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务虚”书单

昨天发了一段小文提到要重读精品,从中抽象出一点对自己比较重要的东西。

因为自己表达随意,导致了部分朋友的误解,以为我说的精品是类似于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作品,希望我能把书单列出来。

其实我本来想表达的是,因为要从事法律工作,我这段时间一直在读法律类理论与实务书籍,第一遍已经接近尾声了,是对理论和实务案例熟悉的过程,准备开始第二遍能抽象出一些更精髓的经验,以便于展开工作之后能帮助自己更好的适应和进入状态,不能让时间白白流逝不是。

但是既然因为自己表达的不严谨导致了误解,又不想让这些朋友失望,所以还是厚着脸皮聊聊在专业之外,这些年给我带来心理冲击和留下深刻印象的书吧。

其实近年因为心态浮躁,读书已经相当少了,回想起来值得一说的主要还是以往的阅读体验,有些书已经很久没摸过了,所以就随口说说和大家分享。今天一篇肯定不够,以后想起来了会接着聊。

一 《巨流河》齐邦媛

这本书但凡用心看的,大多数人反馈都是在热泪盈眶中读完的。聊之前我想先简单说说关于这本书阅读体验的两段回忆。

第一段是我自己的,大概是2010年,我到原单位不久,环境的巨大差异让我心情持续沉在谷底,忧愁郁闷,当时我在海滨小城的一个重要能源单位附近,晚上需要守在那里,和几个人挤在一起,大家都休息以后,我会到海滩旁边的公路旁,坐在路灯下,就着昏暗的灯光发呆或者看书,这本书就是在那时无意中翻起来的,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拾,感觉白天里所有的不爽都急速脱离了身体向外散去,那段时间里白天心底里隐隐期待着夜幕早点降临,晚上打开书的刹那,心里明了一小段对自己救赎的时光又开启了,那种心灵冲击和感动持续在心底荡漾了很多年。

第二段是大概在12年或13年,那时我在学校读研,一天下午一个人在宿舍休息,门被推开,是对面宿舍的我并不认识的校友,我印象里他们屋整日吉他歌声不断,这位仁兄问我有没有什么书可推荐,我随口说了一句书名,两天后在楼道碰到我,拉着我的袖子说,用一天一夜眼泪哗哗的读完全书。

此后至今,这本书被我不断推荐和送人

没有什么可介绍的,唯有亲自体会这本自传里蜿蜒婉转而荡气回肠的大历史和个人际遇,只是想说,我们中国人从小就在唐诗宋词的背诵声中被灌输家国情怀,可是在承平日久利益为上的洪流里,已经很难体验家国命运是怎样被纠缠于一体而难分难解了,这本书记录的是一位少女成长至白发老人的历程,记述了她的怕与爱,无奈和希望,坚定和飘零,也见证了家国剧变的历史,多少人生被裹挟在其中不知所终,多少微小到很难被看见的星火在勉力维持“弦歌不辍”的悠扬。

被我归在同一类的还有高尔泰的《寻找家园》,不赘述。


二 《遥远的救世主》 豆豆

(电视剧:《天道》)

这是我的阅读历程中遇到的一本“神书”。

我想来想去只有这样来形容这本书和这段阅读体验。

能站在高处,不动声色冷眼看世界的人很少,能把看到了些什么分享出来的人更少,愿意分享且用小说的形式呈现的只能是“极品混混”了。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喜欢动不动用大词来描述和分析我们遇到的具体问题,喜欢无限拔高和“上纲上线”,这是伪知识分子的通病,其实脑子里空空如也,但为免在人前露怯,只能把所有问题阐释的鬼都听不懂,以此来展现无知和狂妄。

这本书属于那种每读一遍有新的感受,或者在读两遍熟悉情节之后,随意抽出一段细细品都觉得自己又长进了,继而立刻觉得自己之前怎么如此肤浅的“神书”。

比如说,我最近读的最新感受是,国民性也好,文化属性也罢,不管对这些概念抱着批判或者将其当作分析工具的态度,都必须要客观认识到我们真的是一群不同于其他族群的有鲜明特色的群体,深刻体会到为什么没有在其他文明中看到对“天时地利人和”有如此的重视,“借势”一道,没有比国人玩的更绝的

当然,这本书所呈现的格局和资源是远超想象的,喜欢爱情的看爱情,推崇商道的追商道,琢磨人性的读人性,爱看小说的看小说。

突然发现,真正打动我的,都是没法介绍的。


三 《枢纽——3000年的中国》《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 施展

坦率地说,这两本书我都还没有读。

但是我200%确定值得一读。

因为我正听施展在得到上的音频课程,而这两本书,是更为详实的记述。

小时候,其实是很喜欢读历史的,可是为什么没有在强烈兴趣的驱使下把历史发展成自己的爱好,直到今天变成一个连基础历史观都极不健全的史盲。

都是拜挨千刀的历史教科书所致

年份 考点

战争 条约 封建社会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大大深化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彻底形成

胃口能不被败坏掉吗

还好有这样的书彻底回避了这些陈词滥调,以全新的视角和前所未有的宏大历史视界让我们的历史观得以在一片废墟瓦砾之中得以重建,在这样的历史故事中,我第一次看到了历史的丰富变量是如何运作的,动态历史是如何在横向和纵向上形塑了中国,以及中国和世界是怎样打交道的,原来,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度是在恰如其分的契机下诞生的,是皇族 贵族 士族不断角力的动态演示过程,中原文明和草原文明的竞争是如何塑造对方的政治制度,气候、货币到底在历史中发挥的是什么量级的作用

在被中学历史教科书败坏胃口的近二十年后,还好,关于历史的被深埋已久的追问缓缓萌动了


四 《在耶鲁精进:成为专才之前,先成为通才》《跨界学习:终身学习者的认识方法论》王烁

千万别被这种书名给吓走了

直接说王烁带给我的影响好了

判断一个人专业程度的方法,能不能用最简洁准确的语言,向一个非从业者介绍一种理论、一种机制、一个行业。

看过这两本书和王烁的专栏之后,如果非要形容感受,我想了想,只有叹为观止吧。

王烁是财新杂志的副主编,《在耶鲁精进》是他每年年初专栏结集的第一本书,王烁和来自其他国家不同行业的十三个人一起被耶鲁大学邀请参加世界学人项目,每个人从自己所处位置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国家,可以听任自己的兴趣走进耶鲁的课堂,然后他把这半年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

以前我觉得思维体操这种词汇是糊弄人的,其实大部分也确实是糊弄人的,但是看完这几本书,真的感觉上天下地被带着从各种角度看了一下世界,然后继续低头赶路,只是略微感觉到,心气有点不太一样了。

有兴趣的朋友还是自己读读吧,真的,不看一遍没法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