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捨得把孩子放在老家給婆婆帶嗎?

潘潘潘74276005


當然捨不得,堅決不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我寧可一輩子不生,也不會生了放老家。


冷眼看世間


這個問題我還是深有體會的,記得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我沒經驗,也有可能有點產後抑鬱,聽到寶寶哭,就非常的心疼,感覺婆婆沒帶好她,還有就是我婆婆這人很惜命,記得從醫院回來的第一晚,婆婆就晚上自己去睡了,寶寶放在我房間裡,餓了哭起來婆婆也沒有起來,那時候正好是冬季,自己身體很虛弱,也不會帶寶寶,那晚自己就開始哭了,可以說整個月子裡在煎熬著,即使已過去6年了,到現在還是記憶深刻,那種感覺像活在地獄裡,還好那時候有自己的媽媽陪伴,走出來了,我想還是幸運的。在月子裡的寶寶是不是對尿包很敏感,大概2個小時就要換了,我那婆婆就是不給換,覺得可惜,然後寶寶就一直哭,那時候我一直在流冷汗,一天要換好幾件衣服,身體很虛,然後寶寶就一直在哭,根本就不能好好休息,那種感覺,真的就是痛苦的。再說婆婆帶小孩,給我印象就是不怎麼給寶寶洗澡,餵飯的時候,有些菜自己咬過,還給寶寶吃。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做菜的時候,寶寶站在她的邊上,沒想到油濺到了寶寶臉上,還是燙到挺多的,她連醫院也不給我寶寶去,自己摸了點醬油,也不和我說,過了一晚上我看到了,我自己帶著寶寶去醫院看的。通過這些事,我後來都自己帶小孩了,說真的,自己有能力,就自己帶。



尋找最優惠


關於孩子舍不捨得讓老人帶回老家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因為我的孩子三歲以後是奶奶帶回老家帶的。

孩子三歲之前是我跟奶奶一起帶的,奶奶性格很好,有30年的幼兒園教育經驗(老家村裡的那種幼兒園,附近村裡的孩子都在那一個幼兒園上學)從出生寶寶的日常都是被各種兒歌故事包圍,順帶著我都學會了好多兒歌😄睡前故事更是必不可少,寶寶會說話以後各種詞用的那是一個溜,所以很感謝奶奶的付出。

奶奶跟我一起帶了寶寶三年,這期間爺爺一直一個人在老家,爺爺是屬於那種要別人伺候著過生活的人,從來沒有做過飯!一點都不誇張!這三年中奶奶一個月回去一趟給爺爺包包子蒸饅頭,他自己學著炒點菜,本來想著孩子上幼兒園了奶奶就能回去了,可偏偏那一年因為一些原因我需要外出進修半年,所以經過再三考慮讓奶奶帶回老家了,這樣她可以同時照顧爺爺跟寶寶(因為當時村裡的幼兒園缺老師,奶奶又回去帶了兩年小班)正好寶寶也該上幼兒園了,奶奶就每天帶著他一起去,寶寶也很開心,在這裡值得說的是在老家上了半年幼兒園,寶寶就代表幼兒園去參加鎮上講故事比賽了還拿了特等獎,後來又參加了市裡的故事比賽拿了一等獎。還是要感謝奶奶的付出。

就這樣孩子在老家過得很開心,我們每天都通電話,跟我講幼兒園的種種,我也很放心,再後來我進修回來也考慮過是不是要把孩子帶回來,可是孩子在那裡已經習慣了,有了他自己的小夥伴,一說要離開他就哭鬧,也就放棄了,畢竟他過得開心就好,這回輪到我來回跑了,10天左右,最多兩個禮拜我就回去一趟,陪他過週末,週一他上學了我再返回。

轉眼到了孩子要上學的時候了,我們開了一個家庭會議,關於孩子要在哪裡上學的問題,孩子堅持在老家上學(老家也不是山溝溝,離市區半小時路程,教育水平也很好普遍反應基礎抓的很牢固)孩子到我身邊上學,還是他奶奶要來帶,因為我的工作時間比小學的上學時間早,放學時間晚,經過大家商量同意孩子的選擇,在老家順利的上了一年級,還當了班長,孩子很開心,因為孩子有基礎上了一年級學的很輕鬆,現在奶奶已經在輔導二年級的內容了,所以還是要感謝奶奶的付出

我看了大家的評論幾乎都是一邊倒,都不同意帶回老家,這個還是根據自身的各種條件吧,還有老人的性格適不適合帶孩子,太慣著寵著肯定不行,我兒子很尊敬奶奶的,他奶奶從不罵不打,可就是有威嚴。孩子有任何問題奶奶都會第一時間跟我聯繫,孩子的狀態我也都瞭解,我們是打算孩子上完小學老人孩子一起到我們這裡來,孩子上中學,爺爺奶奶也該養老了,大家住在一起還可以互相照應。


努力奮鬥的小五


我們大寶是我自己一個人帶到9個月,因為要上班就直接送回老家給奶奶帶(當時老人也不願意來到我們的城市幫我們帶),回到老家時,他誰都不要抱只要我抱,也沒有斷奶,我陪著他在家裡待了三四天就離開了。那天離開時他睡著了,我哭了一路,晚上到了上班的地方趕緊找藥店買回奶藥,連著好幾天都沒有睡過一個踏實覺,但打電話問家人,寶寶沒哭沒鬧還直接喝奶粉,想著自己之前為了斷奶餓過6、7個小時,他不吃奶嘴,我抓狂的樣子都有些許內疚。

之後上班了,每天往回打電話,兩週回去一次,即使這樣寶寶越來越和我不親了,心裡都有些難過,等他會說話了,他最多說的時“媽媽,給我買個XX”。就這樣在家裡待到3歲要上幼兒園時,我們把他接到了身邊,但他不粘你,不理你,甚至還有些認生。如果做錯事情,你對他說的話一點威力也沒有,可能因為平時不在身邊,總覺得對不起他,每次回去也寵著他,每每這時我真後悔。

現在已經6歲多了,我幾乎用了三年多的時間一直在修復這種關係。現在我們有了老二,我第一個想法再苦再累我也要把他們帶在身邊,我不想再讓自己後悔了。

我用我的故事告訴你,不要把寶寶放回老家家:1、老人和我們年輕人帶娃的方式不同,如老人喜歡給孩子穿得厚些怕凍著了,我們喜歡給孩子穿的薄些怕悟著,到現在我們老大一直穿衣很厚,稍微穿薄些就會流鼻涕,老二卻相反;2、老家條件肯定不如城裡,我不是對村裡有便見(村裡還空氣好哪),我是有發言權的,我們在老家那會給娃想買個鯽魚燉個湯都不容易,加上我們給孩子買的奶粉,老人覺得貴,直接給吃的羊奶,我不是反對吃羊奶,我的要求是1歲後再吃,但老人根本不聽,你也看不到,再一個也不是你自己在帶,太較斤又不好了,所以我們老大一直缺鈣,現在都補不上,都有雞胸(三歲之內可以補的,但我們錯過了最佳時期,我們自己也有不小的責任),補了三年都補不上,這也是我最內疚的地方。3、親子關係更是不能說了,雖然你掙錢了,你晚上不帶娃了,可你失去了最主要的東西,這是什麼都換不來的。

還是請寶媽慎重考慮,三思而行。


阿蓮5874


一、我自己兩個小孩都是放鄉下給老人帶,自己是農村的也沒有什麼技術,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只能放鄉下,雖然老人跟年輕帶小孩有區別,但是他們在孩子護理方面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說,我婆婆的豐富經驗就幫了我很大的忙,以至於我當新手媽媽時,不那麼手忙腳亂。諸如此類的事情孩很多,比如不讓我們給孩子穿太多,別捂著孩子,但不能涼到小肚子,教我們摸手心、腳心、背心來感受孩子的冷熱,很小就開始培養孩子喝水的好習慣。教我們加輔食時,蒸雞蛋只要蛋黃、不要放鹽等等,這些都是很寶貴的經驗。

二、老人心態更平和、時間更充裕、陪伴質量更高,年輕人上班後,自己也因為工作壓力大、情緒緊張、焦慮等,往往在對待孩子的事情是,顯得一點耐心都沒有了。相對來說,老人的心態更平和,時間更充裕。在和孩子的相處中更加從容,更少地摻入負面情緒,能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與孩子們的遊戲和活動中,更能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心聲,與孩子有更多的交流,從而更好地瞭解並滿足孩子的需求,這是時常抱著手機陪孩子的父母無法企及的。

三、老人帶娃大大節省了家庭開支,相信這點能得到很多人的認同。現在多數的父母都要上班,如果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自己要帶小孩,一個人養全家壓力更大。


四、老人帶娃更讓父母安心工作,家裡的老人則絕對是全心全意、盡心盡力的照顧孩子,如果你家也是老人幫著帶孩子,請少些怨言,多些溝通!少些挑剔,多些感恩!


麗人1十1


從我個人而言,我是絕對不會將孩子交給婆婆帶回農村的,這對父母與孩子都是弊大於利的,我寧願自己放棄工作,不願與孩子分離,全職媽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與孩子分離後產生的隔閡,親愛的媽媽,建議你考慮以下幾個問題,考慮清楚了,你心中就有了答案。

第一、在親子關係上而言,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你願意錯過孩子生命中重要的時刻,你能受得了孩子開始哭著找媽媽,到最後與媽媽的親密關係產生隔閡,變得陌生的情況,你能接受孩子不在身邊叫媽媽,要媽媽抱抱那種空虛?你捨得下你的孩子,讓他一個人跟奶奶在農村,在一個新的環境,沒有媽媽沒有爸爸,你們都沒辦法每天看到孩子的苦,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一旦錯過,無法重新來過。

第二,經濟上,你的工作真的是那麼重要,家裡沒辦法缺少你的收入嗎?如果經濟真的很緊張,那麼與婆婆做下溝通,希望老人家能體諒下,帶孩子到2週歲再回去,到時候找個託兒所,每天辛苦接送,再辛苦,一家人在一起都是幸福的。

第三,考慮孩子身心發育,父母在不在身邊,家庭關係,都是對孩子身心發育有很大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師,也是法律上第一撫養人,這是責任也是義務,老一輩可以協助,但是主要是我們自己的教育與養育。

第四,現在各種賺錢的途徑很多,不一定上班才能賺錢,也可以通過微商、淘寶、自媒體等開拓新的賺錢渠道,一邊帶娃一邊提升自己,很多媽媽都是在做的,我現在一邊工作,一邊寫作,同時週末、晚上孩子還是自己帶,家庭、工作、親子,盡力去做,也許我們不是100分,但是在孩子眼中,父母都是一百分的。


職媽育筱娃


之前因為育兒觀念不同,所以選擇自己帶孩子,感覺雖然身體累一些,但心裡舒服,而且孩子帶的特別好,很少生病。偶爾回一趟老家,跟家裡老人也很親。但是可能真的是之前回老家呆的時間短,這次懷二胎孕晚期回來了,白天很多時候孩子奶奶幫著帶,發現了很多問題,原以為隔輩親老人會比我更多耐心和包容,但是真的比我想象要差好多。孩子現在一歲八個月,正是淘氣的時候 ,孩子奶奶嫌收拾玩具啥的麻煩,就不讓孩子玩那些需要花費時間收拾的玩具,剛剛開始給孩子進行如廁訓練,白天穿著訓練褲,有時候會尿溼褲子,奶奶就會數落孩子,換下來的小內褲也是直接扔地上……本來想著回來了孩子和我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顧,結果真的事與願違。剛剛呆了半個月,孩子都不想和奶奶一起玩了,洗澡的時候都不讓奶奶碰……本來想著生二寶前讓他和奶奶好好培養培養感情,結果弄得大寶現在越來越粘我……再加上看見她這樣照顧孩子,確實很不放心,但不管奶奶帶的好還是不好,都是在幫我,所以自己的孩子還是自己帶吧,最起碼心裡還舒服些[捂臉]


尚箬嫣


捨不得,我一直反對老人帶孩子,我自己父母幫我帶我都拿著頭疼,太寵,太慣!而且老人還不能批評,誰叫那是我們爹媽呢!所以我孩子從小到大基本自己帶,除了放學孩子姥爺姥姥接一下。或者老人帶出去旅遊玩幾天。一般都是我們自己帶!我覺得都結婚都是有家的人了。自己也有能力帶孩子,雖然真的累,但是我也心疼我的父母和公婆。說實話我怕讓他們帶也是怕他們本來年紀大了,萬一因為帶孩子把自己弄病了我還更擔心。去年婆婆摔斷了手,我家一家人雞飛狗跳。我媽又生病住院,我一個月瘦了二十斤,累的!真心怕老人生病。照顧不了還擔心。所以我寧願自己累也不給他們帶孩子。萬一他們病了我又要老的又要小的真的頭疼!感覺就是希望家裡老的和小的身體健康!真的想想去年夏天我就整個人都不好了,幾個醫院輪流跑。晚上睡不著,白天吃不下!我現在對我媽和我婆婆媽說的都一樣,你們每天怎麼開心怎麼來。鍛鍊身體別生病,想吃啥買啥!錢不夠花給我說!真的太怕聽到家裡誰誰誰病了!


風蘇菀


把孩子放在老家給爺爺奶奶帶,肯定是不捨得。哪有父母捨得和孩子分開的!

以前把大寶放在老家給爺爺奶奶帶,一直到現在都很內疚。所以二寶無論如何是不會放在老家的。但現在對我來說舍不捨得不是最重要的。老人的一些習慣實在是不適合養現在的孩子,我只能怎麼說,哪有奶奶不疼孫子的,但有些方法真的不敢恭維,但也無可奈何。

我公公不是一般的大男子主義,什麼事都要管,不管他說的對錯你都得聽,不聽就開始折騰人。在老家待了不到兩年,大寶養成了很多不好的生活習慣,好幾年才慢慢給改過來。我家大寶出生的比較早,那時候自己也年輕,按部就班的上班,還有上夜班。和老公的班也錯不開,大寶還不到一週歲剛斷奶時就被婆婆帶回老家了。理由是在城市待不慣。帶走就帶走吧,雖然自己不捨得當時也不是沒有辦法不是?

孩子剛回奶奶家的那段時間,我是永遠都不會忘記的,耳邊一直聽到兒子的哭聲,下班回家想孩子想的一直哭,打電話叫婆婆帶孩子來給我看看,一句忙經常讓我大哭。以後一到週末自己就火速回去看孩子。其中的心酸就不細說了,每個當媽的都知道。

大寶上幼兒園後,突然有一天高燒驚厥,帶孩子去醫院,醫生問以前有沒有高燒驚厥的情況,我竟然無言以對,在自責中說不知道,電話問婆婆,婆婆支支吾吾說沒有,瞬間有想扇自己兩個大嘴巴子的衝動。知道婆婆是好心,每次打電話都說孩子很好。但自己不能原諒自己。所以老公想要二胎時做我工作,我第一個條件就是必須自己帶二寶,沒得商量。

有次帶二寶回去給爺爺奶奶看,他爺爺給二寶吃豆腐乳,口渴了給喝茶葉水,被我當場制止,我的孩子我說了算,當時那個氣呀😡也不好發作,吃飯時自己嚼完了想給孩子吃,忍無可忍😤關鍵說了也不聽,果斷抱走孩子。可憐的大寶,在家近兩年都經歷了什麼😭😭

如果你們有同款公婆,你還要把孩子放在爺爺奶奶身邊嗎?




夢在飛


這個問題得區別對待。我弟弟的小孩一生下來就是我媽一手帶著,晚上也是跟我媽睡覺的,我弟媳婦基本上就是逗小孩玩會不怎麼帶,後來小孩要上幼兒園了我弟媳婦主動說讓我媽帶回老家帶,我弟媳婦也輕鬆了些,以前雖然說不怎帶但是要上班,回來後做飯搞衛生也挺累挺忙的,小孩回去後她也輕鬆很多。小孩因為一直奶奶帶回去後也很快就適應了。

再來說下我,從小我倆個小孩就是我自己一手帶大可以說奶奶從來沒有接過手(一直跟奶奶在同一個地方工作),最艱難的時候,生二寶時半夜肚子疼不敢去醫院,因為大寶沒人看。大寶生病時左手抱一個右手抱一個去醫院。最艱難的時候挺過來了,大寶上幼兒園有次二寶不舒服在家休息想讓奶奶接一下大寶,4點放學6點都沒有去接,最後還是自己帶著二寶去接的。後來大寶讀一年級要回老家讀,奶奶有想帶的意思,但是我和我老公都不同意,我覺得:在我最需要人的時候都不願意搭把手,小時候我能自己帶大了就更能帶了。我老公覺得:奶奶只會說根本就不會帶小孩,讓她帶自己更操心。我們家是無論做什麼事都是全家出動的,隨時隨地都得帶著倆個小孩。

小孩要不要奶奶帶回老家還是看實際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