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取消英語為必修科目呢?

用戶92560826031


因為英語教育,本身就不應該那麼重要,英語教育現在已經影響到文化傳承了,影響到語文了。說實話,英語,你到外國生活兩三年,你就可以達到四六級水平了,這說明什麼?說明當你的生活工作環境需要英語的時候,你學英語其實很快。就跟中文一樣,世界上最難學的文字,人家老外來中國兩三年就學的差不多了。現在從小學到大學學十幾年英語,卻連說英語都不會?你這是讓外國人說你中國人笨嗎?這說明英語教育已經偏離路線了。大學之前,只需要打下英語的基本口語基礎,和會一些日常交流就可以了。這樣,以後若是總得到英語,只需要稍微自學就可以學會。根本就不用佔用大量時間。所以一門語言,當你需要它的時候,一兩年就能學習的很好了。而我們的英語教育從小到大一共12年,卻連跟外國人交流都不行。你還說你學了十二年英語?所以本質是英語教育的偏差


孤獨狼85202834


我高中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根本沒花多少時間照樣很好,英語可以說花費了我大部分時間精力還是學不好,如果不考英語上北大、清華也沒多大問題就是因為英語拖了後腿才只考上了西南交通大學,大學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英語四級勉強過關,也許我天生就沒學英語的天賦,現在兒子完美繼承了我的基因成了英語困難戶,其它學科都很優秀,半夜起來看著兒子房間的燈還亮著還在背英語單詞為了應付明天英語老師的聽寫檢查不達標就要留下來在學校繼續背英語單詞,這個時候心痛如刀絞!再這樣下去兒子身體就垮了,真恨不得把地球上說英語的人都殺光!我們父子倆特別擅長有嚴密的邏輯推理和理解類學科對記憶型學科如英語、歷史就很吃力,真的好無奈啊,英語對我們父子倆簡直就是噩夢!!所以我強烈贊成英語改為選修!


強哥142618579


不能取消,英語作文世界性語種,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位置,想學有所成,必須要學會英語,才可以有所發展。

我孩子初中的時候,給他買了復讀機,學習機,可是他重來就沒有打開過,在家也沒有聽過一次英語課本,但是,奇怪了,他的英語學的挺好的,在家並沒有看到過他讀過一次英語,偶爾讀幾下。初四的時候英語60人班級,水平20名左右,這上高一了,英語班級前5名,聽力滿分。很少見他讀英語,回家就玩遊戲,玩遊戲的時候,經常聽到他嘀咕嘀咕的說英語,我也不知道說的是真是假。

讓我看,我們國家應該保持英語必修,並且必須選修一門外語課程,這樣才可以走向世界的時候,更有利於發展。


好孩紙尼可樂斯


我的大學夢真真的讓英語給耽誤了,上初中開課英語,也許是命吧,英語課是直接不開竅,其他科都是班裡前幾名,你們想象不出那種上英語課如坐針氈的滋味,在其他科老師眼中的尖子生,反過來在英語老師眼中的渣子生,英語老師是一位美女,但是現在中年的我時常讓她在夢中把我驚醒,為了他國語音耽誤了多少像我一樣人,一輩子就這麼交代了,教育部可以不取消,但是可以多幾種外語選修嗎,還非得英語一刻吊死嗎?


愛的誠實金利特


我從小在中部省份一個縣城長大,從沒見過一個外國人也不知道英語有啥用,抱著“我是中國人,不必學英語”口號,從小到大英語都在拖後腿,不過很幸運考上大學,又在北京紮根。到了奔四的年紀,我又撿起了英語,不是工作的原因,而是我在幾次出國經歷之後的感悟,“只有學好英語,我才能走向世界”,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有畏難情緒、牴觸情緒,我只想說“我不能要求你們都跟我一樣的想法,也不能要求教育上重視英語,但我和我的孩子一定要學好英語,總有一天用它推開世界的大門。”


你身邊的遊客


1、先說明一下,現在必修的不是英語,而是外語。我們常說的語數外,外指的是外語,不是單指英語。我也是今年孩子上高中,改學了日語才知道的。高考也是可以選擇考日語的,還有好幾個小語種,也是可以代替英語高考的。

2、外語作為必須課,我個人不太支持的,作為選修課挺好的。相反的,感覺生物,地理之類,感覺應該更受重視些才對。


歡樂寵寵


首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英語是屬於工具屬性而不是學術屬性。看不懂這句話的請自行離開,不在一個頻道,沒必要彼此浪費時間。

比如數學,他不是要解決具體問題,而是很多種專業的基礎,也就是說很多專業是建立在數學的基礎上。包括物理化學等等。包括歷史地理這些,都是學術屬性。

但英語不同,我們學英語不是要研究系動詞在語言中的順序與作用,也不是研究莎士比亞戲劇的文學意義。我們就是要學習讀聽說來滿足日常和老外的交際需要,這就是純粹的工具屬性,就像你學開車學焊工一樣。

以焊工舉例,學術層面你要研究金屬,電能,材料等等。但從工具層面給你兩塊鐵你能把他倆結實地焊在一起就可以了。

學術層面當然要值得人才去花費相當的精力去掌握並以此作為人才選拔的標準,國家需要高端人才,比如你到了研究登月的層面,但你連微積分都整不明白就比較扯了。同樣你設計港珠澳大橋,不會微積分也不可能。這種高端的項目背後都要有紮實的學術功底做支撐。

但工具屬性就是另一回事了,不會焊工也能研究焊接材料,不會綁鋼筋也不影響設計大橋。所以對此類教育都以選修為主,不是強制的,因為你到了那一步,有這種需求,很快就能學會,比如開車,但你到了港珠澳大橋設計部再現學微積分和量子力學,就來不及了。

而且工具屬性還有個特徵就是熟能生巧,往往對人的綜合能力要求並不高,反倒是天賦有很大關係,比如一些神槍手 或開車好的人。槍打多了,自然會很準。但也存在某些新兵訓練一段時間就能成為頂級槍手的案例。或者開車,出租車司機未必都能開好拉力賽。

英語也是這樣,如果你身邊有外國人,或者出國,你的聽讀說能力會迅速提高。而那些沒這種機會的人即便投入再多精力也很難有多大提高。比如告訴你再多射擊技巧,就給你個掃帚讓你比劃。你一槍不打拿掃帚比劃十年也不行。

有人說英語有用,從全社會層面來看,安全駕駛恐怕比英語還有用吧?工具永遠是工具,我們廠電工技校畢業,教他10分鐘英漢字典使用,人家也能把進口設備的英文說明書看明白。

何況有時間淘寶買個訊飛,你就知道你已經到了什麼樣的世紀了。

我沒說不應該取消英語 而是他的本身工具屬性,應該是放到選修而不是必須科目佔用全社會大量資源!

社會早已分出層次,有條件的家庭送孩子去國外呆幾個月,立馬就比在農村研究高考歷年真題的學生強出幾個段位。到底是公平還是不公平,一目瞭然,那些英語的既得利益者,別再瞪眼說瞎話了啊。你娶個英國老婆你也能瘋狂英語,當然打老婆是不對的。羅錘子背幾本英語字典就成了新東方名師。你讓他啥時候也給大家講講數學和5G?從這一點,他和華為還有很遙遠的路。

把工具知識和學術知識混淆,忽視基礎卻對輕而易舉掌握的工具技能洋洋自得,會鏜缸就以為自己比地球夢的研發者還牛逼,這其實才是全社會急功近利的根源!


嘚勁得勁真得勁


該不該取消英語作為必修科目?我贊成取消英語作為必修科目,理由大家都說了,只希望教育部門執行。

以我活了大半輩子從未用過英語交流但沒有影響工作和生活的經歷,認為浪費在英語上的時間確實太多了,收入與獲得不成正比。

為了練聽力,新概念英語磁帶聽了很多遍,還是沒練會。因為聽的過程中,總是抑制不住思考這句話的中文意思,導致跟不上聽力節奏,完全不是用英文思考,在沒有英語交流環境中學習,直到現在還是啞巴英語。早就放棄了英語練習,要與洋人交流可以藉助訊飛語音翻譯筆之類的工具。

工作中用的是專業英語,詳細看過十來篇專業領域文章,專業用的詞彙就掌握得差不多了,根本不需要死記那麼多單詞。我在軟件開發中,經常看英文幫助,錯誤信息,瞭解了專業詞彙後,覺得很輕鬆。寫研究論文時,先看領域中文文獻,瞭解該領域的研究內容、專業詞彙,再閱讀英文文獻,也毫無困難。

如果不是要成為英文專業人士,確實沒必要全民英語必考。



閒著聊聊天呀


你別忘了我們是在漢語環境的國家。①英語承載著人類最高端的科學技術,但是除非你是頂級的科技研究人員才有機會去接觸外國的前沿科學技術,國內的頂級科研院所招聘的底線就是985研究生或者清北復交的本科生。如果你只是普通的985本科生211研究生你這輩子連漢語的教材都學不完漢語的技術都掌握不全,那些少量的頂級人才如果有英語的需要可以自己去學,不要拽著大多數進不了頂級科研院所的普通大學生陪讀。②英語承載著人類輝煌的文化知識,但是大學生這個群體只需要讀英語名著的漢語翻譯版本就夠了,你不是大師名家你根本不需要接觸英文原版。③英語承載著人類最多的新聞消息,但是你只要觀看國內電視臺的轉述就可以了,沒必要親自去看 CNN和BBC。

就為了那些少量的接觸科技前沿的人和少量從事外交外貿等對外工作的人,就拉著全體人學英語,這是拿大多數人墊背。


小亮2565575


我是學數學的,我也支持取消英語高考必考,改為選考,但應該是必修加選修。我的建議是:

第一:小學英語,不作必修,只作選學。初中必修加選修,英語中考必考加選考。高中必修加選修,高考必考加選考。必考部分考的是必修基礎知識,按學業水平測試(相當於會考,但需提升保密級別,保證考試真實性),成績按等級ABCD。選考部分則考選修部分的較高要求,可按比現在中高考英語更高水平要求。

第二:高中錄取英語水平只按等級要求必考C級,部分水平高的學校可要求A級或B級。較好中學可錄取英語加強班,這類學生英語選考成績計入總分,比例和數量由學校申請,政府審核並備案。高中學習過程中可實行動態單向流動,英語加強班的學生根據學習水平和程度,在自願的前提下可流向英語非加強班。大學錄取按學校、專業和班級也分英語加強型和英語非加強型,英語加強型將英語選考成績計入總分錄取。非英語加強型則按必考C級為合格要求,不同學校或專業也可提升為B級或A級。

簡單的概括就是:必考只是會考,合格即可(少部分學校或專業可要求良好或優秀)。選考才是高考,分數才計入總分,供上一級學校需要加強英語的專業或班級錄取。補充一點,對部分英語含量不太高的專業(如數學等),所有大學都應該保留英語加強型和非加強型兩種班級。目的是既不讓選考英語的學生吃虧,也要保證不選考英語而數理化特優的學生同樣有機會。如此,既能保證全民基礎英語,又能保證高端人材英語更高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