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這次疫情影響,現在許多農民開始搞養殖了,您認為這是好事嗎?

耕耘路上


受這次疫情的影響,現在許多農民開始搞養殖了,您認為這是好事嗎?

我認為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最終可能會再次傷害農村養殖戶的利益,特別是在生豬養殖領域,危險性更大。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各業的產業結構都會帶來較大的影響,這一點我認為是毋容置疑的,所以疫情導致農村產業結構發生一些改變,也就是必然的事情。因此疫情過後,越來越多的農民又開始重新步入生豬養殖行業,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因為它就是一種趨勢。

1、疫情讓農村種植戶遭受了虧損,部分農戶會轉業到農村養殖行業中。

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各地不得不實行封村封路的措施,其帶來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造成農村很多種植戶所生產的水果等農產品無法運出去,不能及時投入到市場。

很多農產品大量的積壓,導致農產品的損壞,使得種植戶遭受了巨大的損失。這部分種植戶對種植業會失去種植的信心,等到疫情過去後,就有可能轉向,由種植業轉化到養殖行業裡,而且多數的農民朋友完全有可能選擇從事生豬養殖行業。

2、近年豬市的高價行情也讓部分農村人會重新涉入養殖行業。

前期由於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豬市行情一路狂奔,不管是生豬收購價格,還是豬肉銷售價格,都超越了歷史最高點,刷新了豬市行情的新紀錄,而且這樣的高價行情在短期內還不會大幅度回落。

雖然生豬養殖的風險極大,但是在當前高昂的行情刺激下,仍然會有不少的農民朋友要冒險步入到生豬養殖行業;同時也必然會有一些農民朋友進入到其它動物的養殖行業裡,所以未來養殖業的總體規模,我認為相對而言肯定是擴大的趨勢。

3、一湧而上搞養殖並非一定是好事,他們滿懷期望,換來的卻可能是失望。

但是任何行業都忌諱一湧而上、盲目跟風,雖然當前豬市行情較好,但如果大量的農戶同時擠入,必然會導致產品數量大大增多、產能過剩,可能又會使供大於求的矛盾出現。

如果生豬存欄過大,必然就會導致價格出現下跌,最終又有可能傷害到養殖戶的利益,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很多農民都步入到養殖行業,並不一定就是一件好事。

綜上所述,疫情過後,許多農民開始從事養殖行業,其所帶來的影響,我個人認為並不一定是好事。這就需要各地應該進行恰當的引導和幫助,循序漸進的組織好養殖業!


灑脫農人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我也有親身體驗,身邊有兩個朋友打算過來學養雞,走養殖路線,個人覺得,今年參與養殖的人太多,非洲豬瘟也有一部分養豬場改成養雞場,今年養殖行情必然不會太好,目前來看市場很不穩定,我不建議這個時候投入養殖行業。但是,一定要做的話,我建議先少量養殖,投入不會太大,損失也不會太大,這樣就算出現風險也不大。





悅友養殖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農村這一行業就是養禽行業,回想去年國內非洲豬瘟盛行的時候,不少豬場為了躲避非洲豬瘟又想繼續從事養殖行業,由養豬轉為養鴨、養雞和養鵝,受生豬價格高漲的影響,雞蛋、肉雞、肉鴨等家禽產品的價格也一路高漲,雞蛋最高漲到了6塊多錢,當時搞家禽養殖的一邊看著養豬的同非洲豬瘟作鬥爭,一邊大把的賺著錢。說句不好聽的話“風水輪流轉”,現在輪到了養禽行業遇到難題了。

難題一、家禽“斷糧”

最近幾天不少農村養殖戶反應自己的家禽面臨“斷糧”的問題,雖然在春節前都進行了囤料,但是根據往年的物流停運經驗,多數養殖戶都是囤積到正月初十,一些資金不充足的甚至只到正月初七,而今年受新型傳染病的影響,現在不少地區的物流還處於停滯狀態,一些在村裡的養殖戶因為農村地區道路的封鎖飼料進不去,若是再不到解決就真的“斷糧”了。

規模化養殖場資金實力比較充足,承擔著損失將雞苗、毛雞掩埋以進一步降低損失,而農村散養戶手裡的家禽基本就是全部家當,若是真的斷了糧,這個損失不亞於非洲豬瘟給養殖戶帶來的損失。

難題二、多地禁止活禽交易

為了更快速地防控住現在的疫情,部分地圖對活禽交易進行了嚴格的管控,包括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武漢市、安徽省合肥市、上海、江蘇、雲南等地區相繼發出文件,要求全面關閉各類市場的活禽交易和屠宰。就像多數人喜歡鮮肉一樣,大量消費者喜歡現宰的家禽,一旦活禽交易被禁止,勢必會對家禽肉製品的消費造成較大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家禽養殖行業。

難題三、禽流感來襲

2月1日,湖南省邵陽市發佈一起禽流感疫情,因為現在大家都在新型冠狀病毒的陰影之下,而且此前出現過禽流感感染人還導致人死亡案例的出現,所以這次禽流感格外引起大家的關注。雖說這次發生的禽流感為H5N1亞型,由動物傳染給人的概率很低,但是禽流感的發生對於家禽產品的消費肯定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家禽的價格也面臨再一次下跌的風險。

現在的農民也確實是不容易,種地小麥、玉米、水稻三大糧食作物價格不理想,搞種植西瓜、草莓、蘋果不斷有直銷信息傳出,搞養殖,豬有非洲豬瘟,家禽有禽流感。但是農民也是有苦說不出,斷糧是因為封路導致的,禁止活禽交易是為了更早地控制疾病,禽流感來襲更不是農民所能左右的了。

而作為農民養殖戶能做的只能是希望這次疫情能早日過去,大家的生活早日迴歸正軌,農民的損失才能降至最低,而這需要所有農民朋友的配合,希望在疫情期間農民朋友儘量減少外出,外出一定帶好口罩,回家第一時間洗手,不僅是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也是對全體中國人負責。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鄉村小風


疫情過後,農民開始搞養殖,肯定是好事了。疫情期間,農民也是損失慘重,尤其是果農。我去年年底庫存了5000斤魚,到現在還沒有賣出去,除了送給左右鄰居,剩餘的都死的差不多了,保守估計有30000元的損失。我希望2020年所有的養殖戶都能發大財,賺大錢


陪你一起燦爛


大家好,今天我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個人認為疫情過去搞養殖應該可以的,但必須選對項目

現在盲目跟風也不可以的,必須要有一定經驗才可以,應該跟師傅學學再養把握比較大

一般在農村養殖雞鴨還可以的,今年的養殖業肯定會大有前途,最好樹下養雞鴨比較好

在農村養殖可以在家裡照顧老人孩子,也可以多種幾畝田

我在家裡就養了幾隻雞,留著下蛋吃

以上是我的看法,謝謝





張嚴路


搞養殖並不容易,看啥掙錢去養啥,談何容易,今年豬值錢了,養豬的投資相當大,並不是一朝一勢就養起來的,這麼多年碰見了僅有的一次漲價,我覺得養殖的總搞養殖,大部分農民還是會打工去的。但新成立的家庭也許會嘗試一下養殖業的。


過今天準明天


現在受到疫情的影響,有些農民不想到外邊去打工了,想在家裡搞養殖,但是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養殖,根據自身的財力進行養殖,因為搞養殖它是必定要投資的,再說搞養殖它是有技術的,如果資金技術都具備,那在家投資也是可行的,搞養殖得先找一個見到效益快的養殖,見效快最快的是肉食雞,它45天就可以出欄,再一個就是圈養雞,它最快的速度是四五個月出欄,如果能包片林地,可以做散養的土雞,散養土雞八個月出欄。

合同肉食雞

如果想養殖肉食雞,剛開始沒有什麼經驗,自己也沒有銷路,只是有點資金,有些丈二摸不著頭腦,就是沒有太多的經驗,只是有點兒養雞的技術,這個時候就得想到跟合同公司,養殖肉食雞,合同公司他們出技術,尤其是建雞舍的各種技術,還有養殖肉食雞,雞舍內部結構,這些都有技術支撐的,剛開始養的人是不知道的,雖然跟合同公司合作利潤很少,但是能學到很多養殖技術,這是養肉食雞必須走的一步,等到時機成熟後,再自己單幹也不遲。

圈養雞

要想搞圈養雞,這個養殖方法是可行的,圈養雞在家裡養殖,圈養雞它不佔多少地方,一平米大概能養六隻,也許會更多一些,圈養雞它是吃全價飼料的,圈養雞出欄的速度,是在四五個月,在這個時間段就出樣了,但是想養圈養雞,得算計一年有三大節日,第一個節日是五月節,第二個節日是陽曆年和春節,如果在養殖的過程中,得按照這三個節日時間出欄,如果錯過這些時間,雞的價格就會賣不上價,銷路不好。

如果想散養土雞,可以包一片林地,可以在林地裡養殖土雞,養殖土雞得八月出欄,但是土雞的價格,比肉食雞,圈養雞,價格都高,去年過年的時候,賣25塊錢1斤,是最低谷了,如果趕上高的行市,能賣到35塊錢1斤,就說養土雞也是挺掙錢的。

但是不管養肉食雞,圈養雞,散養的雞,蛋雞,都得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養,因為這些養殖方法,挑出哪個適合你自己的,你才能進行養殖,養殖之前都得進行考察,才能做出相應的結論。


三農剛子


這不是好事,去年豬瘟影響下,很多養豬的把豬舍改成了養雞場,因為他們看到身邊養雞的都因為豬瘟而發了家,人們吃不起豬肉就瞄準雞肉,必定會帶動雞肉市場,可結果呢,只有第一批養雞的賺到了錢,這肉雞和雞蛋從年前到現在就跟小雞夢遊似的想飛飛不起來,現在肉雞價格跌到了3元/斤左右,雞蛋2.5元/斤左右,養雞戶個個都賠,市場就是這麼無常。

很多人說疫情的影響,很多農民都不打算出去打工了,因為都害怕出門不安全,這個咱們可以理解,畢竟安全第一嘛,但養殖這個行當,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轉的。

首先,你得有技術,不管養雞、養鴨、養豬,你什麼都不懂,那麼必定會交點“學費”的,這個學費可多可少,根據你個人能力了,所以這一點如果沒有的話就別拿錢開玩笑了。

其次,你得有資金,不管養什麼,前期的房屋搭建、各種設備、疫苗等等一切必要的投入將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這就結束了麼,肯定不是,後期的飼養也很關鍵,就拿養雞來說,人力、飼料、糞便的處理都是很多投入,在雞沒有賣出去之前你會一直進行投入,所以資金充足很重要。

最後,銷售市場,這個是重中之重,你想靠在市場上1只2只那麼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你得有客戶、穩定的客戶來收購你的養殖物,這個市場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積累出來的,如果沒有好的銷售渠道,那麼還是勸您放棄這個養殖業吧。

農民想致富是好事,但養殖不是用嘴說一說就能賺到錢的,農村有多少專業養殖戶既有技術又有市場,但能賺錢的真沒有介個,所以奉勸想在疫情過後在家養殖的朋友,沒有那金剛鑽儘量別攬瓷器活,“帶毛”的養殖真的水深。


布衣小農人


受這次疫情影響,現在許多農民開始搞養殖了,您認為這是好事嗎?

  •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是十分巨大的,不僅對城市有影響,對農村的影響也計較大。
  • 很多農民朋友都延遲上班的時間,正常情況下是初六上班,但是現在馬上就3月份了,甚至有很多農民朋友甚至已經連續三個月沒有上班了。
  • 有些企事業單位是能夠正常開工資的,但大部分到城裡打工農民工來說,不外出打工是沒有收入的,可以說是“坐吃山空”。

  • 農民朋友想外出打工,但受疫情影響,也不能外出打工,而且很多公司由於長期沒有開工或者資金斷裂,公司企業紛紛裁員,甚至是倒閉,這也導致很多農民朋友工作不好找。
  • 而且春耕多少也受到一些影響,例如化肥、種子等農資產品運不進來,農民購買農資也比較困難。於是很多農民朋友開始考慮是否搞在老家養殖。

那麼,疫情過後,許多農民開始搞養殖了可以麼?這是好事嗎?

第一、照顧家庭,又能賺錢,發展農村經濟,是一舉多得。

  • 在農村搞養殖既可以賺錢,能夠不離開家鄉,也不必拋家舍業。
  • 還可以照顧老人、孩子,帶領農民致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第二、家庭農場的模式,養殖投資小、費用少。

  • 農民通常在農村都有自己家的土地,可以種植一些玉米等一些糧食,這些糧食,既可以買出,又可能用來搞養殖作為飼料。
  • 可以利用現有房屋改造成養殖用的圈舍,投資不是很大。而且可以夫婦兩口搞養殖,甚至是可以祖孫三代搞養殖,這種家庭農場模式勞動力是充足的,不需要額外僱傭人員。
  • 而且都是直系親屬,幹起活來是不分彼此,由於養殖的畜禽都是自己家的,幹活能夠做到盡心盡力。

第三、政府為鼓勵支持養殖,頒佈很多有利於農民養殖的政策。

  • 政府出臺了很多促進支持養豬的政策,可以為農民提供養豬貸款支持。
  • 如果新建造豬舍的話補助40塊錢一平方,養殖規模超過500頭補貼20萬元,引進品種優良母豬補助500塊錢一頭。

第四、科學養殖,降低疾病、行情等風險。

  • 農民一定要科學養殖,選擇自己擅長的、有基礎養殖方面。
  • 如果以養豬為例,要從引起優良品種豬隻,選擇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的品種,購買飼料、疫苗、獸藥時,不可貪圖價格便宜,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 學習養豬技術,科學養殖,改變養豬觀念,不要固步自封,盲目自信的過去老的養豬觀念,多學習養豬知識,尤其是非洲豬瘟防控的知識。
  • 同時,還要適時出欄,對市場行情有預判,避免盲目引種、壓欄。

《豬易知》將持續分享三農信息、養豬內容、非瘟進展、市場行情、豬病分析。歡迎三農養豬朋友關注,謝謝!!!


豬易知


筆者認為這不是什麼好事,以本地目前的市場行情來看,除了雞鴨的價格偏低,豬牛羊狗肉等都是有史以來最高價了。開始養殖雞鴨的話就不用說,現在都飽和壓價了,再繼續添加的話,養殖戶很難再有利潤可言;而養殖目前高價的種類也不是明智之舉,市場上風雲變幻,現在價格好並不代表以後也會好,而且現在種苗的價格肯定也高。

再者現在價高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很多東西都限制了流通,商家在飽和的情況下就會壓價,而稀缺的自然會提價,當然這種情況不可能持續太久,疫情過後很快就會恢復。

站在養殖戶的角度看

養殖業風險大是大家都認同的,雖然不管在什麼時期都有賺錢的,比如去年養豬的,受非瘟的影響,絕大多數養殖戶都是以虧本告終,不過賺到錢的人也不少,筆者一個朋友養了500多隻豬,沒有受到一點非瘟的感染,全以高價清欄,賺得是缽體滿盆。但這種運氣並不是誰都有的,真正賺錢的估計佔不到5%。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看

有好也有不好,其一好:是因為市場上不管什麼東西,只要佔用量過大,價格肯定會下降,作為消費者自然是越便宜越好;其二不好:市場上多的東西,難免有些商家會參假,比如近年來的土雞蛋,後期的價格也不高,但是偽土雞蛋卻還是充塑者整個市場,不說營養不營養,就那些偽劣產品人吃了對身體也有不小的影響。

這種情況對於養殖戶來說是最不好的,養殖業本身的利潤就不高,辛辛苦苦忙活一年,到頭來可能還會倒貼本錢。所以筆者建議,非常時期最好還是先保本再說,養殖業畢竟是個辛苦活,創業者一般都不是很有錢,因為有錢人基本看不上,要是真的有理論上那麼好賺,相信這個市場早就被那些有錢人佔去了,根本輪不到我們,朋友們說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