在與J聊天時表達了自己對小Q的不滿,更可怕的是,部門投票小Q的票數也不容樂觀。

J半開玩笑地解圍說,“小Q有一點好,就是哭著也要把事情做完”。

當然,最後小Q沒拿到A+。入職五年,工作量幾乎是部門最多,卻從未得到過年度優秀。

是組織架構問題麼?小組長有意為難?還是同事們檸檬精上身見不得人好?

小Q有多委屈就不用說了,但曾經也有感過“懷才不遇”的J真的很想跟她聊聊:

很多時候,讓我們輸的只是性格不好。


你有沒有想過,職場路上的“攔路虎”可能是你自己


1.易怒

類似表達:暴躁 火爆 情緒不穩定等

正面性格:溫潤 易處


“小李哥你給我看著點!”那天辦公室又傳來小Q的大吼大叫聲。

不一陣,“小李哥你必須要看好點!別出錯了!”小Q又吼到。

原來,今天要給乙方公司評分。小Q負責記票,小李負責監票。

每人有自己的角色,本來一切都進行得好好的,就因為小李說了句“哇,這個分打得這麼高”,小Q就立馬情緒繃緊處於備戰狀態。一向較為隨和的小李想讓她放輕鬆,回了句“放心,沒事的”,小Q卻認為對方不認真,火氣直接上來了。

要知道,論資歷,小李還比小Q早來公司五年呢。

旁邊的K姐看不過眼,就忍不住說了小Q:本來沒多大事,別一驚一乍的;還有,要懂得尊重同事,尤其是老同志。

這下小Q完全炸毛了,“我怎麼一驚一乍了?我怎麼不尊重老同志了?bla bla……”

K姐也不是吃素的,本來小Q平時沒少發脾氣就讓大家諸多不滿,誰願意每天聽到人怒吼發飆呢?這下K姐把對小Q的不滿一次過全爆發出來了,兩人吵得不可開交。

現在每每說起這事,大家都不站小Q,哪怕小Q堅持自己沒有錯;小Q也因此和K姐結下了樑子,更別奢望工作上能得到K姐的支持了。小Q每想到這也會替自己不值,畢竟,這都是些什麼事啊?


所有關係,幾乎都以吵架結束。

更可怕的是,絕大多數多的人無須正面衝突,就已因你情緒的失控在心中判你死刑。


你有沒有想過,職場路上的“攔路虎”可能是你自己


2.畏難

衍生性格:怯懦 退縮等

正面:堅韌 擔當


坤哥和琴姐大學是同班同學,倆人幾乎是同時入職的,都從一個小小的助理做起。經過近十年的摸爬滾打,坤哥還只是個主案設計師,而琴姐已經成為公司合夥人了。

說起能力,倆人當年在學校各式各樣的設計大賽中表現可謂不分伯仲;坤哥還拿了畢業作品設計中唯一一個金獎。

可以說兩人的稟賦不分上下,就連剛入職做助理時,主管給出的評價都非常接近。

第一個轉折點發生在他們將要晉升為“輔案設計師”前。

一般說來,只要工作年限夠2年、工作中沒有大失誤,從助理設計師到輔案設計師幾乎是沒有問題的。

但剛好那一年公司改革,升級前還必須經過一次考核:筆試測基本職業素質+於公司大會上進行項目講解。

坤哥想本是水到渠成的事現卻多了一道坎,公司這樣設置規則就是要刷人,既然如此不如直接放棄報名吧,總不比被刷了丟臉;琴姐卻認為既然萬事俱備何不及時送上一把所欠東風?

這事直接讓坤哥的職業發展比琴姐滯後了兩年。


你有沒有想過,職場路上的“攔路虎”可能是你自己


第二個轉折發生在幾年前公司派員參加的一次行業競賽。

賽制很特別,採取小組積分制,分三場進行現場pk,參賽人員可以在三場中重複出現。

很可惜,前面兩場公司都以2:3輸了。按照規則,無論第三場是輸是贏,他們都無法出線。

勝敗乃兵家常事,公司打算最後一場儘量讓新人們練練兵。不過出於對比賽的尊重、不能公然一副棄戰狀態,公司還是希望坤哥能帶帶小朋友參賽。然而坤哥拒絕了,理由是一場必輸的戰役沒有打的必要。

最終琴姐臨危授命。

雖然出於賽制原因他們公司不能出線,但最後這一仗琴姐帶隊打得非常漂亮,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沒過多久,琴姐就被提拔了。


不管什麼原因,在問題面前選擇放棄或逃避,歸根到底都是缺乏勇氣。


你有沒有想過,職場路上的“攔路虎”可能是你自己


3.拖延

衍生性格:低效 拖拉 磨蹭等

正面:果斷 高效


網絡遊戲《只狼:影視二度》重要角色兼boss“葦名一心”有句經典臺詞:猶豫就會敗北。顧名思義,“猶豫是不行的,果斷一點對方會主動送人頭”。這是來自只狼的打法:追著打要比一直迂迴躲閃效果更好。


小方就吃過不少“拖延症”的虧。

一年一度的職稱評比馬上開始了,往年的評比條件中總有一條:近三年在職繼續教育均80學分/年以上才算達標。

大部分的同事會爭取在上半年修完學分,但小方總愛拖到12月底才一次過把課上完。用小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dead line才是第一生產力。

2019年體制改革,參加職稱評比的人員無須再提供近三年繼續教育學習情況,取而代之的是當年的上半年(1-6月)學分證明。

就這樣,小方只能明年再戰了。

事實上,三年前小方已經在工作年限上符合職稱評比條件了,卻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一再推遲評比。要知道,評不上職稱,就無法獲得單位的聘用資格。

一個蘿蔔一個坑,坑被其他先獲得相應職稱的同事佔滿了,即便評上,也要再等新的位置再空出來才有被聘的希望。

事實上,真正的時機,都會稍縱即逝。


你有沒有想過,職場路上的“攔路虎”可能是你自己


其實,我們身邊不乏很多能力不差、甚至尚算突出的人,但他們總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獲得與其專業能力對應的職位、層級或者地位。也許他們會認為自己是懷才不遇,但如果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現他們的性格,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

相比於自怨自艾,我們更應該去找到那個阻礙我們前進的性格問題。

因為,技能是對應分工的,而性格的影響則無處不在:技能缺失,尚可通過學習彌補,或者放棄與我們技能不相匹配的工作;但性格缺陷,則無論我們去到哪裡,它都讓我們的問題無處遁形。


直視自己的性格問題,才有資格談是否曾遇到伯樂。


你有沒有想過,職場路上的“攔路虎”可能是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