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發佈丨社區防疫一線的“戰士”

渭南發佈丨社區防疫一線的“戰士”

渭南日報 記者 屈文平

“媽,那些比我小很多的90後醫生、護士都衝在武漢一線,直接面對病毒,他們比我更危險,難道他們不害怕嗎?難道他們就不是父母的寶貝孩子嗎?”這個拿著電話哭喊著的人,是渭南市發改委一名普通的80後共產黨員李豔玲,這是在她母親得知她為隔離小區送蔬菜時爭吵的情景。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當第一批社區黨員突擊隊號角吹響的時刻,李豔玲毅然瞞著父母報名了,變身為社區防疫一線的“戰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奮力守衛社區居民健康,傳遞愛的溫暖,為居民築牢社區防疫牆。

“ 阿姨,您得戴口罩;叔叔,您兩天只能出去一次;大哥,您上班必須得持通行證;大姐,您買菜也得帶上身份證!”

“請問我家裡人從外地回來怎麼辦?需要履行什麼手續?請問我要去西安怎麼辦?高鐵還能乘嗎?”

“我來幫您拿,我來幫您買藥,我來幫您取,我來幫您送……”

她手握體溫槍,為每位進出的市民測量體溫,並認真做好返程人員登記、健康提醒、知識宣傳、為小區288戶居民辦理出入證、填寫承諾書、家庭成員信息登記表,為後續工作開展提供保障。

隨著“戰疫”時間的拉長,再加上渭南的天氣逐漸轉好,閉門在家多日的老人們開始蠢蠢欲動的走出家門。因為是家屬院,居民相互熟悉,一見面,大家就不禁湊到一起攀談起來。面對勸導,大多數老人表示支持,還有部分居民有麻痺大意的思想。從一開始的緊挨著聊,到後來的分開坐、安全距離聊,再到最後徹底的勸散,李豔玲從疫情傳播方式講到防控措施,不知勸導了多少次,有位老人調侃說:“這娃為我們操碎了心,大家都回屋去。”

因為疫情來的太突然,好多防護用品買不到,李豔玲看到好多同志在開展宣傳動員、疫情防控等工作時,缺乏防護裝備,便將同學送她的300雙醫用手套全部捐贈給了一線志願者和社區黨員志願者,幫助他們做好個人防護。當發現小區門衛沒有口罩時,她毫不猶豫地將口袋裡的口罩送了上去,她自己的口罩卻是連續用了好幾天一直沒捨得換。考慮到封閉管理的小區缺乏新鮮蔬菜時,李豔玲立即聯合臨渭區廣興無土栽培種植場負責人雷小紅為小區300戶居民及其他社區困難家庭、一線志願者捐贈700盒價值5000元新鮮香椿苗。

“一盒盒蔬菜不僅是愛心傳遞,更是寄託我們攜手共渡難關,力抗病毒的真實情感。”財政局社區主任王潔對李豔玲組織的捐菜活動連連稱讚。

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及其家屬關心關愛工作,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堅強後盾,2月14日,李豔玲又主動報名參加市婦聯組建的“關愛一線巾幗志願者服務隊”,積極投身到對一線醫務人員家屬的人文關懷工作中,並擔任一組組長。為了更好了服務醫護工作者的家屬,她帶領他們組9位巾幗志願者認真學習疫情下醫護人員的心理特徵認知方面知識,熱心對接一線醫務人員及其家屬,建立溝通聯絡渠道,隨時瞭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讓一線醫護人員放心,家屬暖心,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

有人問她:“別人都在家隔離,防止被感染,你一天站在小區門口,接觸那麼多人,就不害怕嗎?”

李豔玲說:“比起衝在武漢一線的醫護人員,我所做的微不足道,面對疫情,我能做的就是做更好的自己,影響、帶動身邊人,這樣千千萬萬個和我一樣的更好的我們,一定會迎來更好的明天!”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李豔玲用忠誠擔當、敬業奉獻展現出一名巾幗黨員的絢麗風采,猶如茉莉芳香,直入肺腑,沁人心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